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畫出了「芬蘭人的噩夢」,「精芬」們快來拜見!

2020-12-25 騰訊網

芬蘭平面設計師卡羅麗娜 科爾霍寧(Karoliina Korhonen)創作的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吸引了眾多的中國讀者。很多中國年輕人稱自己為「精芬」,意指「精神上的芬蘭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好比漫畫中的主角馬蒂,需要很大的個人空間。

圖片提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今年四月,卡羅麗娜 科爾霍寧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行了兩場活動,和中國讀者相聚一堂。兩場活動的位子都很快被訂爆,可見《芬蘭人的噩夢》在中國年輕人中受歡迎之熱烈程度。你想知道馬蒂這個角色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嗎?請看我們和卡羅麗娜的採訪對話。

1.你的一天是怎樣開始的?

可艱難了。我是個夜貓子,所以早起對我來說始終是一番掙扎。我通常先來一兩杯意式濃縮咖啡,然後指望著它起作用。

2.你的兒時職業夢想是什麼?

有好多。我想當個作家、職業長笛手,樂隊成員……

3.你是怎麼被吸引到圖案設計這個領域的?

是來自慢慢的成長過程吧。我在學校的時候就經常做些圖案設計,我喜歡為我的其他興趣定製海報,編輯圖片,畫標示,做些繪畫和設計;也做了好多IT和網站設計的工作。除了《芬蘭人的噩夢》,我做得最多的是用戶界面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兩種工作領域我都樂在其中。

4.你的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在中國獲得廣泛的關注,你認為是什麼使人們對此書那麼感興趣呢?

我聽說,在中國,尤其是80後和90後,比他們的父母需要更大的心理和物理空間,所以他們和《芬蘭人的噩夢》產生共鳴。

圖片提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你曾說《芬蘭人的噩夢》博客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但是主角馬蒂到底是怎麼來的?

當我製作《芬蘭人的噩夢》的時候,一下子走紅了。人們開始問我,這個角色是誰。這時我才意識到,他還沒有名字,於是我開始搜索芬蘭最普通的名字是什麼,結果是加裡,但我覺得我的角色不會叫加裡。排名第二的最普通的名字是馬蒂,我覺得挺般配的,所以就叫馬蒂了。

而他之所以戴帽子,是因為我爸爸。我爸爸出國的時候總是戴這麼一頂帽子,有時候在芬蘭的時候也戴。現在因為這個漫畫,他戴得更勤了。

6.你的創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我從周圍的人和我自己身上獲得靈感。書裡的很多場景都是我的親身經歷,事後想起來覺得「這真是一個芬蘭人的噩夢啊!」有些主意是我的粉絲提供的。

我先畫一個草圖,有時候在便利貼上,有時候在電話上,取決於當時我身在何處。等我回到家,我就在電腦上把它畫下來。

7.其他國家的人可以從你的漫畫裡學到什麼呢?

也許可以從中多理解一點芬蘭社交文化中的怪現象吧,雖然漫畫其實是有一點誇張的。

8.你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

當我和朋友進行愉快的長談。

卡羅麗娜 科爾霍寧近影。圖片提供:Atena

9.你收到過的最好的反饋是什麼?

我喜歡收到讀者的來信,告訴我他們自己,或者他們認識的某個人和馬蒂如何相像。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讀來相當暖心。

另一種我覺得挺可愛的反饋是我認識的人告訴我,當他們聽到別人談論《芬蘭人的噩夢》的時候,他們什麼也沒說,就默默地在心裡暗自微笑。這個簡直就是馬蒂的化身了。

10.中文裡有個受你漫畫啟發的流行詞「精芬」,意為「精神上的芬蘭人」。在你看來,什麼是芬蘭文化的最佳代表?

個人空間,無論是物理上還是心理上的。

卡羅麗娜 科爾霍寧(Karoliina Korhonen)是芬蘭平面設計師,《芬蘭人的噩夢》創作者。

相關焦點

  •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走紅:「社交恐懼症」患者的集體治療?
    畫出「社恐患者」的內心戲一組關於芬蘭人排隊的照片曾在網上走紅,照片中,排隊的人之間通常相距一米以上,保持充分的距離,被稱為「社交恐懼式排隊」。芬蘭式社交以極度重視個人空間和隱私而著名,喜歡獨處、內向靦腆、「文明而冷漠」被視為芬蘭人的標籤,「社恐患者的天堂」因此聲名遠播。
  • 繪本《芬蘭人的噩夢》走紅 今天,你"精芬"了嗎?
    一切都要從一本有趣的另類芬蘭社交指南繪本《芬蘭人的噩夢》說起。   《芬蘭人的噩夢》在中國反響超預期   在這個小繪本裡,芬蘭漫畫家卡羅利娜·科爾霍寧用簡單的畫作,呈現出芬蘭人種種內向表現。他們需要空間,他們不善於與人保持過密切的接觸,比起很多人一起聚會,他們更喜歡一個人呆著。
  •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走紅中國社交平臺:內向者找到精神慰藉?
    2018年,《芬蘭人的噩夢》引進中國。圖片來源:微博用戶截圖目前,《芬蘭人的噩夢》已經在中國的社交平臺上走紅,有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留言:「看完之後覺得我心裡也有一個小馬蒂」。在新浪微博上,#芬蘭人的噩夢#這一標籤獲得了180.7萬的閱讀量。
  • 《芬蘭人的噩夢》作者:並非社恐,只是看重個人空間
    2015年,芬蘭設計師科爾霍寧在自己的臉書上貼出了以馬蒂為形象的漫畫作品,一夜之間就火了,收集到了80000多個贊,後來就有出版社聯繫她,一開始出的圖書版本是英文,後來翻譯回芬蘭文,此外,還有韓文、日文、斯洛維尼亞文版本。2018年,中文版《芬蘭人的噩夢》由理想國引進。
  • 《芬蘭人的噩夢》作者:我們並非社恐,只是看重個人空間
    2015年,芬蘭設計師科爾霍寧在自己的臉書上貼出了以馬蒂為形象的漫畫作品,一夜之間就火了,收集到了80000多個贊,後來就有出版社聯繫她,一開始出的圖書版本是英文,後來翻譯回芬蘭文,此外,還有韓文、日文、斯洛維尼亞文版本。2018年,中文版《芬蘭人的噩夢》由理想國引進。
  • 芬蘭人到底有多社恐?快來看「精芬」的日常生活
    世界那麼大·荔枝遊天下你知道什麼是「精芬」嗎?說起社恐程度,芬蘭人若是說自己排第二,沒人能排第一。夏天的時候,深夜依舊陽光璀璨;冬天的時候,白天居然黑暗籠罩;隨處可見「性冷淡風」極簡設計,卻是一個重金屬音樂聖地;全國人民都是「精芬」,含蓄內斂、社交恐懼症滿級,但內心有著神秘力量……這股神秘力量,被芬蘭人稱作「Sisu」。
  • 精芬?來看看你是哪類精神芬蘭人
    《芬蘭人的噩夢》這本書是芬蘭漫畫家卡羅利娜·科爾霍寧的繪本。在這個小繪本裡,用簡單的畫作,呈現出芬蘭人種種內向表現——他們需要空間,不善於與人保持過於密切的接觸,比起很多人聚會的熱鬧,他們更喜歡一個人呆著。
  • 其實很多人有時候都想,像個芬蘭人這樣……
    外媒哭笑不得地報導:你們芬蘭人就這麼內向嗎?芬蘭漫畫家KaroliinaKorhonen把這種「芬蘭式社恐」畫了出來。腳滑已經羞恥感爆棚,這時陌生人的關心,對芬蘭人來說更是噩夢!陌生人尚可以永不再相見,熟人的熱絡更為致命。
  • 芬蘭人的噩夢——內向的芬蘭人
    這其實是對芬蘭人的一種幽默的調侃,傳說中芬蘭人是世界上最沉默的民族,他們幾乎不寒暄,在公交站等車時,每個人之間也有將近2米的距離。芬蘭設計師卡羅利娜·科爾霍寧創作了一部幽默漫畫集《芬蘭人的噩夢》,描繪了主人公馬蒂,一個低調內斂、喜歡安靜、重視私人空間的典型芬蘭人的日常。書中內容讓人忍俊不禁,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讀《芬蘭人的噩夢》有感
    芬蘭人的噩夢其實並不單單是芬蘭人的噩夢,而是很多身性靦腆的人的噩夢。內向的人很多行為都是向內求的,希望能和這個世界有最少的接觸,這樣能達到自己和社會彼此互不影響的兩全其美的狀態,但生活有時候會推著人往前走,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和社會打交道還是挺難做到的。
  • 只給社交恐懼的你,如果你也有這些「芬蘭人的噩夢」
    我們要介紹的這本書,由芬蘭平面設計師卡羅利娜·科爾霍寧創作的Facebook超人氣幽默漫畫集《芬蘭人的噩夢:另類芬蘭社交指南》,講述的就是一個典型社恐患者——芬蘭人馬蒂的各種內心戲和自我拉扯,無數不足為人道卻又讓人會心一笑的日常小困境。
  • 雙語:芬蘭漫畫爆紅中國網絡,你是「精芬」嗎?
    因此,看到馬蒂(Matti)這位來自《芬蘭人的噩夢》漫畫系列中一個社交尷尬的芬蘭卡通人物在中國網絡空間上爆紅簡直是個驚喜。甚至有人創造了普通話新術語來描述這樣的英雄般的人:「精芬」,或「精神上的芬蘭人」。根據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解釋,「精芬」廣義上指那些不喜歡社交的人, 這顯然是芬蘭人,這些人對待他們的個人空間非常認真。
  • 芬蘭人自帶「抗疫基因」
    保持社交距離並非難事芬蘭人低調內斂、喜歡安靜,甚至有點「社恐」的性格被繪本《芬蘭人的噩夢》表現得盡致淋漓,主人公馬蒂害羞又善良有禮,重視私人空間公交車上不想和陌生人並肩而坐;想免費試吃,卻不想跟促銷員說話;電梯裡只有一個陌生人時,渾身不自在……這些日常片段對芬蘭人來說簡直是噩夢,而他們的白日夢則是一輛空無一人的巴士,一部只有自己的電梯,一種無須打擾別人,也不會被別人打擾的生活。繪本對芬蘭人社交心態直白而又詼諧的描繪引起許多中國讀者的共鳴,甚至創造出一個新詞——精芬,也就是「精神上的芬蘭人」,用來自稱。
  • 另類的北歐諸國:精神上的芬蘭人是如何養成的?
    雖然相隔千山萬水,漫畫《芬蘭人的噩夢》在網絡的走紅,卻讓中國的無數千禧一代被戳中紅心,紛紛以「精芬」自居,對冰天雪地的芬蘭也投去了更多關注。是什麼讓一個偏居一隅的北歐小國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號稱「社恐天堂」的芬蘭,真不是浪得虛名嗎?
  • 芬蘭人到底有多社恐?看完你就知道了...
    芬蘭漫畫家KaroliinaKorhonen也深深了解到自己國家獨特的相處模式把這種「芬蘭式社恐」畫了出來主角是一個戴著北歐藍帽的圓球人Matti腳滑已經羞恥感爆棚這時陌生人的關心對芬蘭人來說更是噩夢這種社交恐懼其實在我們身上也看的到於是,就有了一個新詞叫做「精芬」大概上輩子就是個芬蘭人吧
  • 社交恐懼的芬蘭人,每個人間隔1.5米排隊?
    在冰雪餐廳中飲著熱酒,吃著暖胃的食物,聊著關於芬蘭人「八卦」,從對話中了解到,原來芬蘭人的性格如此古怪呢!有一個詞是「精芬」,意思是精神上的芬蘭人,泛指像芬蘭人一樣不愛社交,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一類人。從這個詞能看出,外界對芬蘭人的評價,也非常精準的描寫出芬蘭人不願意社交的特性。
  • 芬蘭浴——讓男女共浴成為「精芬」芬蘭人的日常
    芬蘭人喜歡脫光了衣服進入桑拿,不過他們不會介意害羞的東方人穿著泳衣或是裹著毛巾。傳統上芬蘭人習慣蒸桑拿時不穿任何衣服,在陌生人面前也如此,不必大驚小怪。如果你更習慣穿泳衣泳褲或者圍一條浴巾,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的桑拿房會禁止穿泳衣進入,進入之前需要看清要求。男女通常是分開蒸桑拿的,但是男女共用一個桑拿房也很常見。
  • 松巴版權音樂|快速開啟幸福「精芬」的秘訣
    芬蘭人熱愛大自然,尤其迷戀森林,他們喜歡在森林中凝神靜心。聆聽自然之聲,身心會慢慢放鬆下來,壓力也隨之舒緩釋放。芬蘭人在自然的風景中尋找藝術靈感、思考生活感悟。居住在國家公園附近的佩特裡夫婦,喜歡呼吸清新的森林空氣,白天去海邊看海,夜晚坐在篝火旁,聆聽四處寂靜的聲音。簡單的自然環境,卻對他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