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落戶,隨著大眾汽車對於江淮大眾股份的增持,大眾汽車獲得了原本合資公司的管理權。
根據此前承諾,未來3年,大眾集團將在位於安徽的研發中心,開發基於MEB平臺的車型和全新的純電動產品。
大眾集團CEO迪斯曾表示:計劃在合肥建立一個數位化中心,為集團旗下新能源產品提供車聯網和數位化服務,並將從中國輻射到大眾汽車集團的其他市場。
相對大眾的MEB平臺,大家更為熟知的一定是MQB平臺。MQB(Modular Transverse Matrix ,模塊化橫向矩陣)早在2012年就被引入汽車架構。MQB平臺應用十分廣泛,我們熟知的速騰、邁騰、帕薩特都是來自於這一架構。
與MQB同理,MEB(Modular Electrification Toolkit, 模塊化電氣化工具套件)是一個大眾正在開發的、用於製造電動汽車的模塊化系統。
MEB相較現有的「油改電」產品相比,對於電池空間、驅動單元、軸距和重量比都從正向研發進行了深度的規劃。比如MEB將電池平鋪於車輛底部,這樣的電池布置形式更有效的利用了底盤的空間;將主電機放置在車輛的後部,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在前部增加一個輔助電機,增加了更多的選擇。
這樣的結構使得MEB與MQB不同,MEB平臺下的車型將主要提供後驅和四驅兩種驅動形式。
通過模塊化的應用,降低設計製造成本。這是大眾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一直所推進的理念。設計均攤成本降低,讓消費者更多的錢花費到舒適型配置上本身便是一件足夠雙贏的事。
根據此前規劃,預計到2030年,基於MEB平臺生產的純電動車型累計銷量將達到1900萬輛。中國市場作為大眾品牌的主要盈利市場,做好本土化服務勢在必行。目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在招攬本土技術研發人才,預計至2025年研發團隊員工人數將達到500人左右。
走進新能源時代好比進入另一個次元,你認為「最懂國人」的大眾還能延續在燃油車市場的神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