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17公裡,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峽的大橋呢

2020-12-10 橋川野鴿

馬六甲海峽因為其能縮短中東,歐洲甚至非洲地區的船隻前往東亞各國的航行距離,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從西往東逐漸變窄的海峽,是一個漏鬥狀的海域。在安達曼海的寬度可達370公裡以上,而到了海峽東部的出口附近,寬度只有十幾公裡。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海峽的最窄處位於馬來西亞的柔佛丹絨比亞國家公園同印度尼西亞的卡裡蒙島之間,距離大約17公裡,在天氣晴好的天氣,通過肉眼都能望見對岸。

雖然馬六甲海峽是一條繁忙的航線,但是對於超大型貨輪來說,馬六甲海峽卻不是一條理想的航線。其平均水深只有27米左右,時常有大型貨輪在此擱淺,現在超大型貨輪(超過20萬噸)都跳過馬六甲海峽,繼續往南走印度尼西亞的龍目海峽(比如說澳洲運往中國的鐵礦石船,一般都走龍目海峽)。

說到這裡,我們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兩個關鍵數據:第一,最窄處只有17公裡;第二,平均水深27米。那麼為何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不在海峽上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把中南半島同人口有5000多萬的印尼蘇門答臘島連接在一起呢?其實早在2009年,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就提出過修建馬印大橋的計劃方案(馬六甲海峽大橋),該計劃總投資125億美元,大橋全長48公裡(上文提到的18公裡只是到印尼的卡裡蒙島之間的距離,卡裡蒙島到蘇門答臘島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該方案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11年的時間,馬六甲海峽大橋卻還沒有任何開工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

影響航行

原來修建該大橋反對的聲音非常大,修建起來阻力很大,隔壁的新加坡第一個不願意。因為港口航運是新加坡的命脈,如果馬六甲海峽大橋修建成功,那麼大量橋墩的建設將會極大破壞航道的安全通航條件,給往來的船隻造成潛在的航行危險。同時大量橋墩的存在也會影響船隻的航行速度,特別是大型的船隻,在穿越橋梁時要特別的小心。我們知道馬六甲海峽幾乎每一分鐘都要通過一艘船隻,如果航行速度減慢將會造成航道的擁堵,給新加坡甚至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自己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

受地震和海峽的威脅

我們都知道,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之上的,如何橋梁建成後發生大型的地震,海嘯甚至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大橋勢必會受到損傷或破壞。到時候怎麼去修復和清理破壞後的大橋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橋梁倒塌,馬六甲海峽航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成本

上文提到,在11年前的2009年,大橋建設的預算成本都達到了125億美元,而不在外界幫助的條件下,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也是非常困難的。況且,預算和實際施工的時候的花費又是不一樣的,在如此繁忙的航道上修建跨海大橋,實際成本一定會大於預算。大橋的修建是夠會真正促進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的發展,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馬六甲海峽大橋僅僅停留在設想計劃裡,最近幾十年都不會修建。

相關焦點

  • 庫克海峽最窄處僅23公裡,為何紐西蘭不建跨海大橋
    兩大島嶼之間隔著一條窄窄的庫克海峽,庫克海峽南北長205公裡,最窄處僅23公裡。不過雖然兩島相距不遠,但由於中間隔著庫克海峽,所以兩島之間往來都要乘船,可以說非常不便。很多人也許會感到疑惑,紐西蘭南北二島最窄處僅20餘公裡,為何紐西蘭不建一座跨海大橋?首先,雖然庫克海峽最窄處僅僅20餘公裡,也就是20000多米,但施工難度很大。
  • 被最窄處只有20多公裡的海峽隔開的紐西蘭,為何不修建跨海工程
    紐西蘭的國土主要分為南北兩島,南北兩島中間隔著的是著名的「庫克海峽」。根據測算「庫克海峽」最窄處只有20多公裡(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從海峽的這頭望見對岸)。目前紐西蘭每年來往南北兩島的人流量在100萬人以上,渡輪是人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我們不禁有所疑慮,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庫克海峽上至今還沒有任何跨海工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大概有130公裡,能修建跨海大橋嗎?
    臺灣作為我國的一部分,與中國大陸只有一個海峽之隔,這個海峽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就是臺灣海峽。現如今我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勁,在基建等方面也擁有了很高的技術和造詣,就連港珠澳那樣的跨海大橋我們都不在話下,所以很多小夥伴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臺灣海峽能修建跨海大橋嗎?
  • 臺灣海峽最窄處才130公裡,能修建大橋嗎?專家是這麼說的
    現在的小夥伴們真的是非常喜歡旅遊,而且國內外的很多景點都去過了,但是我們國家畢竟還是地大物博,有很多景點還不為大家所知,而且我們國家的文化那麼悠久,自始至終未曾斷絕,而且大家也都越來越喜歡那些比較純粹的景點了,能逃離城市的喧囂。
  • 泰國為何不利用地域優勢,在最窄的地方挖掘運河替代馬六甲海峽?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的發展,其中水運佔了重要的比重,自大海洋時代以來,各國對航運越來越重視,說到國際航運,我們不得不提到馬六甲海峽,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其管轄權現在由三個國家分享,主要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因為馬六甲太忙,給這三個國家帶來的經濟利益也非常驚人
  • 臺灣海峽最窄只有約130公裡,未來能修跨海大橋直通嗎?
    如今我國的經濟總量已達到了全世界第二名,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我國科技技術方面的進步更是讓世界震驚,各種如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世紀工程建設完畢,引起全世界驚嘆,而我國也得一雅號「基建狂魔」。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網上就有網友提出,我國的寶島臺灣能否也修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進行連接呢?
  • 臺灣海峽最窄處僅130公裡,能架設跨海大橋嗎?專家這麼回應
    導語:臺灣海峽最窄處僅130公裡,能架設跨海大橋嗎?其實除了海南島以外,我國還有一個島嶼非常值得旅遊,那就是臺灣島,臺灣是大多數遊客都夢寐以求的旅遊地,這裡有日月潭、阿里山等等著名景點,但是臺灣與大陸相隔一條海峽,如果能夠在這裡架設一座跨海大橋,是不是會便於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專家這麼回應。
  • 兩張圖告訴你,為何直布羅陀海峽跨海工程暫時不能修建成功
    說到這裡,大家不免要問,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的最窄處只有14公裡左右(其北部是西班牙的馬羅基羅,南部是摩洛哥的西雷斯角),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或者是海底隧道?畢竟世界上許多隧道和橋梁的長度都超過了13公裡。筆者通過對下面兩張圖的介紹,告訴大家為何遲遲不修建。
  • 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頭連著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的地方不足50千米,最寬處150千米,如果在此開鑿一條海運通道,那麼,過往的船舶可由中國南海經泰國灣,再穿運河,入安達曼海,出印度洋,也就不必繞行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
  •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東南亞還有一條海峽,名氣不如馬六甲海峽,但重要性並不比馬六甲海峽遜色,這就是望加錫海峽。要說望加錫海峽,必須先說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大陸南部、大洋洲北部,面積191.35萬平方公裡,由1.75萬個島嶼組成。
  •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為何遲遲不建?
    有很多人認為,直接在瓊州海峽修建大橋或者隧道不就少了很多顧慮嗎?去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後,網友要求儘快興建瓊州海峽跨海工程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瓊州海峽跨海工程為何遲遲不能開建?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可惜的是,兩個繁榮的公路網之間並未相互連通,阻隔它們的是瓊州海峽,而瓊州海峽最窄處直線距離只有約18千米,如此現狀顯然不能令人滿意,尤其是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後,網友要求儘快興建瓊州海峽大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此外,瓊州海峽兩岸也存在很大的人員物資往來通過的需要,現有的航運方式「平時過海慢,急時過海難」。
  • 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克拉克開鑿運河,從而取代馬六甲海峽?
    海洋運輸也正是海運在全球貿易運輸中極端重要的位置,位於海運途中必經之路的海峽,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比如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水道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的一個。馬六甲海全長1000多公裡,每年所通行過的船隻超過8萬艘,承擔著全球1/3的貨運量和將近一半的石油運輸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近年來,由於海上貿易競爭愈發激烈,全球政治經濟經貿活動,對於海峽的航運能力需求越來越大,該海峽早已經船滿為患;加之該海峽屬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有,其所屬國家關係錯綜複雜,導致海盜活動更加猖獗。
  • 20萬噸以上貨輪為何不走馬六甲海峽?而走印尼這個海峽
    龍目島自然風光與峇里島並無二致,但峇里島名氣太大,去峇里島旅遊的人,大多不知道對面有個龍目島。 峇里島與龍目島之間,有個一龍目海峽。這裡海水最淺也有約250米,是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的十倍左右。
  • 臺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哪個最應該修跨海工程
    那麼,臺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的「跨海工程」哪個最為強烈呢?最應該建設呢?筆者個人認為渤海海峽「跨海工程」是最應該開工建設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呈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70公裡,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裡,又被稱為「海上走廊」。 而臺灣島離我國大陸,最窄處在臺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平潭島之間,最短距離約130千米。
  • 山東遼寧最窄處僅100多公裡,為何不建跨海大橋?工程師如此回應
    比如我們非常著名的港珠澳大橋,這座大橋的通車,極大地縮短了三地之間的距離,並且成為三地之間快速發展的重要橋梁。不過港珠澳大橋並不是我國最長的大橋,我國最長的大橋是丹昆特大橋,長達164公裡,這兩座大橋無不體現著中國基建的強大。
  • 55公裡港珠澳大橋都通了,才13公裡的直布羅陀海峽為何沒有建橋?
    最近長達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通車,國內外一片好評,作為中國新的標誌性工程,也讓外國看到中國人的實力。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還是能發現在國外的一些比港珠澳大橋所面臨的海域還要容易很多的海峽,為什麼他們都不建起大橋溝通兩岸呢?
  • 瓊州海峽最窄處不到20公裡,火車通過卻要90分鐘,這是為何?
    大家都知道,海南島和大陸中間隔了一個瓊州海峽,這個海峽最窄的地方不到20公裡,而火車通過卻要90分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是這樣的,海峽雖然距離不長,但是並沒有修建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因此過海也稍微比較麻煩。有的朋友又說了,那火車和汽車怎麼才能通過呢?為何還有直達海南的火車?
  • 三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每一座都橫跨亞洲和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圖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一共有三座跨海大橋組成,而由於三座橋梁跨越的海峽不簡單,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所以這三座橋梁也就成為了地跨亞歐兩大洲的跨海大橋。這三座橋梁連接的兩岸,都是屬於土耳其的著名城市伊斯坦堡,伊斯坦堡也就成為了地跨兩大洲的城市。
  •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寬35千米,美俄為何不在白令海峽建跨海通道?
    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端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傑日尼奧夫角和北美大陸最西端美國阿拉斯加的威爾斯王子角之間,經緯度位置大約為西經170°和北緯65.5°。
  • 作為地中海唯一海峽出口,為何直布羅陀海峽不建大橋?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作為地中海唯一海峽出口,為何直布羅陀海峽不建大橋?你知道嗎?大家知道一個國家不能只專注於本國的發展,要積極和其他國家進行各方面的往來和交流。但是我國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就是為了連接三個地方人民之間的往來。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繫,才克服一切困難,修建成功的。所以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畢竟基礎設施是否完善也是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發展。接下來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位於地中海區域的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只有13公裡左右。而且這個海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