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人才懂的——格林童話裡的血腥情節

2020-12-11 魚羊秘史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集,陪伴許多孩子度過了童年時光。尤其是格林童話,因為篇幅適中、情節曲折、結局美好等原因,備受兒童歡迎。

最近幾年,網上開始傳「原版格林童話」、「真實的格林童話,毀童年」等說法。這種說法越傳越熱,把故事弄得越來越離譜。即使後來有人說:所謂的「原版格林童話」其實是日本一個作家的作品,類似於同人故事,與格林童話無關。所以,《原版格林童話》不是原版《格林童話》。

其實,網上傳《原版格林童話》。說是空穴來風,並非毫無原因。

格林童話中,確實有一些使人汗毛倒豎的血腥情節。

舉個例子:在故事《杜松子樹下的故事》(也叫《檜樹》),這個故事被許多人稱為童年噩夢。一個無辜被謀殺的男孩,一個冷靜的肢解繼子屍體的繼母,一鍋屍塊煮成的肉湯,無知無覺吃得津津有味的父親……以及後來被磨石砸死的女人。

這些元素集合起來,的確會使長大後的我們毛骨悚然。可是當年的我們並沒有十分恐懼,這是為什麼呢?

兒童的想像更多是那種天馬行空式的想像。比如說你告訴他眼睛,他能想到耳朵;而成人的想像是填補式想像。比如說你告訴他一間屋子,他會腦補屋子裡的陳設。

所以,雖然格林童話裡的一些情節都比較暴力血腥,但並沒有嚇到小孩子。因為這些血腥暴力元素都是一筆帶過,沒有細節描寫。所以孩子是感受不到這些故事的可怖。

只有孩子長大了,想像方式發生了改變,回憶童話故事的時候才會注意到那些可怖的情節。大人才會說毀童年,小孩子心裡只有城堡、公主、王子還有善良的仙女。

我們只能說,童話故事真的只是給小孩子看的。說什麼毀童年?誰讓你這麼大個人看童話故事了?裝嫩!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總結一下,《格林童話》中的「少兒不宜」元素吧。

酷刑:在《格林童話》中,故事總是遵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原則。壞人受到懲罰,而大boss(往往是國王)一定會用一種酷刑處死壞人。

印象最深的酷刑有:釘子桶、絞刑架

所謂釘子桶,是《牧鵝姑娘》中出現的。惡毒的侍女冒充公主,並聲稱公主是自己的陪嫁丫鬟。為了隱瞞真相,她還讓王子殺死了會說話的馬。

誰知事情的真相還是被國王知道了。國王故意在宴會上問那個侍女「欺騙國王的人要受到什麼樣的懲罰」。結果那個侍女就毫無察覺的說出了那個酷刑:應該把那個人裝到訂有長釘的桶裡,讓兩匹馬拖著桶不停地奔跑,直到那個人死去。

這個酷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其殘忍血腥外,還因為它充滿了歐洲風格。歐洲的酷刑依賴器具,喜歡釘子。大家可以去搜一下「鐵處女」和「尖釘搖籃」。

不得不吐槽,國王們真的很喜歡讓犯人自己選擇刑罰(雖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屍塊:除了杜松子樹的故事,還有一些故事中常常出現屍塊。比如被許多人稱為童年陰影的《費切爾的怪鳥》。

三姐妹依次被一個魔法師帶走,每個女孩都在和魔法師共處一段時間後得到了一串鑰匙和一個雞蛋。魔法師離開一段時間,告訴女孩除了盡頭的那個房間,任何一個房間都可以隨便進入。當然雞蛋也要一直帶走身上。

結果兩個姐姐不負劇情套路,拿著雞蛋進入禁止進入的房間。在看到裝滿了屍塊的大盆後,成功把雞蛋掉進盆子裡。

魔法師回來,看到雞蛋上的血跡,就把兩個姐姐拖到那個房間砍死,之後就被扔到了那個盆子裡。

在兩個姐姐都被殺死後,小妹被魔法師擄走了。和兩個姐姐不同,小妹把雞蛋放到了別的地方,才去了那個屋子。

結局當然是聰明勇敢的小妹取得了勝利。她假裝同意魔法師的求婚,讓魔法師給她的父母送金子。實際上讓復活的姐姐躲進裝金子的筐裡,姐姐回家告訴父母事情的原委。姐妹們最終得救。

可是那個裝滿了屍塊的盆子,還是讓人心裡發寒。

謀殺:這種情節在格林童話裡實在是太多了。

《三片蛇葉》中,公主因三片樹葉起死回生,卻失去了對丈夫的愛,在船上夥同船夫把丈夫從船上扔了下去,企圖淹死丈夫;(改為。)

《會唱歌的白骨》中,哥哥為了搶奪弟弟的功勞,殺死了弟弟,把弟弟的屍骨埋到了橋下。可是數年之後,牧羊人在橋下拾到了能唱歌的白骨。牧羊人把這跟白骨獻給了國王,國王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隨後懲辦了惡人,厚葬了弟弟。

《金鳥》中,兩個哥哥為了搶功勞(又是個壞哥哥的故事),把弟弟推進了枯井裡。幸好小狐狸出手相救,弟弟才得以保全性命,並且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誠然,《格林童話》中有許多故事中帶有一些比較「重口」的情節。不過這些情節一般都是很簡化、很粗略的一筆帶過。一般被嚇到的都是成年人,孩子只會關注那個美好的結局。

話說回來,孩童唯見其天真,成人能見其兇殘。或許這正是童話的奇妙之處呢。

作者:稚舒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格林童話能否給孩子看?裡面的情節太血腥,大人看了都會做噩夢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這些童話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就算沒看過,也有耳聞,這些都是來自於《格林童話》,這是歐洲德國的民間文學,總共收集了200多個故事,所謂"童話"自然是給孩子看的了,但《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其實都很血腥暴力,看人令人毛骨悚然,並不適合孩子
  • 親悅讀丨原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其實是盜版日本小說惹得禍
    上期咱們了解了,很多源自民間的童謠和故事,囿於歷史的原因和認知的局限,最初的版本會帶有一定的暴力血腥等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中的一些童謠和故事。但是,這幾年,社會上流傳原版《格林童話》不僅恐怖血腥還涉黃 ,「很黃很暴力」。這是真的嗎?上期我們分析過,《鵝媽媽童謠》當中很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內容,顯得比較血腥恐怖。
  • 原版格林童話:內容敏感暴力,作者曾改動大量殘忍劇情
    最為典型的就是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其中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在人群中流傳,然而它最初的誕生卻也是源自"深淵",原版的格林童,原本內容很敏感很暴力,是一部寫給大人們的"童話",歷經一代代作者改編與刪除了大量情節後,才逐漸變成了如今的給孩子看的童話。1.
  • 歷史考據:《格林童話》原始版本很黃很暴力
    童話是由成人製造的/講給孩子聽的/這更像是一場欲望的謊言/竭力掩蓋欲望 /但卻欲蓋彌彰   世界上只有兩種床頭讀物,一種是《PLAYBOY》,另一種就是童話。  童話真的那樣純潔無暇嗎?羅伯·達頓等歷史學者指出:童話也是一種歷史資料,儘管帶有幻想色彩,但它擺脫不了春夢的味道。   童話,只是美麗的故事?它是一本進入社會的法律書;是故事版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童話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充滿了費解的隱喻和神秘的咒語,通過它,我們能直達幽暗深邃的內心。   也許童話真正想要表達的,和它字面上的意思並不一致。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童話故事,在國外最早被稱作『Fairy Tales』,『Fairy Tales』這一詞原本的意思是『精怪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集》,就是搜集了國外的一些民間故事並加以整理修改才推出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童話故事都是在小時候聽的,卻能讓我們記一輩子?有人說,童話故事是為小孩而設的,故事中蘊藏著他們對這個世界該有的認知,故事的教訓也是他們一輩子也受用的道理。然而,童話故事的美麗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也是成人們用來包裝真實世界的糖衣。
  • 格林童話,毀童年?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白雪公主的神話世界讓人嚮往,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或多或少和《格林童話》有關,小紅帽、美人魚、青蛙王子,這些活靈活現的經典童話人物,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個快樂的童年。不過,《格林童話》這本看似美好而浪漫的童話故事集,卻一直遭受非議。
  • 你看過的格林童話《灰姑娘》才是最悲慘的版本
    十九世紀,格林兄弟在他們編撰的《格林童話》裡整理收錄了民間故事《灰姑娘》,這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流傳至今的版本。知名度甚至比早於他一百多年的夏爾·佩羅創作的《灰姑娘》更響亮,後世對《灰姑娘》改編達到五百多個版本,而離我們最近的電影版《灰姑娘》和動畫版《灰姑娘》都已刪去了很多兒童不宜的血腥暴力故事情節。你看過哪個版本的《灰姑娘》?歡迎文末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本文。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
  • 親悅讀丨格林童話陷爭議,與之齊名的安徒生童話還好嗎
    最近兩期親悅讀,咱們從網紅劇《隱秘的角落》的插曲《小白船》,談到了最早的童謠集《鵝媽媽童謠》裡的那些「恐怖童謠」和早期《格林童話》版本中的血腥暴力情節,這些都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並且澄清了《格林童話》涉黃的傳言,那是被前些年盜版的日本小說以訛傳訛了。
  • 《格林童話》如何「被色情」? 剽竊版權行銷10年
    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有關人士介紹,這本書內容低俗,篡改歪曲了《格林童話》中的經典故事情節,顛覆了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等經典童話形象,其中色情、恐怖、殘酷等情節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已違反《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有關規定。該書出版方日前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勒令停業整頓。童年時那盞伴隨入眠的溫馨小燈,如何幻化成了風化場所的妖冶紅燈籠?
  • 格林童話這麼來的?電影《格林兄弟》顛覆童話,嚇哭不少小朋友吧
    所以《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可以說是對300年前社會的真實反應,當然是無可避免地展示了當時的黃暴、血腥和成人社會。與之對比的就是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童話》最初是安徒生對他對兒時所聽過的故事進行的改寫和再創作。
  •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黑色童話》人物反套路。《黑色童話》劇照。營造鬼魅氣氛。《黑色童話》通過成人化視角呈現另類童話世界。《小紅帽》及《糖果屋》都是《格林童話》裡的經典篇章,《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全書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
  • 《格林童話》最初版本色情又暴力,竟跟格林兄弟的童年有關?
    提起《格林童話》,說其在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絕不為過。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世人幾乎都能把《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等著名故事倒背如流。但這當中又有多少人了解格林兄弟倆雅各布 格林和威廉 格林呢?又有誰知道,他們畢生的成就與對後世的影響,其實遠超過發行的童話故事集呢?
  • 新華書店一本「格林童話」 內容涉及暴力、色情
    浙江在線12月02日訊白雪公主是因為與父親亂倫,才招來王后的追殺;白雪公主逃入森林,夜夜與七個小矮人交歡;王子之所以愛上死去的公主,是因為他有戀屍癖……  如果說以上橋段是真實版的「格林童話」,你相信嗎?眼下,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裡放著這樣一本「格林童話」,書封言之鑿鑿地說「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修飾後的第7版,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
  • 《格林童話》是成人童話!大尺度原版令人乍舌,堪比恐怖小說
    其實格林童話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本書則是經過了45年,無數次的修改後,見到的樣子。《睡美人》其實《睡美人》原本叫做《太陽月亮塔利亞》。故事前半段和現代版的差不多。女主角塔利亞死於亞麻布,也是被放到了森林一座城堡裡。接著,她被一個國王發現,國王被她的美貌打動,然後對著她屍體**。事後國王就走掉了。而塔利亞就在沉睡中生了一對雙胞胎,雙胞胎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無意將口中的毒素吸了出來,於是塔利亞就醒了。第二次國王像再來一次的時候,發現她醒了,還有了孩子,兩人於是注入了愛河。
  • 色情版"格林童話"令人不恥
    近日,一篇題為「『色情版』格林童話杭州新華書店開售,內容不堪入目」的新聞報導,引起網友熱議。  原版的格林童話內容,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不僅令人戰慄,還令人不可思議,令人不恥。
  • 格林兄弟與《格林童話全集》
    《格林童話全集》原版封面《格林童話全集》,原名《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共收錄200多個德國民間童話故事,搜集整理者是德國的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4—1863.9.20)和威廉·格林(1786.2.24
  • 顛覆童年,格林童話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你知道幾個?
    看到這裡整個人一哆嗦,這哪裡是我看到的格林童話。自然,它不是最初的童話,而是來自後世的改編黑童話。但最初格林童話的黑暗不亞於後來改編的程度。那些我們熟悉的童話不是我們今天在格林童話中讀到的篇目。讓我們來看看格林童話的真相。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
  • 對格林童話的開發史:改寫版本令人眼花繚亂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格林童話成了歐洲民間童話的象徵呢?  熟悉童話發展史的人都知道,童話故事(fairy tale)雖然有其民間口傳起源,但作為一種文體或文類被承認,卻是得益於17、18世紀法國上流社會的社交需要。童話故事起初並不面向兒童,而是成人的社交與娛樂工具。
  • 成人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
    》,而在如今的書市上,卻有一本名為《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完全顛覆了童話的美好,黃色、暴力摻雜進了純淨的童話世界。在書市中間的一家店面,我們有了發現,老闆神秘地從身後的隱蔽處抽出一本書,並告訴我們,因為這本書頗受爭議,相關部門要求書店下架,出版社也要收回,所以很多店裡都沒有了。「這本書很熱銷,所剩不多了。這本還是正版書,標價25元,最後一本20元賣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