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有清音(美文)

2021-01-12 秋染彤雲

武夷山久負盛名,可我一直無緣見她一面。這個初夏,疫情稍稍得到了控制,我便急於前往。下榻的酒店武夷山莊,背靠大王峰,風景秀麗,四處樹木蔥蘢,流水潺潺。一棟棟別致的小樓掩映其中,一處處名人留下的印跡雖經歲月的風霜,依然難以漫漶。眾多國家領導人來武夷山遊玩或視察,皆首選此地。

不到天遊峰,白來了武夷山。我們第一站就是登天遊峰。天遊峰不算高,海拔408.8米,848級臺階,但非常的陡峭。傳說洪荒年代,彭祖帶領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開山劈嶺,拓溪導洪,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安寧的日子。後來,兩兒子又為848歲的老父親登風水寶地天遊峰鑿出了848級階梯,彭祖一覽武夷仙境,當年即羽化登仙。

此時正值天高雲淡,豔陽高照,這一路走來,汗流浹背,但沿路風景秀美,卻也不覺太累。九曲溪從山腳流過,此為六曲,乃風景絕佳處。站在極頂遠眺,千山萬壑盡入眼眸。形態各異的山峰,在藍天下展露出獨有的英姿。群山皆如刀削一般,赤的巖,綠的頂,危巖之上,總是一片蔥蘢。一條碧水如彩練從天上飄下,輕輕落入山間,它繞翠峰而過,形成一個彎彎的美麗的弧形。碧水繞青山,青山巍峨碧水間,這是何等壯美的畫卷。我從半山腰開始走走停停,無論從哪個位置觀賞,都有說不出的嫵媚。據說,若是雨後初霽,這裡雲霧繚繞,一切似在虛無縹緲中,就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遠觀水是不夠的,還要近看。從天遊峰下來,我們乘車來到了碼頭,乘竹筏暢遊九曲溪。兩個艄公一前一後,撐著竹筏,載著我們從九曲漂流而下。九曲溪的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小魚跟著我們奔跑,我們把魚糧拋入水中,魚兒便紛紛跳躍起來爭搶,不時濺起銀色的水花。魚兒開心,我們更開心。不知何時,太陽躲進了雲層,沒有烈日的烤灼,只有輕風的吹拂,更覺愜意。兩岸景色像一個流動的山水畫軸,徐徐在我們眼前展開。一會掠過青青的野草,一會掠過蒼鬱的樹木,一會掠過巍峨的山峰,一會掠過嬌媚的野花,幾乎囊括了武夷山所有的景致,將武夷山的絕美景色盡收眼底。九曲十八彎,每一曲,每一彎,都有不同的景致,變化萬千。竹筏在水中慢慢地漂,我們坐在搖蕩著的竹筏裡,把身心放鬆到了極致,感覺自己不知是飄在天上還是漂在水上。既有李太白早發白帝城的暢快之感,又有東坡居士暢遊赤壁的愉悅心情。「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水中忽然漂來朵朵白花,那是梧桐花。長在溪畔的梧桐樹滿樹花開,芬芳四溢,落入水中,滿溪飄香。我們一路嗅著醉人的花香,一路聽著婉轉的鳥語,一路欣賞著美麗的景致,從九曲漂到了一曲。若非艄公提醒,我們猶在夢中,不知終點已至。

意猶未盡,我們又乘車逆流而上,回到了玉女峰。那裡有一片寬闊的草地,那裡有一片寬闊的沙灘。我們赤足走到沙灘上,細軟的沙,有些溫熱;我們赤足走到溪裡,感受瞬間的清涼。一熱一涼,冰火兩重天。因為有了熱的對比,才更覺溪水的清涼。站在清澈冰涼的水裡,近觀藍天白雲下的玉女峰,又與在竹筏裡的感覺不一樣。玉女峰形如一清雅女子,超凡脫俗,此刻正沐浴在水中。遠處是綠樹簇擁著的大王峰,一遠一近,風採各異。傳說玉女乃玉皇之愛女,傾慕有為青年大王,誓要留在人間,共結連理。玉皇不允,最終雙雙被妖法點化成石,各自兀立。一座鐵板嶂橫亙在他們中間,他們只能憑藉一面鏡臺,淚眼相望,留下永遠的傷痛。溪裡遍布鵝卵石,踩上去滑溜溜的,稍有不慎,便滑倒在水裡。而我還真希望滑倒水中,索性做一條九曲溪的魚。小魚就在腳邊,觸手可及。不遠處,一隻小鳥在溪邊戲水,也許它剛剛飛越了崇山峻岭,累得一身大汗,需要好好洗洗,然後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一艘艘竹筏順流而下,載著身著紅色救生衣的遊客,飄然而去,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留下一點點朱紅的背影。太陽又露出了笑臉,回身看順流而下的溪水,又是另一番景象,斜陽下,溪水翻越水中的石頭,激起一陣陣細小的浪花,水面波光瀲灩。我們坐在溪邊的石頭上,看著夕陽慢慢地沉下去,慢慢地把玉女峰的倩影投入溪中,在蕩漾的溪水中搖曳。看著溪水漸漸被夕陽染成了金黃,在金黃的柔光中,我竟然迷失了方向。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武夷的山山水水,可觀,可聞,可聽。

相關焦點

  • 山水有清音——山水畫的「音樂性」表達
    「山水清音」中國畫作品展是國家大劇院與北京畫院合作,聚焦當代山水畫創作的專題系列展覽。從2016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三屆。回首三屆展覽的策劃與舉辦過程,圍繞著「山水清音」四個字,策展團隊做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討論與研究:既要展示以北京畫院畫家為代表當代山水畫創作面貌一隅,還要凸顯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此展覽的特殊性,更不能脫離中國山水畫本身建造空中樓閣,三次展覽均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新方式表達,不僅展示出了畫家們守正創新、筆耕不輟的豐富成果,也將兩個機構的文化內涵與氣質契合於展覽中。
  • 滇灘山水有清音
    這不僅僅是勇氣和技藝,更有必勝信念的支撐,表達的是即使是「下火海,上刀山」,也要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其驚心動魄也是無敵了。柴嘉張老師不僅為人們鋪開了滇灘山水田園般畫面,而且鋪設了一條探訪之邊地重鎮「幽徑」。一篇接一篇的美文,大有使人應接不暇的況味。
  • 峨眉不止有金頂,更有山水與清音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拄杖仰停雲」。身上的毛孔盡情呼吸夏日的疲乏與倦怠一掃而空微風攜著溼潤空氣中的水霧吹來「山水有清音」這裡自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天然氧吧」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路旁的小溪清澈見底好想把腳插進去盡情耍下水夏天就是要這樣度過清音平湖的水像翡翠般鑲嵌在山林之間
  • 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高中部:靜心育人,山水清音
    近日,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高中部全體班主任齊聚一堂,召開第二期「山水清音」班主任論壇。會議由學生發展中心王旭峰主任主持,級部主任王璇和張鳳英出席會議。班主任們就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會上,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王旭峰迴顧了 「山水清音」班主任論壇開展的實際成效,強調了班主任團隊建設中學習交流的重要意義。要求全體班主任要發揚五全「崇德立志,求實擔當」的校訓精神,把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級部副主任羅展、劉成峰和張運海向大家分享了近期外出學習的心得體會。第五完全學校大力推進「走出去」活動,派教師分赴各個名校進行觀摩學習。
  • 山水有清音,峨眉有靈猴
    仁者樂山,山有溪澗溝谷,谷蘊草木奇緣。進山,循水,有青竹搖曳,潭水微瀾,如航標燈的枯樹頂著寄生的叢叢青草,清雅地,倒映在藍天碧水之上。行行,又一小潭,如九寨溝的海子般,盛滿了累累疊疊的銀白碎石,乍看,恍若硬幣堆積水底,明晃晃地泛著白光,想來,這許是燕山運動留下的裸露石灰巖層。上山,在夾壁中穿行,看樹賞花,山色空靈。峭壁生巖樹,綠浪團團升。
  • 寧洱縣舉行《山水清音聽未了》採風活動
    近日,為了給《山水清音聽未了》一書徵集文圖,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舉行《山水清音聽未了》採風活動,來自普洱市各縣(區)的文朋詩友及當地村民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分為3個小組對那渣箐火燒橋、鑽山洞鹽房箐、曼巴箐雙胞巖子等地進行實地採風。每到一地,採風人員都用照相機、手機拍照傳發,即時通過現代先進的網絡系統,把秀美山水傳到外界。
  • 【澗水逶迤】山水清音池 臨水登山得至情
    山水清音池位於城市山林牌樓後東側,建於2005年。「山水清音」取於梁昭明太子蕭統「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詩意。水面2900平方米,池北築有355平方米小島,島上建和暢軒、友子亭,東西兩側有清水橋、戴公橋與岸相連。池西有高情勝氣軒,山坡遍植杜鵑、翠竹。池南筑湖石假山,桃花澗溪水經山石落入池中,水聲悅耳。
  • 武夷山水一壺茶
    去武夷山之前,對其山水領略甚少,而對茶印象極深。一則近年縣裡農田開發,「福鼎大白」是引進最多的茶品之一。二則朋友從閩歸來,饋贈之物多為名茶——「大紅袍」。「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不盡然。山固然美,水固然秀,但各處的風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美妙如何,在於山水自然,在於觀者心境,在於感悟境界。山水之美,美在特質,美在底蘊。
  • 九曲溪漂流,武夷山水的精華之旅
    網名風二中、浣花莊主,詩詞愛好者,好山水,耽遊冶,愛生活。閩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為第一,而武夷之魂在九曲溪。倘若沒有這一條澄澈清瑩的溪流,則武夷山雖然雄險,卻失之柔美;或者瑰奇,卻失之靈秀,正是有了這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山圍水,水繞山,山因溪流而雄壯,水因山勢而嫵媚,山水相依,是為奇秀甲東南之武夷。
  • 徐墩鎮:瞄準大江題材  增色武夷山水
    」旅遊圈裡沒有大江旅遊題材,建甌市徐墩鎮就把自己的「水」優勢,作為「大武夷」旅遊的重頭戲,結合兩岸青山,以及建甌武夷根藝城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基礎,做足「山」「水」和「文化」文章,以「新、奇、特」的形象重新亮相在世人面前。
  • 創意賦能武夷山水 品牌帶動綠色南平
    來源標題:創意賦能武夷山水 品牌帶動綠色南平 7月17日,由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主辦、花瓣網全程支持的首屆「武夷山水」包裝設計大賽正式落下帷幕。
  • 武夷山水與茶文化旅遊 茶文化論文--【茶木道-知識堂】
    有山無水不精神,有水無山不品靈。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明。武夷山之精英在於九曲水,九曲溪是武夷自然景觀的山水畫廊,是武夷人文景觀的奇幻展廳。   高山雲霧孕奇茗,自古名山出名茶。明代許次紓《茶疏》云:「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
  • 空谷清音|陳繼儒山水
    自幼聰穎過人,詩文短翰極有風致。長為諸生,與同郡引齊名,三吳名士爭相與他結為師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隱居小崑山之南,絕意科舉仕進。建廟祀二陸(陸機、陸雲),乞取四方名花,廣植堂前,言:「我貧,以此娛二先生。」因名「乞花場」。父亡後,他移居東佘山,在山上築「東佘山居」,有頑仙廬、來儀堂、晚香堂、一拂軒等。自此之後,他閉門讀書,但仍與三吳名士來往,其中亦有高官豪紳,時人頗有譏評。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武夷山上央視啦!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一提起「武夷山」,人們首先想到的必是「大紅袍」,但是你們知道嗎?武夷山水那也是一絕的,正如郭沫若所說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由此可以觀出武夷的山水是如何的美譽驚豔。
  • 山水清音 詩文入畫
    山水清音 詩文入畫"何須著意尋勝景,心閒便是桃花源。"舊抄聯句,頗有意韻,道出了我今年從春到冬,卅八次造訪太行的原由和體味。"心閒但得石上坐,漫將詩酒慰平生。"庚子鼠年,百年災變,居家防疫,以藝戰疫。與山為友,遍訪太行。長遊短宿,自嘲"願做太行客,不辭大山人。"
  • 浙博建館90周年:聽唐宋古琴清音,賞明清文士山水
    包括已經在展的「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即將開幕的「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幽居與雅集——明清山水人物畫中的文士生活」、「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留芳澤後——浙江省博物館捐贈文物展」等五大精心策劃的臨時特展將於下半年依次拉開帷幕。發布會上,「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系列活動同時啟幕,將於9月6日推出國內最大規模的唐宋古琴特展。
  • 茶文化|武夷尋夢,心香一瓣
    武夷山水之美,不知道有多少名家讚美過,後人詠流傳。從小在武夷山長大的人筆下的武夷山水和武夷茶,卻與眾不同。這就是近期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武夷夢尋》作者葉懸冰在書裡給人們展示的一瓣心香。「一夢一故鄉」。故鄉武夷山,有作者的親人。
  • 幽谷清音——馬兆群山水畫展
    幽谷清音
  • 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 武夷山三個轉變 武夷山水客盈門
    武夷山市因旅遊而設,究竟該怎樣實現因旅遊而興、而優、而久,讓武夷山水的優勢更優,實現科學發展,提質增效呢?本期本刊為您專訪武夷山市市長徐春暉。徐春暉:武夷茶天下聞名,盛產於武夷山市南路的武夷街道、星村鎮,特指武夷山風景區內的天心、慧苑、桂林、馬頭等村落,通稱「武夷巖茶」,有「巖骨花香」之稱,香、味兩絕。「武夷肉桂」、「武夷水仙」、「大紅袍」屬佼佼者。這些年隨著武夷巖茶市場行情大漲,老百姓發展茶葉的願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