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推進10項稅務改革試點,為全國稅務改革發展探路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2月1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嶽瑞軒)稅收工作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不僅為國家治理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還通過調控經濟、調節分配從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社會公平、保障民生福祉,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切實履行稅收職能,不斷改革發展創新,將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今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先後賦予廣東稅務10項改革試點任務,覆蓋黨的建設、稅務信息化、個稅改革、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幹部隊伍建設等關鍵領域。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把改革試點作為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的重要一招,舉全省稅務系統之力、充分發揚基層首創精神,紮實推動各項改革試點落地,力爭試出成效、試出經驗、試出樣板,努力在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為全國稅務改革發展探路。

扛起使命擔當,闖出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

試點是改革的主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

「我們充分認識改革試點既是稅務總局交給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推進廣東稅務各項工作走在前列的重大機遇,切實增強推進改革試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超越一時之需看改革、超越一事之作謀改革、超越一己之念促改革,匯聚起更廣泛、更強大的改革合力。」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吳紫驪表示。

有了「指南針」,接著是以機制促落實,繪好改革試點的「作戰圖」。廣東省稅務局定期召開黨委會聽取重點工作以及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建立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各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協調機制,實現對試點工作的高位統籌。

其中,圍繞10項試點任務,省稅務局分別組建工作專班,實行專人集中辦公,制定59個實施方案及計劃表,細化分解為357項任務,逐項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時限要求,實現了對改革路徑、改革過程的全掌控,還將10項試點任務全部列入到重點督查和績效考核,以嚴督實考確保試點任務落實到位。

吳紫驪表示指出,該局始終把問題意識貫穿改革試點全過程,既從納稅人、繳費人和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又聚焦破解新時代稅收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持續發力,切實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

圖為廣州市天河區納稅人在辦稅服務廳e+稅務智慧服務區網上辦理涉稅業務。(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據介紹,在具體實踐中,該局堅持問題導向,把找準問題作為改革前置條件,先後召開各類調研座談會120餘場,梳理470多個問題,形成了31份專題報告。堅持開門搞改革,既充分聽取基層意見建議,又注重借智借力專家學者和社會力量。比如,在電子稅務局升級等工作過程中,聘請省政務數據局、華為、騰訊等行業專家,以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學者組成第三方委員會,作為決策諮詢機構。

此外,還堅持為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試行《稅收執法過錯行為容錯糾錯辦法》,對稅務人員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充分考慮過錯後果及影響程度,免予追究責任或從輕追究責任,鼓勵基層放開手腳大膽闖、大膽試。

推動落地見效,10項改革試點任務進展順利

一年來,廣東稅務部門強化責任、狠抓落實,既大膽試、大膽闖,又堅持實事求是、善作善成,較好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目前,5項改革試點任務圓滿完成,5項改革試點任務紮實推進、進展順利。

在黨業融合促發展方面,廣東稅務在黨建與業務聯動評價方面推開試點,先行示範。廣東省稅務局制定了1個《黨建與業務聯動評價管理辦法》總指引、4類主體聯動評價指標和2類聯動評價工作模板,形成一套聯動評價主體框架體系,並實現聯動評價幹部管理日常化、數據化,還將聯動評價與黨員日常管理、評優評先、幹部成長發展等相結合,促進黨建和稅收中心工作在同向同行中融合發展。

在稅費徵管服務方面,為使納稅服務更智能、夯實徵管基礎、提升依法治稅信息化水平、徵納質效、體系化開展教育培訓,廣東稅務部門紮實推進多改革試點任務。個人所得稅改革是各界關注的熱點,今年4月,為緩解海量自然人線上涉稅諮詢服務壓力,廣東省稅務局主動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智能諮詢試點申請。

隨後,率先上線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智能諮詢功能,通過分析熱點同步感知納稅人關切提高智能諮詢效率。數據顯示,今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期間累計接收智能諮詢任務73萬條,佔總諮詢量的89%,人工留言諮詢任務同比下降81%,大大緩解諮詢回復壓力,納稅人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

6月,廣東作為全國2個試點單位之一,開展出口退稅管理系統整合試點。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廣東稅務部門抓實抓細需求編寫、項目開發、系統配置等工作,組織專題培訓250場次3.5萬人次, 於8月31日試點上線出口退稅新系統。據了解,新系統不僅整合了徵稅、退稅系統,還具有申報更加便捷、流程更加智能、數據更加集成、風險控制更加精準的特點,無論是對納稅人還是對稅務部門,都產生了深層次的倍增效應。截至11月底,該系統共受理出口退(免)稅業務13.07萬戶次,核准申報退(免)稅業務8.95萬戶次,退(免)稅金額612.98億元。出口退稅辦理在「審核不過夜、退稅不過周」的基礎上再提速至4天;發布56項電子稅務局出口退稅管理功能,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業務佔比達99.3%,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8月,廣東省稅務局率先開展全國法人庫、自然人庫應用生態體系構建工作,聚焦實名認證,提高信息採集效率和信息關聯準確度;聚焦風險防控,有效防範發票增量申請審批業務和不法分子流竄開票風險;聚焦基礎管理,完成了5個業務場景開發;聚焦跨區域辦稅,讓外省納稅人可通過電子稅務局、粵稅通等渠道跨區域實名預約辦稅。

此外,增值稅發票管理內部風險快速反應試點、公務員職級晉升試點、電力類非稅收入管理試點、網絡教育與數字人事「兩測」銜接遞進式教育試點等改革試點項目均紮實落地。

改革帶動全局,發揮試點的牽引作用打造創新品牌

承接全國稅務改革試點任務是挑戰,更是機遇。在落實10項試點任務的基礎上,廣東稅務結合實際探索更多具有基礎性、牽引性作用的改革舉措,以點帶面、以點串線,打造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創新品牌。

比如,在強化增值稅發票服務和管理的基礎上,廣東稅務還建立由1個總體意見+N個制度規範構成的增值稅發票「1+N」管理制度體系,並在廣州、東莞進一步試點上線 「自主領票」功能,即納稅人提交領用發票的申請後,即時自動觸發系統後臺運用大數據進行供票數值運算和確認,自動發放發票電子號段,及時為納稅人補充發票「庫存」,實現發票「一鍵申領」「自動確認」。數據顯示,試點以來「增值稅發票申領分類分級管理」功能累計為137萬戶次納稅人辦理了發票供應業務,有近70萬戶次的納稅人體驗了「自主領票」,省內無風險和低風險納稅人發票申領事項基本實現「秒辦結」。

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稅務總監陳楠楠表示,以前申請發票增量和領用發票,通常免不了跑趟稅務局,稅務局推行「增值稅發票申領分類分級管理」和「自主領票」功能後,公司的財務人員在辦公室點一點滑鼠,就能馬上獲取到稅務局的票種核定確認信息和發票發放信息。遇到促銷活動業務量突增發票量不夠的情況時,也能很快領到發票,有效保障了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

圖為納稅人登錄廣東省電子稅務局體驗自主領票功能。(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又如,藉助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智能諮詢試點經驗,該局進一步拓展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運用,創新升級了全國首個基於微信小程序的省級移動辦稅平臺「粵稅通」,新增智能語音辦稅等掌上服務功能,為更多智慧稅務建設奠定基礎。

吳紫驪表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推進改革的根本前提,堅持問題導向是推進改革的有效途徑,堅持制度創新是推進改革的關鍵保障,堅持上下聯動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該局注重用制度創新來盤活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效能,在全省稅務系統推進規範化標準化一體化建設,制定了369項管長遠、治根本的制度文件,組織編寫1457個業務規範化文本,切實將各領域改革創新成果融入基礎性制度體系,以制度創新持續激發改革動力、保障改革成效。

據介紹,下一步廣東稅務將以釘釘子精神繼續抓好各項試點落實落地,努力續寫更多「廣東經驗」,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各項稅收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努力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相關焦點

  • 張國鈞: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 深圳稅務深度服務改革開放
    近40年來,深圳市稅務系統(以下簡稱「深圳稅務」)與時代共發展、與改革共成長,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創新,不斷開拓進取,以「殺出一條血路」的魄力,完成了一項項從無到有的歷史突破,實現了稅收管理服務從「趕上時代」到「時代前列」的跨越,推動深圳實現了從「稅收窪地」向管理服務「高地」的飛躍,為深圳的飛速發展注入了極大的動力。
  • 愈是改革愈向前 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成立一周年
    轉眼之間,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已經走過一年曆程。回望來時路,四川稅務4萬餘在職幹部職工在改革的集結號聲中,迅速整裝齊集,奮勇擔當、協同攻堅,將改革藍圖從紙面落到地面、從中央遍及縣鄉,取得了好於預期的成效。展望新徵途,四川稅務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飽滿的激情,在高質量推進新時代稅收現代化的道路上砥礪奮進、闊步前行。
  • 廣東稅務打造響噹噹稅貌新品牌 營商暖風助力粵企實現「騰飛夢
    為提高退稅速度支持企業發展,在廣東省市兩級稅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在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市開展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運行試點,實現了從納稅人退庫申請、稅務局審批、再到國庫辦理退庫的全流程無紙化辦理。   而這,也僅僅是廣東稅務部門簡化辦稅手續的一個縮影。
  • 南海攻堅城鄉融合發展為廣東探路
    昨日,南海召開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推進大會,提出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著力點,探索以縣域為單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此重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為廣東乃至全國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示範經驗。
  • 數字人事方興未艾 廣東稅務個人績效考核引領創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愈發緊密,稅務部門也利用新興技術加速推進稅務幹部人事管理的現代化轉型,「數字人事」遂應運而生。數字人事指的是稅務部門運用數字人事信息系統,對稅務幹部的職業基礎、業務能力、領導勝任力、日常績效和公認評價等數據信息進行全面記錄、量化計算,進而形成綜合得分並計入個人成長帳戶,為組織運用和個人成長提供全面、客觀、準確的數據參考。目前,數字人事改革已在全國各省市如火如荼地展開。
  •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召開 明確2018年依法組織稅收收入等六大工作任務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六大工作任務。、深化稅收制度改革、進一步抓好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切實強化國際稅收合作、持續推進依法治稅六大工作任務。此外,稅務總局將主動服務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圍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完善和落實系列稅收支持政策。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並進一步鞏固成果,落實好支持製造業優化升級等稅收政策。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稅收優惠政策作用。
  •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2021年持續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
    據國家稅務總局消息,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於1月8日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在會上介紹道,2021年,將持續優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穩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積極配合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相關規則的銜接與實施。
  • 廣州稅務部門近三年推出206條優化營商環境、扶持企業發展措施
    廣州是全國首批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試點單位之一,市稅務部門先後出臺「便民利企促發展33條措施」「優化科技創新環境10條舉措」以及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三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等文件,近三年累計推出206條優化營商環境、扶持企業發展的措施,刀刃向內持續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
  • 金叄財稅集團董事長 王豔:高校對增值稅改革後稅務管理的對策
    高校為了發展教育科學事業,更好地服務社會,降低合作單位的成本支出,為項目合作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3. 加強增值稅進項稅票認證抵扣的管理首先根據業務需要應儘量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票,對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票進行審核,正確區分哪些項目的進項稅票能認證抵扣,哪些進項稅票不能認證抵扣,符合稅法規定,降低涉稅風險。
  •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興法治——依法治稅照亮稅收現代化光明...
    2016年,全國稅務部門牢牢把握法治稅務建設生命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攻堅時期,堅持改革於法有據、依法推進,運用法治力量凝聚改革共識、打破利益藩籬,有力推動稅收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稅收法定原則的落實已經有了時間表,確定了路線圖,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密切關聯。對此,國家稅務總局出臺《「十三五」時期稅務系統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工作規劃》,堅定將法治作為「十三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的基本原則,明確提出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引導稅收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全面推進稅收事業發展。
  • 國家稅務總局: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
    央視新聞1月8日消息,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今天(8日)舉行。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介紹說,2020年稅費收入預算任務圓滿完成,扣除出口退稅後,稅務部門全年組織稅收收入13.68萬億元。
  • 黔東南州稅務局:稅務藍閃耀苗鄉侗寨
    該項改革從2016年到2018年7月稅務機構合併改革期間,得到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國家稅務總局、州政府以及原省國稅局、原省地稅局主要領導給予表揚性批示,獲得2016年、2018年兩個年度「貴州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2017年黔東南州獲評「全國百佳國稅地稅合作示範區」。
  • 消費稅法公開徵求意見 三方向推進消費稅改革攻堅戰
    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做有關說明。其中,備受關注的是,《徵求意見稿》增加了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的表述,並授權國務院規定具體實施辦法。即在《徵求意見稿》中增加了「第二十條」:「國務院可以實施消費稅改革試點,調整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和徵收環節,試點方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把握好新形勢下稅收工作的取向——在全省稅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從橫向看,去年四川GDP增長15.1%,高於全國10.3%的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2.9%,全國增長1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5%,而全國增長15.6%;固定資產投入全國完成27.7萬億,而四川完成13580億,佔全國1/20,我們有條件在此基礎上加快發展。
  • 改革開放再出發,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這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舉措,既是對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為深圳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給深圳特區「加了任務」,在深圳改革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也標誌著全國改革攻堅進入了新的階段。
  • 新政賦能 太原稅務為煤企「綠色開採」加足馬力
    「資源稅新政施行以來,稅務部門為我們精準解讀政策,優化審批流程,企業10月、11月及時足額享受資源稅減半徵收優惠107萬元,預計每年因此享受稅惠『紅利』1100萬元。資源稅真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稅』,讓我們推進『綠色開採』的信心更足了、決心更大了、力量更強了!」山西焦煤集團東曲礦財務負責人秦孝林激動地說。
  • 甘肅稅務:軟環境鑄造硬實力
    原標題:落地「不來即享」 助企行穩致遠    甘肅稅務:軟環境鑄造硬實力    日前,國家有關部門將甘肅「不來即享」做法列為放管服改革典型經驗,面向全國推廣。    據了解,「不來即享」是甘肅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 (70年稅收「記憶」)深圳稅務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產業發展賦能加力
    經歷了高歌猛進發展的10年後,隨著改革不斷推進,森駿卓越逐漸感到後勁不足。這時,公司從稅務部門了解到,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不僅能提高產品附加值,還能申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等稅收優惠。森駿卓越開始向精密模具生產企業轉型。   公司總經理蔣方榮表示,2011年轉型後,加上出口退稅,公司當年就節約100多萬元稅款,初嘗轉型甜頭。
  • 大連金普新區:勇立改革潮頭 「探路先鋒」邁向開放高地
    樸峰攝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大連金普新區:勇立改革潮頭「探路先鋒」邁向開放高地  中新網大連7月7日電題:大連金普新區:勇立改革潮頭「探路先鋒」邁向開放高地  記者楊毅  位於大連金普新區城區中軸線金馬路中段,大路通衢襟連四方,萬丈高樓拔地而起,車馬川流,街市如晝。這裡是中國第一個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奠基之地。
  •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徐匯區稅務局正式掛牌(附重要通知)
    國家稅務總局第九聯絡督導組常務副組長李萬甫,徐匯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宏偉出席掛牌儀式並揭牌。這是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徐匯區稅務局落實機構改革的標誌性舉措,也是推進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徐匯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宏偉在掛牌儀式上指出,近年來區稅務部門圍繞全面推進營改增試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重要戰略部署,積極發揮稅收職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