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2020-12-16 樂橙健康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聽到爸爸媽媽講:生活不易,應該勤儉節約!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黃麴黴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所謂的黃麴黴毒素,它本身是從黃黴素慢慢發展而來的一種代謝產物,它最喜歡溼熱的環境中。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的就是五穀雜糧,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花生等等。這種黴菌是具有毒素的,並且還具有致癌性,所以大家千萬不可小覷那些發了黴的食物。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經常沒有清洗乾淨的筷子:

是的,你沒有看錯,當你日常清洗吃飯飯菜的筷子,沒有清洗乾淨,那麼它也是很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尤其是木製的筷子。當然,筷子本身是不會自主產生黃麴黴毒素的;但是我們吃飯都是需要使用到筷子的,如果你沒有清洗乾淨筷子,那麼筷子上就會殘留一些食物殘渣以及澱粉等物質;而加上筷子周圍儲存的環境以及筷子上的水分,這就給黃麴黴毒素打造了很好的生存環境。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筷子就會很容易出現黴變,慢慢發展成黃麴黴毒素。所以如果你家裡使用的是木製筷子,一定要清洗乾淨;大家也可以選擇使用鐵製的筷子,來避免黃麴黴毒素的出現。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浸泡時間過長的黑木耳:

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的朋友都在電視上或是新聞上看過吃黑木耳中毒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黑木耳浸泡過久導致的,因為黑木耳被浸泡到水中過久,就很容易會產生一些微毒素質,而這些有毒物質中就含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吃黑木耳的時候,一定要吃多少泡上多少,另外如果你家裡的黑木耳浸泡的時間過久,那麼就倒掉吧,別再吃了!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出現發黴的花生和堅果:

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不少朋友的最愛,然而在一袋花生當中,倘若有一顆花生出現了黴變,那麼整袋的花生就得扔掉不能吃。因為花生一旦發生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的傳播本身就是以孢子的形式,在袋子這種封閉空間內,一顆花生出現黃麴黴毒素,那麼其他花生也不能倖免;對於這類花生就請儘快扔掉,不然吃完之後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和其他問題出現。

另外生活中堅果因為擁有諸多營養成分而被廣大朋友所青睞,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吃到的堅果是苦味的,那麼這種情況需要立刻吐出來,然後漱口;因為這種嘴裡感受到的苦味,其實就是黃麴黴毒素導致的,所以遇到這類堅果食物,就趕緊扔掉,別再吃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黃麴黴素?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尤其是對減肥期間的人,非常在意食物中脂肪的含量。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不知道你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像黃麴黴素和胡蘿蔔素的各種含量,幾乎是很少有人關注的,但其實這些東西比脂肪什麼的更為重要,而且獲取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什麼是黃麴黴素?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不過這樣劑量非常小的攝入不用擔心,黃麴黴毒素如不連續攝入,一般不在體內積蓄。一次攝入後約1周即經呼吸、尿、糞等將大部分排出體外。   黃麴黴素可能隱藏在這些地方   ,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黃麴黴毒素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那些是含有黃麴黴毒素又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呢?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9人吃7人死,這種傳統食物別再吃了!
    據有關媒體報導,製作酸湯子的食材在冰箱冷凍了一年,經過檢測後還發現酸湯子裡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醫院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中毒。我看評論區中很多人都在講必須得吃新鮮的食物,不能冷凍,還有人在科普黃麴黴毒素有怎樣的危害……在我看來,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並不是非常大。
  • 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1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這些食物千萬別吃!
    黃麴黴毒素多來自於穀物、堅果中的黴變成分, 黃麴黴素毒性超砒霜68倍。 生活中,該如何避開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迄今發現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標準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 但好在黴菌產生的毒素量很低,只有嚴重黴變的糧食才可能會含有大量毒素,從而導致急性毒性。 除此之外,黃麴黴毒素還是一種100℃高溫燙20小時都殺不死的「怪物」。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哪些食物容易有?危害到底有多大?要重視
    既然人們把黃麴黴素稱作最強真菌毒素,毒性最強的物質,無疑還是依賴於真菌發展的,為此,一些可能含有真菌感染的食物真的不能吃,例如這些食物,吃了往往會引起大麻煩。發黴的大米、花生。食物發黴了,是不能吃的,以常見的大米、花生來說,一旦發黴,最好選擇丟棄,大米、花生發黴了,往往是從內到外出現黴菌的,以一包花生來說,如果都壞了,直接丟棄,小心裏面的黃麴黴孢子飛散出來,引起汙染那就糟糕了。變質的瓜子。瓜子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如果你所吃的瓜子有苦味,說明已經變質了,就不能再吃了。苦味,往往就是黃麴黴毒素,如果吃進了嘴裡,最好吐出來,並且進行漱口。
  • 色選機、黃麴黴毒素檢測儀來把關
    為此,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黃麴黴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之一。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易受汙染的食物中黃麴黴毒素B1的允許量標準,花生、花生油、玉米中黃麴黴毒素B1允許量為≤20μg/kg。想必上文提到的花生醬裡黃麴黴毒素B1含量超過這個限量值。那麼,對於花生醬生產企業該如何嚴格把關,避免產品中黃麴黴毒素B1超標呢?
  • 專家稱牛肉一般不會被致癌性黃麴黴毒素M1汙染
    前幾天,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黃麴黴毒素M1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黃麴黴毒素究竟是什麼?又是怎麼跑到奶牛裡的?杭州市場上有沒有問題牛奶?昨天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 怎樣才能遠離黃麴黴素?醫生教你這樣做
    「食品工業加工會通過去除黴粒、加鹼處理、紫外線消毒等方法消滅黃麴黴毒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過這些辦法處理食材或者器具。 」顧萍介紹道。高溫能殺死黃麴黴素嗎?能,但黃麴黴素是脂溶性的物質,要280攝氏度的高溫才能殺死,水的沸點是100度攝氏度,所以用水煮發黴的花生、玉米是很難殺死黃麴黴素的。
  • 黃麴黴素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家中廚房這5種食物快扔掉
    保持警惕:哪些食物容易有黃麴黴素?·久泡木耳木耳當中的蛋白質、纖維素等含量是比較高的,屬於營養比較豐富的一種食物,但浸泡比較長的時間後,充足的水分會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從而產生毒素,如細菌、黴菌(比較常見的是黃麴黴素、青黴毒素)等。所以,吃多少泡多少,木耳不要浸泡好幾天。
  • 這種毒素每家都有……
    「別老在外面吃!不乾淨!」 「自己在家做的乾淨又衛生,多好!」 提問者 那該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呢? 專業解專業解答答 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有可能汙染有黃麴黴毒素,勤洗手是遠離毒素最基本的做法。不囤積食物、及時扔掉發黴食物,才是保護我們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
  • 一碗凍面毒死7人,家家都可能吃到這種「毒素」!詳情
    黃麴黴毒素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的最強致癌物之一,其含量在1mg/kg 時就可誘發癌症。這是什麼概念呢?僅相當於1噸糧食中有 1 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除了能誘發肝癌外,它還能誘發胃癌、直腸癌、乳腺癌和小腸癌等,甚至還可出現畸胎。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很難用肉眼發現。
  • 生命面前無小事,5大食物是公認的一類致癌物,別再吃了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公認的一類致癌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一類致癌物清單令人意外的是,很多常吃的食物都有致癌可能,真是萬萬想不到啊~
  • 生活中這些發芽食物還能吃嗎?
    春夏季節,由於天氣的逐漸變暖,家裡的許多食物很容易變質或發芽,例如馬鈴薯發芽,大蒜髮芽等等,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有些人會問這些蔬菜發芽後,還能繼續吃嗎?花生:花生發芽能不能吃是需要分情況看的,如果是人工催的發芽是沒有毒的,可以食用。但是如果是由於保存不當,導致花生出現了發黴受潮而引起的發芽,這類是不可以食用的。發黴會導致花生產生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攝入過多會增加患有肝癌等疾病的風險。
  • 饅頭放冰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營養師:3種饅頭最好一個都別吃
    網傳:饅頭長期放冰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這種毒素早已被研究證明有致癌的危險,是肝癌誘發因素,我們還能不能放心吃了?據資料記載,在1960年發現了黃麴黴毒素,鑑定出的有黃麴黴毒素B1、B2、M1、M2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