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60公裡「水二環」 連通護城河等十條河道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北京將建60公裡「水二環」 連通護城河等十條河道

2015-04-14 01:41:27來源:北京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2015年04月14日 01:41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

(

)

  北京將建60公裡「水二環」

  三年內連通南北護城河等十條河道形成環狀水帶

  北京為防治城市內澇而開啟了浩大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如今這一工程將為城市帶來另一個實惠。根據最新一期政府公報,未來三年,本市有望形成20公裡的「一環」水帶、60公裡的「水二環」、230公裡的「三環」環狀水帶,「三環水系」彼此也互連互通、循環流動,水清河美。

  8公園湖泊連通

  從2013年開始,北京開始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對全市174條中小河道進行疏浚,疏浚的同時,水系彼此的互連互通也開始被提升至工作日程。據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全市16區縣的河道治理,目前均有水系連通的「樣板工程」。而昨天在市政府最新一期政府公報中,水系連通被正式寫入了政府工作意見。

  昨天掛出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及水資源循環利用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三環水系」水環境改善工程。

  首先是連通北海後海等「六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形成約20公裡的「一環」環狀水帶。二是連通長河、北護城河、南護城河、通惠河等10條河道及玉淵潭、龍潭湖、朝陽公園等8個公園的湖泊,形成約60公裡的「二環」環狀水帶。三是連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運河以及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涼水河、新鳳河等河道,形成約230公裡,貫穿門頭溝、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等區域的「三環」環狀水帶。並且要通過再生水補水、雨洪水利用,實現「三環水系」的互連互通、循環流動。

  河道水質達標率至六成

  《意見》提到,北京是資源型缺水特大城市,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汙染等問題均不同程度存在。希望經過未來3年左右努力,基本實現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與再生水、雨洪水聯合調度,建立城鄉統籌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解決重點河段汙水直排入河及河道「髒、亂、臭」問題,重要水庫、河道、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用3至5年時間,將重要水庫、河道、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7%以上。

  顯然,規劃的北京「三環水系」涉及的河道,都是「重要河道」,實際上其間涉及的多數河道目前治理得已經不錯。《意見》中也提到了對「三環水系」的分類治理原則。「水一環」,是通過實施水質淨化工程和補充清水,實現水體循環流動。「水二環」,要實施清河至圓明園湖、長河至紫竹院湖和動物園湖等河湖連通與水質改善工程,在小月河、北土城溝、二道溝、北護城河、南護城河等河段實施水體循環工程。「水三環」,則繼續推進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綠色生態走廊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清河、涼水河、壩河、通惠河等水環境改善工程。

  「南水」與本地水水價銜接

  《意見》中明確了主要任務,包括加快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清水綜合利用工程、雨洪控制與利用工程建設、源頭汙染控制工程以及「三環水系」水環境改善等八項工程建設。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其中在「深化改革舉措」一欄中還特意提到,市政府將研究建立南水北調來水與本地水水價銜接機制,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充分發揮價格槓桿在節約用水、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中的調節作用。

  北京晨報記者 彭小菲

相關焦點

  • 《北京晚報》記錄前三門護城河發展 見證北京人60年「逐水夢」
    1958年,北京前三門護城河實施擴建,數千名師生和幹部扛起鐵鍬,手動鑿出了一條寬闊的河床。自此,前三門河道開啟了至今60年來千錘百鍊的歲月。而當時備受矚目的前三門河道拓寬工程,就收錄其中。仍是這一年,《北京晚報》迎來了在大街小巷的第一聲叫賣。創刊之初的前四期報導,著墨記錄下市民協力拓寬河道的場面;在之後的60年中,這條先後經歷了整治、封蓋並被百姓思念的護城河,也經常見諸報端。
  • 老北京的魂兒"護城河"
    作為「示範工程」展示後不久,暗溝的「人防工事」作用就基本喪失了。    前三門護城河消失後,1971年,環內城的地鐵二期工程開工,西護城河復興門以北長4.25公裡河道改為了暗溝。但在東護城河明河改暗溝的問題上,質疑和爭論之聲再次出現。
  • 北京崇文門護城河有望「重見天日」
    崇文門綠地預留河道規劃  在崇文門新崛起的商業項目中,不僅要鑲嵌進6座四合院,還要恢復昔日護城水系美景。  明清時期,北京的內城城牆外曾經有一圈方方正正的水系,就是護城河。在正陽門、崇文門甕城附近,這條河道也跟著拐出兩個「U」形彎,崇文門外甚至還架起了一座崇文橋。
  • 護城河改造完工開始注水,國慶節開放
    目前,西安城牆護城河及環城公園(西門-北門-東門段)綜合改造工程河道結構工程已完工,8月1日開始注水。10月1日,護城河景區將全面建成並免費開放。明清西安城地圖初掘丨唐末韓建改造新城後,出於城市防禦的需要,在新城的城牆外環掘了一周的護城河,這就是西安護城河的前身。
  • 東城將恢復前門護城河
    本報訊 (記者 魏銘言)東城區將恢復前門護城河、三裡河、玉河等水系;力爭完成鐘鼓樓、惠王府、明城牆遺址等11個急需修繕文物的修護,日前,東城區文委、區發改委聯合公布《東城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東城區還將推動騰退修繕天壇等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6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梁思成夢想西安實現:城牆護城河14.6公裡環城美景貫通
    還記得,上世紀建國初期,北京大規模城建之時,圍繞拆不拆古城牆爆發過一場激烈爭辯。遺憾的是,主張保留古城牆建成「城牆+護城河+公園」模式的梁思成先生,最終沒有見證這一「夙願」。 所幸,同樣作為古都的西安,不僅完整保留了古城牆及護城河體系,如今也實現了梁先生保護古城牆的最佳模式。
  • 梁思成夢想西安實現:城牆護城河14.6公裡環城美景
    還記得,上世紀建國初期,北京大規模城建之時,圍繞拆不拆古城牆爆發過一場激烈爭辯。遺憾的是,主張保留古城牆建成「城牆+護城河+公園」模式的梁思成先生,最終沒有見證這一「夙願」。護城河始鑿於唐末,為了安防而建,千餘年來,多次疏浚、拓深拓寬、開通水源。1983年、1998年、2004年,護城河經歷了三次大規模治理。進入新時代,《西安城牆保護總體規劃》提出,要將護城河景區打造成高品質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和標誌性景觀。
  • 北京3200公裡自行車道將連成網
    原標題:北京3200公裡自行車道將連成網   到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提高到900公裡,中心城全日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十三五」期間北京繼續實施小客車總量調控政策;地下水年均開採規模控制在17億立方米內,研究推動海水淡化入京;現狀南苑機場將外遷,北京新機場將形成洲際航空樞紐和亞洲門戶……北京市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了新編制發布的
  • 北京古城水系將恢復 前三門規劃護城河
    記者昨天從市規委獲悉,亮出壓在前三門大街「板樓」下的護城河、恢復前門地區的水系,都作為一項構思和長遠打算,被編入在案。「保護水系,不僅對保持古都風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有一定的環保作用。」市規委副主任黃豔介紹道,一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和水有著密切的關係。3000多年來,北京歷代王朝建造的眾多水利工程,奠定了北京市區河湖水系的基本格局。
  • 北京護城河內百餘人無視警示撈魚
    昨天(1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段護城河河道中有百餘人無視隨處可見的行洪河道安全警示牌,忙著撈魚。對此,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一旦上遊洩洪,水流可能會直接把河道中的人衝走,希望大家都能遵守安全警示,不要隨意進入河道。
  • 希臘和塞爾維亞邀請中國修新河道 法媒:連通多瑙河與愛琴海
    雅典和貝爾格勒提出的計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在地緣政治層面雄心勃勃:該計劃將連通多瑙河與愛琴海。據法國《費加羅報》8月29日報導,具體說來,規劃線始於希臘北部城市塞薩洛尼基瀕臨的塞爾邁灣,溯瓦爾達爾河而上,連接摩拉瓦河最後通往多瑙河。這條水路(目前瓦爾達爾河與摩拉瓦河尚未連通)全長約650公裡。它或將打開商品與遊客水路運輸的前景,有望發展沿途的貿易和旅遊業。
  • 北京西南二環濱水步道全部打通
    在八一湖橋區,步道並未實現連通;在開陽橋附近的一處跨河橋下,曾經有鐵皮柵欄「佔路」;蒲黃榆鐵路橋右岸則有鐵柵欄攔住去路……在相關人員的努力下,通過增加臺階、搭建棧道、改造護坡等方式,將28.5公裡沿線的8處「梗阻」全部打通。除了步道連通,城市河湖管理處還重點對沿線的綠化景觀、便民休閒設施等進行了提升和完善,其中景觀變化最大的,就是張老先生走的這段永引渠南岸。
  • 北京將建兩條旅遊連接線 連通七個區縣旅遊景點
    12月29日,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建兩條橫向連通各區縣生態涵養區的旅遊連接線。連接線分「內外環」兩條,「內環」設在淺山區,主要連接各郊區平地範圍內的旅遊景點;「外環」設在深山區,連接各區縣山區內的旅遊景點。市發改委經濟貿易處副處長李強介紹,目前各郊區的旅遊景點都各不相連,去了昌平的景點再想去懷柔,需要折回城裡,走另一條高速到達,很不方便。
  • 消失半個世紀的河道回來了 中張家巷河今日「重生」
    3月23日,記者由蘇州市河道管理處獲悉,位於蘇州平江歷史街區內的中張家巷河西段恢復工程完工,這條「消失」了半個世紀之久的河道終於通水「重生」了。中張家巷河曾是蘇州古城中心直通護城河的主要通道之一,東西走向,東邊連著護城河,西邊連著平江歷史街區的主河道平江河,三條河呈「工」字形。據記載,中張家巷內小河,跨河臥橋,名張家橋。上世紀60年代,中張家巷河道被填埋。
  • 北京再添28.5公裡沿河步道,頤和園到東便門實現「一走到底」
    繼涼水河打通22.4公裡沿河慢行步道之後,本市再添一條28.5公裡長的沿河步道。記者昨天從市水務局獲悉,隨著八一湖南岸慢行系統改造工程的完成,西南二環水系步道連通及河道設施改造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從即日起,市民可以實現從頤和園團城湖到東便門「一走到底」。
  • 西安護城河景區開始注水,將於國慶節全面建成免費開放
    目前,西安城牆護城河及環城公園(西門-北門-東門段)綜合改造工程河道結構工程已完工,8月1日開始注水。10月1日,護城河景區將全面建成並免費開放。護城河上泛舟看水鳥記者在護城河景區已經建成開放的河段看到,遊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蕩漾,水鳥排成一字型划過水面,留下一條條歡快的水痕。
  • 西安護城河景區10月1日建成,並將免費開放
    目前,西安城牆護城河及環城公園(西門-北門-東門段)綜合改造工程河道結構工程已完工,8月1日開始注水。10月1日,護城河景區將全面建成,並免費開放。西安護城河全長14.6公裡,是西安城牆外圍環城一周的人工防護河,曾是古城防禦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唐末,韓建改築長安城時,出於城市防禦的需要,命人在新城的城牆外,繞城牆一圈挖了道護城河,這就是西安護城河的早期工程。
  • 連通北溪、西溪,串聯湘橋湖、上美湖,九十九灣河道整治進入收尾階段
    日前,小V來到九十九灣北溪附近看到,昔日狹窄雜亂甚至淤積的河道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開闊水面,河道兩側護欄修葺一新,還有平整的石板慢道供村民漫步。朝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海金:「接下來,朝陽街道將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對內林至物流城段九十九灣兩岸綠化管養和便道養護,守好這段綠色生態廊道。
  • 漫步護城河畔
    朋友來京遊玩,市內的護城河是一個上好的選擇,因為它是歷史上重要的河道,圍繞這條河道,能讓人產生很多聯想。護城河西南二環濱水步道旁是水綠相融、夜色璀璨的河道,清澈地、靜靜地從通惠河流向大運河。河畔徒步,能領略兩岸風光,目睹文明變遷,感念滋潤之恩。
  • 襄陽:千年護城河重放光彩
    湖北日報訊 (通訊員胡傳林、陳鑫、曾忠保)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襄陽護城河,經改造後重放光彩,風景旖旎。8月20日,遊客行走在西護城河邊新修的木棧道上,河水微波蕩漾,兩岸亭臺樓閣,花木簇擁,仿如畫中遊。按照《襄陽古城保護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從2019年起,襄陽開始全面改造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