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空難遇難者家屬仍未看到調查報告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包頭空難遇難者家屬提起的索賠案,在立案3年之後,終於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

2004年11月21日,東方航空公司從包頭飛往上海的MU5210航班起飛時發生側滑,墜落到包頭市南海公園的湖中,機上47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及地面兩人共55人在事故中喪生。

此後8年,32名遇難者家屬為賠償問題,奔波於中美兩國多個地方,從協商到訴訟,終於在國內法院進入實質審理階段,成為國內法院受理的首起空難集體訴訟。

這次訴訟的原告是32名遇難者家屬,被告是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東航集團」)、加拿大龐巴迪公司(以下簡稱「龐巴迪」)和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以下簡稱「通用」)。

原告代理律師郝俊波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庭審是對此前雙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家屬並未到場。

跨國和解失敗

包頭空難發生後,東航根據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提出了每人21.1萬元的賠償標準。但微薄的賠償和東航始終不肯認錯的態度,令大部分遇難者家屬不滿。

2005年10月,32名遇難者家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郡高級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東航、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及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根據美國民事訴訟中的「長臂管轄原則」,凡是民事訴訟的被告與法院所在地存在某種聯繫的,法院就對被告具有管轄權。而東航、龐巴迪和通用公司都在美國有商業活動,在郝俊波看來,跨國訴訟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選項。

只是,這條路走得異常艱難。

美國法院立案後,原被告雙方在法官的主持下進行和解協商,於2006年年底達成調解協議,三被告同意賠償遇難者家屬總額1175萬美元。

「主持調解的法官看到調解成功,非常高興,2006年12月16日給原告和被告律師發郵件表示祝賀。」郝俊波說。

與此幾乎同步的是,2006年12月21日,國家安監總局通報了包頭空難的調查結果,這起事故被認定為責任事故:由於飛機沒有進行除霜,造成機翼汙染,引發墜毀。東航對此負有管理責任,包括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內的12人受到處分。

為了履行該協議,2007年1月6日,來自包頭、上海等地的30位罹難者家屬以及他們的律師,聚集在北京籤署了被告指定的有關文件,32位罹難者的家屬平均所獲賠償,大概是400萬元人民幣。

「沒想到東航方面突然變卦,稱雙方根本沒有達成調解協議。」郝俊波表示,拒絕履行協議的東航,隨後向美國提出解散該案的請求,依據美國法律中的「方便管轄」原則,將此案交由中國法院審理。2007年7月5日,洛杉磯高等法院發出《訴訟程序中止令》。

郝俊波告訴記者,最難以理解的是,如果和解協議達成,「本案的賠償都是由英國保險公司來支付的,包括東航在內的各被告均無需付出一分錢」。東航卻仍然選擇了堅持不賠付,真實原因無從得知。

國內起訴屢屢遇阻

在跨國訴訟已經無望的情況下,郝俊波和32名遇難者的家屬被迫開始了在國內漫長的訴訟之路。

2007年11月和2008年6月,郝俊波兩次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立案,法院均拒收材料。2008年7月,郝俊波帶著一名美國公民作為證人,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立案,法院收下了材料,但沒過多久,訴訟材料甚至包括郝俊波的名片被一併退回。

直到2009年8月10日,北京二中院才正式受理此案,並出具了受理案件通知書。

這3年,原告的訴求不斷增加:賠償金額從1.06億元增加到了1.2億元;要求被告公布包頭空難的原因及經過等詳細調查報告;在全國性報紙、電視臺和網站等媒體上向遇難者家屬道歉;在事故發生地為死難者建立一座永久性紀念碑等。

郝俊波說,如果中國法院始終不予受理,他們並不擔心,因為那樣的話,美國法院就會重新審理此案。出現這種局面雖然會導致訴訟時間更長,增加他們的訴訟成本,但他們都認為,被告方東航其實更不願意見到這種情況。

然而,北京二中院儘管受理了案件,卻遲遲不開庭審理,案件進展十分緩慢。直到立案兩年後,2011年10月25日,法院才組織了證據交換見面會。

郝俊波當時曾表示,「被告的證據很讓人失望,與本案無關。」

至於郝俊波期待的質證和第一次開庭,同樣遲遲不見動靜。

2012年9月21日,郝俊波在自己的博客上發了一篇博文《包頭空難案開庭通知》,漫長的訴訟之旅迎來了曙光。

今天上午9時30分,郝俊波代表32名遇難者的100多位家屬出庭質證,庭審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後結束。

21.1萬元是不是最終賠償

在庭審中,雙方律師圍繞相關證據展開了質證。針對東航提供的部分家屬收到東航21.1萬元賠償後籤署的免責協議聲明,郝俊波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和《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這是無效證據。

「當時,事故責任尚未查清,21.1萬元並不是最終的死亡賠償額,只能作為前期部分賠償。」郝俊波說,國際上對空難賠償的普遍做法,是空難發生後首先對家屬在心理和感情上做好安撫,同時拿出約幾萬美元的前期賠償,來從經濟上適當補償家屬並解決家屬處理空難的有關費用。至於最終賠償數額,應該在家屬冷靜下來後,結合航空公司等在空難事故中的責任情況才能確定。

另一被告龐巴迪向法庭提交了飛機的出口試航證書和型號證書。而被告通用公司提交的是發動機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

「在市場合法銷售的電器都有合格證書,但有了合格證並不代表製造商對其產品在銷售後就可以不承擔任何責任。」郝俊波認為,龐巴迪和通用如果想證明他們的產品不存在缺陷,對空難沒有責任,必須出示本案空難調查報告對其產品的清楚的、結論性的調查意見和結論。

「我向法庭申請要求被告出示包頭空難的調查報告,只有調查報告才能分解各被告在空難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負有什麼責任。」郝俊波認為,如果調查結論清楚地排除了龐巴迪和通用的產品責任,那才能排除他們在本案中的賠償責任。

「遇難者家屬為了解這一事實真相,已經苦苦等待了8年,他們至今仍不了解空難發生時的詳情,他們渴望也有權利看到調查報告,了解自己親人的最後時刻,了解到底是誰的責任。」郝俊波說。

本報北京10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包頭空難索賠案8年後開庭 調查報告至今未公布
    8年難見官方調查報告2012年10月9日上午9時,這起國內法院受理的首起空難集體訴訟案在北京二中院開庭。 原告方為「包頭空難」中32名遇難者的家屬;被告方為事故飛機製造商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航空運營商中國東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東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東航),以及事故飛機發動機製造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 致55人遇難的包頭空難案部分家屬已拿到賠償
    昨天上午,歷經波折的包頭空難索賠案終於在北京市二中院進入實質性的審理。32名遇難者家屬起訴東方航空公司和東航集團,飛機製造商加拿大龐巴迪公司以及生產事故飛機發動機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索賠經濟以及精神損失等費用共計1.32億元,人均413.6萬元。
  • 空難報告為何不能示眾?——包頭空難罹難家屬質疑民航總局違反...
    2004年11月21日,造成55人死難的包頭空難震驚全國。三年後此日,空難家屬以訴訟作為對這場災難三周年的紀念。    11月21日,五位包頭空難罹難者家屬起訴中國民航總局,認為其遲遲未能發布空難調查報告,違反了明年5月即將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包頭空難三年之痛 官方公布結論沒有具體責任人
    2004年包頭「11•21」空難現場,包頭市南海公園,家屬為遇難者舉行祭奠儀式 ◎供圖/CFP  包頭空難三年之痛 官司打到美國源自美國律師遊說  「11•21」包頭空難事發3年了,遇難者家屬還在追問事故的責任到底在誰,還在為賠償金奔波。
  • 包頭空難2包頭人遺體未火化 東航與家屬未調和
    新華網包頭1月18日電(白冰) 記者從「11·21」包頭空難事故善後處理領導辦公室獲悉,截至1月18日,包頭空難的55位遇難者遺體中已有53具被妥善處理,只剩2具遺體未被火化。  據空難事故善後處理領導辦公室張建勳介紹,除印尼人林志兵的遺體被送回國、地面遇難者白德金按照回族習俗安葬外,在空難過去的58天時間裡,已有51具遇難者遺體被火化,目前55位空難遇難者遺體中只剩2具遺體未被火化。
  • 包頭空難索賠 真相為何重要
    對空難真相的還原,這不僅是對遇難者家屬的最大告慰,也直接決定著各方責任的釐定,以及原被告雙方各自的合法權益。  時隔八年,包頭空難索賠仍處於「現在進行時」。10月9日,這起國內首例空難集體訴訟案在北京二中院開庭,作為公平、公正的仲裁者,法院如何開啟空難民事賠償領域的正義先河,堪稱意義重大。
  • 包頭空難事發8年後開庭 32位家屬索賠1.32億
    昨日,包頭空難集體索賠案在市二中院開庭。  32位遇難者的家屬起訴航空公司及飛機製造商,索賠1.32億元;據稱被告方表示已履行部分賠償  再過1個月,「包頭空難」8年「忌日」。  昨天,「包頭空難」中32位遇難者的家屬索賠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涉案索賠額1.32億餘元。
  • 包頭空難調查組發言人:提前起飛不是原因
    記者23日從「11·21」空難調查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事故現場救援工作已經結束,善後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事故調查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黑匣子正在尋找之中。  善後工作方面,截至22日中午,東航已通過各種途徑與47名遇難乘客的親屬取得了聯繫,外地遇難者家屬已經陸續抵達包頭,加上本地遇難者家屬,共有近300名遇難者家屬得到妥善接待,持印尼護照的遇難者親屬正在從國外趕往包頭。  目前,飛機殘骸打撈工作正在全力以赴地進行。絕大部分飛機殘骸已被打撈上岸,飛機的右機翼和左起落架尚在水中,但已確定位置,正在制訂打撈方案。
  • 埃塞航空空難中期調查報告即將發布
    據衣索比亞交通部官員透露,事故調查小組將於當地時間2020年3月9日晚,發布2019年3月10日發生的埃塞航空ET302次客機空難事故中期調查報告。據衣索比亞航空公司表示,他們於3月8日組織了悼念活動,部分遇難者家屬參加。
  • 空難賠償陷制度泥沼 伊春空難善後難
    伊春空難總計導致42人遇難,此番請願的120多位家屬是其中30多名遇難者的親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地。家屬們排著長隊,默默走向體育局大樓,走在前面幾排的家屬手舉著自己遇難親人的遺像。  經過與門口工作人員交涉後,負責伊春空難善後的深圳航空公司副總裁宋向陽最終走到大樓外和家屬們面談。  看到幾位「保鏢一樣的人」緊貼著宋向陽,家屬們喊道:「我們不是來打架的!」
  • 包頭空難索賠案越打越怪:東航向受害家屬索取賠償
    東航和龐巴迪居然要求包頭空難死者承擔他們在美國的律師費。」9月7日,空難遇難者家屬代理律師郝俊波向南方周末提供美國法院方8月18日後寄出的這一法律文書副件說,「我們十分震驚和氣憤,隨即決定追加訴訟請求要求返還死者的機票費用。」郝代理的有32名死難者,他認為,東航應返還的機票費(加空難後的五年利息)共47225元。
  • 波音737MAX被批准復航 空難遇難者家屬:為時尚早
    (原標題:波音737MAX被批准復航 空難遇難者家屬:為時尚早)
  • 法院裁定不起訴法航空難涉事公司引發遇難者家屬不滿
    新華社巴黎9月5日電(記者唐霽)據法國媒體5日報導,法國負責調查2009年法航空難事件的法官近期裁定,對空客A330機型的製造商空中巴士公司(空客)和法國航空公司(法航)均不予起訴。這一裁決引起遇難者家屬強烈不滿,他們表示將繼續上訴。
  • 空難調查在中國:正在嘗試信息公開
    而每當有事故發生時,空難的調查組一般則是由安監、監察、民航部門以及事發地所在的政府機關臨時組成。  2000年以來,中國境內發生過十餘起空難事故。從幾次空難事故的處理與信息發布的效果來看,伊春空難的調查標誌著中國的空難調查制度的逐漸完善。  2012年6月29日,伊春空難發生一年多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伊春空難的事故調查報告。
  • 埃塞航空空難中期調查報告發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埃塞航空空難中期調查報告發布3月9日,衣索比亞交通部發布了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空難中期事故調查報告。這是繼2018年印尼獅子航空公司同型號客機失事墜海之後,波音737—8客機發生的第二起空難事故。此後,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遭全球停飛。這份近140頁的調查報告指出,失事飛機在約1.4萬英尺的高空開始失控,墜毀時以大於40度的角度向下傾斜,並以每秒500英尺以上的速度撞向地面,「發現的大部分殘骸都被埋在地下」。
  • 埃塞航空空難中國遇難者家屬赴埃塞完成遺骸遺物認領
    中國僑網11月9日電 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根據衣索比亞航空公司安排,埃塞航空ET302航班空難中國遇難者家屬赴埃塞,完成了遇難者遺骸遺物認領。據了解,自2019年3月空難發生以來,中國駐衣索比亞使館、埃塞航空空難處理小組和遇難者家屬保持密切聯繫,緊跟事故後續處置進程,及時向家屬通報相關進展,做好了溝通和撫慰工作。 當地時間2019年3月17日,埃塞爾比亞阿迪斯阿貝巴,埃塞航墜機遇難者集體葬禮將舉行。
  • 深圳空難黑匣子曝光追蹤 音頻來自飛行愛好者
    任何擅自發布事故調查資料的組織和人員,都將受到追究。  包頭空難死者家屬致原民航總局的公開信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我們是「11·21」包頭空難罹難者家屬。  11·21包頭空難至今已近三年。雖然,2006年12月21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察部通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雲南公司「11·21」包頭空難事故調查處理結果,認定是一起責任事故,12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但是,作為此次空難遇難者家屬,我們希望看到完整的「11·21」包頭空難事故調查報告,使我們更全面的了解包頭空難的事實,以便我們維護自身在此事件中的合法權益。
  • 日航123號空難29年 遇難者家屬發行第100號會刊
    中國網8月12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8月11日報導,日航123號空難事故曾造成520人遇難。本月12日是空難事故29周年,而遇難者家屬發行的會刊《御巢鷹》也迎來了第100號。遇難者家屬在日航123號空難事故發生後,創建了「8・12聯絡會」,並於事故發生後第二年,開始發行會刊《御巢鷹》,每次發行400冊。
  • 漢莎航空向德翼空難死者家屬提供首筆2.5萬歐賠償
    當地時間2015年3月28日,法國勒韋爾內,法國救援人員悼念德國之翼空難遇難者。中新網7月1日電據外媒報導,德國之翼航空公司飛機在法國山區失事3個多月後,其母公司漢莎航空終於在6月30日向德國籍遇難者家屬提出支付首筆賠償,每家2.5萬歐元(約17萬人民幣)。而家屬代表律師則表示這些金額是遠遠不夠的。據報導,同一日,德國專家也發布了關於德國之翼空難事故的中期調查報告。
  • 組圖:「華航」空難桂林籍遇難者家屬登機趕赴臺灣
    桂林籍遇難者家屬一行7人登機赴臺有關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為遇難者家屬辦好了赴臺手續  2002年5月27日晚,臺灣「華航」空難桂林籍遇難者家屬一行7人在桂林市對臺辦的安排下,搭乘21時15分的港龍班機由桂林飛往香港,預計28日上午10時左右可抵達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