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晨間|阿姨爺叔生鮮電商測評報告

2020-12-24 瀟湘晨報

其實何止。經過一整個春節的集中強化培訓,上海不少年齡60+、70+的老阿姨、老爺叔也都會網上買菜了。在柴米油鹽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這些阿姨爺叔平時是小菜場裡最懂經和挑剔的顧客。那麼對於各種生鮮平臺,他們會給出一份怎樣的測評報告呢?

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曬出盒馬買的西瓜、草莓、樹莓、肉,陸紅琴蠻心動的。

她也上盒馬選購了自己想要的食物,等到結算時:咦,小哥約滿了。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兩次,每次都是商品能加到購物車,但小哥約不上。

「聽朋友講,早上7點搶(小哥)還有可能搶得到,像我睡到八九點再去下單,肯定沒了。」

失敗三次後,陸紅琴放棄了在盒馬上買菜的念頭,轉戰其它生鮮平臺。

陸紅琴用線上平臺買的肉糜和餛飩皮,包了餛飩

手機上下載了好幾個買菜APP,用過比較之後,陸紅琴選擇了「兩鮮」:「東西價格好,還有買一送一的活動,品質也很好。」

她打開APP查看自己的訂單,挑了幾個合算的報出來:

新鮮竹筍25元一斤;澳洲肥牛卷48元/300g,第二件半價;黑毛和牛上腦牛排M9級179元/兩塊……

陸紅琴每次一下單就買很多。退休之後,她一直在鑽研廚藝,這次疫情全家宅在家裡,正是她全力發揮的時候。

除了給一家三口準備飯菜,她還要幫外甥女準備「愛心便當」。外甥女在居委工作,疫情期間非常忙碌。

外甥女在疫情期間工作忙碌,陸紅琴特意為她,準備了愛心便當

只是,「兩鮮」的物流並沒有那麼給力,陸紅琴1月30日下的一單,2月6日才送到。2月2日下的一單,2月8日送到。

不過現在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快遞已慢慢恢復。陸紅琴2月26日晚上11點半下的一單,2月28日就送到了。

袁小陵(化名)家附近就是宛平菜場,東西多而全,有些不住附近的朋友也會特地過來買菜。所以,他之前從不在網上買菜。

這次由於新冠疫情,為安全起見,他選擇了百聯到家和奧樂齊這兩家實體商戶的線上APP。

原因是兩家超市都離他家不遠。「大概近的關係,阿拉沒碰到過送貨很慢的問題。」他說。

袁小陵根據兩家商品結構不同,互相補充著買。進口食品,他一般都在奧樂齊買。

而在聯華超市,他買到了十幾年沒看到過的梅林茄汁黃豆。這讓他興奮不已:「罐頭備著,心裡不慌。」

袁小陵在線上平臺買到了十幾年沒看到的茄汁黃豆罐頭

說到奧樂齊,還有個小插曲。

2月13日,市衛健委通報了前一天徐匯區新增病例所涉及的場所情況。那名住在佳安公寓的確診患者,去了家樂福。

袁小陵分析說:「其實,他去家樂福的時候,一定會順路經過奧樂齊的。但大概是因為奧樂齊規模小,東西沒家樂福全,所以他沒彎進去。」

「如果去了的話,阿拉也不好再買奧樂齊的物事(東西)了。」

68歲的婁曉仙沒想到自己會愛上「拼多多」。

「我老早也跟人家一樣想法,覺得拼多多上物事一點都不靈的。」她說。

不過經朋友介紹,她倒是發現了在上面購物的樂趣:「儂要會得挑。」

「會得挑」,一是要仰仗平時的生活經驗,知道一樣東西大概是多少價錢。太便宜的,「不要去看了,便宜沒好貨」。

二是要仰仗網上的評價。

前段時間,婁曉仙在「拼多多」上買了5斤小黃魚。

殺好洗好後,她在魚旁邊放上一把調羹做參照物拍了一張照片。油裡炸好後,她又拍了一張。

她很有線上參與精神,在填寫評價時,特意上傳了這些照片。

「我可以給其他人看看小黃魚的大小、新鮮度,還可以通過組織語言鍛鍊腦子,不是蠻好嘛。」她說。

婁曉仙特意拍了照認真撰寫評論,很有網際網路分享精神

對於婁曉仙這樣的上海阿姨來說,「拼多多」不僅是購物平臺,還是個遊戲、交際平臺。

她和她的小姐妹們都在「拼多多」上種虛擬果樹。

買了東西後,平臺會送水讓她們澆果樹,等種到一定程度,平臺還會送真的水果,比如檸檬、蘋果、梨。

有時小姐妹會發消息來,讓她幫忙澆水。「姐妹之間互動有了,又有免費水果吃,多好。」

這種感覺,和年輕人當年沉迷於在開心網上種菜,沒有什麼區別。

晚上10點三刻,鄭修寧的手機突然響了。

「噶晚了,騷擾電話啊?」她心想。

電話接起來一聽,對方講的是外地普通話:「您剛才在我們平臺上下單了。麻煩您是不是可以再買我們1塊錢的香菇?

原來對方是美菜商城的工作人員,看到了鄭修寧剛剛提交的訂單。

「我講:哦呦,不行不行。上次買你們的香菇,太多了。後來吃不完都倒掉了,很可惜的。」她回憶說。

對方有些為難:「我們的蔬菜銷售有指標的,我看您買的都是其他東西……」

「我聽伊聲音蠻急的,想想人家也不容易。我想要麼再買點菜吧。」她剛想追加一份菠菜,沒想到過了11點,平臺停止銷售了。

「我只好打電話幫伊打招呼。第二天,又硬著頭皮買了點蔬菜。」

鄭修寧講述了這樁前些天碰到的趣事。她今年66歲,從2016年就開始在網上買菜了。

在嘗試了每日優鮮、淘鮮達、盒馬、永輝買菜等線上平臺後,這兩年,她鎖定了叮咚買菜。

「我頭一趟買蝦,伊拉拎了只小鉛筒上來,裡廂打了氧氣,讓我拿個面盆到門口去接活蝦。我覺得老好白相的嘛。」

「假使我買兩條小黃魚,伊拉會問得老詳細的:殺還是不殺?要不要保留內臟?這個服務蠻先進的。」

然而今年過年期間,鄭修寧發覺「叮咚退步」了。

有天早上5點40分,她掐著點下單,好不容易才買到了青菜蘿蔔、蹄髈等生鮮,本想煨個蘿蔔湯消消火。

結果蹄髈送來一看,黑乎乎的,只得申請退貨。

原本售後一向不錯的叮咚,這次退貨的流程卻不是爽快。

為此,鄭修寧發朋友圈感慨了一下。

鄭修寧在朋友圈裡感慨了一下這次不太順暢的購物經歷

外甥女看到後,就給她推薦了美菜。

「我一看,倒是蠻靈的。伊物事蠻新鮮的。」

「交關物事一箱一箱,老便宜呃,看不懂噢。就是量實在太大,比方講包心菜,一買要買4顆,阿拉屋裡就兩家頭,拼命吃也吃不掉。」

「這個美菜本來是給飯店送菜的,現在飯店生意不好,它就做老百姓生意了。」

不光是美菜,鄭修寧發現,疫情期間,線上買菜的需求激增,許多商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蠻好白相的,大家搶鈔票。」她說。

女兒把她拉進了一個買有機蔬菜的微信群。

「哦呦,我一看,一點點小菜100塊一包,太貴了。騙騙從來不燒飯的人還差不多。我偷偷退出來了。」

幾番嘗試、比較下來,鄭修寧又回到了叮咚,美菜作為備選。

生鮮平臺講到底也是優勝劣汰。新的想趁機撈一票,看樣子還是不行。除非做得更精更細。」她總結說。

「叮咚送貨快,小包裝量小,比較適合阿拉兩口之家。」她說。

「美菜量實在太大,買買水果還可以。還有麵粉最近不是老緊俏的嗎?伊上頭買得到。」

這兩年,鄭修寧把十多個朋友帶「入坑」,學會了網上買菜。「伊拉多數是留守父母,小孩在國外。」

「實際上我覺得網購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講,反而更加有優勢。」她說。

「年紀大的人過馬路、買菜不當心摜一跤,這種事體老多的。在網上買,就不用手提肩扛。」

「有人講在小菜場裡,儂看得到,更加放心。這是儂心裡想的。」

「大的網站都是批量進貨,有源頭可溯。這點很要緊。儂到小菜場去,有辰光沒辦法搞清爽。」

「我比較相信盒馬。一個,馬雲伊個人魅力還是可以的,我老欣賞伊的。再講,盒馬的老闆是阿拉上海人。」

和妹妹鄭修寧不同,鄭修英是盒馬的忠實用戶。

起初,她是被售後服務打動了。

「剛開始也上當的,買回來薺菜爛糟糟。」為此,她寫了「差評」。

沒想到盒馬主動打電話過來了解情況,在她已經把菜扔掉的情況下給她打了退款。

「這樣子我也不好意思唻,就一直買伊拉物事了。」

而且她發現,被她批判過的薺菜很快就下架了,等再上架時,品質已經改善了。

鄭修英家餐桌上的菜餚都是在生鮮平臺下單食材,然後自己烹製的

作為有經驗的主婦,鄭修英很在乎生鮮食品的新鮮度。

「叮咚呢,儂要碰額骨頭(碰運氣)呃。」她比較說。

「比方講這樣物事保質期4天,儂買回來一看,假使伊兩天前頭生產的,儂也沒辦法。個末儂心裡總歸不大樂惠(合意)。」

「盒馬有隻系列叫『日日鮮』,全部是當天生產的。伊只豆腐漿老濃的,豆腐也老新鮮的,沒一趟辜負我的。」

「還有盒馬工房的薺菜餛飩,當天包的,18塊8。儂禮拜天假使睏懶覺不想燒飯,就買這個好唻。」

在盒馬上,鄭修英一一試吃過來。遇到不靈的,「頻道關掉」;遇到滿意的,就納入自己的長期購買清單。

「有趟買了只蘇北雞,送過來一看,乖乖,像白烏龜(白鵝)一樣,老大一隻。這種雞要小悠悠才好吃呀。我包裝不打開,馬上退掉了。」

「另外有隻牌子倒是都蠻好吃的,我就認牢伊了。」

「有隻19塊8的肉糜,吃了我覺得蠻好。後頭看到一種26塊8的,我心想貴7塊,大概更加好噢?結果老不靈的。」

用她的話講,「交了老多學費」。如今,在盒馬上,她就像逛家附近熟悉的菜場一樣得心應手。

「我天天買菜,翻來翻去,裡廂幾隻物事背也背出來了。」她說。

以前,盒馬「配送免費、半小時送達」的服務,一直讓鄭修英很滿意。

前陣子6元運費一直沒有取消,但她還是下了單。

「我是這樣想的:就算再送廿天好了,我多花120塊,我買伊服務,省了交關心唻。」

對於生鮮電商之間激烈的競爭,向來有經濟頭腦的阿姨爺叔可是心知肚明的。

鄭修英說:「生鮮也蠻難搞的。砸錢砸錢,砸不下去了,就大魚吃小魚,被並掉了。這些人日子不好過的。」

【來源:新聞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上海爺叔&上海阿姨
    &上海阿姨楊錫高前兩天,微信上看到一個視頻,主持人口口聲聲用普通話把「上海爺叔」讀成上海「野(ye)」叔了,令人啼笑皆非。爺叔兩個字一定要用上海話講的,要讀成「牙(ya)」叔,這才正宗、有米道。還有上海阿姨,哪怕年紀再大點,儂叫伊阿姨是沒錯的,聽起來適宜。一些外地朋友不清楚,到了上海問路:「大媽,外灘怎麼走?」阿姨聽了「勿焐心」:「我有嘎老伐?」上海人都是叫阿姨的,顯得親切。如果阿姨後面加上媽媽,成了「阿姨媽媽」,米道有點變了,好像「厭鄙」阿姨有點邋遢、嚕囌了。
  • 最「土」醬菜櫃檯逆襲 阿姨爺叔「豪購」鹹菜 花生醬
    沒想到,在淮海路上的上海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店,15平米的醬菜櫃檯前,也上演了阿姨爺叔們憋久了,"買買買"囤貨的一幕。大頭菜一大袋,花生醬兩大罐,不僅自己買,還給別人帶。此前受疫情影響的銷售量,靠著一勺醬、一塊腐乳也照賣不誤的零拷服務,人氣回來了,買氣也回來了。
  • 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
    原標題: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人手均告急上午8時15分,距農展館開門還有45分鐘,館外已聚集了一大群上海阿姨爺叔等待開門。此外,許多上海阿姨爺叔們知道,上海農展館每年還有一個「跨年保留節目」——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這一展會的特殊性在於,其舉辦跨越元旦,從2018年12月31日持續到2019年1月2日。而且,這已經是安徽省連續第19年堅持給上海市民送年貨,可見皖貨在上海市民心中的地位。
  •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
    原標題:周日品「區」|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附視頻)  兩周前,區情君寫了一篇上海阿姨的故事,王阿姨的老伴——王伯伯看後非常不服氣,「上海只有阿姨好嗎,沒有爺叔,哪來阿姨?」  想想也有道理。儘管外界一直流傳著對上海爺叔們的調侃,說是對上海男人最大的表揚,就是說你「不像上海男人」。
  • 好讓爺叔阿姨從容地點杯拿鐵屁股坐穩的咖啡館,紅不紅都是其次的|...
    每一回徐瑛婷這麼說,我總能想起小辰光去我單位裡,搶著買鹽汽水給我喝的熱心阿姨;二是我們有一個昭華路、武夷路的福利群,群裡每天都會更新一些「群待辦」,我注意到,無論多晚,徐瑛婷都會把這些按鈕點一遍,示意她也參與了;三是我們送去周到小馬路的掃碼貼紙,她主動拿來直接就貼在了店鋪裡最醒目的位置
  • 上海爺叔「買汏燒」
    有阿姨笑稱:「上海爺叔不都是這樣的嘛!」  上海爺叔安之若素買汏燒,堪稱滬上一景。早些年外埠來人,甚覺不可思議。於是就有了「圍裙丈夫,小家敗氣」「男做女工,越做越窮」之類的話來;或索性根據諧音稱之的「馬大嫂」。司空見慣中,人們漸悟:其實,上海爺叔的買汏燒,展示的是和睦家風、紳士風範和海派文化。先賢不也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哲理嗎?「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 突發疫情:測評多個生鮮電商平臺 京城買菜哪家強?
    來源標題:突發疫情:測評多個生鮮電商平臺 京城買菜哪家強? 近日,隨著北京小規模疫情的復發,北京多個生鮮電商平臺的訂單量都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增長,確保果蔬肉蛋等生鮮類食品的市場供應穩定尤為重要。
  • 上海的「網紅店」是「上海爺叔」和「阿姨媽媽」吃出來的
    上海的「網紅店」是「上海爺叔」和「阿姨媽媽」吃出來的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薈萃了中西美食,光早餐就能有湯包、生煎、粢飯糕、美式早餐、英式早餐等各種選擇;同樣的,小龍蝦、串串、米粉、燒烤等各地美食也讓夜宵變得眼花繚亂。除了摩天大廈,在海派的石庫門、法式的小洋樓之間,藏著豐富多彩的食肆,與商場裡的餐飲店共同構成了「舌尖上的上海」,「網紅店」層出不窮。
  • 的哥爺叔
    上個禮拜路堵,碰到一個的哥爺叔,聊得老開心。  爺叔60歲不到,黑手套,白毛巾,外頭陰天,還戴了副墨鏡。茶水擺在瓶子裡,花茶,加點西洋參。「枸杞不擺的,血壓高!」我喊伊「爺叔」,伊蠻開心。  車子裡放音樂,懷舊金曲。爺叔不聽交通臺,「一天到夜,做也做交通,聽也聽交通,頭漲死了。聽聽鄧麗君、周華健,蠻好!」  車子開得穩。爺叔講,老早路子野。
  • 屬於阿姨爺叔們的青春回憶錄!「東海咖啡館」,你覺得米道哪能?
    中午時分,小編來到了東海咖啡館,店裡的顧客已經坐滿了一大半,大部分都是上海阿姨叔叔們為主。館內也處處瀰漫著民國時期的優雅與溫柔,每一處都留有時代的印記。爺叔阿姨們在這裡暢談,吃著曾經年輕時候吃到的味道,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
  • 屬於阿姨爺叔們的青春回憶錄!
    很多上海爺叔阿姨們表示,當時談戀愛吃的西餐就是在這裡哦~看來這裡是曾經它是上海灘頂頂時髦的約會地點,許多浪漫的愛情都在那裡萌芽。大部分都是上海阿姨叔叔們為主,也都是因為聽說了舊店新開張,所以趕忙抽空來這裡,尋找尋找年輕時候的味道。咖啡館分為兩部分,西點區和用餐區。
  • 上海的阿姨爺叔又搶購了,小推車塞得滿滿!這是提早置年貨?
    隊伍裡的阿姨爺叔很多都拉了小車來「進貨」,他們的目標是梅林……經歷了眾多網紅店,大家對排隊都麻木了。好吧,把人氣的話題放一邊,實惠不實惠大家說了算!這個價格怎麼樣?現場有人直接買了兩大箱走……老年人愛「樂惠」,年輕人喜歡的新潮這裡也有!
  • 阿姨爺叔擠破頭!日售10000+只!
    為了這枚素菜包,上海阿姨爺叔一排隊就是2小時起步,心甘情願,內心篤定,目光堅毅,毫無怨言。如今特殊時期,依然是人山人海,但阿姨爺叔們防護意識也很強,紛紛戴起口罩,自覺隔開一米,「北歐」隊伍再次上演。排隊2小時,買「包」2分鐘請切記!!排隊時一定要提前做功課,把購買清單爛熟於心,確保輪到你的時候對答如流。
  • ...阿姨爺叔為啥噶歡喜?這裡快過期的食品太吃香,有人拖著拉杆箱...
    位於四川北路上的新海食品商城是許多阿姨爺叔心目中的淘貨聖地價錢便宜,東西又體面▽天貓超市賣38元一瓶的義大利橄欖油這裡只賣10元天貓14元一聽的德國黑啤這裡10元能買3聽來這裡的顧客基本上都背著比較大的包有人還拖著簡易拉杆箱
  • 阿姨爺叔擠破頭!日售10000 只!
    --------------------------------------------------------------------------------為了這枚素菜包,上海阿姨爺叔一排隊就是2小時起步,心甘情願,內心篤定,目光堅毅,毫無怨言。如今特殊時期,依然是人山人海,但阿姨爺叔們防護意識也很強,紛紛戴起口罩,自覺隔開一米,「北歐」隊伍再次上演。
  • 論腔調,誰比得過上海爺叔!
    在家買汏燒,帶小孩有一手,業餘生活還聽聽歌劇,做一個不平凡的上海爺叔。這就是爺叔的腔調!人人都知道,上海爺叔頂頂會做菜,買汏燒堪稱滬上一景。上海爺叔的買汏燒,展示的是和睦家風和紳士風範。每天上街買菜,後面都要拖上一個兩輪的小車子。
  • 屬於阿姨爺叔們的青春回憶錄!
    很多上海爺叔阿姨們表示,當時談戀愛吃的西餐就是在這裡哦~看來這裡是曾經它是上海灘頂頂時髦的約會地點,許多浪漫的愛情都在那裡萌芽。大部分都是上海阿姨叔叔們為主,也都是因為聽說了舊店新開張,所以趕忙抽空來這裡,尋找尋找年輕時候的味道。咖啡館分為兩部分,西點區和用餐區。
  • 上海楊浦宜家餐廳竟賣過期食品,網友:說明阿姨爺叔已經不愛去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滬上這家宜家餐廳竟賣過期食品,網友:說明阿姨爺叔已經不愛去了說起宜家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除了購買家居產品還有網友表示:咖啡都能過期,說明阿姨爺叔最近都不怎麼愛去了…曾幾何時宜家以「一杯免費咖啡」成為無數阿姨爺叔「交友勝地」早在2011年我們就報導過「宜家被老年相親團佔領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筆者通過市場分析報告,分析生鮮電商的現狀與發展,在文末有一些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能夠多多指正,互相交流。1.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早期以地域性垂直類生鮮平臺為主,隨後,生鮮電商收到資本方的關注,同時電商巨頭紛紛入局,行業快速發展,但由於生鮮電商面臨高昂的物流成本及運營成本,部分中小型電商企業平臺倒閉或被併購。
  • 阿姨爺叔請提問 肯德基麥當勞換了木勺,喝湯卻成了困難?
    最近,有阿姨爺叔去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