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二小姐專門去雲南石屏鄭營古城吃了大閘蟹。隨後我們一路打卡就來到了建水古城。
在古城裡住了兩天,剛好是國慶節1、2號,比較意外的是遊客不多。
提前做好攻略,安排了建水最有特色的——「臨安米軌小火車」,一次跨越百年時空的火車之行。
從落腳的民宿坐了個電動三輪來到臨安火車站。
中途打了個岔,被路邊的滷鴨攤香味吸引。
超多本地人排隊,排到我的時候鴨子都賣光了,花40買了一隻滷雞,竟然也好吃到飛起!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滷雞!到現在我回想起那個味道,都口水直流。
建水在民國之前就叫「臨安」,到了民國初才改名為「建水縣」。
作為百年小火車旅程的第一站,建水古城的必打卡網紅景點之一,這個小小的火車站還是保留著「臨安」這個古老的名稱。
售票廳裡懷舊風滿分,恍惚回到那個紅色的年代。
火車票120塊錢/人,整個觀光行程大概2個半小時,沿途包含臨安站在內共4個景點。
買了票,就可以進站候車打卡。如果不買票,就不能參加觀光行程,只能在臨安火車站售票廳裡外參觀一下。
既然來都來了,我要當一名合格的遊客,這就開始2個小時的建水古城百年穿越之旅。
第一站,臨安站米軌小火車
這個米軌小火車的觀光行程貌似每天就兩趟,在出發之前,會留給遊客充足的拍照打卡時間。
這列黃色復古小火車,即將成為穿梭在田野上的一道風景。
米軌,就是軌距為1米的窄軌鐵路。
國內最有名的米軌鐵路,是100多年前法國人修建的滇越鐵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
到現如今,國內只有極少數米軌還在使用,已經很難見到了。
我們是10月1號來的,遊客很少,跟其它人頭擠人頭的熱門景點相比,這個體驗舒適極了。
上車之前留個影:小毛豆到此一遊。
上車後,還可以看到站臺的全貌,十分懷舊。
滴滴滴~嘟嘟嘟~,200斤的毛豆豆要坐著小火車出發咯~
到達第二站: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也被當地人叫做雙龍橋。是從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建造的大石拱橋。
全長接近150米,已被列入中國造橋史冊,在文物價值上跟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齊名。
這個景點大概會給30分鐘時間去參觀,餓了也可以在旁邊吃吃小吃。
出發去下一站,整個行程沿途都是這樣的田野風光,沿途還有大片的荷塘,池塘裡有鴨子遊來遊去。
雖然已經過了觀賞荷塘最好的季節,但不得發自己內心的肯定:這條線路規劃得還真不錯!
這裡空氣也特別好,窗戶是向上推開的,小毛豆就一直趴著窗臺看外面,高興極了。
第三站:鄉會橋
哐當哐當~小小火車一路「飛」馳,帶我們趕到了第3站——鄉會橋。
這站的主要景點就是我身後的這棟中西結合的建築。屋頂是傳統的中式屋脊黑色片瓦,外牆又是石堡般的法式風格。
雖然斑駁老舊,但很有味兒。時間會賦予一棟好建築真正的魅力。
第四站,終點團山站
團山站是這個行程的重頭戲,給預留了整整一個小時的參觀時間。
這裡有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落,現在還保留著19世紀滇南鄉村的原生態風貌,整個建築群落保存得十分完好。
可參觀的團山古民居由4個部分組成,規模不小,我們慢慢悠悠也逛了1個多小時。
整體逛起來特別舒服,百年小巷有它獨特的美,人走在這裡心情也愉悅起來。
關鍵是遊客少,景美人少,不要太舒服!
最後總個結:
1、雲南建水,體驗100分,值得你們來打卡。
2、來這裡吃建水烤豆腐、視頻開頭的滷鴨滷雞、安排個米軌小火車。優哉遊哉地在古城逛上幾日。可比去熱門景點擠堆堆輕鬆多了
3、推薦只針對跟我一樣,熱愛有歷史韻味的景點,並且不喜歡人多打擠的朋友們。
下一期視頻是吃播,只看看就口水飈上天的建水烤豆腐,吃貨寶寶們保持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