個人認為主要與國情、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設施建設等有關。
一、美國
1.生活經濟水平高
相當於電瓶車而言,能夠遮風擋雨的汽車其功能性更好,更齊全,所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很多人還是願意買汽車,而非電瓶車。美國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超級大國,其經濟實力自然不用說。所以,對其本土的大多數人來說,買汽車是一件很普通平常的事情,不存在過多經濟負擔。
2.美國地廣人稀,出行基本靠車
美國人口約3.30億(2019年1月數據),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裡,人口密度35.6人/平方公裡。總體來看,土地多,人口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出行比較方便,其他生活在鄉鎮地區的人們,要出門買個東西,可能得驅車到十幾公裡甚至更遠的地方,如果身邊沒有輛車,那真是寸步難行。
而電瓶車性能肯定沒有汽車好,所以大家肯定是首選汽車。加之美國並不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遇到持槍搶劫的不善者,所以開汽車出門的安全性總比開電瓶車的安全性要高。
二、日本
1.日本交通運輸體系完善
日本也是發達國家,絕大部分人都有經濟能力購買汽車。但是,相對於美國而言,日本人更偏愛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比如地鐵。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交通設施建設極其完善、齊全的國家,在日本,選擇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更加快捷,便利,且費用並不高。
2.日本地少人多,交通擁堵
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家,國土面積僅有37.8萬平方公裡,比我國雲南省面積還要小,可以說真是個彈丸之國,但是就是這麼小的國家,人口總數高達1.27億人(2018年數據),其人口密度達347.8人/平方公裡。在如此人擠人,肩並肩的地方開車,那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寧願選擇公共運輸的工具出行。
當然,和美國相比,日本的電瓶車數量還是比較多的,畢竟電瓶車小巧靈活,能夠在較小的空間範圍內穿行。
另外,不少發達國家對電瓶車的使用有管轄限制等要求,畢竟電瓶車還是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的。所以,在美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用電瓶車出行的人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