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神話世界,那裡藏著我們小時候各種各樣充滿色彩的夢想,既美好而又朦朧。等到我們逐漸長大了,我們才意識到那個神話世界我們永遠無法企及,但它就在那裡,給人溫暖,給人力量。
貔貅就是存在於中國神話中的上古神獸,又名闢邪、天祿。雖然我們無法目睹它在上古洪荒世界的奇幻魅力,但根據古代流傳下來的紀事、野史等傳說,我們可以一睹它的風採 。相傳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其九子貔貅,能騰雲駕霧,號令雷霆,且以財為食,兇猛異常,深得龍王的喜愛。後來民間有個流傳很廣的典故,說是貔貅因貪食珠寶過多忍不住在天庭便溺,被玉帝封住了肛門,從此吞食財寶只進不出,神通廣大,成為招財進寶的瑞獸。
貔貅也是身份的象徵,過去的各個朝代,貔貅一直是王侯將相的專享之物,平民百姓是禁止私藏貔貅的。貔貅在漢代的時候被稱為「帝寶」,是鎮守國運的標誌,後來成為專為帝王鎮守國庫的瑞獸。如今貔貅早已不是「王謝堂前燕」,而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了。上世紀80年代末期,貔貅曾是南京市市旗和市徽上的圖案,南京牌香菸、南京大學校徽也曾留過它的身影。現在在很多銀行的門前常常會有石雕的貔貅鎮守,北方一般叫做闢邪,南方仍然叫做貔貅。各種年齡段的人們也喜歡用貔貅做吊墜或者擺件,圖個吉祥如意。
貔貅的外觀形似虎豹,首尾如龍狀,肩生羽翼且頭生一角,獨特的造型蘊含了特殊的文化內涵,具備生命內在的諸多需求,逐漸演變成了中國祥瑞文化的特殊符號,有著多重寓意。
①「如虎如貔」 ,兇猛和忠心護主的氣質讓人們賦予它闢邪和轉禍為祥的寓意
貔貅在古代曾為兩個氏族的圖騰,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指揮馴養過貔貅、虎豹等一眾猛獸的部落在阪泉打敗了蚩尤。又因為貔貅喜食猛獸邪靈,於是又有了闢邪的特質。
除了《史記》外,還有一部記錄古代事跡的《尚書》敘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如虎如貔」的部隊在牧野之戰中大敗商紂王的軍隊,從此以後,常常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②專食四方之財,只進不出,被人們賦予招財進寶的寓意
貔貅有嘴無肛門,以金銀財寶為食,於是傳統文化認為貔貅愛財且聚財。很多做生意的人認為貔貅可以幫他們攬八方之財,可以提升他們的財運。
③龍子的這層關係,讓貔貅和事業、仕途產生了聯繫,有了步步高升、平步青雲的寓意
貔貅上古神獸的屬性,再加上龍的象徵意義,又有王侯將相幾千年的代言,「高富帥」的地位讓貔貅在商場和官場也混的順風順水,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貔貅也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涵義。
集眾獸之美於一身的貔貅造型凸顯了一種和諧共生的特質,體現了社會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寄託了人們「多元共生」的思想與精神追求,對於社會的進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