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小火車
建水是中國歷史名城,這裡曾經是滇南的重鎮,擁有中國唯一的寸軌鐵路—個碧石鐵路,這條鐵路曾經是運送錫礦石的一條生命線。隨著歷史的變遷,寸軌已經無法滿足客貨運輸,這條鐵路途徑建水的一部分被改造成了米軌,而米軌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無法滿足要求,最終這條鐵路完全停運。
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建水將這條鐵路的一部分重新啟用,並且特意製作了極具歷史感的小火車,坐上火車會有一種穿越的歷史的感覺。
臨安
小火車的始發站叫做臨安站,這裡的臨安是建水的古城,和杭州的臨安沒有任何關係只是重名而已。臨安站始建於1918年,歷史非常悠久,現在建水的這座車站經過了重新修繕,整棟車站雖然不大,但是很有特色,建築上帶著很濃的法式風情。
走過車站不遠就是站臺,站臺雖然不大,但很復古。因為我乘坐的是上午的班次,也就是第一班火車,列車已經在車站了。列車一共只有6節車廂,其中最後一節的後半部分是露天式的。
走上火車可以看到兩種車廂,第一種是常規的車廂,有兩排木製座椅,座椅的顏色和車廂很搭,仿佛電影中的那種列車。
另外一種是高級車廂,車廂內部的結構和普通累成區別並不大,但是座椅是軟座的,高級車廂的乘客要比普通車廂少很多。
雙龍橋
列車從臨安站出發之後大約20分鐘就會抵達第一站—雙龍橋,這裡是為了旅遊單獨設置的車站,在車站有一個商業街,但是我來的時候並沒有商戶開業,可能這裡是剛修好的吧。
走過商業街不遠就能看到一座宏偉的十七孔橋,這便是雙龍橋了。這座橋可以說是建水的一張旅遊名片,在建水的很多地方以及介紹建水的旅遊影片中都能看到這座橋,這座橋也曾經入選過中國郵票。
在岸邊拍了橋的全景之後,我走上了這座古橋,橋上的青磚仿佛述說著歷史,橋的兩側有大象的石像,橋中央有一座閣樓。
鄉會橋
走過雙龍橋之後我重新回列車,列車開動後經過幾分鐘就來到了第二站—鄉會橋,這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車站,車站還保持著歷史的滄桑,斑駁的牆壁仿佛述說著過往。
走進鄉會橋站,還能看到裡面的綠色售票窗口,木製的窗子和當年一模一樣。
車站裡面還有一間給遊客休息的房間,房間裡面的擺設非常復古,老式的桌椅和沙發非常適合凹造型,就像我這樣。
團山
離開了鄉會橋站,列車繼續緩緩前行到達小火車的終點站—團山,嚴格意義上講這裡並不是車站而是乘降所。
走進車站的內部可以看到這裡有民國服裝出租,可以別來拍一些很有民國風的照片。
小火車到這裡會停車兩小時,沿著軌道的方向往前走不遠可以看到一座五孔橋,這座橋叫做民安橋,走過民安橋不遠就會來到一個建水的一個古村團山村。
團山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裡面有很多遺留下的歷史建築,是一個很適合慢慢逛的地方,因為列車在這裡只停車兩小時,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我並沒有進參觀。
不過我在這裡拍下了村子的觀光圖,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是否要進入參觀,個人建議如果想要參觀團山村要多預留一些時間,小火車停車的兩小時是不夠的。
離開了團山,這次小火車的體驗也基本結束了,火車在回程的時候不會停車,一路開到始發站臨安站。當抵達臨安,火車的全程也就結束了,我覺得這個小火車非常值得乘坐,可以有一種不同的旅遊體驗。
小火車的往返票價普通車廂是100元,高級車廂是120元,今年雲南4A級以上景區門票全年半價優惠,但是古城小火車是否在半價範圍之內我並不確定,建議來之前查詢一下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