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行程購買900次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 南京警方通報:涉嫌騙保...

2020-12-07 北青網

航延險騙保屢上熱搜。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從2015年至今,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累計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

涉嫌騙保案件檢察機關已介入偵辦

剛剛,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發布警方通報,關於網民關注的「南京警方破獲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的案件,經查證,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歲,山東青島人,曾從事航空服務類工作)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目前,檢察機關已提前介入,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件起因:某保險公司報警發現李某用多人身份理賠

據稱,2020年4月,南京鼓樓警方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在觸發航班延誤險賠付的情況下,公司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懷疑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在李某住所,辦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筆記材料,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這些樣表清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南京警方介紹說,這些材料是嫌疑人為了騙取航空延誤險所做的工作,每一張表上記錄的都是嫌疑人經過篩選帶有航空延誤險的保險公司。比如她買了某家保險公司,會在那家上面打個勾,等到賠付之後她會把它劃掉,意思是錢已經到位。在整個表格下面有一串數字相加,是所有理賠金進行算帳得出的總額。

警方通報:李某騙保分為三個步驟 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

根據警方通報,李某的騙保行為大致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因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有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為此,她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航程中有無極端天氣,以判斷航班延遲概率。

第二步,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據了解,除使用自己身份外,李某還從親朋好友處共獲得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以逃避系統核查,虛構不同身份進行機票購買。同時為了更具隱蔽性,李某每次購買機票都要用4、5個身份。而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到40份延誤險。

第三步,關注航班信息,伺機退票索賠。若了解到航班延誤機率不高,李某會在起飛之前把機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而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此外,根據警方最新通報,李某還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

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等20多人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最多的一次是一趟航班中,李某本人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多萬元。

航延險騙保事件屢上熱搜

近一段時間來,航延險騙保事件屢上熱搜。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披露了該市首例航延險系列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楊某、何某等人招募組建團隊,以免費乘機住酒店並提供一定報酬為幌子,對外招攬乘機人。之後,犯罪團夥根據掌握的航班延誤信息購買對應航班機票,並分別通過保險公司官網、保險代理公司等渠道重複投保多份航延險,虛構被保險人需要航空出行正常如約達到的事實,並使用私刻的航空公司及機場印章,偽造多份航班延誤證明,分別向各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涉案金額超過2000萬元。

今年4月南京某企業高管也因涉嫌航延險騙保案被刑拘。2020年4月,南京警方也通報一起涉嫌航延險騙保案。月薪2萬的南京某企業高管湯某,因通過網購他人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延誤險,半年騙保707筆共14萬餘元,涉嫌保險詐騙已被江寧公安依法刑事拘留。

江蘇天煦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航空延誤險來說,首先購買者要有乘坐飛機的意願,或者乘坐飛機的客觀背景應該是真實的,必須有真實的出行計劃,因為天氣等原因才導致延誤,滿足這種條件,航空公司審核後才能(賠付)給消費者。但是如果購買者沒有出行計劃,就是想通過鑽空子獲得一筆不義之財,這種行為行為相當於將其他公司企業財產據為己有,數額較大的就構成了詐騙罪。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焦點

  • 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獲賠300萬,民航專家支招航班延誤險如何堵漏
    近日,據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自2015年以來,李某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從保險公司獲取保險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
  • 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網友怒了:怎麼能算騙保呢?
    之後李某會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綜合自北京青年報、金口娛言等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從2015年至今,一名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 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利用航班延誤進而獲得理賠的案件已經發生過多起。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多萬!是「薅羊毛」,還是騙保犯罪?
    利用900多次延誤「獲賠」300多萬女子涉嫌詐騙被刑拘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業的工作經歷,她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預測容易發生延誤的航班,使用親朋好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多份航班延誤險,待航班延誤後隨即申請理賠。
  • 航班延誤險騙保300萬?薅航班延誤險的羊毛到底有沒有問題?
    來源:江瀚視野6月10日,根據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自2015年以來,李某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從保險公司獲取保險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據江蘇電視臺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熟悉航班延誤險賠付中沒有人工核驗的漏洞。
  • 近900次航班延誤獲賠300萬元 南京警方偵破一起航班延誤險騙保案
    央廣網南京6月10日消息(記者楊守華 江蘇臺記者王德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乘坐飛機時最擔心遇到的情況,不管因為天氣原因還是航空管制等因素,延誤在候機廳、在機艙裡待上幾個小時,或許內心最懊悔的就是沒有買一份航班延誤險了。
  • 女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拘,到底算不算違法聽聽律師怎麼說
    獲賠率比中彩票概率還低,而且,還要付出巨大代價成本。毫不誇張的說,能賠到10萬以上,估計都是一輛寶馬沒了,能陪到上百萬人沒了。如果是你有意,它會說你騙保,等於說這種萬中無一的概率幾乎沒人能享受的到,可以說一本萬利的事。然而,凡事總有個例外。近日,南京警方成功抓獲一名靠買延誤獲賠的女子,據保險公司說該女子涉嫌騙保詐騙巨額錢財。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非議,那麼,這到底算不算違法呢?我們來聽聽律師怎麼說。
  • 女子用這方法"致富":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
    (原標題:遇900次航班延誤 獲賠近300萬元 原來這名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騙取理賠金)
  • 購買航班延誤險理賠被抓,是否涉嫌犯罪引爭議……
    據@南京鼓樓警方通報,關於網民關注的「南京警方破獲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的案件,經查證,2015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歲,山東青島人,曾從事航空服務類工作)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
  • 女子靠900次航班延誤 理賠300萬
    6月10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親友的證件號碼頻繁購機票和航空延誤險,並頻繁理賠,近五年內獲利近三百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 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然而,這筆「財富」卻是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之後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獲取的。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是薅羊毛還是犯罪?三位知名律師這麼看!
    來源:國際金融報自2015年至今,李某涉嫌實施類似行為近900次,累計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6月10日,南京警方披露,抓獲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消息傳出之後,律師界、保險業界等都炸開了。
  • 利用「航班延誤」獲賠300萬,高手還是騙子?
    記者 譚冰梅5年間900次騙保延誤險理賠300萬,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近日南京警方的一則案件通報令航班延誤險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上引發熱烈爭議。記者採訪獲悉,「航延險」作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的一種,在設計之初本著 「容易買、也容易賠」的初衷。
  • 航班延誤,發家致富?青島一女子遇900次延誤航班獲賠300餘萬元,真相...
    由於每10個航班中就會有2個航班發生延誤,而且七成以上的航班延誤都源於天氣、空管等不可抗力。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不願遇見的,但女子李某卻十分樂於這種情況發生。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
  • 女子遭遇900次延誤航班,獲賠300多萬元!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簡直是「航班延誤,發家致富」。近日,南京警方將涉嫌保險詐騙的李某抓獲,並依法對其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他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和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 航班延誤險背後存在的邏輯
    近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一名李姓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元,因其做法涉嫌詐騙,目前已被當地警方抓獲,並已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南京鼓樓警方6月12日發布通報:犯罪嫌疑人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材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巨額保險金。
  • 預測航班900次延誤,靠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是騙保還是合理利用規則
    2020年6月9日,南京公安局發布消息稱破獲一起利用航班延誤險漏洞的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自2015年至今一共5年間準確預測900次航班延誤,從中獲得300多萬元保險理賠款。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普通詐騙罪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3年間900次騙保延誤險理賠300萬」引熱議 有律師稱不構成刑事犯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近日南京警方的一則案件通報令航班延誤險站上了風口浪尖。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從2015年至今,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累計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累計獲得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
  • 航空延誤險5年被女子薅羊毛300萬該如何補洞?
    李某利用航班延誤險騙保300萬被警方刑事拘留近日有媒體報導,李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從保險公司獲賠近300萬元,目前她因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據媒體報導,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熟悉航班延誤險賠付中沒有人工核驗的漏洞。警方調查後發現,李某有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她在網上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無極端天氣,隨後再進行購買機票及保險等操作。
  • 案例復盤:從「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被拘」案看爭議事件如何應對
    下面就以公安輿情案例「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被拘」為例,來體驗大數據案例庫的獨到之處。【案例概況】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警方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李某因涉嫌普通詐騙罪與保險詐騙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超300萬「薅羊毛」與騙保界限在哪裡
    案件回放:買航班延誤險涉嫌騙保近日,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鐘鼓樓公安分局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嫌疑人李某使用自己的和其以購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用於購買機票和延誤險。在購買機票之前,李某會對航班和當地天氣進行分析,在網上綜合評論找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飛的時候去看天氣,再去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便開始向保險公司索賠。從2015年至今,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目前,檢察機關已經介入,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