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嫌種甘蔗麻煩,不賺錢,巴西也種甘蔗,為啥能低成本便宜賣?

2020-12-12 騰訊網

身為一個南方人,小時候每年入秋,我除了吃橘子,吃得最多的水果是甘蔗。冬天趕集,外婆會成捆地買甘蔗,一捆十幾根。回家拿劈柴刀砍成小段,我們小孩兒一兩周的零食都不用愁了。後來長大了,牙口不好,少有吃甘蔗了,才知道有些地方賣甘蔗不是一根一根,一捆一捆,而是一噸一噸賣的。

中國的甘蔗主要產在南方各省,除少部分零賣,都被收購商成噸買去製糖了。兩廣、福建等地,種甘蔗曾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這也是為啥那邊的甜食最好吃。可近些年,不少種植戶都覺得,種甘蔗越來越不賺錢了。

以去年廣西為例,每噸甘蔗(糖料蔗)的收購價在500塊左右,按畝產5噸以上算,一畝地能賣2500到3000塊,但是甘蔗不會憑空長出來,要成本。一畝甘蔗地從種子到化肥到農藥,怎麼也得上千元。但這還不是最大的開銷,砍甘蔗要需要人工,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甘蔗產區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幫著砍甘蔗,一天100塊還算少的,一畝地僱幾個人砍,收,裝車,又是幾百一千塊錢出去了。最後剩到種植戶手裡的,一畝甘蔗地,也就不到一千塊錢。

這麼高的種植成本,農民確實沒啥可賺的。種甘蔗是個辛苦活兒,每一個環節,種植、除草、施肥、砍伐、裝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甘蔗葉鋒利,像刀片一樣,蔗農們即使包裹嚴實,到甘蔗地轉一圈啥也不幹,手腕和脖子等也免不了紅彤彤的。現在,不少農民都選擇進城打工,相比於一年到頭圍著甘蔗地轉,打工能掙的錢更多,活兒還沒有那麼累,願意種甘蔗的農民越來越少。

種甘蔗,我們確實不是專業的,大洋彼岸的巴西,才是甘蔗種植大國,他們每年的食糖出口量佔全球一半左右,2015年我國產了870萬噸蔗糖不夠吃,還要從巴西進口270多萬噸原糖。我們每年從巴西進口那麼多糖,主要是因為便宜,比收購自家農民種的甘蔗加工出來的糖還便宜。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都是種甘蔗,人家為啥能種這麼多,還能便宜出口,不要成本嗎?

問題的關鍵,也就在成本上。巴西甘蔗的種植成本比中國低很多,主要得益於他們的機械化程度。在巴西,一個中等規模的甘蔗種植場能有十萬畝左右,非常有利於大機器的使用,大部分地區都是機械收割甘蔗,有80%左右的地區能實現全程機械化,巴西運輸車也能實現每車裝運甘蔗幾十噸,在甘蔗製糖中還能利用網絡全程監控,人工成本?這是幾乎不存在的事情。

此外,巴西的甘蔗種植對化肥的依賴度比較低,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成本。他們選育出的甘蔗品種需氮肥少,可以減少氮肥的施用,可惜這樣優良的品種引入我國後卻水土不服,出現了易倒伏和糖分低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國很多甘蔗種植區施用氮肥都過多,有的地區甚至是巴西人的10倍,難免會加大成本投入。

說到底,相比於巴西,中國農民種甘蔗不賺錢,都是因為成本。對咱們而言,提高機械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轉,培育優良的品種,都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實際上,現在對於甘蔗產業的幫扶政策也越來越多,或許隨著甘蔗產業鏈的完善,咱們蔗農也會有更好的機遇。你們那裡種甘蔗嗎?關於甘蔗種植,你還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民種植的紅皮甘蔗和綠皮甘蔗有什麼區別?
    農民種植的紅皮甘蔗和綠皮甘蔗有什麼區別?對於這個問題,很高興來侃一侃,小妹家屬於亞熱帶氣候,很合適種植甘蔗,正巧我們這裡這裡種有紅皮,綠皮,紫皮和黃皮甘蔗。一般的人只知道有紅皮和綠皮兩種甘蔗,市場上零賣的也就這兩種,其實市場上零賣的都是水果型的,有軟,甜,汁水多的特徵。真正用來榨糖用的甘蔗比較硬,含糖量比較高,也有紅皮和綠皮兩種顏色,市場上買不到,我們這裡把這些用來榨糖的甘蔗統稱為「蘆猜」。
  • 種甘蔗為啥要砍成一段一段的,何不直接用一整根甘蔗栽種?
    甘蔗的根狀莖欠發達,分櫱力不強,不抗寒,所以每年都需重新栽培,而竹蔗根除了宿根性好、狀莖發達之外,還具有強分櫱力,所以在收蔗後能保蔸再培育而無需每年重新栽培。一、甘蔗的栽培方式不管是哪種甘蔗,在農業上幾乎都是用營養繁殖的方式實現栽培的,這是因為甘蔗開花與氣候、品種都有關係,栽種地區即便可滿足開花條件,但農民主要以收穫甘蔗莖稈為生產目的,在甘蔗開花前就收割了,因此用種子栽培甘蔗的十分罕見,多是一些科研院所用作雜交育種。
  • 產量比甘蔗高,種1次管10年,人不能吃卻被農民大量種,有啥用?
    導讀:酷似甘蔗,種1次管10年,畝產達30噸,人不能吃卻被農民大量種植文/農夫也瘋狂現在已經是寒冬了,這個時候南方有一種作物正迎來成熟上市的季節了,它就是讓南北方人都很嘴饞的甘蔗了可是因為甘蔗的產量高,即便是價格便宜,很多的農民依然願種植,在今年就有多地的甘蔗低到5毛錢一斤賣不動,很多的農民表示很受傷,明年改種其他的作物了。近年來有一種長得像甘蔗的植物,在南北方都有種植,它的畝產量比甘蔗還要高,可以達到30噸,並且種一次管十年,一年能採收4次。可是這種作物卻不像甘蔗,它是人不能吃的,那為什麼農民還大量種植呢?到底有啥用途呢?
  • 為什麼流動攤位賣甘蔗,大部分水果店都不賣呢?原因是這樣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題目是:為什麼流動攤位賣甘蔗,大部分水果店都不賣呢?甘蔗是製作糖的原料,在我國南方大面積的種植。我國食品工業的原料很多東西都需要用到甘蔗,但新鮮的甘蔗同時也被人們當做一種水果來食用。新鮮甘蔗當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而且甘蔗吃起來甜美可口,所以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吃甘蔗的。
  • 越南大叔研製「剝甘蔗神器」,幾秒鐘就能甘蔗剝得差不多
    ,過一頓時間後拿出來,放在嘴中大嚼特嚼,冰爽的感覺以及甜膩的味道,光是想想都讓人覺得非常爽快,但是剝甘蔗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麻煩的的一件事,往往都是剝完了,甘蔗也涼了。為了解決剝甘蔗特別麻煩的這個問題,在越南有一位常年靠賣甘蔗為生的農民大叔發明了一款剝甘蔗神器,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構造十分簡單,主要是由一副金屬支架,一個電動機,和上下兩個中間有凹陷的輪子組成的。
  • 農民砍甘蔗非常辛苦,為何不用機器來收割甘蔗?因為這3個原因
    在廣西來賓,甘蔗是這裡的主要的經濟作物,漫山遍野種的都是甘蔗,到了每年的11月份左右,這裡就開始砍甘蔗,靠的是人工一根一根地砍的 ,砍過的人都知道非常的辛苦。 特別是在天氣下雨時,就更加的辛苦了,要背著雨衣,冒雨砍,甘蔗葉子上面很多的水,一不小心就弄溼了衣服,非常的冷。
  • (楚天華章)武昌甘蔗節
    50年以前,武昌舉行一年一度的甘蔗節。那時,武昌流行一首民謠:「三月二十八(夏曆),洪山敬菩薩,錢多吃甘蔗,錢少吃麻花。」  據《漢口羅時記》記載:「三月二十八日為東嶽誕辰,以(武昌)大東門外大東嶽廟香火最盛。男女祀神者,便遊洪山。」  東嶽是守護泰山的神祗,民間稱之為東嶽大帝。
  • 五年級作文:賣甘蔗的老爺爺
    春節的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逛,突然看見街上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裝著滿滿一車長長的粗壯的甘蔗,皮色米黃透亮,真誘人。我看見過綠皮甘蔗、紫皮甘蔗,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黃皮甘蔗,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急忙跟媽媽說:「媽媽,Mymouthiswatering,我可以買根甘蔗嗎?」
  • 甘蔗街頭幾元一斤賣不掉,男子用這招賣到脫銷,日賺上千惹人眼紅
    冬天來了 , 又到了吃甘蔗的季節, 水果店、超市和街邊攤都開始售賣起甘蔗來,甘蔗也成為水果裡面的主角兒,引得不少市民購買。街邊小巷隨處可見的都是有人拿著甘蔗在啃,鮮的甘蔗只要2元錢1斤,十分便宜。不過,現在的各種時令水果不斷增多,甘蔗由於處理比較麻煩,買的人也變得少了起來,賣甘蔗的小攤那麼多,生意也都總不見好。甘蔗街頭幾元一斤賣不掉,男子用這招賣到脫銷,日賺上千惹人眼紅。老闆依靠一臺甘蔗去皮機和一臺甘蔗榨汁機讓自己的生意相對於其他攤位更紅火,不少愛吃甘蔗的市民爭相前來購買。"
  • 甘蔗豐收旺季期,採用人工砍收甘蔗辛苦嗎
    甘蔗的種植也許就是廣西最多的了,甘蔗糖廠收購主要是榨糖為主,農民種植甘蔗收益也是不錯的。近幾年來廣西農科院不負眾望培育出一批,優質高產高糖桂糖新品種,已大量推廣種植。目前廣西甘蔗種植大概1500萬畝,有著「糖蔗之都」之稱。
  • 大伯賣甘蔗,發明剝甘蔗「神器」,每根加1元錢,網友:實惠!
    大伯賣甘蔗,發明剝甘蔗「神器」,每根加1元錢,網友:實惠!大家都知道,甘蔗吃起來非常的麻煩,那麼我們今天說的就是,大伯賣甘蔗。發明了剝甘蔗「神器」,這樣吃起來的時候非常大省事哦!更會讓你愛上吃甘蔗的,但是前提是每根加一塊錢,即使是這樣,網友紛紛表示:實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自從大伯有了這個神器,生意是非常的火爆。
  • 甘蔗木薯變「汽油」(圖)
    纖維質是地球上資源量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主要包括草、甘蔗、紅薯等不與口糧爭地、爭水的高產、高糖或耐旱、耐鹼經濟作物,還包括秸稈、農作物殼皮、樹枝、落葉、林業邊腳餘料和城鄉固體垃圾。據測算,我國每年秸稈資源一半轉化為乙醇,其數量就可以超過我國汽油消費量的1.2倍以上。  乙醇汽油成替代能源主力  曾被視為推廣這一新能源兩大障礙的技術和成本如今已得到較好的控制。
  • 農村大媽賣「高價」甘蔗,一根賣到50元,只是簡單用刀切了一下
    農村大媽賣「高價」甘蔗,一根賣到50元,只是簡單用刀切了一下。農村大媽賣「高價」甘蔗,一根賣到50元,只是簡單用刀切了一下。水果是我們大家經常吃到的一種食物,其實我們在一年四季中都是可以吃到各種各樣新鮮的水果,這是因為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什麼樣的水果在任何季節都是可以種出來的,不過相對於大家來說,還是建議大家多吃一些當季的水果,畢竟自然成熟的水果,吃起來對我們的身體也會有著很大的健康。
  • 和甘蔗有關的事
    文:路邊青草入冬,甘蔗上市了,超市和路邊小店賣甘蔗的多了起來,成了一種常見水果了,有切成小段賣的,一段看長短要二三元錢,整條地買下來要超過10塊錢,價格也不便宜。在一小店買了一段甘蔗啃吃,想起若干年前的一個傍晚,有一回去一個很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路過一個賣甘蔗的檔口,檔裡一捆捆地堆著山一樣高的甘蔗。老闆對門前走過的人招呼:「甘蔗甘蔗,包甜的甘蔗,要甘蔗嗎?」我問:「你的甘蔗論斤賣,一斤幾毛錢,一條甘蔗下來才賣五六元,你為什麼不把它砍成一段一段地賣呢?那樣一條就可以賣到10多塊錢,價格翻一番還多呢!」
  • 牛奶咖啡甘蔗酒:巴西經驗帶給中國「吃貨」的啟示
    她說,按照法律要求,每次檢測的樣品和檢測報告都會保留三個月,這樣巴西國內在售的每一瓶牛奶都可以追蹤到農場和生產時間、批次,甚至能追溯到當批奶牛食用的飼料。除此之外,佩雷拉告訴界面新聞,「食品管理和衛生部門還會不定期『飛行檢查』,只要奶企被查出違規,就要面臨停業處罰,所以奶企還要『先人一步(One Step Ahead)』提高生產工藝中的安全標準,做到萬無一失。」
  • 雲南賣甘蔗賣出新花樣,老闆:只要你刀法好,甘蔗隨便吃
    提起雲南,大家都不陌生了吧。雲南作為我國23省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風景名勝更是數不勝數。什麼玉龍雪山、大理古城、洱海、滬沽湖等熱門旅遊景點吸引無數遊客前來。當然除了風景秀麗的美景之外,雲南作為一個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藍天的地方,生長著許多熱帶水果,其中甘蔗就是當地的特產。
  • 甘蔗的作用 甘蔗能做成菜嗎
    二、清潔口腔牙齒、預防口臭通常甘蔗是跟棍子一樣的要用我們大牙齒去要然後突出渣滓,就是這嚼的動作,可以把我們口腔中的殘垢清潔乾淨,達到牙齒美白、防止齲齒的效果。如果牙齒不清潔或口臭的朋友們,甘蔗是你們的首選哦。
  • 洛陽農民6畝甘蔗開園,掰斷甘蔗遍地都是,老闆斥總有人沒素質
    山腳下一大片甘蔗成熟了,吸引了很多郊外遊玩的人錢去採摘。甘蔗種植在一道道溝沿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眼下望去,根部少白,十分地好看。可以看出,農民們為了甘蔗也是是出了渾身的力氣,好像有所收穫,都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行。剛走入甘地的地口,很多的甘蔗都折斷在地上,我們尋思著,估計是風吹折斷或者是遊客不小心折斷的。
  • 杭州陸虎男買甘蔗 一看青皮的全買走了還沒還價
    老張說,這個青皮甘蔗就是「上河青」,別看它小,口感比紫皮好多了。「這個甘蔗現在市場上很少的,農民保留這個品種的不多了,我們本地人都知道這個好。」老張一邊說,一邊又買了一支紫皮甘蔗,削好切好遞給我,讓記者分別嘗嘗兩者的區別。兩種甘蔗記者都嘗了一節,青皮甘蔗口感鮮甜,咬起來很脆,嚼起來又很軟,汁水濃鬱可口。
  • 夜讀|遠去的甘蔗林
    那時,甘蔗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是很長一段時間支撐農民居家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農民的飯碗、生活的根本,他們總是視蔗為寶,精心栽種……除草、施肥、剝葉,若夏天乾旱,要挑水灌溉,為減少甘蔗病蟲害和倒伏,蔗農還時常冒著酷暑,鑽進甘蔗林裡剝葉子,臉上、手上被蔗葉割出一道道傷痕,是常有的事。甘蔗春季播種,秋晚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