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結伴「偷青」 農戶提前一月備糞潑菜

2020-12-23 四川在線

  雖然元宵晚上守著菜地兩點過才回家休息,但正月十六一早八點過,楚定霞還是早早來到自家菜地。看著散落在自家菜地裡的菜葉、被挖的亂七八糟的土豆、菜地中剩著光禿禿的菜頭,楚定霞心痛不已。前一天晚上,就是在這塊菜地邊,楚定霞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青菜被他人摘得七零八落,「你們少摘點。」楚定霞無奈地勸道,來者卻回道「一年就偷你這一回,你就不要管了嘛。」

  備糞一個月十五下午全部潑青菜

  對於瀘州人熊見平來說,利用閒暇時間,在江邊的空地上種點菜,已經成為自己幾年以來的習慣。但從去年開始,他發現,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幾乎已經成為菜地的一場「劫難」,「去年的一大片菜地,基本全軍覆沒了。」

  「偷青」作為一種民間習俗,本是指大年十五晚上,去別人家裡偷點青菜,寓意一年好運。但近兩年來,一些「偷青」者趁此大肆採摘農戶青菜,頗有些現實版的「QQ農場」的感覺。而為了避免自家青菜被他人摘光,農戶們也拿出了各自「殺手鐧」。

  有了前一年「經驗」,今年,提前一月,熊見平開始備糞,滿滿兩桶,全部在十五日下午潑到青菜上。熊見平想,「偷青的人聞到我的菜這麼臭,應該不會要吧。」

  但事實上,與周邊農戶的青菜相比,熊見平的青菜是被偷的最多的農戶之一,「被偷了100多顆白菜,佔了五分之二。」十六日一早,來到自家菜地,看著凌亂的菜地,熊見平嘀咕著,「沒法了。」

  同來查看菜地的李潤芳對熊見平分析道,「估計你昨晚沒有守到菜地吧。」

  元宵守菜地上演現實版QQ農場

  準確地說,熊見平是也守了自家菜地近3個小時。熊見平說,偷青的人出來的早,他吃過晚飯7點過到達菜地時,已經撞見有人提著大包小包的青菜從土裡「凱旋而歸」。「我穿的衣服少,守到10點過就回家了。」熊見平有點鬱悶。

  與熊見平一樣,雖然李潤芳也往自家青菜潑了糞,但她仍不放心,和周邊其他農戶守至凌晨兩點過。李潤芳說,即便菜地主人就在旁邊,大家也是肆無忌憚。

  「已經不是偷,而是搶了。」談起元宵晚上「保衛」自家菜地時的情形,李潤芳很憤怒。「麵包車、皮卡車在馬路邊停了一排,有人還背著背篼、拿著鋤頭。」李潤芳說,她看著有的「偷青」者將背簍裝的頂尖兒,「腰杆都打不直了,」還有人拖著重重的塑膠袋時不小心滑到土溝裡,掉的青菜散落一地。

  守護自家菜地最辛苦的當屬楚定霞。楚定霞有兩塊菜地相距500m左右,從晚上8點至凌晨兩點,每看到有亮光在自家菜地晃動,她就跑到菜地旁邊吼道「哎呀,你們少摘一點嘛。」來來回回,她也記不得到底在兩塊菜地間跑了多少趟了,只覺得一覺醒來,渾身酸痛無比。

  「我跑到那邊,這邊的棉花白就遭了;守到這邊,那邊水白菜又遭砍了。」最讓楚定霞鬱悶的是,無奈之時,她讓對方少摘一些,對方卻回道「一年就偷你這一回,你就不要管了嘛。」

  習俗能理解 農戶呼籲文明偷青

  雖然有人對自己的招呼置若罔聞,但也有人就是好這個習俗。楚定霞說,守著菜地的這段時間,她也聽到不少人對同伴、或者是父親對孩子叮囑「不要踩壞了其它菜,少摘一點」之類。

  楚定霞說,對於自己和其他農戶來說,大年十五偷青的習俗,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最近兩年來,這個習俗已經開始變得畸形,大伙兒成群結隊,駕車前來,備足工具,氣勢頗大,本來元宵佳夜,該和家人齊聚一堂,現在卻為了兩塊地的青菜,在外面守了大半夜,她也覺得很不值,卻是沒有辦法。

  「偷青只是意思一下,沒得必要大包、小包把我們的菜都偷走撒。」李潤芳也表示,有人拿著鋤頭,背著背簍,已經超越了民俗概念範圍的偷青,她們也希望眾人在保留民俗的同時,能夠文明偷青。在李潤芳看來,如果雙方都不必大張旗鼓,也不必提防你我,在元宵之夜時,農戶能夠安心在家中看看晚會,那麼,偷青的民俗還是很有意思的。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徐慶 實習生 陳昕雨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元宵節偷青民俗變偷菜:一晚上毀了農戶整塊菜地
    元宵節當晚,不少人結伴偷青。  偷青,一種鬧元宵習俗,即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三五好友結伴去菜地裡"偷菜",偷生菜寓意"生財",偷蔥寓意"聰明",偷西芹寓意"勤快",以此討個好"彩頭",而菜農田地裡的青菜無疑成了一塊"香餑餑"。
  • 元宵節偷青民俗變偷菜 整塊菜地一片狼藉傷透菜農心
    元宵節偷青民俗變偷菜 整塊菜地一片狼藉傷透菜農心時間:2017-02-15 12:38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偷青民俗變偷菜 整塊菜地一片狼藉傷透菜農心 偷青,一種鬧元宵習俗,即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三五好友結伴去菜地裡偷菜,偷生菜寓意生財,偷蔥寓意聰明,偷西芹寓意勤快
  • 還沒出正月就偷青,道德淪喪,老農:一冬辛苦全白費!
    接網友報料:前二天在蕉嶺叟樂龍安村三裡有女子去人家的菜地偷菜賣,據說小偷是兩公婆,偷了好幾家人的蔥和青菜。因為損失不大,被偷村民也懶得去報警,鄰裡之間互相吐槽還沒出正月就偷青,道德淪喪,老農:一冬辛苦全白費!這麼冷天,出來偷菜,真真無語!天黑路滑,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盜工作。
  • 正月十四晚偷青 被罵得越兇越高興
    春節民俗 正月十四晚偷青 被罵得越兇越高興   成都人好耍,過年期間年輕人夥起鬧騰,年過得越熱鬧,「偷青」就是以前成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民俗。與大多數講究說「吉利話」的民俗相比,「偷青」要討的,卻是被偷人家罵人的話。
  • 春節民俗丨正月十四晚偷青 被罵得越兇越高興
    成都人好耍,過年期間年輕人夥起鬧騰,年過得越熱鬧,「偷青」就是以前成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民俗。與大多數講究說「吉利話」的民俗相比,「偷青」要討的,卻是被偷人家罵人的話。最精彩的是,偷是明著偷,動靜越響越巴適。罵人的話越兇,偷青的人越高興,這預示著來年運氣好到爆,還未生養的新媳婦也可能抱上胖娃娃喃。
  • 汕頭潮南區小坑村有的農戶卻一臉愁容,原來是有人到農田偷挖地瓜
    當前正是豐收的季節,但潮南區兩英鎮上小坑村有的農戶卻一臉愁容,因為最近那裡出現了一群「老鼠」,他們專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到農田偷挖地瓜。漢泉老伯今年七十多歲,20日凌晨,他種植的十畦地瓜,就被這幫竊賊挖走了八畦,在現場,田裡還留下兩袋裝好的地瓜、一把鋤頭、一雙拖鞋和一件上衣,而在通往陳沙公路的小路上,還有兩麻袋地瓜,農戶就估計,小偷是受到驚嚇,在逃跑中留下來的。
  • 正月十五之夜偷青,「年年生子及青春」
    在南方,有正月十五之夜偷青的習俗。偷青,又叫採青,是十五之夜,婦女偷摘人家青菜,可生兒子。偷青的由來,民間有多種傳說。流傳最廣的是源自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千裡尋夫,在去長城途中,受盡飢餓,實在難以忍受,便跑到人家菜地裡偷摘青菜果腹。
  • 正月十四丁家火把節 驅邪祈福偷青傳承民俗(組圖)
    把偷來的菜現場煮來吃了。在璧山,每年的春節除了除夕和元宵,其實還有一個未曾廣為人知的丁家火把節。2月21日晚上,正月十四,丁家街道上沒有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街頭卻熱鬧依舊。上千民眾成群結隊自發走上街頭,手裡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和燈籠。漫山遍野的火把連成一串,照亮了丁家周圍的夜空。
  • 臺北兩高中生向流浪漢潑灑糞水 自稱「潑屎雙煞」
    臺海網5月12日訊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上的強恕中學,有2名高三學生惡作劇過頭,自稱「潑屎雙煞」,把糞水裝杯,對著街友(流浪漢)惡意潑灑,而且還不只一次,更大膽把影片貼上網,名為「出任務」系列。批踢踢實業坊11日出現一段讓人憤怒的影片,幾位強恕中學的學生拿糞水澆遊民頭部,還將惡劣行為稱作「出任務」,出任務系列的影片至少有6段。學生欺負完無辜遊民之後,還會嘲笑對方甚至假裝跟遊民說「對不起」,甚至問對方舒不舒服,然後又是一陣嘲笑。但更讓人生氣的是,他們除了欺負遊民外,就連老人家也不放過!
  • 貴州作家·微刊|偷青(小說)
    與孔乙己讀書人偷書不算偷如出一轍,黔北坊間大年夜偷青也不算偷。大年夜,誰家菜地裡的蔬菜被偷,都不會吱聲。那一夜,菜被偷得越多人緣越好,新一年運道就越旺。如果一塊長勢喜人的菜卻無人問津,心裡難免失落。偷青被主人罵了,一年的倒黴運也就罵散了。偷青的習俗從什麼時候起始無從查證,一代一代沿襲下來便成了山村樂此不疲的新春看點。
  • 全國罕見:大別山麓不一樣的元宵夜,親朋結伴上墳山送燈祭祖
    全國罕見:大別山麓的元宵夜,親朋結伴上墳山送燈祭祖。漸行漸遠的年俗:大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燈!由於疫情來襲,全國人民的這個春節,過得有些沉重,人們都宅在家中抗「新冠」。平時忙碌的親朋,也可利用這樣的機會,好好相守,暢敘親情,共享天倫。但是,更多的遊子,因為疫情,而被阻隔在家鄉之外。遙想與手機,就成了節日的主題。
  • 青辣椒最好吃的做法,煎一煎,熱油一潑,噴香撲鼻,辣味十足
    青辣椒最好吃的做法,煎一煎,熱油一潑,噴香撲鼻,辣味十足!農村人的菜地裡邊各種蔬菜非常的豐富,到了夏天的時候菜地裡面一定少不了幾顆辣椒,有些喜歡吃辣椒的人,甚至會把菜地的一大片都種上辣椒。我們家人是特別喜歡吃辣椒的,每年媽媽都會在菜地裡種上那種線椒,一次就種上很多。
  • 《料理模擬器》高效備菜技巧分享
    《料理模擬器》是一款模擬廚房的遊戲,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製作各種食物,但是有時候訂單很多,就需要玩家掌握高效備菜的技巧,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料理模擬器高效備菜技巧分享,大家可以來看一看。高效備菜技巧分享遊戲的原理正式開啟生涯模式之前,建議將料理課程過一遍,了解一下遊戲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