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斷崖式減少,臺灣旅遊從業者,紛紛轉其它行業

2020-12-14 小Q旅行志

自從我們中國大陸暫停籤發臺灣個人旅遊籤證以來,我國大陸遊客就開始以斷崖式的下跌方式回擊了臺灣旅遊業,大陸遊客人數縮水對臺灣旅遊業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在這近六個月以來,在臺灣從事旅遊業的從業者紛紛表示沒有大陸遊客們的支持 臺灣旅遊業看不到希望,因此許多人都紛紛轉戰其它行業。

根據充足的數據統計,自從停止籤發臺灣個人政策實施以來,大陸遊客數量就不足往年的兩成,雖然臺灣那邊在積極的擴展東南亞的客源,但是東南亞遊客不論數量還是購買力都不能與我們大陸遊客相比的。

現在不僅是個人行,就算跟團到臺灣的大陸旅遊團數量也下降了。當你走在臺灣的一些著名景區、商店、夜市,都會覺得非常的冷清,到處是一片蕭瑟的景象。

在前些年,臺灣遊受許多大陸遊客喜歡,但是如今許多遊客對臺灣遊失去熱情,再加上如今的個人籤證非常難辦。因此,中國的大陸遊客減少了臺灣的旅遊,臺灣的旅遊從業者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許多遊客紛紛選擇投入其它行,以此來維持生計。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不停減少,臺灣旅遊從業者:入不敷出,堅持不下去了
    文/不二姑娘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寶島臺灣,我們國家的臺灣在祖國的東南方向和大陸隔海相望,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勝地,深受國內遊客們的喜愛,不僅景色秀麗風景優美,更是擁有著它獨特的特色,也是我國的一個明珠。
  • 大陸遊客「拋棄」灣灣,旅遊從業者向蔡英文「要飯」,這是為何?
    大陸遊客的消費力確實驚人。去哪哪「肥」,離哪哪「瘦」!以往臺灣的遊客中心停車場停滿承載大陸旅行團的遊覽車,現在變得空空蕩蕩,店家生意冷冷清清。根據媒體報導,臺灣著名旅遊景區屏東墾丁的一家度假酒店,前幾天宣布因虧損嚴重歇業。
  • 受大陸遊客減少影響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因大陸遊客大幅減少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觀光工廠因為能夠體驗手工製作,還能試吃和購買伴手禮,曾深受大陸遊客喜愛,但從去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陸客大幅減少,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人力成本增加,許多觀光工廠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門停業。據數據統計,新北市去年觀光工廠的參觀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5萬,多家觀光工廠悄悄結束觀光業務,或求售,或轉型謀生。從業者:(關閉)至少有10(家)吧,因為觀光工廠要2班替換啊。
  • 各國歡呼大陸遊客到全球旅遊「大爆發」!為何臺灣只有眼紅的份?
    今年註定是個特殊的年份,自大陸2008年開放赴臺觀光以來,至今已滿10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也是年年水漲船高,2015年甚至達到了創紀錄的418萬人次。然而這一切在2016年卻發生了轉折,由於「臺獨」一再挑戰兩岸底線,兩岸關係轉冷。之後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連續兩年出現斷崖式滑落,如今已銳減到270萬多人次,足足減少了140多萬人次。讓全世界都垂涎三尺的是,中國有破億的出境旅遊人數,單單2017年中國大陸就有1.3億人次出境旅遊。
  • 【臺灣旅遊告急:不滿大陸赴臺人數劇減 臺灣旅遊從業者上街抗議】
  • 臺灣遊持續遇冷:大陸旅行團遊客減少47%,阿里山冷清了
    阿里山日月潭冷清起來一位長期在臺灣地區從事旅遊工作的地接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大陸遊客減少的現象在一些知名旅遊景點特別明顯。「比如阿里山、日月潭這些景點,基本上是旅行團必去的,現在反差就比較明顯。」
  • 臺灣的著名旅遊景點,沒有了大陸的遊客後,景區都變得空蕩蕩
    距離大陸暫停籤發臺灣個人旅遊籤證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自從這項政策實施後,8月份去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明顯的少了不少,而在9月份更是呈現懸崖式下跌,而缺乏了大陸遊客後,臺灣的情況如何呢?就拿臺灣著名的旅遊景點慈湖來說吧!
  •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過去,臺灣一直是大陸遊客的熱門旅遊地,大陸遊客的湧入也將臺灣旅遊業帶活,堪稱「躺著就能掙到大陸人的錢」。然而,自從去年5月以來,臺灣旅遊從業者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據最新數據顯示,赴臺個人遊陸客出現「斷崖式暴跌」銳減55%,臺灣旅遊業從業者正經歷著一波慘痛的失業潮。往年赴臺過春節是很多大陸客的選擇,也是一種時尚潮流。然而今年春節期間,赴臺的大陸遊客卻大幅減少,臺灣景點、飯店冷冷清清。本以為春節假期結束後就會迎來春天,誰知臺灣旅遊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 大陸遊客驟減91萬,臺灣五星級酒店續住只要1.5元!
    因為一個大家都懂的原因,大陸遊客同時段減少了91萬,臺灣旅遊業暑期遭遇寒冬!酒店行業加上餐飲、交通、購物、遊樂等產業,這個暑期至少「蒸發」了5億元新臺幣。臺灣旅遊從業者都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會死得很難看。」
  • 失去大陸遊客青睞的臺灣旅遊,慘到什麼程度?
    大陸遊客的大幅減少,直接導致臺灣旅遊業增長停滯,當地旅遊從業者叫苦不迭。據中國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18全年大陸赴臺遊客為270萬人次,同比高峰期2015年相比減少了36%。而在2015年以前,赴臺旅遊人次年增長基本保持10%以上,最高增長值達到26.67%。但自2015年以後,赴臺遊客人次年增長開始處於「停滯」狀態,2017年的年增長低至0.46%。大陸是臺灣旅遊的主要客源地,最近三年大陸遊客連續多年大幅減少,無疑是造成臺灣旅遊人次增長出現「停滯」的關鍵。
  • 為什麼臺灣來大陸的遊客在增加,而大陸去臺灣的遊客卻在減少?
    據報導,2017全年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人數有望達到390萬人次,超過2016年全年的36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而2017年前5個月大陸赴臺遊客卻大減,較去年減少了超32萬人次。而且業界預估,未來赴臺的陸客「只會少不會多」。
  • 臺灣旅遊景區空蕩蕩,遊客資源全靠搶,當地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三月春雨叫醒了花的沉睡,經過一個寒冬的儲存,它們在一個春天內爭相鬥豔的其開放,而武大武大的櫻花,林芝的桃花,婺源的油菜花等等,都吸引了無數遊客的前往,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阿里山的桃花也開滿了枝頭,白河木的棉花季也來了,而島內四周的植被也悄悄披上了綠意,一幅春機盎然的景色,但是當地旅遊從業者卻心如寒冬般
  • 地震後旅遊業慘澹,花蓮期盼大陸遊客歸來
    今年2月6日,花蓮強震造成包含9名大陸遊客在內17人不幸罹難,一個月後,當地旅遊業陷入遊客數量大幅萎縮的困境。花蓮的旅遊從業者,期盼大陸遊客能夠來花蓮旅遊。
  • 臺灣力推主題式深度旅遊吸引大陸遊客
    臺灣力推主題式深度旅遊吸引大陸遊客 2008年11月20日 15: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計劃對大陸觀光客主打「短小輕薄」的四到七天主題式深度旅遊行程,期待以臺灣優勢文化作為觀光底蘊,吸引大陸遊客。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陸客減少臺灣旅遊遭遇重創?事實可能不是這樣
    5月蔡英文正式執掌臺灣地區,且未承認「九二共識」伊始,便有媒體紛紛曝出數據,稱赴臺大陸遊客數量大幅下滑,臺灣旅遊業遭受重創。而據臺灣觀光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赴臺的大陸遊客確實比去年同期減少約5.3萬人,降幅14.98%,但整體赴臺旅客卻增加了6萬多人,最終合計增長1.88%,這一數據可謂是一次反轉式回應。誠然,臺灣地區離開大陸或將面臨嚴峻的經濟問題,至少是改革陣痛,但誇張式解讀臺灣旅遊業,目前還為時過早。只能說,離開大陸,臺灣旅遊業轉型發展確實不那麼簡單。
  • 大陸遊客繼續減少 臺灣旅遊業「只下不上」
    民進黨去年上臺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凍,大陸遊客來臺意願不高。按說每年三四月是大陸遊客來臺的旺季,但實際情形是,來臺人數「只下不上」,看樣子,接下來臺灣旅遊業者的日子會越來越辛苦。
  • 臺媒聲音| 大陸遊客「十一」瘋狂出境遊,臺灣地區、韓國卻賺不到
    根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假日旅遊指南,預計從10月1日到8日,境內旅遊人數將達到7.1億人次,出境遊也將迎來小高峰。往年這一時期,臺灣地區,韓國會異常火爆,然而,今時不同往日。臺灣《工商時報》今日凌晨發文感嘆:大陸遊客「十一」瘋狂出境遊,臺灣地區、韓國卻賺不到。 攜程發布的預測報告指出,今年黃金周將有600萬陸客出境旅遊。
  • 日月潭邊嘆冷暖——大陸遊客減少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因環境優良、服務周全,他的旅店在第二年開始累積口碑,9個房間每晚都有客人入住,其中不乏大陸遊客。  但是,今年的情形讓他想起創業初期的艱辛。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以來,遊客明顯減少,價格有時下調至往年的一半,也會有幾個房間閒置。「最慘的時候,一天只有兩三間房有客人入住,維持經營實在不易」。  處在臺灣島中部的日月潭,是大陸遊客很熟悉也很喜愛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