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成都學彝族月琴 未來創作將融入傳統音樂元素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蔡徐坤與賈史帥波以及兩位彝族小朋友合影。 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11月29日電 (記者 徐楊禕)29日,人氣歌手蔡徐坤現身咪咕音樂舉辦的「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彝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與傳統的音樂交流。現場,蔡徐坤還向賈史帥波討教了幾招彝族月琴彈奏技巧。

交流會中,蔡徐坤認真觀看了由賈史帥波與彝族小朋友共同帶來的彝族音樂表演。彝族小朋友們現場清唱了民族歌曲,動人的歌聲和富有特色的曲調讓大家沉浸其中。隨後,蔡徐坤還收到了孩子們為他特別準備的禮物——咪咕音樂攜手粉絲團開展的「音樂能量之旅」特別版紀錄片,對這場中華傳統音樂文化推廣活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感觸。

蔡徐坤向賈史帥波「學習」彝族月琴彈奏。 鍾欣 攝

蔡徐坤坦言,「真樂能量之旅」所傳遞出來的愛與能量,成為他與賈史帥波本次默契交流的契機。看到粉絲們在「音樂能量之旅」中積極熱情的表現後,蔡徐坤驕傲地為自己的粉絲點讚:「謝謝他們的實際行動讓傳統音樂鮮活起來,他們很棒!」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傳統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在多流派、多時空的碰撞之下產生的精彩。

蔡徐坤嘗試彈奏彝族月琴。 鍾欣 攝

此前,蔡徐坤粉絲團在峨邊黑竹溝鎮開啟了「音樂能量之旅」系列活動的首站旅程。為期兩天的音樂體驗裡,粉絲們觀賞了極具民族特色風情的音樂劇《美神甘嫫阿妞》,造訪了彝族特色群居部落。在與賈史帥波的交流中,粉絲們首度接觸到了彝族月琴這種傳統樂器,並學唱了經典歌曲《帶我到山頂》,更在篝火晚會中「安利」蔡徐坤的歌曲《Wait Wait Wait》和《You Can Be My GirlFriend》,玩轉「打歌」新方式。不少粉絲表示因為蔡徐坤多元的音樂風格,讓他們也願意去了解發現傳統、經典音樂的魅力,為傳統音樂的傳承與弘揚貢獻自己的力量。

「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去實地探訪傳統音樂的發源地。」蔡徐坤告訴記者,傳統民族音樂的魅力無限,在自己今後的創作中,也將加入這些音樂的元素。他希望粉絲們能與自己一起傳承、發揚民族音樂文化。(完)

相關焦點

  • 蔡徐坤成都學彝族月琴 未來創作將融入傳統音樂元素
    蔡徐坤與賈史帥波以及兩位彝族小朋友合影。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11月29日電 (記者 徐楊禕)29日,人氣歌手蔡徐坤現身咪咕音樂舉辦的「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彝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與傳統的音樂交流。
  • 蔡徐坤成都學彝族月琴 身體力行帶領粉絲助力公益
    Yes娛樂11月30日綜合報導 11月29日下午,創作歌手蔡徐坤現身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系列活動「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彝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與傳統的音樂交流。交流會中,蔡徐坤認真觀看了由賈史帥波與彝族小朋友共同帶來的彝族音樂表演。彝族小朋友們現場清唱了民族歌曲,動人的歌聲和富有特色的曲調讓大家沉浸其中,也讓蔡徐坤對這場中華傳統音樂文化推廣活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感觸。
  • 蔡徐坤成都學彝族月琴 身體力行帶領粉絲助力公益
    Yes娛樂11月30日綜合報導 11月29日下午,創作歌手蔡徐坤現身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系列活動「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彝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與傳統的音樂交流。交流會中,蔡徐坤認真觀看了由賈史帥波與彝族小朋友共同帶來的彝族音樂表演。
  • 大涼山深處 彝族月琴聲悠悠
    30歲的阿體說日和56歲的阿魯克古都是美姑縣人,多年來,他們致力於彝族傳統樂器月琴的傳承發展,不僅搜集了200多首彝族民歌並整理成樂譜,還開辦起4個月琴班。今年,他們準備將月琴班開到省內更多地方,要讓這個始自唐代的民族傳統樂器代代傳承下去。自小聽著月琴聲長大    阿體說日家族十幾代人彈唱月琴,傳統的民歌和樂曲一代代流傳下來。8歲開始,阿體說日跟著爸爸學月琴。
  • 不愧是c位出道的小鮮肉,蔡徐坤刻苦學習彝族月琴助力公益
    11月29日下午,歌手蔡徐坤現身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系列活動「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黎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傳統的音樂交流。蔡徐坤之前就學習了彝族月琴,並親自在現場為觀眾演奏,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
  • 不愧是c位出道的小鮮肉,蔡徐坤刻苦學習彝族月琴助力公益
    11月29日下午,歌手蔡徐坤現身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系列活動「音樂能量之旅」活動現場,與四川黎族民族音樂人賈史帥波,展開了一場跨越流行傳統的音樂交流。蔡徐坤之前就學習了彝族月琴,並親自在現場為觀眾演奏,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98年出生的蔡宇坤,今年才20歲。
  • 威寧| 彝族古老的月琴調
    彝族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民族他們的音樂種類繁多 內容豐富在人類音樂的長河裡獨樹一幟月琴調就是其中最閃耀的光芒威寧彝族的月琴調和月琴相伴相生根據威寧彝族古書《懇咪數》與《剃透數》的記載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月琴的雛形月琴歷史悠久不僅在宋代《樂書》中有記載在雲南巍山彝族自治縣文昌宮橋墩壁畫
  • 非遺暑假班 學月琴學民歌
    非遺暑假班 學月琴學民歌     □本報記者 鍾美蘭    7月15日,涼山州民族幹部學校,陽光灑落林間,傳來零落的琴聲,來自美姑縣專職音樂培訓老師阿鐵說日正在教學生練習月琴指法。
  • 貴州黔西:十年匠心制彝族月琴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彝族退休幹部安榮發,10年的時間裡,精心製作了100餘把月琴。由於他製作的彝族月琴做工精美,音色清脆悅耳,他的虎頭月琴被省市民族文化館、博物館等單位永久性收藏。圖為2020年4月16日,安榮發在給月琴安裝琴弦。(羅興祥攝/光明圖片)
  • 貴州黔西:十年匠心制彝族月琴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彝族退休幹部安榮發,10年的時間裡,精心製作了100餘把月琴。由於他製作的彝族月琴做工精美,音色清脆悅耳,他的虎頭月琴被省市民族文化館、博物館等單位永久性收藏。圖為2020年4月16日,安榮發在給月琴安裝琴弦。(羅興祥攝/光明圖片)
  • 融入成都元素講好成都故事
    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閉幕式總導演甲丁表示,目前所有主創團隊都已經在成都開展採風調研與創編工作,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開閉幕式。  看點1:三個視角看成都開閉幕式將融合體育元素、文化元素、藝術元素,突出視聽衝擊力、藝術感染力、思想共鳴力,充分彰顯國際範、中國風、巴蜀味。  看點2:豐富的成都元素開幕式將適度融入太陽神鳥、大熊貓、川劇變臉、都江堰、青銅面具人等成都文化元素,嵌入三星堆、九寨溝、恐龍等四川文化元素。
  • 蔡徐坤將傳統樂器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 呈現舞臺震撼效果
    青年榜樣音樂人蔡徐坤受邀出席今年的百度奇妙夜。他帶來了一首全新改編的歌曲---《重生》,舞臺呈現中還融入了大鼓的群秀。在以往的音樂作品中很少見這種大鼓群秀的,蔡徐坤的這首《重生》經過改編加以大鼓的融合,有一種氣勢宏大的東方儀式感。原曲是比較西式的搖滾,但在加入了中國的民族樂器大鼓演奏之後,就又添了幾分東方的搖滾的味道了,但是仍有西方搖滾裡舞臺爆發力的這種音樂氣場。
  • 蔡徐坤百度好奇夜將傳統樂器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呈現震撼舞臺!
    青年榜樣音樂人蔡徐坤受邀出席今年的百度奇妙夜。他帶來了一首全新改編的歌曲---《重生》,舞臺呈現中還融入了大鼓的群秀。這次的《重生舞臺》,從改變編曲到樂隊成員,從頭到腳的服化及表演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而這些完完全全都是蔡徐坤的構思。這個年僅22歲的少年,卻將音樂風格把控的如此精準,同時也將舞臺張力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 【學知識】月琴:京劇「三大件」之一
    自晉代起月琴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北宋陳暘《樂書》記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晉阮鹹造也」。月琴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代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杆變短,音箱呈滿圓形,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 伴著月琴口弦圍著「火塘」跳舞 「火把節」帶小朋友感受彝族風情
    穿著彝族傳統服飾,伴著彝族月琴、口弦的美妙樂音,圍著「火塘」翩翩起舞……近日,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攜手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五彩雲霞歌舞團推出的民族文化歌舞系列展演《寶貝愛中華》第三期《彝族專場》在劇場隆重上演。
  • 蔡徐坤創作公益新歌《Home》:用音樂傳遞大愛獲網友稱讚
    微博截圖4月9日,武漢離漢離鄂通道管控解除第二天,蔡徐坤為抗疫創作的公益歌曲《Home》正式在全平臺上線,擅於將情感融入音樂的蔡徐坤,以最誠懇簡單的表達,讓溫暖層層遞進地直擊聽者內心。歌曲一經上線就收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口碑獲贊。
  • 民族文化傳承人「月琴王子」彭銀髮
    他出生在永善縣伍寨彝族苗族鄉的一個彝族聚居村寨,父輩也是從事月琴表演的民間藝人,因覺得這個職業辛苦,難以成就大器,不願子承父業,也就不願意教授。可是經歷了月琴胎教,呱呱墜地開始就耳濡目染,彭銀髮血液骨子裡種下了月琴基因。五、六歲就成天抱起月琴玩,不知不覺就能彈出點調子了,村子裡的鄉親對他父親說:「你兒子有月琴天賦,好好培養有前途。」父母不僅不採納親友建議,反而回家罵他:「好好讀書,不準學月琴!」
  • 伴著月琴口弦圍著「火塘」跳舞 「火把節」帶小朋友感受彝族風情
    穿著彝族傳統服飾,伴著彝族月琴、口弦的美妙樂音,圍著「火塘」翩翩起舞……近日,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攜手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五彩雲霞歌舞團推出的民族文化歌舞系列展演《寶貝愛中華》第三期《彝族專場》在劇場隆重上演。
  • 彝族兄弟的戲劇表情
    大山裡的嘹亮童聲與簡潔自然的彝族舞蹈,讓這個節目不愧為全場最高人氣。濮存昕在大家的要求下念起了詩人郭小川創作的那首舒心暢快的《祝酒歌》,並稱打贏扶貧攻堅這場仗後,全國人民都會為大涼山鼓掌舉杯。  由於正逢彝歷新年,《老人打火》《畢摩祈福》等祥和的祈福節目,《彝族月琴》《摩梭納西》等原生態歌舞,彝族高腔與克智等傳統戲劇展示,以及吸引了外籍樂手加盟的涼山交響樂團與大涼山合唱團的現代演繹,都讓盛典呈現出豐富色彩。此外,現場還舉行了戲劇教育之涼山西昌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高校未來將派老師前來授課指導。
  •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史雲森與彝族群眾共奏《留客歌》
    當天上午,史雲森一行在火把廣場參觀了古彝一條街、民藝店、非遺工坊、文創好禮店、阿斯牛牛農夫店等各具特色的文旅產品展示空間以及阿惹妞實景劇場、中國彝族音樂產業基地等文化藝術創作演出空間。在參觀彝族漆器、彝族傳統服飾等極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後,對彝族文化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他詳細詢問並了解了彝族的歷史起源、畢摩文化、古彝文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