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開始選邊站,印度戰略港口淪為擺設,數十億美元打水漂

2020-12-15 東南1號

自從白宮單方面宣布退出兩國核協議以來,兩國的關係就開始惡化,長期以來,伊朗一直飽受磨難,面對列強的經濟制裁,國內的經濟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

然而在近期,一則消息打破了目前伊朗所面對的困境。我國將和伊朗籤訂一份25年戰略合作協定,這一份協定也讓伊朗起死回生。

伊朗選擇站隊

據印度時報在7月16號最新消息,伊方在近期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正在與我國籤訂一份價值4000億美元的貿易協定。在這一份協定中,高達28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石油和天然氣等工業中,1200億美元將用於伊朗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涉及到了電信、港口、銀行以及鐵路等。

與此同時,兩國在軍事領域中也會達成相關合作。協議中表示,伊方將會長期穩定的向我國提供石油,我國在其他領域與伊朗進行深入合作,這也讓兩國在這份貿易協定中,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面對這一局面,印方認為伊方最終選擇了自己的隊伍。這也就表明了此前印度在伊朗的投資徹底失敗,部分項目也陷入到了危難之中。

印度媒體認為,這一份協定的籤署也正在改變其在國際中的立場。印度在伊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漸的消弱,尤其是在這之前,印度在伊不惜成本的打造了一個戰略港口。但伊朗在發布這條聲明之後,也就意味著這一戰略港口成為了一個擺設,數十億美元打水漂,對於印度此前的戰略布局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印度的擔憂

印度專家也表示,伊朗這一次發表的聲明,也正是向國際社會中表明自己已經選擇了隊伍,尤其雙方不止在經濟領域達成合作,甚至在軍事上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印度的軍事專家認為,印度與伊朗的關係一直都比較融洽,在這之前,印度也從伊朗常年進口大量的石油。在伊朗面對美國經濟制裁的時候,印度迫於壓力,退出了雙方籤署的協議。這一行為也讓兩國的關係走向破裂,最終變成這一尷尬的局面。

此次伊朗與我國達成25年貿易協定,也正是打破了美國長期以來的封鎖。兩國也能在這次貿易協定中各自獲得巨大的好處,雙方關係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中巴運營瓜達爾港成功,開始面向阿富汗,印度投資伊朗港口卻失利
    中國直接在港口建設上花費了2.5億美元。根據與巴基斯坦達成的協議,中國在接下來的40年中將從瓜達爾獲得91%的收入。現在來自瓜達爾港口的收入可以通過阿富汗過境貿易來實現。 印度投資伊朗查巴哈爾港口卻是嚴重的失敗。 印度斥巨資在伊朗西巴哈爾以西180公裡左右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大型海港。
  • 狠打美國一記大耳光子:伊朗成功建設阿富汗鐵路,將直通印度港口
    這條鐵路將延伸至伊朗東南部的查巴哈爾港口,這個港口由印度投資,印度希望通過這條鐵路,繞開巴基斯坦,直接與阿富汗實施貿易交流,從而促進了阿富汗的貿易,並使阿富汗的採礦業得到開發:印度和伊朗開採了阿富汗數十億美元的未開發礦產資源。
  • 伊朗核武計劃遭重創!數十億美元打水漂,以色列:近年最大勝利
    ,因為法赫裡扎德是伊朗核項目的總負責人,也被美國和以色列等國指責是伊朗核武器研發的實際「操盤手」,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伊朗嚴密的保護,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據稱,法赫裡扎德曾多次逃脫刺殺,但是百密終有一疏,雖然伊朗對其嚴加保護,但是最終還是被以色列特工找到了下手的機會。
  • 伊朗數十億美元石油易貨貿易換購中國315節地鐵
    伊朗運輸及燃油管理委員會官員日前表示,伊朗已從中國訂購315節地鐵車廂,並以石油作為支付。受到經濟制裁的影響,出口中國的數十億美元原油收益無法以資金的形式流入伊朗,伊朗當局因此決定向中國換購315節地鐵車廂,用以貨易貨的手段解決資金轉移的難題。
  • 巴基斯坦開始為阿富汗出口後,印度著急了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投資伊朗的查巴哈爾港口對印度的重要性如此之高,以至於伊朗已經在這個南部港口,投資發展了將近三十年。實際上,查巴哈爾項目的發展遠遠不止於增進貿易關係和向伊朗出口。印度的首要任務是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戰略聯盟進行競爭,尋找瓜達爾港口的替代品。
  • 印度出爾反爾,數十億美元大單告吹,美提醒一旦開戰必後悔
    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竄訪南亞,其在訪問印度期間還連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一起與印度進行了外長與防長的「2+2」雙邊會談,根據此後媒體給出的消息,印度就與美國在印太地區達成戰略合作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時雙方還訂立了部分共同協作應對「印太安全」的相關協議,不過就在這之後,印度卻出爾反爾,而有關軍購的數十億美元的大單也就此告吹。
  • 烏茲別克斯坦和印度有新動作:伊阿鐵路開通後,伊朗更受青睞
    12月12日印度外交部即宣布,伊朗、印度和烏茲別克斯坦關於伊朗恰巴哈爾港的首次三方會議將於12月14日在線上舉行。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首次三邊工作組會議將由伊朗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副部長以及一名印度國務秘書共同主持。三邊會談討論的重點是伊朗港口的使用問題,烏茲別克斯坦為什麼先向印度提議?
  • iPhone製造商選邊印度?鴻海3億美元投資或已到位
    蘋果公司正計劃將印度打造成為新的iPhone生產基地,而且打算將五分之一產能轉移到印度。為了配合蘋果公司的戰略部署,iPhone製造商鴻海集團(即富士康)宣布在印度設廠,並且轉移生產線到印度。據悉初步計劃首批在印度投資的資金是3億元,並且這筆錢已經到位。
  • 葡萄牙在港口項目上面臨中美選邊:等川普走人再決定
    針對中美關係的惡化,選邊站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各國桌上的一道必選題,遠在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也正在面臨這個艱難抉擇。據印度《星期日衛報》近日報導,今年八月葡萄牙啟動一個國際招標項目,計劃在錫尼什港口建造一個新的貨櫃碼頭。而美國對此項目很有意向,同時中國也在努力爭取該項目。
  • 航海夢破碎,百億美元建造的航母成擺設,專家:只有一國能接盤
    自從二戰之後,隨著美國和蘇聯的崛起,英國這樣的老牌軍事強國也開始逐漸衰落。直至如今,英國已經成了在美國庇護下發展的小弟。不過即便如此,英國也一直積極發展自身的軍事力量。 重金投資的航母成「擺設」 近年來,英國皇家海軍投資上百億美元,建造出了「伊莉莎白女王」號和
  • 印度讓俄羅斯大發戰爭財後,還大規模投資遠東,要建設海參崴港口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在印度失去了伊朗重要的出口港口和鐵路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布,印度將參與到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建設,包括印度將投資俄羅斯投資重要港口-海參崴地區,並承諾向俄羅斯遠東地區提供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 伊朗開始用人民幣來代替美元,並逐漸加固人民幣的地位,一切順利
    據伊朗石油部長的說法了解到,如今已經沒有國家願意與伊朗在石油天然氣領域進行合作,並且伊朗的石油出口也降至數十年以來的最低值。到2020年七月份,伊朗的石油出口減少了92%,減少至八十億美元,而在往年,伊朗石油出口每年可達到1000億美元。
  • 只要馬爾地夫同意印度永久駐軍,印度就給14億美元,還有一個港口
    印度方面報導稱,「印度洋-太平洋」概念也在超越經濟,文化和歷史聯繫,包括總體戰略要務。馬爾地夫,印度「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印度方面表示:「互惠互利,自由,開放,包容和合作的『印度洋-太平洋』之路,可以從開始確定具體行動,以加強在廣泛關注的問題上合作開啟」。
  • 沃爾瑪關閉電商網站Jet.com,33億美元打水漂?
    其實,根據近日公布的沃爾瑪第一季度財報,沃爾瑪營收、利潤雙雙高於市場預期:營收同比增長8.6%,達到1337億美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4.4%,達到40億美元。經濟前景迷茫促使消費者節省支出,居家停擺限制了購物場所,這些因素都提振了沃爾瑪的銷售。營收、利潤均同比上漲,那為何要關掉Jet.com呢?
  • 投資60億或「打水漂」,淪為「陪襯」
    越來越多的城市也開始重視旅遊的發展,很多城市都一躍成為優秀的旅遊城市,比如我們熟知的山東。山東的旅遊資源豐富是眾所周知的,其中最知名的景點就是嶗山,泰山等,不僅是山東省的旅遊招牌,同時還享譽全國。除了自然景觀外,山東省的人造景觀也非常的多。尤其是近幾年古鎮成為了旅遊熱點,山東省也新建了許多的人造古鎮,力圖打造新的旅遊品牌形象。但是卻發展成了一座「空城」。
  • 韓國驅逐艦接近海灣,美國要求放船,伊朗:他們劫持我們70億美元
    在伊朗1月4日扣押了一艘油輪後,韓國國防部立即宣布,把位於亞丁灣的清海反海盜部隊連同直升機一起派往波斯灣。 韓國KBS電視臺1月5日報導說,清海反海盜部隊的一艘驅逐艦已接近荷姆茲海峽,以幫助營救被伊朗革命衛隊襲擊的油輪。它昨天被捕。
  • 比特幣或將成為辛巴威式的特產,美國或囤積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
    根據行業網站Coindesk的數據,目前,比特幣跌破6600美元關口,為5月份以來首次,而過去的一個月中,比特幣價格累計下挫約24%,今年6月,比特幣曾在近一年以來首次升破9000美元,最終在13000美元上方見頂。
  • 海外港口背後的中國資本:一年投資超200億美元
    海外港口背後的中國資本:一年投資超200億美元2017-10-02 14:22:24 國際金融報   海外港口背後的中國資本  根據年報,去年招商局旗下港口貨櫃吞吐量為9577萬TEU(標準貨櫃),同比增長14.5%。今年上半年,招商局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5016萬TEU,同比增長8.9%。  截至2016年底,招商局海外港口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投資的49個港口分布在19個國家和地區。
  • 美國為什麼這麼想搞垮伊朗
    進入近代之前伊朗始終致力於奪取中亞和阿富汗,從而取得對當時的遜尼派霸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優勢。然而形勢在19世紀晚期悄然發生了變化。隨著西方列強的日漸崛起使當時的中國、印度、土耳其等亞洲國家或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或直接被完全佔領。在這一過程中伊朗的愷加王朝成為了英國和俄國的爭奪的勢力範圍。
  • 印媒四處造謠被伊朗「打臉」,原因是鐵路大訂單,印度被中國擊敗
    據北京晚報報導,近日《金融快報》、「The Print」等之類的印度媒體紛紛撰文稱中國和伊朗籤署25年合作協議「影響」了伊朗政府作出正確判斷,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伊朗從恰赫巴哈爾港至扎黑丹的鐵路大訂單被中國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