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久負盛名,可我一直無緣見她一面。這個初夏,疫情稍稍得到了控制,我便急於前往。下榻的酒店武夷山莊,背靠大王峰,風景秀麗,四處樹木蔥蘢,流水潺潺。一棟棟別致的小樓掩映其中,一處處名人留下的印跡雖經歲月的風霜,依然難以漫漶。眾多國家領導人來武夷山遊玩或視察,皆首選此地。
不到天遊峰,白來了武夷山。我們第一站就是登天遊峰。天遊峰不算高,海拔408.8米,848級臺階,但非常的陡峭。傳說洪荒年代,彭祖帶領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開山劈嶺,拓溪導洪,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安寧的日子。後來,兩兒子又為848歲的老父親登風水寶地天遊峰鑿出了848級階梯,彭祖一覽武夷仙境,當年即羽化登仙。
此時正值天高雲淡,豔陽高照,這一路走來,汗流浹背,但沿路風景秀美,卻也不覺太累。九曲溪從山腳流過,此為六曲,乃風景絕佳處。站在極頂遠眺,千山萬壑盡入眼眸。形態各異的山峰,在藍天下展露出獨有的英姿。群山皆如刀削一般,赤的巖,綠的頂,危巖之上,總是一片蔥蘢。一條碧水如彩練從天上飄下,輕輕落入山間,它繞翠峰而過,形成一個彎彎的美麗的弧形。碧水繞青山,青山巍峨碧水間,這是何等壯美的畫卷。我從半山腰開始走走停停,無論從哪個位置觀賞,都有說不出的嫵媚。據說,若是雨後初霽,這裡雲霧繚繞,一切似在虛無縹緲中,就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遠觀水是不夠的,還要近看。從天遊峰下來,我們乘車來到了碼頭,乘竹筏暢遊九曲溪。兩個艄公一前一後,撐著竹筏,載著我們從九曲漂流而下。九曲溪的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小魚跟著我們奔跑,我們把魚糧拋入水中,魚兒便紛紛跳躍起來爭搶,不時濺起銀色的水花。魚兒開心,我們更開心。不知何時,太陽躲進了雲層,沒有烈日的烤灼,只有輕風的吹拂,更覺愜意。兩岸景色像一個流動的山水畫軸,徐徐在我們眼前展開。一會掠過青青的野草,一會掠過蒼鬱的樹木,一會掠過巍峨的山峰,一會掠過嬌媚的野花,幾乎囊括了武夷山所有的景致,將武夷山的絕美景色盡收眼底。九曲十八彎,每一曲,每一彎,都有不同的景致,變化萬千。竹筏在水中慢慢地漂,我們坐在搖蕩著的竹筏裡,把身心放鬆到了極致,感覺自己不知是飄在天上還是漂在水上。既有李太白早發白帝城的暢快之感,又有東坡居士暢遊赤壁的愉悅心情。「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水中忽然漂來朵朵白花,那是梧桐花。長在溪畔的梧桐樹滿樹花開,芬芳四溢,落入水中,滿溪飄香。我們一路嗅著醉人的花香,一路聽著婉轉的鳥語,一路欣賞著美麗的景致,從九曲漂到了一曲。若非艄公提醒,我們猶在夢中,不知終點已至。
意猶未盡,我們又乘車逆流而上,回到了玉女峰。那裡有一片寬闊的草地,那裡有一片寬闊的沙灘。我們赤足走到沙灘上,細軟的沙,有些溫熱;我們赤足走到溪裡,感受瞬間的清涼。一熱一涼,冰火兩重天。因為有了熱的對比,才更覺溪水的清涼。站在清澈冰涼的水裡,近觀藍天白雲下的玉女峰,又與在竹筏裡的感覺不一樣。玉女峰形如一清雅女子,超凡脫俗,此刻正沐浴在水中。遠處是綠樹簇擁著的大王峰,一遠一近,風採各異。傳說玉女乃玉皇之愛女,傾慕有為青年大王,誓要留在人間,共結連理。玉皇不允,最終雙雙被妖法點化成石,各自兀立。一座鐵板嶂橫亙在他們中間,他們只能憑藉一面鏡臺,淚眼相望,留下永遠的傷痛。溪裡遍布鵝卵石,踩上去滑溜溜的,稍有不慎,便滑倒在水裡。而我還真希望滑倒水中,索性做一條九曲溪的魚。小魚就在腳邊,觸手可及。不遠處,一隻小鳥在溪邊戲水,也許它剛剛飛越了崇山峻岭,累得一身大汗,需要好好洗洗,然後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一艘艘竹筏順流而下,載著身著紅色救生衣的遊客,飄然而去,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留下一點點朱紅的背影。太陽又露出了笑臉,回身看順流而下的溪水,又是另一番景象,斜陽下,溪水翻越水中的石頭,激起一陣陣細小的浪花,水面波光瀲灩。我們坐在溪邊的石頭上,看著夕陽慢慢地沉下去,慢慢地把玉女峰的倩影投入溪中,在蕩漾的溪水中搖曳。看著溪水漸漸被夕陽染成了金黃,在金黃的柔光中,我竟然迷失了方向。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武夷的山山水水,可觀,可聞,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