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0次航班延誤獲賠300萬元 南京警方偵破一起航班延誤險騙保案

2020-12-06 央廣網

央廣網南京6月10日消息(記者楊守華 江蘇臺記者王德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乘坐飛機時最擔心遇到的情況,不管因為天氣原因還是航空管制等因素,延誤在候機廳、在機艙裡待上幾個小時,或許內心最懊悔的就是沒有買一份航班延誤險了。

為了提高乘坐體驗,很多保險公司都提供了飛機航班延誤險,消費者投保之後,如果遇到航班延誤,就會收到理賠,這樣一來,在客艙、候機室等候,也有一定的補償。但是,正因如此,有人卻打起了歪主意,薅起了保險公司的羊毛。

近日,南京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從2015年至今,嫌疑人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

今年4月27日,南京鼓樓警方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民警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多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民警劉星辰介紹:「我們接到報案以後,對李某及相關人進行調查,發現理賠金賠付到具體保險人以後,下一步都會把理賠金轉到李某手裡。保險人獲得賠付之後,就不應該把錢打給別人,這是非常可疑的地方。其次我們對相關人員進行梳理,發現這些人都是與李某有或多或少的親戚、朋友關係。」

警方推斷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根據掌握的線索,民警趕赴山東將李某抓獲。

在李某住所,辦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筆記材料,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這些樣表清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劉星辰介紹:「這些材料是嫌疑人為了騙取航空延誤險所做的工作,每一張表上記錄的都是嫌疑人經過篩選帶有航空延誤險的保險公司。比如她買了某家保險公司,會在那家上面打個勾,等到賠付之後她會把它劃掉,意思是錢已經到位。在整個表格下面有一串數字相加,是所有理賠金進行算帳得出的總額。」

據調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其他用於購買機票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都是其以購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多萬元。劉星辰說:「在購買航班之前,她會對航班進行分析,對當地天氣進行分析。雖然她人在青島,但她買的航班卻不是從青島出發和到達的。在網上綜合評論找了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飛的時候再去看它的天氣,她在心裡估摸後,再去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

由於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因此李某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

據警方介紹,李某曾從事過航空服務類工作,對於飛機延誤信息及保險理賠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業之後的她,便打起了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主意。目前,李某因涉嫌普通詐騙罪與保險詐騙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李某的做法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江蘇天煦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賽表示,購買了航空延誤險後,如果因為各種自身原因沒有實際乘坐航班,就不要去理賠,因為理賠是建立在實際乘坐的基礎上才可以辦理。如果沒有坐航班又去申請理賠,就涉嫌違法犯罪。他說:「首先你要有乘坐飛機的意願,或者你乘坐飛機的客觀背景應該是真實的,必須有真實的出行計劃,因為天氣等原因才導致延誤,滿足這種條件,航空公司審核後才能(賠付)給消費者。但是如果你沒有出行計劃,就是想通過鑽空子獲得一筆不義之財,你的行為相當於將其他公司企業財產據為己有,數額較大的就構成了詐騙罪。」

相關焦點

  • 虛構行程購買900次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 南京警方通報:涉嫌騙保...
    航延險騙保屢上熱搜。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從2015年至今,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累計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
  • 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獲賠300萬,民航專家支招航班延誤險如何堵漏
    近日,據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自2015年以來,李某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從保險公司獲取保險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
  • 女子用這方法"致富":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
    (原標題: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元 原來這名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騙取理賠金)
  • 女子遭遇900次延誤航班,獲賠300多萬元!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簡直是「航班延誤,發家致富」。近日,南京警方將涉嫌保險詐騙的李某抓獲,並依法對其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他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和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 航班延誤,發家致富?青島一女子遇900次延誤航班獲賠300餘萬元,真相...
    由於每10個航班中就會有2個航班發生延誤,而且七成以上的航班延誤都源於天氣、空管等不可抗力。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不願遇見的,但女子李某卻十分樂於這種情況發生。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多萬!是「薅羊毛」,還是騙保犯罪?
    乘飛機出行的時候,很多人不願意聽到航班延誤的消息。但是,有人卻樂見這種情況發生,正所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近日,發生在江蘇南京的一起案件讓「航班延誤險騙保」的話題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利用900多次延誤「獲賠」300多萬女子涉嫌詐騙被刑拘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業的工作經歷,她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預測容易發生延誤的航班,使用親朋好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多份航班延誤險,待航班延誤後隨即申請理賠。
  • 女子靠900次航班延誤 理賠300萬
    6月10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親友的證件號碼頻繁購機票和航空延誤險,並頻繁理賠,近五年內獲利近三百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 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梅建明/揚子晚報 2020-06-10 09:42
  • 利用「航班延誤」獲賠300萬,高手還是騙子?
    記者 譚冰梅5年間900次騙保延誤險理賠300萬,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近日南京警方的一則案件通報令航班延誤險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上引發熱烈爭議。記者採訪獲悉,「航延險」作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的一種,在設計之初本著 「容易買、也容易賠」的初衷。
  • 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網友怒了:怎麼能算騙保呢?
    之後李某會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綜合自北京青年報、金口娛言等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從2015年至今,一名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 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利用航班延誤進而獲得理賠的案件已經發生過多起。
  • 女子鑽航班延誤險規則漏洞獲賠300萬發家致富,是否構成犯罪
    6月10日,江蘇南京媒體報導稱,李某自2015年至2019年,用自己和他人身份信息購買航班延誤險近900次,獲得保險理賠近300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 航班延誤險騙保300萬?薅航班延誤險的羊毛到底有沒有問題?
    來源:江瀚視野6月10日,根據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自2015年以來,李某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從保險公司獲取保險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據江蘇電視臺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熟悉航班延誤險賠付中沒有人工核驗的漏洞。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獲賠300多萬,從保險角度分析算不算詐騙?
    我們先來看一下媒體報導的情況:近日,南京警方抓獲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經查,李某自2015年,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騙取保險理賠金高達300多萬元。目前,她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薅羊毛」竟要他人買單
    最近,南京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被警方刑拘的案子,在網上吵翻天了!也讓航延險成為廣大網友熱議的焦點。有人驚呼,還有這等發財的好事?我怎麼沒有早發現!案情顯示,2015年至今,嫌疑人李某通過虛構行程,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300多萬元理賠金。據警方介紹,李某通過對航班及當地天氣進行分析,在網上綜合評論找到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待飛機起飛的時候再去察看當地天氣,然後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李某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
  • 利用多個身份購買機票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每次購買機票都用四五個身份 最多購買三四十份延誤險 成功近900次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從2015年至今,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女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拘,到底算不算違法聽聽律師怎麼說
    獲賠率比中彩票概率還低,而且,還要付出巨大代價成本。毫不誇張的說,能賠到10萬以上,估計都是一輛寶馬沒了,能陪到上百萬人沒了。如果是你有意,它會說你騙保,等於說這種萬中無一的概率幾乎沒人能享受的到,可以說一本萬利的事。然而,凡事總有個例外。近日,南京警方成功抓獲一名靠買延誤獲賠的女子,據保險公司說該女子涉嫌騙保詐騙巨額錢財。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非議,那麼,這到底算不算違法呢?我們來聽聽律師怎麼說。
  • 薅航班延誤險的羊毛 犯法?
    最近,「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一事引發網友關注。對於該女子的行為,究竟是合理利用保險漏洞,還是涉嫌詐騙,也引起了熱烈討論。01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據揚子晚報報導,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是薅羊毛還是犯罪?三位知名律師這麼看!
    來源:國際金融報自2015年至今,李某涉嫌實施類似行為近900次,累計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6月10日,南京警方披露,抓獲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消息傳出之後,律師界、保險業界等都炸開了。
  • 南京李女士獲賠航班延誤險300萬被抓,網友:不算犯罪
    最近,小編看到網上一個航班保險賠付的事情,事件是說從2015年到現在,南京李女士通過使用他人身份信息購買飛機票和航班延誤險,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近300萬元的保險理賠金,因此,警方判定李女士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了。
  • 女子使用不同身份購票 騙取延誤險理賠近300萬元
    (原標題: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元 原來這名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騙取理賠金)民警對嫌疑人李某進行訊問。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然而,這筆「財富」卻是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之後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獲取的。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