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天橋區謀求城市發展新境界 打出城市更新「組合拳」

2020-12-07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0日訊 8月20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四場發布會。城市更新肩負著發展空間拓展、城市活力重塑、人文記憶再生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核心引擎。濟南天橋區作為濟南的老工業基地,今年以來城市更新做了哪些工作?

對此,濟南市天橋區副區長劉敬濤在發布會上回答說,今年以來,濟南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加大了城市更新項目扶持,天橋緊跟全市步伐,堅決抓住這一難得機遇,打出城市更新「組合拳」。一是理清思路、頂層設計。制定三年城市更新計劃,對全區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分類策劃包裝共投資近800億元、22個項目。這些項目的啟動實施,將有力撬動天橋城市更新、品質提升,推動天橋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二是領導掛帥、專班推進。目前,天橋區已成立由天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調度,各項目實行工作專班負責制,由所在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組長,全面落實「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夯實責任、對表推進。三是全力以赴、破局起勢。當前,天橋推動城市更新的氣勢非常高漲。今年以來,全區實現供地1858.25畝,取得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天橋區將著力在撬動社會資本、拓寬融資渠道上下功夫。一方面,全力加強招商引資,充分發掘天橋的人文、歷史、區位、產業優勢,講好天橋故事、營造人文情懷、優化營商環境,讓全國各地、社會各界的朋友認識天橋、關注天橋、投資天橋,全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助力城市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學習借鑑上海、蘭州等城市更新項目成功經驗,積極對接國開行等融資平臺,加強政府與銀行戰略合作,著力破解資金瓶頸,實現「融資—建設—融資」發展模式,為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借力成勢、乘勢而為,努力走出城市更新的天橋路徑。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報導

相關焦點

  • 濟南天橋區將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
    本報記者 田可新 實習生 王暢日前,濟南市天橋區舉辦專家研討會,以全新理念實施全域城市更新,助力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設,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高度和濟南「中優」「北起」城市發展格局視角,看天橋城市更新行動。
  • 濟南天橋區城市更新全面起勢
    今年以來,天橋區搶抓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和濟南城市新發展格局形成的重大機遇,提出天橋發展「1339」戰略,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為支持天橋城市更新,濟南制定了支持天橋區城市更新的有關政策,確定全力支持天橋加快實施城市更新,打造全市城市更新的「天橋樣板」,把天橋打造成連接濟南「中優」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標。
  • 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濟南天橋區將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
    「中優」「北起」城市發展格局視角,看天橋城市更新行動。近期,該區對全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在發展格局上進行了深化細化,提出著力構建南北貫通、東西連接、兩岸呼應的「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並計劃到2023年,全面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惠及居民10.35萬戶,實現發展空間全面拓展、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綜合功能全面優化。
  • 天橋城市更新行動跑出發展「加速度」
    目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市委、市政府對天橋城市更新行動高度重視,多次到天橋專題調研,濟南市將天橋區作為全市城市更新的試點和樣板區,以超常規力度加快推進。
  • 盡銳出戰,天橋打造城市更新樣板區
    11月27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的天橋城市更新行動專家研討會召開。來自山東建築大學的專家教授,市住建局、市規劃院等市直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市民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天橋區城市更新行動把脈會診、獻智獻力。
  • 蝶變新天東,濟南天橋區天橋東街街道打造城市更新樣板街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今年以來,天橋東街街道圍繞天橋區委區政府「1339」戰略部署,制定實施「125」發展思路,堅定不移抓項目、強經濟、促發展、惠民生,解放思想、提速提效,以敢做善成的闖勁、時不我待的幹勁,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貢獻天東力量
  • 以全新理念啟動全域城市更新 專家學者齊聚天橋研討高質量發展之計
    11月27日上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的天橋城市更新行動專家研討會召開,省、市專家學者和市民代表齊聚天橋,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高度和全市「中優」「北起」城市發展格局視角,分享城市更新成功案例,前瞻性地提出探索路徑與建議,共同為天橋區城市更新行動把脈會診、出謀劃策。
  • 打造「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天橋區召開城市更新專家研討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11月27日上午,濟南市天橋區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的天橋城市更新專家研討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此次研討會邀請了濟南市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以全新理念實施全域城市更新,助力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設——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高度和濟南「中優」「北起」城市發展格局視角,看天橋城市更新行動」主題開展座談研討。
  • 濟南天橋區將迎大變化:打造三大商圈,大型城市綜合體,繁華古鎮
    濟南天橋區將迎來大變化!「兩軸四園」發展賦能戰濟濼路小清河等地要隆起打造三大商圈,一批城市綜合體,還有繁華古鎮4月1日,濟南市天橋區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天橋區將發展「兩軸四園」發展賦能戰
  • 連接「中優「「北起「,濟南天橋區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
    11月27日,濟南市天橋區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的天橋城市更新行動專家研討會,以全新理念實施全域城市更新,助力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設,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高度和濟南「中優」「北起」城市發展格局視角,看天橋城市更新行動。
  • 樓市觀察丨濟南天橋區的樓盤值不值得買?
    7月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已經實行17年的「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城市發展方針變為了「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新發展方針由原來的側重城市空間拓展布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西興「成為天橋、槐蔭等區域發展的關鍵詞。
  • 這一次,濟南終於想起了天橋區
    未來三年天橋區將開啟「大拆大建」模式其實我們都知道,天橋區的亂是一直被很多朋友所詬病的一點。畢竟火車站汽車站本來就會造成人口比較複雜,所以顯得亂;而且天橋區的發展一直比東西兩邊都慢一些,這也是很多購房者不考慮這個區域的主要原因。
  • 濟南天橋區:跨越崛起,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
    地處濟南市南北發展中軸線的重要位置、國家戰略疊加交會地的天橋區迎來了在省會發展爭先進位、加速崛起的關鍵時期。對於發展,天橋區不遺餘力,全力實施「1339」戰略,聚焦實力之區、活力之區、魅力之區「三區共創」。積極實施推進一年成勢、兩年突破、三年崛起「三年行動」,推動天橋由區位中心向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快速升成。無疑,這種實幹精神和奮進姿態,已經成為省會城市突破發展的重要力量。
  • 濟南天橋區打造火車站北廣場特色商圈做精老城區
    原標題:濟南天橋區打造火車站北廣場特色商圈 做精老城區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天橋區區長李洪海作政府工作報告(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齊魯網濟南1月13日訊(記者 張偉)1月13日上午,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 濟南打出改革「組合拳」 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濟南市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聚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戰略性、賦能性、攻堅性、集成性」四類改革系統性推進,改革熱度指數持續保持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濟南迎來的首個重大國家戰略。
  • 濟南天橋區將迎來大變化 「兩軸四園」發展賦能戰濟洛路小清河等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4月1日,濟南市天橋區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天橋區將發展「兩軸四園」發展賦能戰。兩軸是指濟濼路南北發展中心軸、小清河東西發展隆起軸,四園是指濟南新材料產業園、藥山科技園、 濼口國際商貿示範園(國際商貿城)、北湖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園。
  • 富平縣優化投資與發展環境打出「組合拳」
    富平縣將優化投資發展作為推進經濟發展、實現綠色跨越的重要工程來抓緊抓實,結合縣域實際,打出「組合拳」,不斷提升投資與發展環境的竟爭力和影響力。  一是打出「優化政策環境」拳。  二是打出「整治執法環境」拳。推行檢查準入制度,進一步減少隨意性檢查、收費現象發生;通過開展行風評議,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推行一次投訴查實懲戒制度,企業或群眾投訴執法人員有不規範執法行為等問題,經調查屬實,被投訴人確有過錯,並造成嚴重影響的,嚴肅處理;對侵害投資者和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案件,依法快偵、快破、快訴、快審、快結。  三是打出「美化人文環境」拳。
  • 聚焦濟南兩會丨濟南天橋區委書記韓偉:做好五篇文章 打造天橋樣板
    即咬定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一個目標」,聚焦實力之區、活力之區、魅力之區「三區共創」,推進一年成勢、兩年突破、三年崛起「三年行動」,打好黨建引領、發展賦能、產城融合、動能轉換、城市提升、生態環保、改革開放、民生改善、社會治理「九大攻堅」。
  • 江蘇張家港市打出城市加速復甦的「組合拳」
    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張家港勇擔當、敢創新,打出城市加速復甦的「組合拳」。疫情發生後,張家港市快速行動、及早部署,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強化統籌協調、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積極有序推進工業企業復工達產,特別是滬通鐵路跨長江大橋等項目的及時、有序復工,確保了滬通鐵路等國家重大交通工程建設的時序進度。
  • 惠州城市更新,如何突出特色打好組合拳
    由粗放型的大拆大建轉向「繡花」式的精細化微改造,從人民群眾對城市宜居宜業的需求入手,加快補齊生活設施短板;出臺節約集約用地的城市更新政策,合理規劃、配置有限的空間土地資源,強化產業導入;重視歷史文化保護,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活化歷史文化街區……打好這一系列城市更新「組合拳」,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更新水平,是解決城市發展瓶頸、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