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網友報料:前二天在蕉嶺叟樂龍安村三裡有女子去人家的菜地偷菜賣,據說小偷是兩公婆,偷了好幾家人的蔥和青菜。因為損失不大,被偷村民也懶得去報警,鄰裡之間互相吐槽還沒出正月就偷青,道德淪喪,老農:一冬辛苦全白費!這麼冷天,出來偷菜,真真無語!天黑路滑,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盜工作。
2月9日中午,在江津路東與月堤路交匯處,一輛滿載貨物的三輪車左轉時,一名男子緊跟其後,突然從車上搬下了一袋物品。隨後男子坐上同夥的摩託車,兩人逃離現場。實施扒竊的兩名男子,一個40歲,另一個46歲,都是荊州本地人。當天一時起了歹意,偷的是一袋青豆,價值400元左右。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給轄區派出所處理。
看了以上兩則新聞,是不是表示很無語呢,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老農辛辛苦苦掙錢不容易,不要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說完這些,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下,在咱們國家,有些地方都是光明正大的偷!
原寶安羊臺山下一帶的客家人、西鄉一帶的廣府人,都有元宵節「偷青」這一習俗。「偷青」是指元宵當天,大家相互到別人家菜園子裡「偷摘」蔬菜。這一天,各家菜園的籬笆都是敞開的。此時的「偷」不算偷,被偷的農家,絕不追究和埋怨。這裡說「偷」,其實是「借」「取」「討」別人的彩頭,使自己「聰明」「會算」「生財」之意。菜地主人暗自與鄰居比較,覺得自己的菜被偷的越多,越有面子,來年日子越旺。偷青節是一種民間風俗,從古一流傳至今,在民間每年的元宵節也叫偷青節,元宵節晚上青年男女會三五結伴,到別家菜地裡偷蔬菜,偷蔬菜的人開心,被偷的人家也很開心,因為在這天晚上你家的蔬菜被偷得越多就表示你們家在村裡越受歡迎。在客家人中的「偷青節」還流傳著:「偷青偷青 越罵越精」的說法,但是客家人的偷青節一般是在正月十四晚上進行。傳統裡的「偷青」習俗,不僅寓意美好,而且有禮有節,人們只是象徵性地「偷」一小撮,且大多會給主人一定的饋贈以示謝意,體現了樸素而真切的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共享共贏理念。今年沒有趕上的朋友,明年要再接再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