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調查在中國:正在嘗試信息公開

2020-12-17 搜狐網

伊春空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全文公布空難事故調查報告。 (南方周末資料圖)

  中國內地到現在依然沒有相對專業的空難調查組織。而每當有事故發生時,空難的調查組一般則是由安監、監察、民航部門以及事發地所在的政府機關臨時組成。

  2000年以來,中國境內發生過十餘起空難事故。從幾次空難事故的處理與信息發布的效果來看,伊春空難的調查標誌著中國的空難調查制度的逐漸完善。

  2012年6月29日,伊春空難發生一年多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伊春空難的事故調查報告。

  這在中國空難事故中尚屬首次。「這是個值得紀念的事件,因為這是新中國自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全文公布了空難事故調查報告。」長期代理空難案件的律師郝俊波說。

  保護航空企業?

  2006年底,在包頭空難2年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監察部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包頭空難原因。「這算是一個過渡,此前的空難都沒有公布過。」

  「現在是行政機關勒令在一段時間內公布,主動公布其實是更好的,也是對公眾負責。」郝俊波說。

  「新聞發布會和事故調查報告的公布是兩個概念,新聞發布會的通報根本不是一份正式的空難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要有全部事情的來龍去脈、處理結果,而且要通過媒體的形式對外公布,讓大眾知道。」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起淮說。

  在現行法律下,當事人及遇難者家屬要求公開調查報告只能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調查報告也不一定會給家屬要求賠償帶來便利,」張起淮解釋為什麼中國此前都沒有公布過的原因,「國家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航空企業。」

  事故發生後,有調查組會到現場取證,並對其進行物理分析。關於黑匣子的內容,按照國際慣例是可以公開的。但在我國,國家保密局和民航總局不願公開錄音內容,這是因為中國官方對錄音把握的尺度尚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根據2007年頒布的《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飛行事故徵候調查規定》,調查報告應當儘快完成。而由民航總局組織的事故調查,應當在事發後12個月內向國務院提交調查報告。

  即便這樣,在伊春空難之前,中國的空難報告也很少在媒體上公布。更多的內容只是公布在民航總局的專業網站上。

  「民航局是個行政機關,與民航公司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領導間互相調配使用。事故發生後,總局調查民航公司,調查結論恐怕會受到影響。」張起淮還認為,沒有及時地公開調查報告跟國家扶持民航業發展的政策有一定關係。

  缺乏獨立專業調查組織

  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設有獨立於交通運輸部門的事故調查機構,如美國的NTSB。這樣調查機構便可以在部門資源共享、歷史事故共因分析、調查技術共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荷蘭則更加看重事故的獨立調查的重要性。他們已經從原先單一的交通運輸部門發展到其他相關部門,獨立調查的範圍覆蓋了交通運輸、企業生產、國防、自然災害、環境和健康等多個領域。

  還有一些國家是在單一的運輸部門下設立多個國家參與的事故調查委員會。如空中運輸事故調查委員會。該機構是獨立國協跨國航空委員會下的一個專門小組,由12個前蘇聯成員國組成。由於交通運輸跨國跨境的特點,類似的事故調查部門形式在歐洲也備受推崇,如2000年,歐盟的歐洲安全、可靠性和數據協會設立了特別專家小組負責事故調查工作,範圍涵蓋交通運輸、危險物質的生產過程和儲存、能源生產方面。

  2013年1月,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通過了《民航意外事故調查及航空安全數據保護法》。之後,根據該法,澳門擬成立意外預防及調查小組(暫名)來負責民航意外及事故的調查工作。澳門民航局航空標準暨執照部適航事務廳長黎振榮說,目前該局局長已在局內委任四名具機師及飛機維修工程師資格的人士擔任調查員。未來會繼續加強民航事故調查的培訓工作,增加民航領域內不同專業範疇的調查員。

  澳門還與法國建立了航空意外調查合作的關係。澳門對於民航事故調查負責人在內的調查人員並不要求是民航局內部人員。

  與這些專業、獨立的調查機構相比,中國內地到現在依然沒有相對專業的空難調查組織。而每當有事故發生時,空難的調查組一般則是由安監、監察、民航部門以及事發地所在的政府機關臨時組成。

  中國對民航事故的調查規定,集中體現在民航總局發布的《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飛行事故徵候調查規定》裡。該規定明確了調查組應當履行的職責;查明事實情況;分析事故、事故徵候原因;作出事故、事故徵候結論;提出安全建議;完成調查報告等。

  如何成立專業、獨立的事故調查組織,如何讓更多更加專業的專家參與事故調查,信息如何有效及時公開,這些難題依然等待破解。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298 report 2420 伊春空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全文公布空難事故調查報告。(南方周末資料圖)中國內地到現在依然沒有相對專業的空難調查組織。而每當有事故發生時,空難的調查組一般

相關焦點

  • 空難報告為何不能示眾?——包頭空難罹難家屬質疑民航總局違反...
    2004年11月21日,造成55人死難的包頭空難震驚全國。三年後此日,空難家屬以訴訟作為對這場災難三周年的紀念。    11月21日,五位包頭空難罹難者家屬起訴中國民航總局,認為其遲遲未能發布空難調查報告,違反了明年5月即將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新中國民航空難原因幾乎無一公開,難在哪裡
    2007年11月21日,5位包頭空難死者家屬準備起訴原中國民航總局(下稱總局),認為其遲遲未能發布空難調查報告,違反了將於2008年5月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這起空難發生於2004年11月21日,機上55人全部喪生。  事實上,在2006年年底,國家安監總局、監察部通報了中國東方航空雲南公司包頭空難事故調查處理結果。但這短短的「公示」,也僅僅是報紙上的200字。
  • 俄外交部發言人:荷蘭政府企圖隱瞞馬航MH17空難調查記錄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任潔】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3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荷蘭政府似乎企圖隱瞞和馬航MH17空難調查官方解釋不同的證據。據俄塔社1月23日報導,荷蘭媒體早前要求政府向社會公開內閣和專家就馬航MH17空難舉行的會議的速記記錄。但荷蘭國務委員會上周決定允許政府不公開記錄。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說道,「上周,荷蘭國務委員會完全站在政府那邊。根據荷蘭國務委員會的決定,這些(馬航MH17空難調查會議速記記錄)記錄根本無法公開。
  • 馬航空難調查困局
    但是,事實上圍繞著馬航空難的調查此時還未真正開始。按一般常理,馬航17比之先前馬航370的事故調查,會較為容易一些。在有限陸地範圍之內的飛彈打擊,在現代先進技術條件之下,終會有跡可循。但是,至少有幾種情況使得事故的核查難度大大增加:其一,東歐大平原上,烏克蘭政府和烏東民間武裝所處地理位置實際上犬牙交錯幾經易守;其二,「肇事」防空飛彈武器,看來是雙方都擁有的,且車載飛彈發射裝置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其三,美俄互相指責,提供完全相反的技術監測資料,也增加了調查的難度;其四,根據歐安組織調查人員的報告,儘管黑匣子信息基本完好
  • 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調查韓亞航空空難後表現
    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調查韓亞航空空難後表現   美國聯邦政府部門正在調查韓國亞洲航空公司,以確定這家航空客運商是否在7月6日舊金山國際機場空難後履行法律義務,盡責協助乘客家屬。
  • 深圳空難黑匣子曝光追蹤 音頻來自飛行愛好者
    1997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5·8」空難中,35人死亡。2008年清明節前夕,《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赴三地,追查這段錄音的來源。儘管官方和南航並未確認這段錄音的真假,但隨著記者調查的深入,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浮出水面——為何這起空難死者的家屬十年不明事故原因?為何中國民航數十起空難的原因幾乎無一公布?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信息公開的問題。
  • 美媒:印尼獅航空難調查發現波音737MAX設計缺陷
    據路透社9月22日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印度尼西亞獅航空難調查人員發現,在波音737 MAX客機墜毀事故原因中,設計和監管的失誤至關重要。除此之外,調查還發現了一系列飛行員和維修人員的失誤,這些都是獅航空難的一部分原因。獅航空難造成了機上189人死亡。
  • 埃塞航空空難七日祭:遺體辨認工作正在開展
    深度數據:埃航空難陰影之下,波音737-MAX還安全嗎?最新進展:已開始遺體辨認工作北京時間3月16日,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官方微博@領事之聲發布信息,當地時間15日,駐衣索比亞大使談踐,約見埃塞航空公司執行長特沃德,敦促埃方保持信息公開透明,加緊調查事故原因,儘快落實遺體辨認、遺物認領等工作
  • 中國空難大調查
    民航調度未按規定事先向軍方申請滑行,同時軍方轟六飛機違反滑行規定,處置不當,在已發現前方民航飛機的狀況下,以60公裡的時速高速滑行   4.1985年中國民航AN24濟南復飛墜地空難 時間:1985年1月18日 地點:山東濟南 飛機狀況:AN24B/前蘇聯安東諾夫航空設計局1972年製造 飛機註冊號:B-434/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
  • 包頭空難索賠案8年後開庭 調查報告至今未公布
    8年難見官方調查報告2012年10月9日上午9時,這起國內法院受理的首起空難集體訴訟案在北京二中院開庭。 原告方為「包頭空難」中32名遇難者的家屬;被告方為事故飛機製造商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航空運營商中國東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東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東航),以及事故飛機發動機製造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 臺「飛安會」:澎湖空難最終調查報告今年底出爐
    原標題:臺「飛安會」:澎湖空難最終調查報告今年底出爐   2014年7月24日,臺灣澎湖湖西鄉西溪村空難現場,搜尋清理工作正在進行。臺灣復興航空一家客機23日傍晚從高雄飛澎湖馬公機場時,重飛失敗而在當地失事,造成機上58位乘客和機組人員目前有48人死10人傷。
  • 釜山空難露出新原因 韓國機場管制員提供信息有誤
    2002-11-27 10:45:59 | 來源:北京晨報 | 作者:林紅梅   「4·15」空難事故調查聽證會
  • 獅航空難調查報告公布
    事發近一年後,10月25日,印尼官方公布了獅航JT610航班的空難調查報告。調查人員指出,波音擅改MCAS(激動特性增強)系統設計,未充分考慮到飛機失控的情況,並且在提交給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審查文件中未及時更新設計變動,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
  • 新加坡航空公司空難調查處理經過
    這是新加坡航空公司28年來的第一起空難。  ■11月1日  *臺灣行政院航空器飛航安全委員會(簡稱飛安會)宣布,新加坡航空公司006的兩個黑箱(座艙錄音器和飛行記錄器)已經找到,且完好無損。之後,臺灣飛安會公布初步調查報告時,排除航空器系統、結構及發動機等機械因素與意外有關。
  • 巴林公布海航空難最終調查報告
    經過兩年的調查取證,巴林民航部門15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00年8月海灣航空公司空中巴士飛機墜機事件的最終調查報告,並將報告發送給了海航。  由巴林民航當局、法國民航專家和空中巴士公司代表組成的事故調查委員會提交的這份報告顯示,空難事故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機長和副駕駛的失誤。
  • 波音737 MAX機型空難調查報告公布
    原標題:波音737 MAX機型空難調查報告公布   本報華盛頓9月20日電 (記者胡澤曦)美國國會眾議院運輸和基礎設施委員會近日公布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設計、開發和認證的最終調查報告,認定波音公司和美國聯邦航空局的錯誤導致了空難發生,且波音公司在開發該機型過程中,存在刻意向航空公司、飛行員以及監管機構隱瞞信息的行為
  • 埃塞航空空難中期調查報告發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埃塞航空空難中期調查報告發布3月9日,衣索比亞交通部發布了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空難中期事故調查報告。調查人員認定,錯誤的傳感器讀數和自動指令未出現在機組人員操作手冊上,飛機設計缺陷及波音公司為執飛新機型的飛行員提供的培訓不足,是導致空難發生的主要原因。2019年3月10日,埃塞航空ET302航班從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飛往肯亞首都奈洛比,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157人全部遇難。
  • 包頭空難遇難者家屬仍未看到調查報告
    原告代理律師郝俊波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庭審是對此前雙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家屬並未到場。跨國和解失敗包頭空難發生後,東航根據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提出了每人21.1萬元的賠償標準。但微薄的賠償和東航始終不肯認錯的態度,令大部分遇難者家屬不滿。
  • 空難「甩鍋」? 印尼獅航考慮取消波音飛機訂單
    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公司正在考慮是否取消波音飛機訂單,緣由是獅航方面認定美國波音公司試圖就10月獅航客機空難「甩鍋」。  獅航旗下一架波音737 MAX型客機10月29日從雅加達起飛後不久墜海,1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 協助調查古巴空難 墨西哥環球航空被勒令停業
    墨西哥民用航空總局21日宣布,調查古巴空難期間,暫停墜毀客機運營商墨西哥環球航空公司運營。這是這家空運企業將近8年來第三次被勒令停業。這是古巴近30年來最嚴重空難。墨民航總局說,停業舉措意在確保環球航空切實遵守規程,同時為事故原因調查收集信息。環球航空規模不大,墜機發生前有3架波音737型客機。墨民航總局說,這家企業先前兩度暫停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