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們熬過半個夏日的《我的前半生》終於演完了。相比對劇中人物的口水戰,我更好奇劇中人物的居住美學。怎麼住和怎麼穿一樣,太能折射人物品味、心情和脾性了。唐晶把家安在河濱大樓我個人覺得很搭,但賀涵出差香港為何偏偏愛住洲際我想了很久。
其實,這個賀涵嘴裡的「老地方」絕非一間簡單的洲際,這間酒店的「前半生」足夠牽出半部酒店史(四季、文華東方、安縵等當今最呼風喚雨的酒店帝國都和此店密不可分)。而賀涵入住的頂層套房更不簡單。
趁《前半生》大結局,我迫不及待地倒出這間紅色大理石包裹的水邊酒店的非凡「前半生」。
亞洲最無敵套房
大戲前,先來說說戲份輕鬆的「賀涵頂層套房」,這間套房出鏡在《我的前半生》27集,作為賀涵出差香港的行宮。2006年,傳奇滿堂的香港洲際酒店完成了亞洲最無敵套房的雕琢。
這間總套橫跨兩層、連通5間臥室、面積達到驚人的650平米、兩層高的落地窗和逾200平米的空中花園享用著維港的最佳視角。如此鋪張的配置加之寸土寸金的香港坐標,每晚標價11.8萬起跳的房價顯得相當厚道。
整間套房既有靜謐的書房、又有臨窗而置的三角鋼琴、戶外還設有浪漫晚餐檯和直撲維港的無邊泳池、布滿簡約家俬的挑空客廳,滿足了黃金單身漢對頂層私邸的一切想像。
而在酒店實際運營中,是全港最夢幻的婚禮據點,挑空客廳是儀式地點、樓梯和露臺專供新人擺拍、泳池甲板剛好適合After Party......
這間套房只是2006年那場大規模翻修中的一部分,但為打造這間套房所砸入的資金就高達250萬美金、耗費了整整253個日夜和超過76120個工時。
操刀這場翻修工程的LTW事務所把整座酒店當作一頂皇冠,而這間總套為冠頂最閃耀的寶石,所以,室內的用材盡一切可能地通透。而此套房在去年還接待過宋仲基。有他入住期間的夜床禮和繡字浴巾為證。
愛懷舊的話,我該提醒你們,陳慧琳的婚禮也是在賀涵同款套房舉行。
「老地方」的前半身
從香港麗晶到香港洲際
這間洲際何以撐起半部豪華酒店進化史,並一口氣牽扯出四季、文華東方、安縵等一桿呼風喚雨的酒店帝國?還得從上世紀70年代,麗晶酒店集團和新世界集團的那場合作說起。
1973年,新世界集團開始將昔日的藍煙囪貨倉碼頭(香港鐵路貨運和海運交匯口)打造成酒店、公寓和商場綜合體。1976,新世界集團找到了麗晶酒店集團,打算攜手將綜合體的臨水翼變身為麗晶的全球旗艦。
麗晶在70年代完全是酒店界最呼風喚雨的存在,這個理念極儘先鋒、為無數國度帶去奢華啟蒙的酒店帝國,集合了Robert Burns、Georg Rafael(文華東方因2000年收購了他創立的Rafael酒店集團而成功展開全球化版圖)和Adrian Zecha(安縵之父)三位神級人物。他們仨掌控的麗晶何等所向披靡,我透過如下年錶速讀。
1970
由酒店大亨Robert Burns和日本東急攜手創立
1971
新開夏威夷、吉隆坡分號
接管傳奇老店 舊金山Mark Hopkins
1981
香港麗晶開幕
和錦江集團籤訂了上海和平飯店的管理合同
1983
雪梨麗晶開業
1984
購得當時的曼谷半島,並改造為曼谷麗晶
所以,這間如今的安納塔拉期間至今已歷經四個朝代
1978-1983 半島
1984-1992 麗晶
1992-2015 四季
2015-至今 安納塔拉
1985
接管倫敦Dorchester
1986
購入傳奇的Beverly Wilshire
1987
對米蘭市中心一座16世紀修道院展開修復
1988
麗晶力邀建築大師貝聿銘出馬,
操刀其位於紐約的全新旗艦
1989
Beverly Wilshire新顏亮相,完美還原了1928年開業之初風華。重開後不久即被茱莉亞羅伯茨和李察吉爾的《風月俏佳人》徵為拍攝地。
1990
臺北晶華酒店開幕,成為全臺最成功的酒店
1992
這一年的Conde Nast Traveler全球最佳酒店Top 25榜單中,麗晶就佔8席,其中得分最低的也排名第14位。同年,四季對麗晶這個奢華酒店界學霸發起了收購。
1992
麗晶峇里島分號開張,這間度假村首次貫徹了全別墅泳池理念,這間極儘先鋒的度假村正是如今的金巴蘭四季。
1993
貝聿銘打造的紐約麗晶最終掛上了四季的樹型Logo開門迎客,其百萬美金一間客房的造價刷新了大蘋果的奢華標準,紐約四季至今仍穩居紐約豪華酒店第一梯隊。
2010
在經歷了卡爾森時代後,麗晶被晶華集團收購,展開了全新的麗晶式徵程。
再切回香港麗晶時代,香港麗晶真的為香港帶來了太多先鋒理念。香港酒店圈至今依然獲益於麗晶引入的理念。
1. 城中隱逸
麗晶將酒店建築充分舒展,並充分利用海景。整間酒店依著港灣的邊緣修築,恍若漂浮水上。所有空間都盡一切可能通透,讓海景充分滋養室內。以此扭轉了香港豪華酒店非得正兒八經的習性,讓人在入店瞬間切入悠然模式。
2. 論浴室的重要性
1980s,當浴室空間還停留在剛夠轉身階段時,麗晶就在香港先鋒演繹了超大浴室,裝進了雙臺盆,率先引入了按摩浴缸。讓浴室不再是簡單的功能空間,而是一個值得住客花更多時間享用和停駐的休憩之所。
3. 婚禮
香港麗晶真正教會香港人去酒店大婚,在香港君悅(也是新世界集團的產物)開張前,這裡是香港最高端的婚宴據點。現在當然有四季等更多選擇,但麗晶依然是先鋒。
4. 綜合體酒店
在綜合體上蓋酒店如今早已司空見慣,但最早將這一理念放在香港演繹的顯然是麗晶所在的新世界中心。
5.In-room Check-in
麗晶還率先在客房內給住客辦理入住,充分照顧了住客的隱私需要。同時迴避了大堂排隊辦理入住的窘迫場景,以便最快速度終結旅途疲憊。
2001
新世界集團將香港麗晶酒店以2.41億英鎊的價格出售給當年的六洲酒店集團(IHG前身),開啟了香港洲際酒店時代,成為洲際全球最重要的櫥窗。
2015
IHG又開始為香港洲際尋找新買家。當時購入麗晶品牌的晶華集團曾考慮購入這間原麗晶旗艦,重振麗晶的昔日榮光。但IHG開出的「30年內不得改名」的「霸王條款」讓香港麗晶的榮歸計劃宣告流產。這間傳奇酒店最終以9.38億美元的價格被Supreme Key收入囊中。
安縵誕生於此
今年初有幸在TRISARA和安縵史上首任總經理Anthony Lark有過一場深入的交流,他當時有特地提到,他最初因為在雪梨麗晶(今雪梨四季)工作而認識了Adrian Zecha。
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Adrian突然把他請到香港,兩人在香港麗晶共進晚餐時,Adrian用一連串輕鬆交談完成了對Anthony的面試,並力邀他前往一個不知名的泰國海島為其專為家人摯友而開的酒店效力。
此後,Adrian賣掉了他在麗晶的股份,同Anthony在普吉島開設了世間第一間安縵,並迅速成為了金字塔尖人群摯愛的隱世之所。我們可以說——安縵的故事始於香港麗晶,而非普吉島。
為何賀涵去香港沒有住更新的置地文華、四季或是奕居,也沒有住更老派的半島或老文華?
這個問題很值得推敲。但從他平日的衣著以及愛「耗巨資吃魚」的習性上,我們秒領會,他適合在80後的洲際,這裡曾經很先鋒,但早過了新得張牙舞爪的年歲。他很戀舊,但依舊摻入了恰到好處的時髦。
賀涵之於香港酒店,不是四季、不是奕居、不是文華、不是半島,而剛好是曾經先鋒過,又在懷舊和新潮間把控得剛剛好的香港洲際。而與洲際相鄰的塔樓已被拆除,全新升起的塔樓將成為新世界集團千金鄭志雯的心頭好——瑰麗的所在。恰預示著又一個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