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馬爾地夫同意印度永久駐軍,印度就給14億美元,還有一個港口

2020-12-13 艦載前沿科技

根據印度國內方面報導稱,印度正在擴大執行「印度洋-太平洋」政策。印度正在擴大其「印度洋-太平洋」政策所覆蓋的區域,以包括印度洋西部和阿拉伯海。這意味著東協、印度洋國家不僅僅是「印度洋-太平洋」的心臟地帶,而且印度這一次戰略還覆蓋包括海灣國家和非洲。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洋-太平洋」概念也在超越經濟,文化和歷史聯繫,包括總體戰略要務。

馬爾地夫,印度「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印度方面表示:「互惠互利,自由,開放,包容和合作的『印度洋-太平洋』之路,可以從開始確定具體行動,以加強在廣泛關注的問題上合作開啟」。「『印度洋-太平洋』具有不可爭議的地理優勢」, 印度方面稱,印度海軍將擴展印度洋的地理區域和戰略區域,令印度海軍不僅涵蓋從印度向東延伸的區域,還有輻射到印度洋,印度現在正在將西印度洋和非洲納入其中。「印度海軍正在戰略影響印度洋東部的國家和通往太平洋的沿海國家,印度太平洋自然包括我們在海灣的西岸鄰居,阿拉伯海的島國以及我們在非洲的合作夥伴。」

馬爾地夫就是一座海上城市

印度戰略專家傑聲稱,印度海軍未來如何在印度洋、太平洋發展有著廣泛的方向。印度專家說,「我們正在取得更大的進步,目前要做的更重要的任務是投入時間和精力,以利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作為一個開放,自由和包容的平臺,印度海軍來提供切實有效的合作計劃。」印度第一個目標選定了馬爾地夫,印度計劃徹底拿下馬爾地夫,這樣利於印度洋戰略。

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和馬爾地夫在第六次戰略合作會議上,回顧了兩國在國防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重點還在於改善群島的連通性。印度與馬爾地夫籤署了三項協議,其中一項涉及金融,一份情報,另一份涉及軍事合作。印度方面稱,「雙方進行了富有成果的討論,涉及一系列問題。會議的主要焦點是實施14億美元的經濟計劃,印度將援助馬爾地夫14億美元,用於發展馬爾地夫」。 「我們雙方同意與馬爾地夫的大馬累地區連通項目合作,該項目將把馬累西部的島嶼與首都連接起來。我們還同意加大工作力度,以增加印度對馬爾地夫的投資和遊客數量。」

印度海軍計劃霸佔印度洋

印度和馬爾地夫的國防合作包括關鍵基礎設施項目,例如:為馬爾地夫海軍建造綜合訓練中心和馬爾地夫國防部大樓,以及建立沿海監視雷達系統。同時印度還與馬爾地夫談判長久駐軍問題,如果馬爾地夫同意,那麼14億美元馬上到帳!

印度在1988年曾經出兵過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方面讚揚了印度政府贈送的5艘巡邏艦對於加強其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印度方面表示,「印度承諾與馬爾地夫結成夥伴,以建立一個強大,繁榮與和平的馬爾地夫」。同時印度方面稱,為馬爾地夫海軍建造的保障中心,必須得到印度海軍首肯,要不,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巴基斯坦等國家海軍戰艦不可以使用和停靠,顯然印度將馬爾地夫看作是未來必須掌控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印度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條件是永久駐軍,會答應嗎?
    歷史上,印度也曾經多次武裝幹預馬爾地夫政局,1988年拉吉夫甘地政府還曾經挫敗了馬爾地夫的政變。由於馬爾地夫本身沒有軍隊,雖然印度的駐軍數量不多,作用卻非常明顯。在今年年初,前總統亞明與印度關係不佳時,馬爾地夫就曾要求印度將駐軍撤走。這次印度提出用10億美元優惠貸款換取永久駐軍,也是看中了這些駐軍對馬爾地夫政局的巨大影響力。
  • 印度將提供14億美元援助 馬爾地夫總統: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印媒稱,印度總理莫迪12月17日在與馬爾地夫總統薩利赫會晤後宣布向該國提供14億美元援助,以幫助這個島國擺脫經濟危機。兩國還籤署了4項協議,其中包括一項關於籤證便利化的協議。據《印度快報》12月17日報導,在一個月內與薩利赫的第二次會晤中,莫迪表示,新德裡希望改善與馬累的貿易關係。他說,印度公司在這個島國有很多機會可以利用。在與薩利赫舉行過雙邊會談後,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成功的會談。我們誓言加強關係。我們希望擴大與馬爾地夫的貿易聯繫。
  • 印度給馬代10億美元還中國貸款?馬爾地夫外長這樣回應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苑基榮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王會聰】「印度將為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幫助償還欠中國的債務,換取在馬常駐印度軍隊」,《日經亞洲評論》28日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目前正在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附加條件是「疏遠中國」。
  • 印度磨刀霍霍,準備「入侵」馬爾地夫:提議建造耗資5億美元的橋
    連接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國際機場所在地,跨海大橋已經建成:這座大橋被命名為中國-馬爾地夫友誼橋。這座耗資2億美元的大橋是由中國建造的,提供1.16億美元的贈款和7,200萬美元的貸款,其餘的由馬爾地夫政府資助。
  • 印度用14億美元拿下一國!馬爾地夫拒絕巴鐵海軍F-22P護衛艦停靠
    印度海岸警衛隊經常到訪馬爾地夫2019年3月25日,印度方面表示自己再次收到來自印度洋地區一個國家的極大力度支持,這個國家就是在2019年開始轉變,全面親印度的馬爾地夫。印度方面表示印度和馬爾地夫就進一步合作的廣泛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包括軍事發展合作和加強與馬爾地夫之間的聯繫。同時馬爾地夫表示「全力支持印度進行的針對巴基斯坦武裝的戰鬥」「印度在進行了一場正義的戰爭」。顯然印度為了獲得它國大力的支持不惜下血本。
  • 馬爾地夫允許外國人買土地 投10億美元永久擁有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印度快報》23日報導稱,馬爾地夫議會周三火速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第一次允許外國人購買該國土地。文章擔心,這為「中國在印度洋布局戰略設施」提供了方便。  馬爾地夫憲法此前規定不允許外國人在該國購地,但土地對外租賃期可達99年。
  • 印度在多少個國家有駐軍呢?
    我們看到,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還是法國,之所以在世界影響力那麼大,而且國家那麼強大,其基礎就在於其海外駐軍,具備相當的全球軍事投送能力。所以很多國家也見樣學樣,最典型就是印度,印度現在在多少國家有駐軍呢?你可能想不到。
  • 9月21日,印度再次對馬爾地夫提供17億援助,原因與中國有關?
    據報導,印度為了加強對南亞地區的投資,增強在南亞的影響力,印度宣布向馬爾地夫提供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的經濟貸款,其目的是幫助馬爾地夫恢復經濟抵擋難關。同時馬爾地夫政府也公布消息稱將通過印度國家銀行(SBI)發行的的國債籌集資金,償還時間為10年。
  • 馬爾地夫允許外國人購買土地 印度高度警惕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印度快報》23日報導稱,馬爾地夫議會周三火速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第一次允許外國人購買該國土地。文章擔心,這為「中國在印度洋布局戰略設施」提供了方便。馬爾地夫憲法此前規定不允許外國人在該國購地,但土地對外租賃期可達99年。該修正案規定,外國人可通過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購地項目永久擁有該國土地,但其中70%須是新生土地。
  • 斯裡蘭卡一度叫停中斯港口城內幕曝光 美媒:印度施壓
    塞納拉特內說:「儘管在斯裡蘭卡國內也存在著一些對這個項目的反對意見,但是,印度政府警告斯裡蘭卡,該項目一旦完成,斯裡蘭卡的主權將被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報導稱,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是在中國領導人2014年9月訪問斯裡蘭卡時籤署的,是斯裡蘭卡迄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金額達14億美元。
  • 中國助力下,馬爾地夫建成13億跨海大橋!卻引來印度「顧忌」?
    原本是改善馬爾地夫民眾出行的好事,如今卻引來了印度的「顧忌」。掌握印度80%能源進口通道!馬爾地夫感謝中國:夢想已成真11月24日,美媒發布文章稱,印度一直將馬爾地夫視為其「掌握範圍」的一部分,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為此印度也趕忙向馬爾地夫示好,包括提供超20億美元(約13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援助等,「來確保它在馬爾地夫的地位」。
  • 伊朗開始選邊站,印度戰略港口淪為擺設,數十億美元打水漂
    伊朗選擇站隊據印度時報在7月16號最新消息,伊方在近期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正在與我國籤訂一份價值4000億美元的貿易協定。在這一份協定中,高達28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石油和天然氣等工業中,1200億美元將用於伊朗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涉及到了電信、港口、銀行以及鐵路等。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
    文章稱,在印度洋的中心,2.1公裡長的中馬友誼大橋從一個田園詩般的環礁上蜿蜒而出,連接著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它的國際機場。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很尷尬:前總統感謝中國,印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文章分別從中馬友誼大橋和印度大橋展開敘述。文章稱,在印度洋的中心,2.1公裡長的中馬友誼大橋從一個田園詩般的環礁上蜿蜒而出,連接著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它的國際機場。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 斥資14億美元!印度大力補貼電動車產業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9日刊載題為《印度將提供14億美元補貼支持本國電動車產業》的報導稱,為鼓勵本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印度政府制定了一項同時針對消費者和製造商的雙管齊下戰略:將提供14億美元(1美元約合6.72元人民幣)的補貼
  • 印度不服氣,和中國在馬爾地夫比建橋,中國已竣工兩年印度卻停工
    從馬爾地夫到斯裡蘭卡,這些在印度洋上的國家,甚至整個印度洋都被印度認為是屬於它的勢力範圍,因此非常警惕域外國家在這些地區的活動。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激增以及中國基建走出國門,中國與馬爾地夫等印度洋國家的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密起來。
  • 印度已被我國包圍?馬爾地夫邀請中國,印度洋中心出現中國製造!
    馬爾地夫相信大家肯定不會陌生,有句話說得好「只要心中有海,哪裡都是馬爾地夫」,足以看出來馬爾地夫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那就是陽光沙灘大海。而馬爾地夫就是一個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陸地面積約298平方公裡,是亞洲最小的國家。馬爾地夫由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組成,雖然風景優美,但是交通尤為不便。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扎心了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
  • 在馬爾地夫,印度想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結果印度項目爛尾半年
    11月25日美國媒體CNN發表文章,將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中馬友誼大橋跟印度修建的大橋進行對比,然而該篇文章的重點是,中國跟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該文章認為印度在過去一直都將馬爾地夫視為自己的領土範圍,但是隨著中國在馬爾地夫影響力逐漸增強,也導致馬爾地夫逐漸脫離了印度的治理軌道。
  • 印度的焦慮:北京與馬爾地夫越走越近
    2013年,馬爾地夫總統雅明上臺,由於印度認為選舉有爭議,導致雙方關係有所惡化。而不久前中國剛宣布的一項數萬億美元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一帶一路」的推出。由此馬爾地夫把目光從新德裡轉向北京,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吸引了中國的投資。在2011年末之前,北京甚至沒有在馬累設立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