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小茴說歷史」百家號,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明朝和滿族發生了幾次戰略性的決戰。今天,小編今天要講的這場戰爭是兩個政權之間的最後一場決戰——松錦戰役之戰。松錦戰役於公元1640年爆發,戰爭的一方清軍為此投入了所有的八旗精英,而明朝也投資了所有的國防精英,其中就包括「九邊精英」。這場戰役可以說決定了兩個朝代的最終命運。今天,我們將討論這場戰鬥以及背後的一些故事。
1640年,皇太極發動八旗軍主力圍攻明朝軍事重鎮遼東錦州等地,以清理明朝在遼東錦州等地建立的軍事堡壘,並為以後入關掃除障礙。錦州守將祖大壽向當時任遼東地區明朝總督洪承疇求助,崇禎皇帝為了了解錦州之圍,下令將「九邊精英」交給洪承疇,並命令他出山海關去營救錦州。
九邊軍,明朝在北方建立的九個軍事區,包括了當時明朝幾乎所有的精英部隊。九邊精英,可以說是明朝最後的軍事支柱。八旗圍困錦州很久,祖大壽眼看無法守住錦州。洪承疇率領13萬名明朝精英部隊通過邊境營救他們,並贏得了與八旗軍第一次交戰的勝利。然而,洪承疇擔心滿族騎兵的機動性強,如果他們行動過於魯莽,會被皇太極利用漏洞,因此,他計劃從寧遠一步步進攻錦州。
然而,北京崇禎皇帝命令洪承疇在軍事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快速行軍。在皇帝、監軍和他的同事的敦促下,洪承疇無能為力,不得不率領明軍主力進攻。明朝軍隊與八旗軍激戰,八旗幾乎崩潰。皇太極有病在身,患有嚴重的鼻出血。但是當他聽到松錦戰役在前線失敗的消息時,他立刻擔心起來,晝夜兼程趕向前線500裡。
皇太極急忙制定對策,他發現明軍正全力以赴,後方空無一人。因此,他秘密派遣精銳騎兵偷襲了藏在塔山的明軍糧草,導致明軍缺乏軍事物資,陷入被動地位。洪承疇現在進退兩難,無奈之下他必須命令他的部隊突圍。夜晚,數十萬名明朝士兵陷入混亂中逃命,在混戰中被自己人踐踏的死者不計其數。當時,洪承疇有八名總兵,除了吳三桂和其他逃到杏山僥倖活命,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被困在洪承疇身邊,別無選擇,只能撤退到松山市。
最後,在八旗軍的衝擊下,松山城將投降,松山將淪陷,洪承疇將很快投降清朝。明朝軍隊在松錦戰役中殺死了5萬多人,數百裡的屍體遍野,投海而死的人不計其數。史書寫著「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這意味著明朝的精英防衛力量在一大戰中被完全摧毀,國家儲備的軍事物資多年來也已經丟失,明朝的最後力量已經消耗殆盡。
松錦戰役後,明朝的主力幾乎被完全摧毀,間接導致了李自成在內地的不可戰勝的地位,最終導致了明朝。洪承疇向滿清投降後,他為滿清政權的正規化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在清朝成立初期成為大功臣。松錦戰役的倖存者吳三桂最終成為清朝南徵的急先鋒。對於這場決定性之戰你有哪些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