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給馬代10億美元還中國貸款?馬爾地夫外長這樣回應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苑基榮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王會聰】「印度將為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幫助償還欠中國的債務,換取在馬常駐印度軍隊」,《日經亞洲評論》28日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目前正在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附加條件是「疏遠中國」。馬爾地夫新總統薩利赫本月中旬上任,新政府的三位部長24日—27日同時訪問印度。《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稱,馬外長沙希德27日在印度表示,印度將為馬爾地夫新政府提供「緊急援助」,但沒有提及具體數字。

《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稱,在本周一於新德裡舉行的會議上,印馬兩國外長同意就經濟和安全事務開展合作。馬外長沙希德「重申馬爾地夫政府將對印度的安全和戰略關切保持敏感」,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印度支持馬爾地夫「確保財政和預算穩定」。報導引述印度政府知情人士的話表示,印方正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目前正與馬方商談分階段提供低息貸款。但這一貸款的附加條件是,馬爾地夫疏遠與北京的關係,與印度建立更穩固的安全關係,包括在馬永久派遣印度軍事人員等。報導稱,兩國有望在馬總統薩利赫12月17日訪問印度前敲定有關細節。

「馬爾地夫宣布重返『印度優先』政策」,據《印度時報》28日報導,11月17日宣誓就職後,馬爾地夫派出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和經濟發展部長三名高級別官員訪問印度。馬外長沙希德27日與印度領導人會談後稱,印度是久經考驗、值得信賴的夥伴,馬爾地夫將重返「印度優先」的政策。他透露,印度政府同意為該國提供緊急援助。印媒引述印度政府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同意為馬爾地夫提供25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幫助該國保持財政穩定,其他援助正在研究中。沙希德27日對記者表示,馬新政府將重新審視該國欠不同國家的債務,其中以中國為主。「前總統亞明曾試圖當『木偶大師』,使印度和中國相互制衡。但他失敗了。我們奉行『印度優先』的政策,但將與所有其他國家交往」,沙希德說。

在馬爾地夫今年9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中,薩利赫意外擊敗時任總統亞明勝選,國際輿論曾預言馬爾地夫將「倒向印度」。薩利赫上臺後,其所屬黨派負責人、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馬前總統納希德稱,新政府將退出與中國的自貿協定,更是讓西方媒體猜測馬新政府將走向「遠華親印」。但馬外長沙希德27日的表態,讓印度媒體有些失落。印度《亞洲世紀》27日稱,沙希德明確表示,「過去50年,中國對我們提供了慷慨的幫助,我們也從中國的繁榮中受益很多。馬爾地夫不能避開中國,這是目前的現實,我們將繼續與中國展開合作」。報導稱,離開印度後,沙希德將前往阿聯、沙特、日本、中國和歐盟訪問。據《印度時報》報導,沙希德還表示,馬政府將在全面重新審視後再對與中國達成的自貿協定做出決斷。馬爾地夫財長埃米爾表示,他認為中國開展的一些項目價格「虛高」,但已經沒有重新談判的餘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龍興春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確實有主觀意願讓馬爾地夫更接近自己,疏遠中國,但問題在於印度是否有能力幫助馬爾地夫。目前印度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很大,為馬爾地夫拿出10億美元,印度有沒有能力、值不值得,都是需要質疑的。

龍興春說,馬爾地夫、斯裡蘭卡、不丹等都表示遵循「印度優先」政策,但當他們提出貸款等要求時,印度並不能完全滿足,因此這些國家才選擇與中國合作。「印度優先」意味著權力,也意味著責任,印度能否承擔起這種責任是一個問題,而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領域與中國合作,是它們的合理權利。

針對報導中稱「印度希望與馬爾地夫建立更穩固的安全關係」,龍興春認為,在安全領域,馬爾地夫一直依靠印度提供的保護,而中國從來沒有試圖改變這一局面,也不存在與印度在馬爾地夫安全領域的競爭。

相關焦點

  • 印度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條件是永久駐軍,會答應嗎?
    11月28日,《日本亞洲評論》報導稱,印度正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幫助其償還拖欠中國的債務,條件則是印度軍隊能夠在這個島國常駐,確保該國落實「印度優先」的政策。不過面對印度的這一要求,馬爾地夫外交部長沙希德在會見記者時表示,過去50年,馬爾地夫得到了中國的慷慨援助,馬爾地夫將繼續與中國合作。
  • 中國大艦隊駛向馬爾地夫?馬代闢謠,印度卻曝光大動作
    20日,馬爾地夫國防部發表聲明,否認有外國軍艦進入馬代水域。21日,多家印度媒體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馬代附近水域沒有中國軍艦,中國軍艦所在位置距離馬爾地夫超過2500海裡(4630公裡)。而為監控中國艦船在印度洋的活動,印度部署了8艘軍艦。
  • 印度磨刀霍霍,準備「入侵」馬爾地夫:提議建造耗資5億美元的橋
    馬爾地夫,它甚至是亞洲最小的國家,但其規模和人口數量卻在印度洋上具有戰略意義,這引起了印度、美國和中國的關注。印度方面報導稱,這三個國家正在爭奪該地區的影響力。馬爾地夫國不大印度、美國和中國一直在通過投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為該島國提供財政援助。在馬爾地夫前總統阿卜杜拉·雅明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投資了大批資金用於基礎設施項目。
  • 9月21日,印度再次對馬爾地夫提供17億援助,原因與中國有關?
    據報導,印度為了加強對南亞地區的投資,增強在南亞的影響力,印度宣布向馬爾地夫提供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的經濟貸款,其目的是幫助馬爾地夫恢復經濟抵擋難關。同時馬爾地夫政府也公布消息稱將通過印度國家銀行(SBI)發行的的國債籌集資金,償還時間為10年。
  • 國際形勢丨劍指中國?印度疫情世界第二,仍提供馬爾地夫巨額貸款
    這對依賴旅遊業發展的國家而言非常不友好,尤其是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國家,因為疫情的原因整體旅遊人數下降20.5%。一直以來,馬爾地夫就是依靠遊客生存的國家,如今的馬爾地夫正在面臨巨大的經營困難。劍指中國?印度自身難保卻還幫助馬爾地夫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政府宣布向馬爾地夫提供將近2.5億美元的貸款,為的就是幫助馬爾地夫能夠完成災後重建工作,對於印度這一反常舉動在國際引起高度重視,印方表示這樣的舉措是為了對抗中國在南亞地區進行的金融活動!印度想要通過馬爾地夫制約中國?如今的印度都自身難保,還能分心來對馬爾地夫未來的發展進行擔憂,不得不說印度的野心真是滿滿!
  • 叫板「一帶一路」大橋 印度打造馬爾地夫最大基建項目
    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宣布計劃在馬爾地夫打造橋梁基建大項目,在長度和造價等細節處直接叫板中國「一帶一路」計劃的標誌性成果「中馬友誼橋」。向亞洲國家展開的外交魅力攻勢能夠解決印度的燃眉之急嗎?印外交部聲明說,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當地時間8月13日和馬爾地夫外長沙希德(Abdulla Shahid)舉行了視頻會晤。
  • 中國在馬爾地夫造了一座橋,沒想到成了印度的心病
    2014年,馬爾地夫正式啟動了建設大橋的計劃。之所以叫中馬友誼大橋,是因為中國出錢,出力,出技術。整個大橋耗資2億美元,中國捐助了1.16億美元資金和7200萬美元貸款。大橋由中國的施工隊中交二航局操刀,採用的是中國標準、中國規範、中國技術。馬爾地夫海況複雜,高溫、高鹽、高溼、高輻射,施工難度本來就大。
  • 印自顧不暇之際,卻向馬爾地夫提供巨額貸款,專家:值得中國警惕
    作者:Autumn 編輯:書鴻 據環球網援引法新社報導,印度宣布向馬爾地夫提供2.5億美元貸款,用來幫助馬爾地夫恢復經濟,此前馬爾地夫因為疫情其旅遊業大幅受損,經濟不斷下滑。
  • 哥斯大黎加尋求中國10億美元貸款 機會渺茫
    據參考消息網1月14日轉引BBC消息,哥斯大黎加總統路易斯·索利斯表示,政府亟需資金應對財政赤字,但中國提供10億美元貸款的時機仍未成熟。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1月13日報導,索利斯1月12日在瓜納卡斯特國立科技大學分校落成典禮致詞時說:「中國政府對是否最終購買10億美元債券並未直接表態,目前看來這並不是選項之一。」
  • 沙特為中國砸百億美元馬爾地夫購礁?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姚麗娟】沙特國王薩勒曼即將於三月底訪問馬爾地夫,伴隨著他訪問的臨近,馬爾地夫及其鄰國印度盛傳沙特將購買一座馬爾地夫環礁。沙特為什麼要在馬爾地夫購買環礁?總部設在英國的「Climate Home」網站5日報導稱,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透露,沙特斥資百億美元購礁是為了保護向中國輸油的航線。
  • 馬爾地夫開始抱怨了
    馬爾地夫開始抱怨了斯裡蘭卡消停了,馬爾地夫開始抱怨?馬外長:或難以還清中國貸款摘要:斯裡蘭卡新總統上任後,有消息稱,該國有意收回與中國籤訂的99年港口協議。不過近日斯裡蘭卡新總理表示,與中國籤訂的港口協議未來可期。
  • 只要馬爾地夫同意印度永久駐軍,印度就給14億美元,還有一個港口
    根據印度國內方面報導稱,印度正在擴大執行「印度洋-太平洋」政策。印度正在擴大其「印度洋-太平洋」政策所覆蓋的區域,以包括印度洋西部和阿拉伯海。這意味著東協、印度洋國家不僅僅是「印度洋-太平洋」的心臟地帶,而且印度這一次戰略還覆蓋包括海灣國家和非洲。
  • 兩年前,中國在馬爾地夫造了一座橋,沒想到成了印度的心病
    2014年,馬爾地夫正式啟動了建設大橋的計劃。之所以叫中馬友誼大橋,是因為中國出錢,出力,出技術。整個大橋耗資2億美元,中國捐助了1.16億美元資金和7200萬美元貸款。02「後院」起火就是這樣一座改善馬爾地夫交通的大橋,卻引起了印度的忌憚。這就不得不提馬爾地夫與印度的關係。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
    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文章聲稱,這座6.7公裡長的大橋和堤道將把馬累與附近的三個島嶼連接起來,在長度、規模和價格上都讓中國的大橋「黯然失色」,號稱是馬爾地夫「最大的民用基礎設施項目」。中國企業曾被許多媒體稱為「基建狂魔」。詭異的是,CNN這篇超長的文章,接下來竟完全沒有再寫印度要在馬爾地夫修建這座橋的任何進展或消息。
  • 釋新聞|親印度領導人上臺後,馬爾地夫會疏遠中國嗎?
    中馬自貿協定是馬爾地夫前總統亞明於去年12月訪華時籤署的馬爾地夫第一個對外雙邊自貿協定,也是中國政府同巴基斯坦之後,與南亞國家籤署的第二個雙邊自貿協定。馬爾地夫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馬爾地夫從中國的進口額約為3.42億美元,而同期對中國的出口僅為26萬多美元。
  • 在馬爾地夫,印度想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結果印度項目爛尾半年
    11月25日美國媒體CNN發表文章,將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中馬友誼大橋跟印度修建的大橋進行對比,然而該篇文章的重點是,中國跟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該文章認為印度在過去一直都將馬爾地夫視為自己的領土範圍,但是隨著中國在馬爾地夫影響力逐漸增強,也導致馬爾地夫逐漸脫離了印度的治理軌道。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很尷尬:前總統感謝中國,印度...
    原標題: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中馬友誼大橋 資料圖按照「中印競爭」的老套路,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足跡讓印度感到不安,印度將該地區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認為馬爾地夫面臨「被拉離其軌道的風險」。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扎心了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
  • 印度將提供14億美元援助 馬爾地夫總統: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印媒稱,印度總理莫迪12月17日在與馬爾地夫總統薩利赫會晤後宣布向該國提供14億美元援助,以幫助這個島國擺脫經濟危機。兩國還籤署了4項協議,其中包括一項關於籤證便利化的協議。據《印度快報》12月17日報導,在一個月內與薩利赫的第二次會晤中,莫迪表示,新德裡希望改善與馬累的貿易關係。他說,印度公司在這個島國有很多機會可以利用。在與薩利赫舉行過雙邊會談後,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成功的會談。我們誓言加強關係。我們希望擴大與馬爾地夫的貿易聯繫。
  • 印度已被我國包圍?馬爾地夫邀請中國,印度洋中心出現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如今已經走進了全球許多國家,但還是有不少國家對我們十分敵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印度國內反對我國的產品和企業還不夠,甚至還想跟我們比試比試。小議覺得印度是不是有點看不清局面。我國修建了一座大橋,印度就宣布自己也要建一座。我們先把印度放在一邊,現在讓我們來到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來看看見證中國與馬爾地夫友誼的中馬友誼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