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這些年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基建技術也是逐漸成為了世界領先的門面技術。許多國家都希望中國幫忙承建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工程。這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一種認可和肯定。當然,基建的優秀不僅僅用來掙錢了,這些年中國自己也利用自己的優勢,建起了非常龐大的設施。
比如我們非常著名的港珠澳大橋,這座大橋的通車,極大地縮短了三地之間的距離,並且成為三地之間快速發展的重要橋梁。不過港珠澳大橋並不是我國最長的大橋,我國最長的大橋是丹昆特大橋,長達164公裡,這兩座大橋無不體現著中國基建的強大。
相信對地理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渤海作為我國的內海,裡面有一個渤海海峽,這裡是山東和遼寧隔海相望的地方,最窄的地方僅僅相隔百餘公裡,那麼這裡為何不建設跨海大橋呢?如果這裡建成跨海大橋,無論是對於東北的振興或者山東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工程師表示,從理論上來說,山東半島最北端和遼寧半島最南段,相隔距離僅僅只有105公裡,在理論上來說,並不難修建。並且在海峽中間還有群島存在,對於大橋的修建更是一個好消息。不過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這裡說是兩個海域的連接處,海水深度不一,而且海底的環境也是多變的。
這樣的情況在前期探測工作的時候就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而且渤海海峽位於地震帶,地震帶地區建設大橋,耗資巨大,非常有可能因為一場地震,巨額的投資就消失。再說到經濟方面的問題,修建這條大橋,對於東北三省來說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不過資金這一塊誰來出呢?
如果是東北三省出資,那麼無疑對於本就捉襟見肘的財政就會顯得更加窘迫,但是對於山東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必須的工程,自然也不會願意出資。總的來說,一個大型工程的建立,是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的,並不是誰一廂情願就能夠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