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2020-12-09 澎湃新聞

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梅建明/揚子晚報

2020-06-10 09:42

民警對嫌疑人李某進行訊問。

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然而,這筆「財富」卻是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之後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獲取的。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使用不同身份證號多次理賠

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鼓樓警方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餘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發現這些帳戶的賠款,最終都轉帳到了李某的帳戶,警方推斷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於4月29日趕赴山東將李某抓獲。

在李某的住所,辦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筆記材料,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這些樣表清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

索賠金額一條條都記得很清楚

據調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其他用於購買機票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都是其以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餘萬。李某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經過民警調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第一步,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有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為此她在網絡上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

第二步,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李某從親朋好友處騙來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為逃避系統核查,李某虛構不同身份購買機票。為了更具隱蔽性,李某每次購買機票都要用四五個身份。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到40份延誤險。

第三步,關注航班信息,伺機退票索賠。由於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因此李某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購買一份保險的保費大概是40元左右,保險公司因飛機延誤而賠付的金額在400到2000元不等。如果延誤時間長,賠付的費用甚至可以到7000-8000多元。在李某的筆記中,航班的延誤時間、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一條條、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

已經構成保險詐騙罪

據警方介紹:航班延誤險屬於商業保險的一種,李某之前曾從事過航空服務類工作,對於飛機延誤信息及保險理賠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業之後的她,便打起了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主意。李某利用其親友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飛機延誤險,涉嫌在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險對象,騙取保險公司保險金,客觀上存在刑法評價中的詐騙行為,同時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原題為《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航班延誤

相關推薦

評論(521)

相關焦點

  • 利用航班延誤險索賠300萬,保險公司:騙保!
    「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從2015年至今,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日前,南京市公安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報警,懷疑自己經歷了保險詐騙。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賺三百萬 律師:騙取他人身份購保理賠違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女子利用航班延誤賺三百萬,律師:騙取他人身份購保理賠違法民警對嫌疑人李某進行訊問。「航班延誤,發家致富。」6月10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親友的證件號碼頻繁購機票和航空延誤險,並頻繁理賠,近五年內獲利近三百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前述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和熱議。
  • 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網友怒了:怎麼能算騙保呢?
    之後李某會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綜合自北京青年報、金口娛言等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從2015年至今,一名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 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利用航班延誤進而獲得理賠的案件已經發生過多起。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三百萬被抓,這樣薅羊毛算不算違法
    據媒體報導稱,當地警方抓獲了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經查,從事過航空保險工作的李某自2015年以來,多次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結合自己的「經驗」預測出近900次飛機延誤,包括分析航班延誤率、考察極端天氣、用不同身份大量購買延誤險等手段,近年來累計騙取保險理賠金高達300多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騙保「慣犯」。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險漏洞獲利近300萬元,到底算不算犯罪?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元森)從2015年至今,女子李某通過買機票及航班延誤險,之後利用飛機延誤獲得保險公司理賠,獲利近300萬元。6月9日,現代快報報導此事後,引發不少網友和律師討論,李某的行為到底是不是犯罪?此事在法律界和普通網友中引來廣泛爭議。
  • 女子靠900次航班延誤 理賠300萬
    6月10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親友的證件號碼頻繁購機票和航空延誤險,並頻繁理賠,近五年內獲利近三百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案」進展:檢察機關提前介入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2日電 12日,警方對「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案」進行通報稱,犯罪嫌疑人多次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檢察機關已介入。來源: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官方微博據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官方微博通報,關於網民關注的「南京警方破獲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的案件,經查證,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歲,山東青島人,曾從事航空服務類工作)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
  • 預測航班900次延誤,靠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是騙保還是合理利用規則
    2020年6月9日,南京公安局發布消息稱破獲一起利用航班延誤險漏洞的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自2015年至今一共5年間準確預測900次航班延誤,從中獲得300多萬元保險理賠款。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普通詐騙罪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航班延誤險騙保300萬?薅航班延誤險的羊毛到底有沒有問題?
    來源:江瀚視野6月10日,根據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自2015年以來,李某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從保險公司獲取保險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據江蘇電視臺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熟悉航班延誤險賠付中沒有人工核驗的漏洞。
  • 虛構行程購買900次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 南京警方通報:涉嫌騙保...
    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從2015年至今,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累計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涉嫌騙保案件檢察機關已介入偵辦剛剛,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發布警方通報,關於網民關注的「南京警方破獲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的案件,經查證,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歲,山東青島人,曾從事航空服務類工作)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目前,檢察機關已提前介入,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抓!網友怒了:這也算騙保?是否構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有律師認為不構成犯罪,你怎麼看?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李玉敏、李致鴻編 輯丨馬春園、張楠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從2015年至今,嫌疑人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
  • 利用「航班延誤」獲賠300萬,高手還是騙子?
    記者 譚冰梅5年間900次騙保延誤險理賠300萬,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近日南京警方的一則案件通報令航班延誤險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上引發熱烈爭議。記者採訪獲悉,「航延險」作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的一種,在設計之初本著 「容易買、也容易賠」的初衷。
  • 靠航班延誤賺了300萬,然而……
    來源:她理財大家應該都不願碰到航班延誤吧,她姐當初被困機場8小時的慘烈場景還歷歷在目,但有一位「奇」女子李某,卻十分樂意這種情況發生......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
  • 薅航班延誤險羊毛獲利300多萬,利用規則還是騙保?律師:構成詐騙罪
    見習記者丨鄒璐徽「航班延誤,發家致富」,日前,一則女子虛構行程,利用延誤險漏洞獲利300多萬的新聞引起輿論熱議。南京市公安局6月9日發布消息稱,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嫌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在該案中,從2015年至今,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為獲得延誤險索賠,會在網絡上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並使用親朋好友的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購買機票,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40份延誤險。如果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利用航空公司無需本人申請理賠的規則,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 航班延誤險背後存在的邏輯
    近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一名李姓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元,因其做法涉嫌詐騙,目前已被當地警方抓獲,並已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南京鼓樓警方6月12日發布通報:犯罪嫌疑人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
  • 航班延誤,發家致富?青島一女子遇900次延誤航班獲賠300餘萬元,真相...
    由於每10個航班中就會有2個航班發生延誤,而且七成以上的航班延誤都源於天氣、空管等不可抗力。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不願遇見的,但女子李某卻十分樂於這種情況發生。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
  • 明知航班延誤還買票?非法獲取航班延誤信息騙保團夥被搗毀
    原標題:明知航班延誤還買票?非法獲取航班延誤信息騙保團夥被搗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12日,上海警方經過半年的縝密偵查,在上海、廣西等地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破獲上海首起提前獲取航班延誤信息,虛構保險標的乘坐延誤航班騙取保險理賠金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 利用多個身份購買機票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每次購買機票都用四五個身份 最多購買三四十份延誤險 成功近900次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從2015年至今,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抓!網友:這也算騙保?律師這樣說……
    ,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據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涉嫌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根據通報,警方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 薅航班延誤險的羊毛 犯法?
    最近,「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一事引發網友關注。對於該女子的行為,究竟是合理利用保險漏洞,還是涉嫌詐騙,也引起了熱烈討論。01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據揚子晚報報導,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