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趕緊來選出你心目中的「丹稜水果產業興旺帶頭人」,為他投...

2020-12-16 騰訊網

  丹稜—北緯30°的神奇地帶,

  四季分明,山清水秀,

  空氣清新,土壤肥沃,

  優越的地理環境使丹稜水果遠近聞名!

  這些都離不開默默付出的他們!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全產業鏈上中下遊各級大力推動下,丹稜果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育民、產業惠民、產業富民成效越來越顯著。

  為表彰先進和促進丹稜果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丹稜縣委、縣政府決定評選首屆「丹稜水果產業興旺帶頭人」10人,其中生產領域6人、技術研究2人、銷售領域2人。

  趕緊為你心目中的「丹稜水果產業興旺帶頭人」投上寶貴的一票吧!

  網絡投票規則

  投票時間: 即日起至2月20日23時55分截止

  註:一人只能投一次票,一次可以選擇多個候選人進行投票。

  首屆「丹稜縣水果產業興旺帶頭人」候選人簡介

  可以向下滑動查看詳情

  01

  陳波

  銷售類:陳波,男,漢族,現年45歲,現居住於丹稜縣楊場鎮石馬村7組。引進了適合我縣發展的優新品種「不知火」、「春見」。2016年,培育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柑桔新品種大雅柑。推廣不知火套袋保鮮新技術20萬餘畝。積極發展電商銷售,在京東上註冊了丹稜生鮮館。集配中心日分級、加工、冷藏、包裝處理水果40多萬斤,冷藏庫容量近2000噸。年處理水果近3000萬斤,解決本地400餘人就業問題,僅此一項為本地就業增收300多萬元。

  02

  陳彩虹

  脆紅李類:陳彩虹,男,漢族,現年47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板橋村3組。自1995年開始到順龍鄉青雲村種植五月脆以來,不斷更新品種,探索種植技術,擴展種植面積,先後在順龍鄉青雲村、虎皮寨村等村土地流轉1000餘畝,到2017年種植面積達到1000餘畝,2017年掛果,產量6000斤,均價12元/斤,總收入60000元, 帶動周邊農戶200餘戶,種植五月脆面積2000畝。

  03

  陳遠明

  脆紅李類:陳遠明,男,漢族,現年56歲,現居住於丹稜縣張場鎮大木河村3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農業生產經營,並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2017年成立丹稜縣大木河脆紅李種植專業合作社,有成員180戶,每月為合作社成員提供一次技術培訓及現場指導,並通過線上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增收。

  04

  郭孝舉

  柑橘類:郭孝舉,男,漢族,現年50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興隆村1組。先後引進不知火、大雅柑等新品種種植共計50畝,形成種植規模,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周邊群眾發展優秀柑桔事業;積極向周邊群眾免費普及推廣技術知識,幫助周邊群眾擴大種植規模,種好柑桔;積極支持國家環保事業,帶頭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為國家環保事業做貢獻。

  05

  何廣峰

  葡萄類:何廣峰,男,漢族,現年41歲,現居住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他的美峰葡萄園成立於2011年,流轉土地180畝主要種植葡萄和獼猴桃,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葡萄500畝,增加農戶收入,起到了帶頭作業。

  06

  黃國全

  柑橘類:黃國全,男,漢族,現年58歲,現居住於丹稜縣雙橋鎮龍埂村5組。1959年7月21日出生於四川省丹稜縣雙橋鎮,2012組建成立了丹稜縣雙橋鎮淑鄉果業專業合作社。長期以來,該同志組織合作社成員外出參觀學習、開展技術培訓,立志轉變果農種植觀念,提升管理種植水平,實現強技術、優品質、創品牌、爭效益。總結編寫了《優質不知火綜合管理實用技術》,受到廣泛推廣應用,為桔橙產業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2016年11月,在縣農技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薦下,本人通過資格考試取得了高級農藝師職稱證書。

  目前,合作社社員已達280餘戶,覆蓋面積2萬餘畝。合作社社員通過接受技術培訓,轉變種植管理觀念後,畝產與產值均較以前翻了一至兩翻,戶均增收6萬元以上。

  07

  黃紅

  脆紅李類:黃紅,男,漢族,現年41歲,現居住於丹稜縣順龍鄉幸福村2組。自1999年開始從樂山引進脆紅李種植以來,不斷更新品種,探索種植技術,擴展種植面積,先后土地流轉150餘畝,註冊了丹稜縣頂豐家庭農場,註冊了(紅雅頂)商標,到2018年種植面積達到210畝,發展脆紅李系列品種3個,園區核心面積150畝區,園區帶動全村農戶425戶,1680人種植脆紅李3800畝,年產值1200多萬元。同時輻射帶動全鄉2000餘戶發展25000餘畝,輻射帶動全縣共發展30000餘畝。本人長期任幸福村村幹部並從事脆紅李種植技術宣傳推廣技術指導工作,示範帶動效果十分明顯。

  08

  李平

  柑橘類:李平,男,漢族,現年39歲,現居住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 返鄉創業,2014年成立了黃金源家庭農場,在仁美鎮流轉505畝土地種植柑橘。

  09

  林軍

  柑橘類:林軍,男,漢族,現年45歲,現居住於丹稜縣楊場鎮會靈村6組。丹稜縣唯實家庭農場主,農場坐落於楊場鎮黃廟村1組,現有以不知火雜柑為主的優質柑桔種植面積150畝,果園管理規範,果園主幹道路硬化、滴灌、蓄水池、糞池等,所有基礎設備設施完善,樹體生長狀況良好,2016年被認定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10

  劉書伶

  銷售類:劉書伶,女,漢族,現年35歲,現居住於丹稜縣齊樂大道464號。擁有12名種植服務團隊,為我縣1200餘戶社員提供桔橙種植全程服務,服務面積一萬餘畝,實現了桔橙標準化種植,果品回收,將差異化包裝,差異化定位的丹稜桔橙銷往全國各地。2016年脫貧攻堅,帶領種植服務團隊為我縣石橋鄉貧困戶進行桔橙技術服務指導。

  2015年-2018年果品銷售期間,艱苦創業,實現每天打包人數50-100人,帶動幫助更多人再就業。

  11

  劉志雲

  銷售類:劉志雲,男,漢族,現年40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青龍村2組。從2001年建廠,不斷發展壯大規模,截止目前包裝廠已達到3萬多平方米。並於2017年在丹稜鎮群力村2組投資5000萬建分廠。帶動周邊農戶5000餘戶增產創收。日銷售桔橙450噸,銷往全國各地,拓寬銷售渠道,推廣丹稜桔橙品牌,增加果農收入。

  12

  盧婷

  銷售類:盧婷,女,漢族,現年27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青龍村3組。創辦眉山市驕傲的小鳥農業有限公司,從桔橙種植,技術服務與培訓,農資供應到桔橙加工和銷售,全產業鏈發展丹稜桔橙,打造標準化基地200畝。成立丹稜桔橙協會,並多次收到cctv《鄉約》《致富經》《農廣天地》等節目報導,為丹稜桔橙的產業發展,品牌宣傳和產品銷售做出很大貢獻。

  13

  羅成敏

  脆紅李類:羅成敏,男,漢族,現年43歲,現居住於丹稜縣張場鎮小河村3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農業生產經營,並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2014年成立大石包家庭農場,主要以五月脆、蜂糖李為主打產業,並套種生薑150畝、芋頭200畝,目前有基地560餘畝,年產值在600萬元左右,解決周邊群眾300餘人就業。

  14

  駱美霖

  葡萄類:駱美霖,女,漢族,現年30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過境路446號。丹稜縣科美家庭農場負責人,畢業於西南大學,2009年回鄉創業在楊場鎮朱溝村建立丹稜縣首家現代化設施農業大棚種植葡萄園120畝,引進紅提葡萄、紫地球葡萄等特色優質葡萄品種25000多株,改變了丹稜縣傳統落後、品種低端、價格低廉的葡萄種植歷史。2013年,駱美霖陸續引進包括夏黑、醉金香、溫克、七星女王、黑珍珠等20餘個葡萄品種在農場進行種植;在多年的種植實過程中,駱美霖多次與中國果樹研究所鄭州葡萄研究分所、中國葡萄產業健康種植聯盟等科研機構和單位進行產研合作,總結了葡萄優花優果技術和枝蔓培優技術。為了推動丹稜葡萄產業的發展,2015年11月駱美霖成立丹稜縣葡萄協會,主動將引種成功並且適應本地區種植和發展的5個精品葡萄品種:七星女王、溫克、蜜光、夏黑、摩爾多瓦在全縣範圍進行推廣,並且將自主總結的兩項葡萄種植技術——「葡萄優花優果技術和枝蔓培優技術」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推廣運用。為了幫助協會會員迅速提高技術,駱美霖每年組織開展大型培訓講座十多場,田坎培訓上百次,有效培訓人次10000多人。迄今為止,現有會員1000多人,輻射葡萄種植面積上萬畝,切實幫助丹稜葡萄果農提高了技術、更新了品種、增收致了富。其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均十分明顯。

  15

  歐陽建

  研發領域:歐陽建,男,漢族,現年66歲,現居住於丹稜縣農業局。他的果園為不知火、大雅柑品種中試點,優質豐產示範基地,種源基地;為新品種引進篩選點,共引進愛媛系列品種20餘個,從中篩選出適合我縣生態環境條件的愛媛38號種植,帶動全縣和鄰縣愛媛38號的大面積推廣種植。現新引進金秋砂糖桔、485~28等品種在區試觀察中;摸索、完善、示範推廣雜柑優質豐產配套技術;深翻改土,深溝排溼;注重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科學配方施肥;生草栽培,肥培土壤,改善和提高果園生態環境;保花保果,疏花疏果,適量留果,維持健壯樹勢;大枝疏剪,回縮修剪,培養優質豐產樹形;綠色防控病蟲,確得果品食用安全;套袋過冬,完熟採收,保證優質裡率。上述配套技術不斷促進我縣雜柑栽培技術的提高,讓果農獲得好的種果收益。四,帶頭進行柑桔水肥一體化栽培,引來各省、市、縣果農、果協和技術推广部門參觀學習達萬餘人次/年,促進我省、市、縣柑橘水肥一體化工作開展。

  16

  卿和

  柑橘類:卿和,男,漢族,現年51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青龍村4組。2001年移民丹稜至今,帶領移民積極發展晚熟雜柑產業。大多數收入高於附近同行收入。協助政府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推廣丹稜不知火,為丹稜桔橙的推廣做出了一定貢獻。現先後在丹稜、夾江、合川、隆昌、合江、墊江等地建立優質晚熟雜柑基地近4000畝,為地方農業產業調整升級提質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17

  文德祥

  柑橘類:文德祥,男,漢族,現年49歲,現居住於丹稜縣張場鎮小河村3組。2014年成立小河水果專業合作社,成員186人,種植面積約2000畝.每月為合作社成員提供一次技術培訓及現場指導,並通過線上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增收。

  18

  伍春福

  柑橘類:伍春福,男,漢族,現年49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紅石村6組。最早一批引進種植和發展不知火柑桔品種60畝,帶動紅石村發展不知火、大雅柑等柑桔種植事業。以自身多年種植經驗免費為周邊及全村群眾普及種植技術。帶頭參與丹稜桔橙品牌保護,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要求施肥用藥,嚴格按照最佳採摘時期採摘水果,保護丹稜桔橙品牌。積極支持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減少農業面源汙染。

  19

  謝林

  葡萄類:謝林,男,漢族,現年44歲,眉山市仁壽人。2013年在丹稜縣仁美鎮流轉土地420畝,創辦丹稜縣綠之潤家庭農場。從此紮根丹稜,奉獻農業,成功引進醉金香等20多個葡萄優新品種。潛心專研水果種植技術,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的葡萄避雨栽培集成技術,產生了極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對周圍的農戶傾囊相授,產生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在2016、2017年度獲得了丹稜葡萄果王一等獎。農場被四川省農業廳授予「四川省家庭農場省級示範場」稱號。

  20

  餘進偉

  柑橘類:餘進偉,男,漢族,現年34歲,現居住於丹稜縣雙橋鎮梅灣村3組。2016年5月,從外資公司辭職返鄉創業,組建了印象水果專業合作社。目前有社員600多戶,種植面積達2100多畝,社員覆蓋丹稜縣各鄉鎮及周邊樂山井研縣、眉山東坡區、洪雅縣等,帶動當地及周邊農戶,大力發展及推廣丹稜柑桔。通過積極打造高標準產業園,以線上+線下銷售,內部創建自主品牌「橙會玩、小心柑、齊樂果郡」等。2017年,通過電商渠道幫助農戶銷售不知火、愛媛、春見等共計12餘萬斤,實現銷售收入145萬餘元。同時,以黨建引領合作社,組建專業技術服務團隊,進一步帶領農戶向前發展,立志實現「用標準改變農業,用品牌引領農業」。

  21

  袁興亮

  研發領域:袁興亮,男,漢族,現年45歲,現居住於丹稜縣新村路99號。完成了《丹稜縣不知火高標準栽培技術規程》;完成了《脆紅李健身栽培技術》;長期堅持技術培訓,下鄉指導果農桔橙、脆紅李生產;幫助果農解決生產中的問題;2013年提出舉辦《丹稜縣不知火技術大比武》;主持或協助成功舉辦5屆《丹稜縣不知火技術大比武》活動;

  22

  張現峰

  葡萄類:張現峰,男,漢族,現年42歲,現居住於丹稜縣齊樂名島2-2-501。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農業上求發展,並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於2013年成立永鋒果蔬專業合作社,2015年成立圓園家庭農場,採用先進生產技術,統一標準,統一銷售,主要以羊肚菌、葡萄為主打產業,目前有基地200餘畝,其中羊肚菌120畝,葡萄150畝,年產值在300萬元左右,合作社成員年人均收入增長2000元,解決200餘人就業。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引進新品種,籌建嘉寶果產業園,發展高端水果產業。

  23

  趙澤如

  柑橘類:趙澤如,男,漢族,現年60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板橋村1組。先後引進新品種不知火、大雅柑,自身發展60畝,帶動全縣發展不知火、大雅柑柑桔2000餘畝;通過多年的摸索與積極向相關科技人員學習相關種植技術,形成自身一套完整的種植技術,成為丹稜名副其實的果王,同時以自身多年種植經驗免費為周邊群眾普及推廣不知火、大雅柑種植技術,每年到我自己家裡參觀人次約1萬人,幫助其他群眾種好不知火、大雅柑;為了改善土質,降低農業面源汙染,積極帶頭參與有機肥代替化肥推廣,每年開展培訓50餘次,每次約100人參與,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同時,也為丹稜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4.積極帶頭參與丹稜桔橙品牌保護,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要求施肥用藥,嚴格在最佳採摘時期採摘水果,保證市場產品質量,保護丹稜桔橙品牌。

  24

  鄭剛

  銷售類:鄭剛,男,漢族,現年37歲,現居住於丹稜縣丹稜鎮群力村7組。在2014年8月成立丹稜縣果潤水果專業合作社,並於2015年9月建成丹稜縣果潤水果商品化處理中心。中心具備有水果清洗、篩選分級、商品包裝、保鮮冷藏、質量檢測、品牌打造、產品展示及網際網路營銷等「八位一體」功能,年處理柑桔10000餘噸,年用工400餘人,年純收入達200多萬元,實現錯峰銷售率70%以上,效益提升30%以上,帶動農戶1300餘戶,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編輯:假假

相關焦點

  • 水果產業 託起丹稜農民增收致富夢
    人口僅16.3萬人的農業小縣丹稜,2012年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8332元,水果產業功不可沒。「丹稜桔橙」地標品牌的成功申報,極大地提升了丹稜水果的對外形象;綠色防控、有機栽培極大地提升了「丹稜水果」的內在品質;專業合作社及聯合社的建立,果農抱團發展,讓農民實現「產、供、銷」一條龍;同時,以水果種植為基礎元素的鄉村旅遊方興未艾。
  • 丹稜不知火,水果中的軟黃金
    據新發地集團董事長張玉璽介紹,2018年新發地市場農場品交易量是1689萬噸,在新發地所有的交易大類中,柑橘類銷量穩居第一。2018年交易總量為157萬噸,據統計,丹稜縣優質不知火每年在新發地銷量6萬噸,銷售額近8億元。
  • 眉山丹稜:桔橙產業一顆「子」 激活發展一盤「棋」
    種植桔橙6年多來,她家不僅填飽了肚子,還過上了好日子。在丹稜,像吳婷珍這樣靠種植桔橙走上致富道路的果農超過8萬人。  40餘年來,桔橙產業的發展歷程,就像丹稜縣上下奮力譜寫的創業曲一樣氣勢如虹。丹稜縣高級農藝師袁興亮記憶尤深的桔橙大事記,要數丹稜縣確定的「不與兩湖搶早、不與贛南爭中」,以「不知火」桔橙為主,實行錯峰銷售的水果產業發展理念。這項創新舉措,讓丹稜桔橙從全國晚熟柑桔產區中脫穎而出,「不知火」桔橙更是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打開丹稜桔橙發展版圖,各項榮譽滿地開花。丹稜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不知火桔橙生產技術規程」生產標準和丹稜「不知火」桔橙產品標準。
  • 鄉村振興的丹稜樣本
    「那都是咱們老百姓的家,依託產業的發展,老百姓致富了,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劉光武臉上的快樂蕩漾開來。抓住源頭 站在潮頭梅灣村有40多年的水果種植歷史,現有水果面積2700畝,是丹稜縣「不知火」的發源地,桃子主產地。
  • 丹稜:從賣水果到賣旅遊
    「丹稜柑橘通過『三變』打出了品牌,實現了賣果子和賣旅遊的雙豐收。」丹稜縣委書記鍾維欽介紹,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丹稜縣實現了從紅桔、臍橙等種植變為不知火、清見等雜柑種植,從單純賣水果變為花經濟旅遊,從等經銷商上門變為主動與電商合作,走出「網際網路+」營銷路子。品改之變:水果貼上放心標籤提高種植技術,丹稜橘橙首先經歷品改之變。
  • 溫州28家民宿等你來免費入住!快來選出你心目中的精品吧~
    溫州28家民宿等你來免費入住!快來選出你心目中的精品吧~ 2020-10-30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稜桔橙「做客」成都 掀開鄉村振興新畫卷
    秀品質—丹稜桔橙IP大亮相 「大家好,我是丹稜桔橙社交代言人桔寶,「丹稜桔橙」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品質水果代名詞,深受消費者喜愛。
  • 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陳波:丹稜桔橙華夏聞 促農增收帶頭人
    他發現丹稜以臍橙為主的柑桔種植效益低,不掙錢,於是聽從位於老家重慶北碚的中國柑桔研究所的專家建議,優換品種,開始了長達十餘年漫長而枯燥的新品種引進和選育工作。 陳波每天堅守在果園,認真地記錄實驗,摸清新品種特性。由於大部分品種無法適應丹稜環境,不得不多次進行高換與篩選。
  • 5.1假期即將來啦!來丹稜開啟你的美食之旅~
    如果你來丹稜,我還要帶你去吃一碗生態羊肉,丹稜的羊肉十足正宗,鮮而不羶,香而不膩,三十多家羊肉館遍布大街小巷,足以可見丹稜人對羊肉,那是真愛如果你來丹稜,我想帶你去吃仁美兔魚莊,幹煸兔、泡椒兔、跳水兔……柔嫩、麻辣、Q彈、筋軟,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 丹稜:小桔橙裡有天府「橙」都大產業
    幸福古村是丹稜桔橙的發源地,種植歷史近兩千年。近年來經過用心打造,這個古樸村落早已發生大變化:農村變景區、農民變導遊、民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農村生活變農家體驗的「田園綜合體」。不僅鄉村遊火爆,在線上也是人氣值飆升:5月2日,觀觀主播在現場開展的以《「丹稜桔橙」的前世今生》為主題的直播活動在當地舉行,斬獲500萬+人次觀看量。
  • 七月,我在丹稜等你
    7月流火,小暑時節已至,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卸下疲憊與忙碌,來到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城市的喧囂和浮躁,仿佛從此沒有蹤跡。在山林與水波間,感受風吹過的清新;在古老村落裡,尋覓千年的農耕生活。
  • 丹稜 村在綠中隱人在畫中遊
    丹稜 村在綠中隱人在畫中遊 2012-11-13 08:04:03  來源: 四川日報  編輯: 申海娟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尚家坪村:水果採摘聚人氣 產業興旺惠民生
    這座城裡人爭相前往的西界山院採摘園,是2018年9月尚家坪村引入張家界夢之旅旅遊開發公司後,傾力打造的集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採摘園綜合體,佔地184.4畝的採摘園承載著全村363戶1122人的致富夢。然而,採摘園的發展之路並不容易。改變,從村容村貌開始。
  • 丹稜不知火:五化並進打通全產業鏈
    丹稜作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的先行者,中國晚熟柑橘(丹稜)大數據中心的投建運營,將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進一步提升本地產業發展,並實現種植、技術和人才管理模式的輸出,帶動國內晚熟桔橙產業更高質量發展。據了解,「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雲峰會」是一次12小時不間斷的線上峰會,於4月25日10:00-22:00舉行。
  • 縣長直播讓丹稜不知火「火了」
    「這是我第一次做直播,但是能為丹稜『不知火』代言,我非常樂意!」4月7日,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縣長黃秀航走進拼多多直播間,面向拼多多5.85億用戶發出「買買買」邀約。說起丹稜,黃秀航縣長更是自豪滿滿:「丹稜,是座美麗的古都。丹稜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桔橙生長。經過多年培育,丹稜縣已成功創建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桔橙之鄉」,全國最大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據介紹,丹稜縣不知火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列全國第一。業界有種說法:中國最好的桔橙在丹稜,丹稜最好的桔橙是不知火。
  • 從魚米之鄉到水果天堂——岑鞏縣大有鎮臘恰畈村產業發展見聞
    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455戶1835人,2014年來共識別貧困戶119戶399人,現已脫貧1l1戶382人,貧困發生率為0.92%,剩餘未脫貧的8戶17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引進企業 帶動就業時下正是獼猴桃成熟採摘的季節,走進臘恰畈村農業產業園,只見集中連片的紅心獼猴桃果實掛滿枝頭,個個圓潤飽滿,長勢喜人。
  • 丹稜建晚熟柑橘大數據中心
    原標題:丹稜建晚熟柑橘大數據中心   12月19日,2019中國柑橘產業年會暨「丹稜桔橙」產銷對接會在眉山市丹稜縣舉行,吸引全國各地的柑橘業界專家、水果經銷商和企業代表參加。活動現場,還進行了中國晚熟柑橘(丹稜)大數據中心的授牌儀式,並組建晚熟柑橘產業聯盟。
  • 中國桔橙之鄉·四川丹稜桔橙北京推介會隆重舉行
    、各大水果批發市場和超市推介丹稜優質桔橙不知火。 李靜誠摯地邀請與會嘉賓到東坡老家快樂眉山來感受詩書文化,到丹稜登大雅堂,品不知火。並為丹稜果農吆喝:丹稜不知火,多吃不上火,越吃越紅火! 推介會上,鍾維欽向北京市民介紹了丹稜縣情和丹稜桔橙不知火產業整體情況。
  • 我的家鄉故事之丹稜愛媛
    我的家鄉丹稜,古稱齊樂郡,是川西南邊陲的一座小城市,人口數不顯,但是水果產量驚人。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丹稜,是一座極具韻味的小城。大雅堂、獅子新村、老峨山、丹稜白塔、梅灣湖風景區、幸福古村等景致令人流連忘返。
  • 你心目中的C位水果是什麼?1萬網友投的居然是它?
    網上一個調查,你心目中的C位水果是什麼?給出的選項有四個:草莓、西瓜、葡萄、水蜜桃。這四種水果都是大家喜聞樂見、大家愛吃的日常水果,但是要你選擇一個最愛的,還是很難的。草莓草莓色澤鮮美,香氣誘人,酸甜可口,是大家都喜歡的美味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