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 王維

2021-02-19 古文詩歌
【賞析】

此詩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時所作。一說此詩作於王維入蜀途中。王維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黃花川遊歷。這一段路程雖長不及百裡,但溪水隨著山勢盤曲蛇行,千回萬轉,頗為蜿蜓多姿。王維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裡至黃牛嶺見黃花川》,也說那裡的山路「危徑幾萬轉」,可與此詩的「隨山將萬轉」對看。

此詩借頌揚名不見經傳的青溪,來印證自己的素願。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願安閒。

這是一首寫於歸隱之後的山水詩。詩的每一句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幅優美的畫面,溪流隨山勢蜿蜓,在亂石中奔騰咆哮,在松林裡靜靜流淌,水面微波蕩漾,各種水生植物隨波浮動,溪邊的巨石上,垂釣老翁消閒自在。詩句自然清淡,繪聲繪色,靜中有動,託物寄情,韻味無窮。

詩開頭四句對青溪作總的介紹後,接著採用「移步換形」的寫法,順流而下,描繪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畫面。你看,當它在山間亂石中穿過時,水勢湍急,潺潺的溪流聲忽然變成了一片喧譁。「喧」字造成了強烈的聲感,給人以如聞其聲的感受。當它流經松林中的平地時,這同一條青溪卻又顯得那麼嫻靜、安謐,幾乎沒有一點聲息。澄碧的溪水與兩岸鬱鬱蔥蔥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調特別幽美、和諧。這一聯中一動一靜,以動襯靜,聲色相通,極富於意境美。再看,當青溪緩緩流出松林,進入開闊地帶後,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著菱葉、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蔥綠,水流過處,微波蕩漾,搖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鏡般的清澈碧透,岸邊淺水中的蘆花、葦葉,倒映如畫,天然生色。這一聯,「漾漾」繪水動貌,「澄澄」狀水靜貌,也是一動一靜,極為傳神。詩人筆下的青溪,既喧鬧,又沉靜,既活潑,又安詳,既幽深,又素淨,從不斷的流動變化中,表現出了鮮明個性和盎然生意。讀後令人油然而生愛悅之情。

其實,青溪並沒有什麼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為什麼在詩人的眼中、筆下,會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誠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刪稿》)王維也正是從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發現了與他那恬淡的心境、閒逸的情趣高度和諧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詩人正是有意借青溪來為自己寫照,以清川的淡泊來印證自己的素願,心境、物境在這裡已融合為一了。最後,詩人暗用了東漢嚴子陵垂釣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隱居青溪來作為自己的歸宿了。這固然說明詩人對青溪的喜愛,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後自甘淡泊的心情。這一點,寫來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寫景抒情均不刻意為之,表面上看似不著力,而讀來韻味雋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評「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是最恰當不過的。

相關焦點

  • 詩詞 |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無人知去處,閒倚兩三松。犬吠聲,溪水聲,泉水聲,以及桃花,小鹿,翠竹,碧峰,詩人眼中的景致是色彩斑斕的,以動襯靜,閒閒倚靠在松樹上,有思還似無思。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此詩牧童並非主人公,主人公是李白還有山人,曲徑通幽之妙,來到山人家中,兩個人歡顏暢飲,還唱起了歌。兩個人都很開心並且忘記了世俗生活,忘記了對功名利祿的追求。
  • 讀一首詩王維《清溪》,澹兮恍惚兮如入清虛世界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唐代:王維《青溪》世界在我們面前展現出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關注點不同,所看到的也截然不同。不同的人,境界不同,主要取決於心境的差異。因之世界有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大到一國,小到一家,都是如此。因而對於詩人和詩作,也有不同的風格。提到有名的大詩人,常說:「李翰林之飄逸,杜工部之沉鬱,孟襄陽之清雅,王右丞之精緻」,就是如此。如李白受道家思想影響很大,有仙風逸骨,飄飄然常欲飛去,俯瞰世界,笑傲縱橫。他的詩歌無不帶有飄逸之氣。
  • 新生兒詩詞起名:王維「青溪」詩詞句解析,好名推薦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青溪-唐-王維 01、譯文·賞析 譯 文 進入黃花川遊覽,每每都去追逐那條青溪。 溪水隨著山勢,百轉千回,經過的路途,卻不足百裡。
  • 唐詩三百首 《青溪》王維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我的心一向悠閒,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寧。 但願我能留在溪邊的盤石上,在垂釣中度過我的一生。 注釋 青溪:在今陝西勉縣之東。 言:發語詞,無義。黃花川:在今陝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
  • 唐代王維《青溪 / 過青溪水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詩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時所作。一說此詩作於王維入蜀途中。王維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黃花川遊歷。王維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裡至黃牛嶺見黃花川》,也說那裡的山路「危徑幾萬轉」,可與此詩的「隨山將萬轉」對看。
  • 【讀唐詩】63《 青溪》 【唐】王維
    青溪【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譯 文 進入黃花川遊覽,每每都去追逐那條青溪。 溪水隨著山勢,百轉千回,經過的路途,卻不足百裡。
  • 王維《青溪》賞析 筆墨之外忘卻煙火
    ③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④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釋詞① 黃花川:水名,位於今陝西鳳縣東北。逐:循、沿。青溪:水名,位於今陝西河縣東。每次我都說要進黃花川一遊,但結果每次都在青溪間輾轉。② 趣途:向前趕路。趣,通「趨」。無百裡:不足一百裡。⑤ 葭葦:蘆葦。這兩句描寫青溪美好的景色。溪中菱藕荇菜隨波蕩漾,澄澄碧水倒映著蘆葦蒲莠。
  • 從古詩,看有顏有才的「詩佛」——王維的一生柔情
    書接上回,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王維的故事。首先王維很帥,雙眸善睞,鼻梁高聳,秒年潔白,風姿鬱美,嘴角時常掛著微笑,簡直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人間再現。下面我們就通過王維的詩來走進他溫柔的內心世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一種怎樣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啊。「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溫柔而多情的少年,正在紅豆樹下思念著自己遠方的戀人。「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
  • 王維的詩最是歲月靜好,這4首不能錯過,讀來心中歡喜安寧!
    王維要說歲月靜好,王維不能錯過。王維的詩總是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廣闊的意境。他的詩充滿三位禪意禪味,讓人心中歡喜安寧,最是歲月靜好。這首詩一如王維的其他詩詞,直白如水,不加雕琢,渾然天成。在讀高中時,某個初秋傍晚的雨後,清風流雲,恰好讀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頓時有置身於詩的感覺。後來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不自覺就想起了這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喜歡到無法自拔。
  • 佛系王維的經典詩句你都讀過哪些?
    ——王維《終南別業》2、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王維《桃源行》3、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雜詩》6、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王維《書事》7、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今時新識人,知君舊時好。
  • 草根之路|紅色仕途葉澤濤(全集,完整版)已免費
    《輞川集》中有一處遊止叫欒家瀨,水經沙石激揚為「瀨」,王維與裴迪所詠,即是聲喧亂石跳波相濺。溪水流過亂石而喧響,此一境界。「色靜深松裡」,此又一境界。流過松林時,溪水忽然安靜。松林蒼翠倒映水中,有極深極靜的感覺。繼續前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菱葉荇菜,漾漾浮於水面;蘆花葦葉,澄澄映於淺水。此各又一境界。同樣的溪水,流過不同的所在,便有不同的面貌和聲響,或動或靜,或漾或澄,各具其趣。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十首唯美詩歌,清新脫俗,讀而忘憂
    唐朝詩人王維,不但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畫家,蘇軾評價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也是高度的評價了王維的詩歌的特點是「詩畫相融」的深遠意境。王維,字摩詰,後人稱其為「詩佛」,是評價他詩歌融入了哲理、禪思在裡面,意境深遠,令人聞而清心,讀而忘憂。
  • 讀王維《青溪》,末四句寫詩人對青溪的感受,兼寫喜愛青溪的原因
    我心素已閒,清川淡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青溪》即為王維詩歌的代表作品之一。黃花川在今陝西鳳縣的黃花鎮附近,青溪則是一條源於鄰近的縣而流入黃花川的溪水。詩的頭四句由詩人之遊歷起筆,總括青溪的特點。「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這裡的「言」是發語詞,無實義。
  • 王維: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
    王維是個美男子。薛用弱《集異記·王維》中描寫他「 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立於前行。」 風姿都美的少年清秀潔白,仿佛是一道從深谷中流出的清泉,他站在那裡,如同繁華紅塵裡的驚鴻雪影,如同晴空裡的一片雲彩。他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翩翩公子,曾是長安城中最引人注目的年輕人。公元721年,王維進士及第。
  • 唐詩使我雅
    那時我正對《三國演義》入迷,連帶也喜歡其他演義小說,看到一本古色古香的書,以為又是演義小說一類,拿來一翻,全是古詩,又是繁體字,一共識不了幾個字,就放到一邊。初三時,我遇上了一位很好的語文老師——劉庭根。劉老師上課有聲有色,趣味橫生,喜歡講歷史故事,引經據典,讓我對古典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