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祥物被廢,引發全球眾怒,背後卻藏著大大的心機

2020-12-12 世界華人周刊

小小吉祥物裡,藏著大大的文章。

作者:冰山

「吉祥物」寓意美好、吉利、順遂,但是最近日本的一個「吉祥物」卻因為暴力自虐行為,被官方從吉祥物名單中除名……

更稀奇的是,這個吉祥物還得到了全球網友的聲援。

近日,日本國內的除名一出,CNN就立馬報導,接著國外網友呼天搶地,在中國也是瞬間就上了熱搜榜。

這到底是一隻怎樣的吉祥物?

如此能耐!

但沒想到,這隻吉祥物居然在日本國內還不是個「正主」。

這隻吉祥物名字為知寶(Chiitan),確切說應該稱之為,Chiitan-II,在他上面還有新莊君(Shinjo-kun)Chiitan

排行老三的它,雖然位分低,但是幹了極其不得當的事,遭到了日本民眾的抗議。

1

要說知寶做的事兒吧,當地政府部門是知道的,但是一直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想要更大的經濟利益,只是沒想到卻在國內先炸了鍋。

日本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吉祥物,須崎市也不例外。官方吉祥物既要有寓意,又要體現當地特色。須崎市是日本有記錄以來最後一個看到本土水瀨的地方,為了傳遞拯救瀕危動物的想法,當地以水瀨為原型設計吉祥物。

須崎市的特色是什錦鍋拉麵,經過多次設計修改投票,最終2013年4月28日,吉祥物新莊君誕生,一隻頭戴一頂什錦火鍋拉麵的帽子的水瀨。

新莊君從他最初的化身 (右) 進化而來

2016年,日本一隻亞洲小爪的水瀨Chiitan,憑藉其軟萌的叫聲,在社交網絡上獲得了50萬的粉絲。

這隻小水瀨還上了電視,拍攝視頻進行科普,還以它的人稱可口吻給節目配音,成了日本的一顆新星,明星們也是它的粉絲。

「大家好,我是Chiitan」/日本一檔教民眾識別欺詐類明信片的節目,Chittan作為名義主持

因為Chiitan的高人氣,須崎市決定聘請Chittan為城市的旅遊大使,Chiitan和吉祥物新莊君還一起拍攝了「發現日本」,但是跟吉祥物不一樣,小水瀨Chiitan只能在幕後工作。

於是曾經設計吉祥物新莊君的設計師就以Chiitan為原型設計了一個新的水瀨——知寶

同為水瀨,知寶與新莊君設計上的區別在於,新莊君的腦袋上戴著的是麵條碗,而知寶戴的是烏龜帽子。

左為知寶,右為新莊君

設計成型之後,這位還未被官方認可、授權的知寶,就開始進軍社交媒體,憑藉奇特的雜技和身體喜劇迅速走紅,不到一年時間裡就在推特上積累了百萬粉絲。

知寶的影響力促使了官方與它的合作,2018年成為了新的旅遊大使,以Chiitan的名義活動,並且組織了知寶、新莊君和真正的水瀨Chiitan的活動,但是並沒有正式的官方合作關係。

只是沒想到這一年的任期中,知寶的暴力行為,讓該市市民極為不滿,他們認為他過於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代表本市,而且它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充滿暴力、自虐和性暗示,容易對未成年人造成誤導。

如果這是個別人倒也還好,但是接連100位當地人投訴,這事就必須處理不可。

於是2019年,雙方將不再合作。

但是,外媒報導處理的時候將三者關係混淆,直接發文說官方吉祥物被除名。

知寶的粉絲來自全球各地,信息繁雜,使得很多不明事情真相的粉絲聽到消息就惱火起來。

「最近聽到消息,日本須崎市把知寶炒了,真是太愚蠢了!!!看到這個消息,後來還看到知寶關在一間小黑屋,就跟蹲監獄一樣,氣憤!!!」

網絡聲討的盛況,也引來眾多吃瓜群眾。

有人覺得日本小題大做,這些行為怎麼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立馬就有人回懟,「你怕是忘了小時候的習武經歷了吧」;

有人一句話總結,「NO作,NO Die」;

也有人想起來小角落裡真正的水瀨,來了一句調侃,「我們在同一天被解僱了」。

段子手也瞬間上線,「當初你們設計我出來的時候也沒經過我的允許啊,現在說開除就開除我了」。

……

經此一事,知寶的名聲反而是越來越大了。

2

須崎市管理人員在跟知寶合作的時候,其實對於它的整個策劃是了解的,但為什麼還是冒險跟它合作呢,還導致了如今這場爛攤子?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

2011年,有一隻臉頰塗有腮紅,看起來萌萌又賤賤的熊,迅速佔領全球網絡,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它就是熊本熊。

就算你不認識它,也見過它的各色表情包。

2011年設計之初,熊本熊更多的是體現了熊本縣的特色:「腮紅」代表的是熊本縣「火之國」的稱號和當地的紅色食物,黑色則代表當地的建築。

熊本熊也不負重望,依靠新幹線的開通,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人設特徵也越來越鮮明。使得一個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縣城,一夜之間享譽全球。

而且根據日本銀行的數據,2011-2013年,熊本熊就讓熊本縣獲得12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3億元)的收益,熊本縣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熊本縣的成功,迅速掀起了日本各大城市「吉祥物」設計熱潮。

據外媒消息,日本一年一度的「吉祥物」評選大賽(可以類比成各地形象大使評選大賽),參賽的人數從2011年348增加到了2015年1727,現如今在日本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官方非官方的吉祥物就有3000多隻,僅一個崎玉縣就有100隻以上的吉祥物。

有媒體甚至將這種盛況稱之為吉祥物的「戰國時代」。

但是不是每一個吉祥物都能夠被官方認可,一個吉祥物要成為官方的代表,除了設計元素上要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還得交由市民進行投票。

但是一個地區只有一個吉祥物,那剩下的怎麼辦?

有的就私人運營,自負盈虧,效果顯著,就算不被官方承認,但該有名氣有了,該賺的錢賺了,多好。

比如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梨精,設計者是一位雜貨店的老闆,以梨為原型是為了體現出生地生產梨。

剛開始只是用PPT做了簡單的設計,後來他通過網購在中國買了一套吉祥物的衣服,就這樣,設計完成了。完成之後,梨精就不斷向當地政府「毛遂自薦」,結果每次都是「NO」。

窮困潦倒的他在參加一次超市活動時,主持人讓他進行自我介紹,一般來說「吉祥物」都是有助理的,這些談話都由助理進行,「吉祥物」是不能開口的,不能讓別人意識到的裡面有個人(雖然這是明擺著的)。

可是梨精沒有錢,怎麼辦,情急之下,那我就自己說吧,反正成本也不是特別高,於是他就成了第一隻「會說人話的吉祥物」,這一句話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我叫梨精」。

不過機緣巧合之下,他居然跟當紅明星新垣結衣拍了一組廣告片,從此走紅。而當初之所以挑選到他,實在是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最後選擇了抓鬮的方式,梨精成功入選,果然是吉祥物!

憑藉流利的語言能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梨精成了各大綜藝的搶手寶貝,工作量爆滿,人氣也蹭蹭蹭往上漲,推特粉絲達到150萬,高於熊本熊的80萬粉絲。

不少藝人都是梨精的狂熱粉絲,購買他的周邊產品花銷100萬都是小事,在角色產業上的收入估計達到了300億美元。

超高的人氣,CNN接連報導,創始人還發布了單曲CD,並參加外國記者俱樂部的新聞發布會。

梨精也因此成為了唯一能和熊本熊進行匹敵的吉祥物

這次惹出事的知寶跟梨精的境遇不一樣,因為他跟新莊君太像了,所以他在社交了走了與乖巧的新莊君不同的人設路線,沒想到一下子走偏了。

這些行為有的在成年人看來都是比較危險的,比如踩高蹺;

比如帶著滑板從樓梯上滑下來;

比如玩水槍;

不過,解僱一隻不良行為的吉祥物,但卻鬧到了全球,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日本軟文化實力不容小覷。

3

提起二次元,說起動漫,大多數人會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日本,這好像成了日本獨有的文化,並走上了政治舞臺。

別國與日本進行外事溝通時,都會將吉祥物作為交流媒介,比如泰國的Muay Thaishi(設計理念來自泰國武術)、美國的湯姆……

2017年11月28日,日本外務長還任命皮卡丘和Hello Kitty為特使,幫助幫助大阪申辦2025年世博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各國已經默認日本動漫大國的地位,而且不與爭鋒。

除了政治方面,日本的文化也通過動漫向全球傳播。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評選25位能代表亞洲形象的「亞洲英雄」,日本動漫人物哆啦A夢上榜。

中國的80、90後都是看著《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等動漫長大的,追了十幾年的《柯南》《火影忍者》《海賊王》,都成了一代人共通的情懷。

同時,在動漫產業興盛,文化出口創收的同時,也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日本,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日本是在21世紀初確立的文化強國戰略,上世紀90年代遭遇的經濟衰退,使得必須另覓別的出路,才能在世界各國中站穩腳跟,他們考慮到了文化強國,但是前途如何還沒有把握。

經濟的低迷,反而使得日本動漫文化快速發展,首先是Hello Kitty的爆火,該形象其實是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設計的,但是沒有大火,1996年來到日本爆火。這可能跟當時低迷的環境下,可愛的事物能撫慰人心有關。

此後從日本火到東南亞,最後影響到美國,至今很多女孩提起Hello Kitty就少女心爆棚。

動漫文化的發展與日本的國家政策不謀而合,於是政府部門開始行動,除了官方對方有專門的吉祥物對外溝通,還在全球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辦事處的主要職能是傳播日本文化,吸引遊客,同時協助民間外事活動。

由此日本全方位的文化戰略鋪開,但同時也造成國內產生了二次元混亂現象,這是急進之下的產物。吉祥物的「戰國時代」亦是如此,本此引發全球網友不滿的辭退吉祥物新聞,也是由於競爭不當、管理不善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日本方面需要考慮的,但對於想要發展動漫產業或者其他文化產業的國家來說,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軟性,在傳播特色文化的時候需要注意國內外文化的協同一致,一旦出現國外比國內更注意傳統,那就相當尷尬。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物咖啡店引發熱議:「可愛」的背後,藏著什麼隱患?
    日本動物咖啡店引發熱議:「可愛」的背後,藏著什麼隱患? 比如貓咪咖啡店,這種店最早是在日本興起的,逐漸風靡全球。
  • 排斥「唱反調者」惹眾怒 日本新政權初臨考驗
    新華社東京10月15日電(國際觀察)排斥「唱反調者」惹眾怒 日本新政權初臨考驗新華社記者郭丹 姜俏梅日本首相菅義偉16日將迎來上任「滿月」。日本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菅義偉內閣支持率比上個月下降7個百分點。
  • 吉祥物在日本是怎樣一筆生意?
    據統計,日本目前已經有超過2000種各類吉祥物,單單一個埼玉縣就有100隻以上的吉祥物。今天,全媒派(qq_qmp)就來聊聊以萌為生的日本吉祥物產業。上世紀90年代被稱為日本「失去的十年」,經濟停滯、甚至進入長久的低迷狀態。在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制定「酷日本」國策,向海外推銷以動漫為代表的日本文化軟實力,以挽回經濟頹勢。吉祥物作為動漫文化中的一部分,靠「萌」的外表既可以帶來旅遊等實體經濟的增長,又可以帶動吉祥物本身周邊產業的發展,受到政府的歡迎與支持。
  • 男子藏區撞傷藏野驢將其活割引眾怒 已被抓獲
    引發眾怒的虐驢事件當事人,11日夜已被當地森林公安抓獲。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阿里管理局對本報稱,該男子是外地來藏做房產和生意的人,因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還有很多細節不便透露。  藍天白雲下,一頭藏野驢驚恐而無助,身下已是血跡斑斑。
  • 國外吉祥物奇葩大賞
    喪的不行的滑次郎廣島縣吳市毗鄰瀨戶內海,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裡,可電影播出後許多人不認識「吳」字,所以官方決定將這個漢字印在吉祥物臉上,稱如被海風吹拂之感。可這個大大的「吳」字,就算通體水藍色,能讓人get到清爽嗎?猶如被海風吹拂之感的「吳」氏?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模式的存廢,背後藏著更深的「梗」?
    這是大部分人尤其是外國遊客初到日本所見的景象。殊不知,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後,日本便利店行業出現了「廢除24小時營業」的呼聲。 為什麼要終結這股繁榮景象?各方都出於什麼考量要捨去日本便利店引以為豪的「便利」?隨著日本媒體的報導,隱藏在便利店24小時營業模式存廢討論的背後,還暗藏著一股政治的較量。
  • 日本:小吉祥物有大"錢"景
    黝黑圓滾、四肢短小、大小與真熊相仿、臉帶腮紅般酒窩……日本熊本縣形象代言人、人偶吉祥物「萌熊」(KUMAMON)日前迎來5歲「生日」。作為日本當紅吉祥物,它笨拙又憨厚的形象隨處可見:被做成玩偶,作為LOGO印上服裝、泡麵包裝袋,日本航空甚至推出「萌熊專機」。它時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搖搖晃晃的招牌動作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獲得了200多萬次的點擊,在推特上有超過30萬名粉絲。
  • 名越稔洋直播隨口說出芝士牛丼梗 引發眾怒緊急致歉
    近日世嘉頂級高層、著名製作人名越稔洋一場看似很平常的直播突然引發多次熱議,一次是盛讚《對馬島之鬼》被贊謙虛務實,沒想到接下來的訪談聊天中隨口說的一句話立刻捲走一切好印象,觸犯眾怒後引致世嘉緊急致歉,一起來了解下。
  • 國外吉祥物奇葩大賞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喪的不行的滑次郎廣島縣吳市毗鄰瀨戶內海,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裡,可電影播出後許多人不認識「吳」字,所以官方決定將這個漢字印在吉祥物臉上,稱如被海風吹拂之感。可這個大大的「吳」字,就算通體水藍色,能讓人get到清爽嗎?猶如被海風吹拂之感的「吳」氏?
  • 吉祥物定製絨言絨語:帶你了解吉祥物背後的故事!
    吉祥物被用於宣傳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精神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隨著這種現象的不斷出現,許多企業開始根據自己的行業訴求來定製吉祥物,比如教育培訓行業、金融銀行業、餐飲行業等等,這些身處在不同行業的企業把吉祥物當成行走的形象代言人。
  • 吉祥物設計——企業吉祥物的設計原理
    一般而言,吉祥物原型的選擇更傾向於喜聞樂見、友善可愛的形象,這有助於降低對該形象普及教育的成本。另外,在企業吉祥物色彩的處理上,最好將企業專用色彩作為主色調,其他配色越簡潔越好,能用兩套色就不用三套。當三套以上色彩進行搭配時,一定處理好主次關係以及比例分配。3.
  • 日本為何痴迷吉祥物?人設背後有哪些旅遊意義?
    近日,日本的萌網紅吉祥物知寶被官方宣布除名。雖然知寶外形呆萌,但是在內心,它卻是一個熊孩子:各種不安全動作頻繁出現在宣傳片中,很多家長也擔心模仿它會讓自己的孩子產生生命危險,因此,雖然很不情願,但它還是被除名。
  • 盤點日本那些「失敗」的吉祥物
    日本吉祥物文化歷來已久。萌熊部長KUMAMON、跳高高手船梨精等「知名」吉祥物都為當地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不過,日本也有一些吉祥物因為設計者腦洞太大而顯得有些奇怪,甚至嚇哭小朋友。一起來盤點一下日本那些「失敗」的吉祥物們。
  • 國際觀察|排斥「唱反調者」惹眾怒 日本新政權初臨考驗
    (新華社發,卡爾·考特攝) 任命風波惹眾怒 菅義偉上臺時曾表示,新政府當務之急是管控疫情、復甦經濟。不料,日本學術會議會員任命問題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使得新內閣近期疲於「救火」,無暇他顧。
  • 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 被批虐動物
    原標題: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 被批虐動物 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被批虐待動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0日報導,日本東京新宿一家名為「Memory Lane」的另類壽司店日前飽受批評,因其將活牛蛙剝皮、斬首、剁碎身子後作刺身。該壽司店製作活剝青蛙刺身的視頻被傳至網絡後,立即引發網友炮轟,被批「虐待動物」。 視頻顯示,這隻被活剝的牛蛙被置於冰塊上,身體部位的肉已被切碎,佐以醬油與檸檬片供給顧客享用。
  • 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 被批虐待動物(組圖)
    原標題: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 被批虐待動物(組圖) 日本壽司店推出活剝牛蛙刺身引眾怒,被批虐待動物。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0日報導,日本東京新宿一家名為「Memory Lane」的另類壽司店日前飽受批評,因其將活牛蛙剝皮、斬首、剁碎身子後作刺身。該壽司店製作活剝青蛙刺身的視頻被傳至網絡後,立即引發網友炮轟,被批「虐待動物」。   視頻顯示,這隻被活剝的牛蛙被置於冰塊上,身體部位的肉已被切碎,佐以醬油與檸檬片供給顧客享用。
  • 【策劃】吉祥物在日本為何如此受歡迎?
    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以及公司和機構幾乎都有自己擬人化的吉祥物。吉祥物不僅承擔著形象宣傳的作用,在它走紅之後隨之而來的經濟效應也相當可觀。各地方也都使出渾身解數花樣百出,讓自己的吉祥物走進人們的生活。由此,在動漫文化沃土中發展起來的吉祥物文化逐漸發展為一股風潮從日本吹向世界。
  • 上海迪士尼旅遊輿情監測:迪士尼小熊被遊客打頭引發眾怒
    @遠遠的yuan:追究責任 涉嫌故意傷害@我是方城人:這還怎麼看啊,這就是故意傷害啊,吉祥物是讓大家觀賞互動的,不是用來打的啊。上海迪士尼旅遊輿情監測:迪士尼小熊被遊客打頭引發眾怒另有30%的網友認為該遊客的行為應當以後禁止入園@Cherryybabe:這些人應該禁止入園@全是狗糧呀:把這種人加入黑名單 終身禁止入迪士尼
  • 男子藏區撞傷藏野驢將其活割引眾怒 已被公安抓獲
    華西都市報:引發眾怒的虐驢事件當事人,11日夜已被當地森林公安抓獲。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阿里管理局對本報稱,該男子是外地來藏做房產和生意的人,因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還有很多細節不便透露。  藍天白雲下,一頭藏野驢驚恐而無助,身下已是血跡斑斑。而它的背後站著個戴墨鏡的男子滿手鮮血,一副肆無忌憚的神情。
  • 日本熊本縣吉祥物萌熊走紅 免版權費擴影響力(圖)
    黝黑圓滾、四肢短小、大小與真熊相仿、臉帶腮紅般酒窩……日本熊本縣形象代言人、人偶吉祥物「萌熊」(KUMAMON)日前迎來5歲「生日」。作為日本當紅吉祥物,它笨拙又憨厚的形象隨處可見:被做成玩偶,作為LOGO印上服裝、泡麵包裝袋,日本航空甚至推出「萌熊專機」。它時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搖搖晃晃的招牌動作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獲得了200多萬次的點擊,在推特上有超過30萬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