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鍋都給你們吃,我只想吃一碗粿條

2020-12-19 北十先生

粿條就像封閉而固執的潮汕人。

時光變遷,從一碗幾分錢到一碗十塊十五塊錢。

世事轉移,食材推陳出新、層出不窮。

碗裡那一把白色的粿條沒有變過。

近幾年潮汕牛肉火鍋在全國暴得大名,關於潮汕美食的文章更是層出不窮。但本地人最常吃,日常最看重的粿條,卻沒幾人談到。

粿條之於潮汕人,就如螺螄粉之於柳州人,沙茶麵之於廈門人。

其做法簡單而百變,百吃不膩,價格親民。

在外難以吃到,只屬於本地。

出門在外的遊子,有時會想吃牛肉丸想吃滷鵝,從不會想到這最平淡的粿條。因為會有人帶著橄欖菜和蟹皇面,有人會帶著牛肉丸和肉脯,甚至會有帶滷鵝的,但是粿條帶不了,帶上材料也無法做出那種味道。因此許多人回到家鄉,第一時間都會選擇去吃上一碗粿條。

粿條就如同日常的生活,不深刻,卻綿長,於平淡中透出絢爛而靜美的況味。

01

「打冷」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是潮語「擔籃」的譯音。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謂「貴刁」,則是粿條的譯音。

粿條,從字面可以看出是由米漿製成,條是形狀。和廣州河粉長得差不多。

當然所有傲嬌的潮汕人都會像強調潮菜不是粵菜一樣,和你說粿條跟河粉不是一種東西,並給你耐心科普。

在吃這個問題,看著佛系的潮汕人非常較真,並且都有自己一套見解。

一碗好吃的粿條是什麼樣?

沒有答案。

潮汕本地幾乎每條路都會有最少一家粿條攤,每一家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做法也略有不同。

粿條的湯底有用高湯也有用白水。

粿條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全靠加在裡面的食材搭配,就像蘇州面的澆頭。

牛肉店只賣牛肉粿條,只有牛肉牛肉丸牛雜幾種,土豪的有一碗幾百塊加大閘蟹鮑魚象拔蚌的,食材少的也有隻加豬肉、豬肉丸兩種卻屹立幾十年的老店。

一碗正常水準的粿條,共同之處大致如下。

湯色清澈。

粿條的口感在綿軟和彈牙之間,全靠火候把控,時間太短不熟,焯過了就爛。青菜或豆芽墊底,略焯一下或者直接放在碗底,用熱湯澆下,保持爽脆的口感。

爽脆搭配綿軟的口感,是潮菜的重要搭配公式,很多潮菜細心留意都會發現這一點。

食材自選,一般都會羅列三四種到近十種隨客人選擇。

常見有豬肉、豬肉丸、豬肉餅、豬肝、蝦、蠔、花蛤,乃至豬心、魷魚、青口、豬皮。

除了食材,蘸料一般也會羅列幾種供自選。常見有豆醬、魚露、辣椒醬、沙茶醬。

粿條以前很多是擺攤的,有的只在晚上出來擺。北方的朋友可能不大習慣潮汕這種作息,有時慕名前去某家店鋪,下午還沒開店。

殊不知潮汕很多好吃的都是很晚才開始賣,直賣到凌晨三四點。營業時間有的只賣中午和晚上兩頓,當天進的材料賣完就收了,有的則從早上到晚上幾點過去都有得吃。

02

這兩日父親接待外地戰友,剩下我和弟弟自己找飯轍。正好到附近新開的一家砂鍋粿條試試。

砂鍋面10元起,砂鍋粿條10元起,還賣砂鍋粥。

看上去環境挺乾淨衛生。

當然我最關心的是食材品種多不多,新不新鮮,好不好吃。

冰櫃裡的食材有蝦、蠔、花蛤、豬肝、豬肉,算是正常數量。要了兩份粿條,每種都下一點。

說到豬肝,我吃過最難吃的,是某個下午肚子餓,圖方便就近在一家粿條攤吃的。

後來我無比後悔這個決定。

那攤生意平時還挺好的。一般生意好的攤檔,食材都新鮮,因為當天都會賣完,第二天再進貨,不會吃到隔夜的。我曾吃過一家店主比較講究,一天進兩次食材,那絕對新鮮。

所以當我夾起顏色死灰,口感軟綿綿而且居然還帶韌勁的豬肝時,百思不得其解。

店主得多麼自信才會給顧客奉上這樣的食物。有那麼一刻,我都懷疑人生了,這怕不是做生意,是反社會吧。

這攤從此被我列入了黑名單,山無稜天地合我也不會再去光顧。

至於蝦,則是驚喜,在另一攤吃到的。我去的時間是下午3點多,不對飯點,平時偶爾路過看著也沒什麼生意。所以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的,不要難吃就行。

他們家材料種類不多,但是有蝦,粿條下點水產類,湯水會比較鮮甜。

結果居然那蝦居然非常新鮮,味道鮮美,肉質彈牙。可惜最近到處在修路,他們家周圍都成了工地,難以靠近。

所以我站在這家店裡,目不轉瞬像盯賊一樣的盯著他們在明檔裡操作。

他們,就是兩個人。粿條攤都是一個人煮,第一次看到兩個人配合。動作看起來有點生澀,讓我心裡打鼓。

如果店主煮粿條動作行雲流水、乾淨利落,甚至帶有某種暗示很好吃的韻律。那真的會好吃。

特殊情況就是我上面說那家難吃的豬肝,動作也是行雲流水。

動作生澀的,基本就是新手。

煮粿條很簡單,重在火候把控,反正我吃過把粿條煮爛的。

對於一家沒吃過,尤其是新開張的粿條店,東西沒入口之前,就像阿甘那盒巧克力一樣,你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

爐頭上擺著一排黑色的砂鍋。

有無良奸商爐頭擺著砂鍋,東西煮完才放進砂鍋端上來,那個砂鍋就是碗盤的作用,偷奸耍滑,簡直欺人太甚。

看著他們開爐火,一人從冰櫃搭配好食材。花蛤和蝦、蠔先下鍋,滾一滾,再放入豬肝和肉。另一人見食材火候差不多,抓起一把粿條放入爪籬,在一旁大鍋裡焯一下,再倒入砂鍋一同猛火滾煮。

是真砂鍋粿條,讓人欣慰。

熄火。打包,依然顯得七手八腳,兩個人搭配不好,還沒別家一個人打包的麻利。

回家打開,湯水太多了!我只能拎起袋子,用勺子猛喝湯。

花蛤不對季節,沒什麼肉。蠔煮得過了,縮成一點,有點韌。豬肝和蝦挺新鮮的,彈牙。

總體讓人滿意,值得介紹朋友光顧。

03

為什麼要說這家新開的店呢?

本地人對吃挑剔而長情,喜新而不厭舊。

一家新開的店,大家都樂意嘗試,往往生意火爆,甚至讓人放下身段大排長龍。如果手藝不佳,或者消費太高顯得不值,不到一個星期就門可羅雀,接下來就是倒閉。

做得好吃的,多遠都會有人慕名而來,甚至有幾十年一直光顧的,如果遇上哪天沒開店,客人會悵然若失而返,隔天再去。

粿條就像封閉而固執的潮汕人。

時光變遷,從一碗幾分錢到一碗十塊十五塊錢。

世事轉移,食材推陳出新、層出不窮。

碗裡那一把白色的粿條沒有變過。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吃不了火鍋呷牛肉粿條,湯鮮肉美粿條滑,這一碗猜猜多少錢
    潮汕集錦|牛肉粿條時令到了,南方靠海的天氣也冷冷的。這樣的天氣其實最適合吃一樣東西:就是潮汕聞名全世界的牛肉火鍋!不過六廚前前後後吃了這麼多年,總有些心頭好秘而不宣,自己有得吃就行了,不然人一多,店家也沒啥精力照顧我們這些老主顧不是。老店的一般標準就是能開個十幾二十年以上,然後煮了這麼多年東西不變味道不變的檔口。潮汕牛肉火鍋的湯底可不是外界宣揚的白開水。牛骨牛肉牛雜的高湯一般都有秘制調料包,這其中潮汕特色的南姜必不可少,就算和潮汕滷味的做法比起來少了時油而已。
  • 在汕頭這座美食之都,一碗美味的牛肉粿條絕對是你不想錯過的東西
    小編之前有篇文章提到的潮汕美食之一是關於牛的,提到牛肉,自然離不開一碗鮮而不膩的潮汕牛肉粿條。中國南北差異較大,在南方,人們的主食除了米飯外,雜糧也是人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之一。在潮汕,人們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用米漿製成的一種白色呈條狀的東西,稱之為「粿」,將它切成條狀,稱之為「粿條」。在小編讀大學的時候,經常和南方的舍友爭論的一點就是「粿條和河粉到底有什麼區別」,每次都爭的面紅耳赤。以致於小編在廣州吃粉吃多了,都漸漸混淆粿條和粉的區別了。
  • 「這一碗粿條,一吃就是25年」
    「這一碗粿條,一吃就是25年」 在許多揭陽人的味蕾記憶中 一碗熱騰騰的鴨雜粿條湯 便是魂牽夢繞的家鄉味道~ 「有著25個年頭的粿條老店」
  • 可可的跨年潮汕美食之旅,在潮州的第一餐:原湯大骨牛肉粿條
    30日那天,我們先到了潮州,坐了七八個小時的高鐵,到達時已經下午4點多,我們放下行李後,打算第一頓晚餐去吃著名的官塘原味魚生,可是一到那兒,才知道要等一個多小時。早上出門,只在高鐵上吃了點簡單的食物,我們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了。站在綠榕北路上,看到對面有一家大骨湯牛肉店,有賣牛肉粿條的,雖不在計劃中,我們也先去吃一碗潮州當地小吃墊墊肚子,打個前站嘍!
  • 一碗粿條,潮汕小吃要稱霸了
    日式的單人粿條隔間牛肉粿專門店 才開門不到1個月,陸陸續續吸引不少粿條愛好者前來打卡單身狗的小隔間一人一間一碗,二樓有著跟日式拉麵店一樣的獨立小隔間尊鮮牛肉粿店裡最貴的一碗湯粉,上面鋪了滿滿的料,因牛肉最好吃的部位裡面都有,所以叫至尊,價格因此也比普通的貴。
  • 最正宗的潮汕炒粿條,牛歡喜、牛鞭能想到的都能吃到!
    雖然牛肉火鍋有很多,但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不多,而且哪個部位都能吃到的潮汕牛肉火鍋更少之又少。哪個部位都能吃,除了產量稀少的五花腱、牛胸油、匙柄等,意味著牛鞭、牛歡喜、牛蛋等重口味的部位也能吃到。喜歡獵奇的你們想去試記得提早預訂!
  • 在潮汕遊子心裡,一碗潮汕粿條,是一份獨特的家鄉記憶
    在潮汕人的眼裡,一碗潮汕粿條,也許是一份買不到的回憶。有人說,吃河粉不是一樣嗎?關於粿條和河粉的區別,其實很多人都深有感嘆。因為在外的店家自己都分不清到底兩者有什麼區別,甚至自己吃了很多次之後,都分不清楚。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們。
  • 我在潮州的路邊蹲了兩個半小時,才吃上這口正宗牛肉火鍋
    推味君今天到達潮州,第一站必須是牛肉火鍋。在很多城市都有吃到過潮汕牛肉火鍋,這回來到牛肉火鍋的老家來吃,還真有點小激動呢~推味君和姐姐兩個人,排了兩個半小時的隊才吃上火鍋,剛吃完就趕緊回客棧整理照片,所以接下來你們看到的每一張照片,都如同牛肉一般新鮮。
  • 潮州特色「碟中諜」炒粿條,焦香酥脆的粿條,加芥藍牛肉真是絕了
    潮州特色「碟中諜」炒粿條,焦香酥脆的粿條,加芥藍牛肉真是絕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潮汕人都是實打實的吃貨,而且潮汕人也很會吃,同一種美食可以有很多種做法,而且在潮汕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美食店,從大早上可以一直吃到凌晨,所以人們常說「每逢來潮汕都會胖三斤」。
  • 一蚊雞一碗正宗潮汕牛肉粿條!每日限量100碗!
    一碗熱辣辣的牛肉粿條!一粒粒彈牙爽口的牛肉丸!足足用了200斤牛骨、牛肉、牛肉丸熬煮6小時的原湯 不加一滴水稀釋,用作牛肉粿條的湯底濃鬱奶香原汁原味的牛骨湯底燙粿條必須選擇當日新鮮的牛肉,手起刀落間每一片的牛肉都厚薄均勻牛肉都是微微的燙一燙,保證口感的鮮嫩一碗口味正宗的牛肉粿條就這樣在你面前完成了
  • 潮汕粿條吃著究竟有多好?在潮汕遊子心裡,是一份獨特的家鄉記憶
    比如一碗鮮掉你眉毛的牛肉粿。講究些的牛肉粿會分立兩鍋,一鍋熱水,一鍋新鮮牛筒骨熬出的鮮湯。魚露/味精/蒜頭油鋪碗底,粿條在熱水鍋裡燙熱乎了倒進去。另一骨湯鍋裡則負責新鮮肉類的汆燙。切得薄薄的牛肉快速燙熟了後,蓋在白嫩嫩的粿條上。
  • 家庭式炒粿條面,讓你一碗炒麵吃出兩種麵食的口感
    今天教大家做一道家庭式炒粿條面,讓你一碗炒麵中可以吃到兩種不同口感的麵食。 首先我們來調製醬汁,做炒麵最重要的就是醬汁。在一個碗中加入兩勺白糖,三勺魚露,兩勺生抽,一勺黑醬油,兩勺耗油攪拌均勻,然後加入一小勺食鹽,一小勺胡椒粉,半杯熱水攪拌均勻。
  • 教你做潮汕牛肉溼炒粿條,好吃到爆,吃過一次就忘不了,過癮!
    而我家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牛肉控,所以我家對於吃牛肉是非常喜歡,而遠在廣州的我們,每當回到老家都是必不錯過的牛肉粿條,牛肉的味道總是能讓人們回味無窮。只有回到老家孩子們才能大快朵頤。然而回到廣州孩子總會對家鄉的美食念念不忘,雅雅為了孩子總是會把喜歡的美食一探究竟,經過和多位資深火鍋牛肉店的廚師請教之後,再經過自己多次嘗試之後做出了這個溼炒牛肉粿條總是最受歡迎的,無論誰吃過都會念念不忘。
  • 汕頭shou家牛肉粿條餅,你吃過嗎?
    但【牛肉粿條餅】 小妹也是頭次吃! 老闆嫻熟的顛鍋手法 讓每一根粿條都沾滿湯汁 注入靈魂
  • 這一碗吃了近二十年的潮汕粿條面,終於被六廚從五塊吃到了三十塊
    還記得剛到的時候朋友就和我說:「明天帶你去吃早餐,等我接你……」這一接,就把第一次在潮汕吃的早餐,定義成了這碗工廠所在工業區路邊的一個遮陽棚下的粿條面。那個這時候這家靠在路邊,小馬扎佔滿了大半條路的粿條麵店已經開了有幾年了,具體很多老友都記不清了,算起來二十年總還是有的。
  • 花花食界·愛上粿條
    晚上一人懶得做飯,就跑到樓下茶餐廳吃了個溼炒牛河,做法倒是挺講究的粵式,豆芽只切取中間一段,牛肉口感也恰到好處,就是醬油過甜或是廚師特意放了甜味。然後我就開始懷念起學校旁邊的牛莊,那裡的炒粿條才真叫人難忘。粿條這東西,是一種神奇的主食。
  • 一人食想吃鮮切牛肉,來「杏花橋」吃一碗牛肉麵,舌尖帶你去潮汕
    提到吃潮汕牛肉火鍋,八合裡是大家最熟悉的品牌了,不僅在廣東很流行,在福建廈門,幾乎也都是要大排長隊。吃火鍋雖然好,但有個問題就是需要人多才有氛圍,如果一兩個人又想牛肉又想簡單快速,那當然最好是來碗簡單的牛肉麵了。
  • 超好吃的潮汕牛肉粿條的家常做法,建議收藏
    文|吳少如在潮汕地區的大街小巷裡穿行,你會發現牛肉店遍地開花。牛骨頭湯特有的香味濃到化不開,一碗一碗的牛肉粿條相繼送到飯桌上,客人們毫不顧忌吃相,大口大口的喝湯吃粿蘸醬。湯粿和炒粿,簡簡單單兩種烹飪方式。牛肉、牛雜、牛筋、牛肚,任君挑選。
  • 石磨現蒸,新鮮現吃有米香,在廈門也能吃上地道潮汕粿條
    說到潮汕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粿條,和曾經上過《舌尖2》的蠔烙。不過現在已不需要千裡迢迢跑到潮汕,在廈門就能吃到地道的潮汕粿條、蠔烙等美食。位於廈門華潤萬象城二樓的臻品鮮粿·粿條世家,門面古樸大氣,店內透出的暖黃燈光,令人倍感溫馨親切。
  • 潮州 | 啊,我好想再吃一次鱔魚粿條(上)
    每一處街角都富有人文氣息熱騰騰的包子店,隔三岔五就出現的滷鵝店,單一品類的牛肉丸店,鹹水粿店,每家看起來都散發著「我很好吃」的光芒。潮汕腸粉一般都是抽屜式,會刷上食用油防止粿皮粘鍋估計需要提前預訂才能吃到粿汁只要了一碗,倒是澎湃的配了滷苦瓜、豆腐腐竹、豬腸、滷肉、粉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