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臨沂」四門洞村:農旅融合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2020-12-16 閃電新聞

編者按:70載滄桑巨變,70載壯麗徵程!為挖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沂蒙高地的經驗做法,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委網信辦、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聯合主辦了「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鄉村振興看臨沂全國主流媒體採訪活動。活動邀請了來自人民日報、科技日報、農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網、澎湃等近40家中央和省市級新聞媒體走進臨沂,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好臨沂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生動活潑地講好臨沂鄉村振興「好故事」,發出臨沂鄉村振興「好聲音」。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3日訊深秋時節,漫步在沂水縣院東頭鎮石板路上,腳下是螢火蟲洞裡的點點繁星,眼前是錯落有致的石房、石碾,遠處碧水青山環繞,詩情畫意和駐足遠方的閒情逸緻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動的寫實山水畫。

看著一批批遊客在這裡流連忘返,四門洞村村民黃成貴喜笑顏開,「以前的村子就是一個窮山村,連自行車都上不來。能有現在的巨大變化,多虧了旅遊的帶動。」黃成貴說。

從本世紀初遠近聞名的貧困鄉,到如今的省級旅遊特色村,十幾年間,四門洞村書寫了獨具特色的山鄉蝶變故事。

作為省級旅遊特色村,四門洞村背靠4A級螢火蟲水洞景區,發展旅遊配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遊客的增多,發展鄉村精品民宿,就成了村民們致富增收的突破口。

四門洞村積極利用扶貧資金,開發荒山100多畝,在保留沂蒙山區鄉土氣息的基礎上,整合資源打造了「星空農舍」精品民宿、「月亮小鎮」休閒購物中心等項目。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修復了古街、古巷、小橋流水。

窗前遠眺,可以看見遠處的青山;推開窗,可以聽見林間鳥兒歡唱。或是坐在太空椅上小憩發呆,或是拿起手中的畫筆記錄山中景色,或是在寧靜的夜晚看漫天繁星,在「星空農舍」民宿,遊客們可以盡享擁抱大自然的生活。

「處處都是景,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去鑑賞、去品味,隨手拍幾張照片發在微信群裡, 朋友們看了都很羨慕。」帶著家人入住的青島市民劉義軍說,鄉間院落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讓人耳目一新,在這裡,走向更加詩意的遠方。

目前,「星空農舍」民宿已經建成7套獨棟民宿,20多套標準間,一次可容納遊客近百人,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每年可以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現已成為全鎮鄉村旅遊新亮點。

「月亮小鎮」購物區以上級專項資金和公共資源、基礎設施折價入股,與螢火蟲水洞景區共同打造完成,並把「月亮小鎮」的市場納入螢火蟲水洞景區重要功能區域布局,實現遊客、市場共享和旅遊環境共同打造;新建1處300平方米的非遺研發傳承中心,容納沂蒙小棉襖、「沂水十品」、蝴蝶標本等旅遊商品十大類,已成為全省首家「後備箱工程」示範區。

已經66歲的黃成貴如今在村子裡找到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一個月1800元的基本工資,可比種地好多了。」黃成貴說,他的兒子也在螢火蟲水洞裡工作,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村裡還成立了「月亮灣合作社」, 全村所有農戶全部加入合作社,村民變成股民,每年年底他們都能拿到景區的收入分紅。

靠山吃山旅遊優先的發展思路,讓四門洞無論從村容村貌,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這也讓村裡人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們還積極推進農旅融合,打造休閒農業,建設了200畝的採摘園。」沂水縣院東頭鎮四門洞村黨支部書記徐興坤說,這幾年村裡拿出近一半的耕地建設採摘園,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的鄉村美景,已成為現實。農文旅結合的模式,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帶動四門洞村實現了鄉村振興發展。

相關焦點

  • 農旅融合,居遊共享——齊魯鄉村振興的尹家峪實踐
    峰會以「應勢而謀,『宿』造未來」為主題,200餘位民宿專家大咖、行業領軍人物,齊聚島城,共商民宿發展機遇與挑戰,推動山東民宿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深入融合發展。依託於當地資源,尹家峪田園綜合體以「農旅融合、景田一體、三生同步、居遊共享」的發展模式,建設構築環境優美、功能齊全
  • ...美麗鄉村建設時要求 勇當城鄉融合發展標杆 打造鄉村振興溧陽樣板
    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情況4月2日下午,常州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陳金虎,常州市政府秘書長杭勇一行來溧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陳金虎對溧陽美麗鄉村建設給予「華姿初現,未來可期」的高度評價,希望我市勇當城鄉融合發展標杆,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溧陽樣板。我市領導徐華勤、陳波濤陪同調研。
  • 花溪區舉辦「鄉村振興 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
    按照貴陽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也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打造貴陽地區首個國家級度假區、農旅融合示範區、旅遊就業帶動示範企業的重要舉措。1月6日上午,花溪區石板鎮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在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圓滿完成。
  •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桐鄉獲評2019年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秀單位 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發布日期:2020-03-10 09:21
  • 鄉村振興看沂蒙|「三生三美」融合發展 沂南朱家林打造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元迪 黃孟娜 臨沂報導  10月23日,「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走進臨沂沂南縣,參觀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朱家林堅持共建共享,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園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2043戶3813人,通過流轉土地、園區服務、參與經營、合作社分紅等方式,實現穩定脫貧,先後成立31家農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1萬畝,2千餘名群眾參與管理務工,56處原始院落改造成現代民宿,收益群眾5000餘人,燕築生態、樸門農業等18個創客團隊,懷揣夢想,舉家創業,形成半農半X生活方式,他們依託創客空間、田園集市、田園客廳、常年舉辦論壇
  • 以旅興農,以農促旅,遊膩網助力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
    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便為其中之一,二者有機融合衍生出了新的產業業態,充分增加了各自的附加值,帶來了更多利潤和升值空間,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各地根據時代趨勢及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也努力推動農旅大融合,挖掘農業資源、發展農村經濟,並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漸奏響了新一輪跨越發展的號角。目前,以「全域旅遊化」、「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引領的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親子遊、農家樂、民宿等如火如荼。
  • 打造鄉村振興的「固安樣板」
    近年來,固安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五大振興,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的「固安樣板」。
  • 城鄉高質量融合 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發展樣板
    原標題:城鄉高質量融合 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發展樣板   生活美如畫卷,埔前風景宜人。
  • 龍坪舉辦「書記論壇」 支招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建始網訊(通訊員 黃秀娟 毛迪)「做好一家人,給遊客一個理由來,用溫暖和特色讓它留下來;炒好一桌菜,挖掘傳承地方特色菜系,搞好品牌文化,打造美食一條街;唱好一臺戲,做好民族特色村寨建設……」12月10日,龍坪鄉楂樹坪村書記陳久龍圍繞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在龍坪鄉「書記論壇
  • 竹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山東省16市黨報社長、總編輯、攝影部主任等40餘人齊聚一堂,探討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述評③典型引路,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在推進過程中,山東始終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搭建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通過實施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全省湧現出一批好做法、蹚出了不少新路子,讓幹部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範、幹有目標,帶動了整體工作提升。
  • 「五個振興」為抓手,臨沂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沂蒙樣本」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刊登對臨沂市長孟慶斌的專訪,解讀鄉村振興的「沂蒙樣本」,一時間,臨沂的鄉村振興之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之後,山東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統籌推進山東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個振興」,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問道鄉村振興 打造三水樣板
    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的縣區級試點,三水的改革試點工作備受關注,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接下來,三水如何進一步攻堅,提高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推動鄉村振興綜合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 臨沂:鄉村振興「大舞臺」 紅色文化「唱主角」
    紅嫂紀念館 圖|文旅臨沂「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村,這些年我們依託家鄉的紅色文化,發展起了紅色旅遊產業。」院東頭鎮人大副主席張在召曾在桃棵子村當了14年黨支部書記。據他介紹,前些年,桃棵子村確定了以紅色文化引領,結合青山綠水、傳統古村落特色,打造「紅農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濟寧做法成效顯著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
  • 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 · 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也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打造貴陽地區首個國家級度假區、農旅融合示範區、旅遊就業帶動示範企業的重要舉措。1月6日上午,由石板鎮人民政府主辦,花溪區農業農村局、天河潭旅遊度假區承辦的花溪區石板鎮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在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圓滿完成。石板鎮人民政府、天河潭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天河潭派出所、周邊村寨村支兩委、貴州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貴州裕豐錦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貴州天河潭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開工儀式。
  • 陳多平:高起點規劃 打造高坪區走馬鎮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帶
    6月24日,南充市高坪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多平主持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帶項目專題會議,專題研究走馬鎮鄉村振興農旅景觀重點區域規劃設計,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計劃。陳多平強調,要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大力度推進農旅項目發展,圍繞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目標,突出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加大招商引資,奮力把走馬鎮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樣板。高坪區委副書記王熊驊參加專題會。
  • 旅遊丨打造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東安樣板
    ——農旅融合,美麗鄉村做活美麗經濟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唐明登 譚利梅)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頂層設計。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的時間表,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 鄉村振興丨新田縣潭田村「農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湖南省新田縣潭田村,針對村集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資源利用率不高、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問題,以黨建為引領在土地上做文章,集中打造「農旅融合」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實現集體經濟由「外部輸血」向「自身造血」的轉變,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