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芬蘭漫畫爆紅中國網絡,你是「精芬」嗎?

2020-12-12 新東方網

  Privacy is something of a luxury in China, a land with a population of 1.4 billion. Personal space is not a concept that ordinary Chinese are familiar with. Pushing and shoving is a basic survival skill in cities. If you fail to push with fellow commuters to get on a packed underground train, you』ll be met with impatient stares.

  隱私在中國算得上是一種奢侈品,因為這是一塊擁有14億人口的土地。個人空間不是普通中國人所熟悉的概念。推擠是城市的基本生存技能。如果你沒有和其他上班族一樣推擠著上地鐵,你會被投以不耐煩的目光。

  Privacy is also political: the concept of 「private property」 or 「private space」 was castigated in the Mao era as an evil of the bourgeois class – and this communist ideal is very much alive today. Throughout China, people are happy to lie down for a nap just about anywhere: in an office pantry, on a park bench, even in a museum or concert hall foyer, looking as comfortable as if the public space were their own living room.

  隱私也是政治性的:「私有財產」或「私人空間」的概念在毛澤東時代被視為資產階級的邪惡——而這種共產主義理想在今天仍非常活躍。在整個中國,人們很樂意在任何地方躺下來小睡:如在辦公室儲藏室,公園長椅,甚至在博物館或音樂廳門廳前,這些小睡的人看起來很舒適,好像公共空間是他們自己的起居室一樣。

  So it is a surprise to see Matti, a socially awkward Finnish cartoon character in the Finnish Nightmares comic series become something of a celebrity in China’s cyberspace. A new term in Mandarin has even been coined to describe people who are like the hero: jingfen, or 「spiritually Finnish」. According to a widely distributed definition on social media, jingfen broadly refers to people who dislike socialising – like the Finns, apparently – and take their personal space 「extremely seriously」.

  因此,看到馬蒂(Matti)這位來自《芬蘭人的噩夢》漫畫系列中一個社交尷尬的芬蘭卡通人物在中國網絡空間上爆紅簡直是個驚喜。甚至有人創造了普通話新術語來描述這樣的英雄般的人:「精芬」,或「精神上的芬蘭人」。根據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解釋,「精芬」廣義上指那些不喜歡社交的人, 這顯然是芬蘭人,這些人對待他們的個人空間非常認真。

  Matti’s fear of crowds and small talk and his tendency to be easily embarrassed has struck a chord with many Chinese readers, who seem relieved that their longing for privacy has finally been voiced – via the medium of a stick figure from a faraway country. But it’s Finnish culture itself – of which privacy and personal space have long been part – that has also struck a chord.

  馬蒂對人群和閒聊的恐懼以及他容易尷尬的傾向引起了許多中國讀者的共鳴,他們似乎對自己對隱私的渴望得到了來自一個遙遠國家的簡筆畫形象的認可鬆了一口氣。但是,芬蘭文化本身的隱私和個人空間的長期存在也引起了中國人的共鳴。

  「Finland is a paradise for people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rote WeChat user Zhang Yanmei in a post. 「I am a jingfen, please do not disturb me unnecessarily!」 wrote an anonymous user in the title of his essay on the website Douban. 「Can you see yourself in Matti?」 he asked. 「He is shy and introspective and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life are not just Matti’s nightmare. We’re all afraid of loneliness, but we crave even more for our personal space and privacy to be respected.」 It is a sentiment that will ring true for many people in China.

  「芬蘭是社交焦慮症患者的天堂,」微信用戶張豔梅(音譯)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我是一個精芬,沒事請不要打擾我!」豆瓣網站上的一個匿名用戶這樣寫道。 「你在馬蒂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嗎?」他這樣問道。 「他害羞而內省,生活的考驗和磨難不只是馬蒂的噩夢。我們都害怕孤獨,但我們更渴望個人空間和隱私受到尊重。」對於中國的許多人來說,這一種情感是真真切切的。

相關焦點

  • 是她畫出了「芬蘭人的噩夢」,「精芬」們快來拜見!
    芬蘭平面設計師卡羅麗娜 科爾霍寧(Karoliina Korhonen)創作的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吸引了眾多的中國讀者。很多中國年輕人稱自己為「精芬」,意指「精神上的芬蘭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好比漫畫中的主角馬蒂,需要很大的個人空間。
  • 英媒:中國人為何爭做「精神上的芬蘭人」?
    中國日報網8月7日電 芬蘭,距離中國約8000公裡,坐飛機要9個小時,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一本芬蘭漫畫卻開始在中國走紅,由此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新詞「精芬」。為何這本漫畫能引起中國讀者的共鳴?據英國《衛報》5日報導,在人口多達14億的中國,隱私是種奢侈品。
  • 芬蘭漫畫人物緣何走紅中國網絡 美媒:中國人也有害羞一面
    據美國《紐約時報》8月2日報導,《芬蘭人的噩夢》系列漫畫記錄了馬蒂的社會挑戰,他是一個舉止溫和,不善閒聊的人物形象。這個系列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一直很流行,甚至還催生了一個新詞,用來形容社交尷尬:「精芬」,或精神上的芬蘭人。在深圳上大學的學生李欣(音)最近在微博上寫道:「作為人際關係恐懼症『患者』,我非常喜歡這個系列。」
  •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走紅:「社交恐懼症」患者的集體治療?
    這一漫畫甚至催生了一個新詞來形容社交尷尬:「精芬」,即「精神上的芬蘭人」,「泛指像芬蘭人一樣不愛社交、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一類人」。《芬蘭人的噩夢》的豆瓣圖書條目下有大批自稱「精芬」的讀者出沒。對讀者而言,「找到組織」的欣喜之處在於驚悉「原來大家都有這種感受」,於是不用再為自己的尷尬而尷尬。
  • 繪本《芬蘭人的噩夢》走紅 今天,你"精芬"了嗎?
    這些小插畫本來是作者在社交網絡上隨手畫的,後來集結成繪本,故事就從這裡開始。繪本中文版由廣西師大理想國與譯言網共同出版後,迅速引起了中國年輕網友的呼應,大家紛紛感嘆:這不是我嗎!於是乎,很多患有輕微「社交恐懼」的網友自嘲是「精神上的芬蘭人」。   這裡說的「馬蒂式的社交恐懼」並不是緊急到要就醫的精神狀況,多半是對密度過大的社交生活的一種迴避。
  •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走紅中國社交平臺:內向者找到精神慰藉?
    圖片來源:《芬蘭人的噩夢》在漫畫書中,名叫馬蒂的主人公經歷著「等巴士的時候,有人站得離你太近······」的芬蘭式噩夢時刻。馬蒂這名由簡單線條繪成的人物經歷的噩夢遠不止於此:有人坐到了你旁邊的座位上,還開口跟你說話;你去商店購物的時候,銷售員問你是否需要幫忙;你好餓,可大家都不想第一個上前取餐;對方客套地寒暄,而你認真地回答......2015年,平面設計師卡羅利娜開創了《芬蘭人的噩夢》漫畫,而創作之初只是想給異國朋友們分享一些笑話。
  • 福建歷史名人Q版漫畫網絡爆紅 網友直呼萌翻(圖)
    福建歷史名人Q版漫畫網絡爆紅 網友直呼萌翻(圖)   福州新聞網訊 說起鄭成功、朱熹、林則徐,你的腦海裡是否浮現出歷史書上關於他們的嚴肅圖像?如果讓歷史人物走出課本,會變成什麼樣呢?11日,一組手繪Q版福建歷史文化名人漫畫走紅網絡,獲得大量好評。
  • 快來看「精芬」的日常生活
    世界那麼大·荔枝遊天下你知道什麼是「精芬」嗎?說起社恐程度,芬蘭人若是說自己排第二,沒人能排第一。夏天的時候,深夜依舊陽光璀璨;冬天的時候,白天居然黑暗籠罩;隨處可見「性冷淡風」極簡設計,卻是一個重金屬音樂聖地;全國人民都是「精芬」,含蓄內斂、社交恐懼症滿級,但內心有著神秘力量……這股神秘力量,被芬蘭人稱作「Sisu」。
  • 感受「SISU」、「精芬」還有「KESKO」…
    赫爾辛基機場不算大,但是乾淨舒服,中文隨處可見,中國真強大。總漏不了進去看看,買買,這裡食品非常豐富,都是MADE IN FINLAND,這裡販賣的是最原裝正版的芬蘭健康生活方式。很高興,在中國也可以買到了,因為KESKO在天貓有了海外旗艦店。
  • 紅爆網絡的泰國網紅,見人就說「水晶晶」,你懂是啥意思嗎?
    紅爆網絡的泰國網紅,見人就說「水晶晶」,你懂是啥意思嗎?前段時間在和朋友一起來泰國旅遊時,她也表示要去看看那位因為「水晶晶」而爆紅的泰國網紅,那麼水晶晶究竟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朋友聽我講完也終於明白這其中的含義,說那更要去看看之前紅爆網絡的那位賣椰子的老闆娘,這樣一說相信不少朋友也都有印象,她憑著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還有甜美的長相讓不少人對她印象深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只要見到女遊客都會熱情的稱呼他們為「水晶晶」。
  • 《一剪梅》外網爆紅!你知道這是什麼梗嗎?
    當你為偶像辛勤打榜,苦苦「操持」數據時,已經「隱退娛樂圈」的「巫妖王」費玉清,不費吹灰之力爆火歐美。你能想像他的作品《一剪梅》在國外有多火嗎?YouTube 上歌曲MV 播放量已經突破 1600 萬,評論 5 千多條,躋身Spotify上多個國家的Viral 50排行榜,尤其受到北歐國家聽眾的歡迎,在挪威榜、紐西蘭高居第一,芬蘭和瑞典榜高居第二。在 Twitter 和TikTok上,最時髦的一群網紅都在刷屏「北風飄飄雪花蕭蕭」。
  • 我的心裡住著個「芬蘭人」:不是沒禮貌,只是真的不寒暄
    號稱 " 千湖之國 ",它就是芬蘭。前段時間,我看到這樣一個段子說:「一個內向的芬蘭人和你說話的時候看著自己的鞋子,一個外向的芬蘭人和你說話的時候看著你的鞋子。」這可是連芬蘭人自己都開的玩笑話,哈哈。印象裡的芬蘭人有點陰鬱,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人有眼神交流。
  • 全球「最幸福國家」遭疫情席捲,芬蘭是如何抗疫的?
    >圖源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就算快要遲到也不想陌生人乘坐同一部電梯……圖源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在芬蘭,不打擾就是最好的溫柔。這樣獨特的社交距離,成為大眾對芬蘭的印象標籤,也成為芬蘭社會的主流形態。很多中國網友把自己戲稱為「精芬」。
  • 在上海體驗芬蘭聖誕 上濱生活廣場2019年聖誕活動舉行
    以芬蘭極光為主線,在B1打造的極光聖誕樹和極光雪滑梯帶你「邂逅極光」;在L1NOVO新態以芬蘭人喜愛的聖誕倒數日曆為靈感打造的「旋轉驚喜·聖誕禮物日曆」將從12月1日起,每天帶來一款驚喜禮物;L2「聖誕小鎮」帶你親臨跨越北極圈分界線的芬蘭聖誕老人村;在L3,上濱聯合《憤怒的小鳥》遊戲開發公司Rovio娛樂共同打造「憤怒的小鳥遊戲互動」,帶來潮流AR與VR模式小鳥遊戲的同時,專屬娃娃機更能讓你帶走喜歡的小鳥
  • 芬蘭 ▏感受當下的每一種感覺,體味生活細小的幸福
    你知道嗎?>引申詞精芬(≠精分)別看人家這「社恐」成這個樣子芬蘭的頭銜可多著呢最穩定、最安全、政府治理最佳司法系統最獨立、警察最受公眾信任多花點時間坐擁美景發呆不是更合適嗎?拉普蘭地區的圓形丘原還是芬蘭滑雪勝地哦,各個水平層次的滑雪者和滑雪板愛好者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各種地形條件。想像一下當冬夜來臨時,夜空中是歐若拉女神曼妙的舞姿,夜空下是你滑雪時瀟灑的身影,相映成趣,這種感覺太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