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安全生產
機械車輛來回穿梭
泵機隆隆作響、工人有序施工
沉寂多日的工地又變得熱鬧起來
蘇報君走訪蘇州市政府實事項目現場
發現蘇州市一些重點工程項目
均已有序復工了
蘇州4條在建鐵路全部復工
▽
截至2月19日
滬通鐵路
南沿江鐵路
鹽通張鐵路
太倉港疏港鐵路
蘇州這4條在建鐵路專用線已全部復工
01
滬通鐵路
滬通鐵路總裡程137.28公裡,蘇州市境內100.44公裡,設張家港北、張家港、常熟、常熟東(預留)、太倉港站、太倉站、太倉南站等7個站,設計時速200公裡,總投資估算320.69億元,其中蘇州段投資估算212.91億元。節點工程滬通鐵路長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計劃2020年建成。
02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起於南京南站,終於太倉站,在太倉站經滬通鐵路接入上海,新建正線長278.53公裡。全線設南京南、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8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裡,工期4年。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蘇州段約101公裡,其中張家港段38.5公裡,常熟38公裡,太倉24.5公裡。目前蘇州段主體工程建設全面展開。
03
鹽通鐵路南通西至張家港段
鹽通鐵路南通西至張家港段是通蘇嘉甬鐵路的北部起始端,與滬通鐵路共通道越過長江,接入張家港站,全長31.286公裡,張家港境內17.328公裡,總工期4年,投資概算16.14億元。目前橋梁樁基全部完成,正開展墩身、梁板預製及連續梁上部結構施工。
04
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
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自滬通鐵路太倉港站上海端引出,向東至浪港河南側設浮橋貨櫃裝卸作業區,正線長約13.1公裡,上行疏解線長約2.23公裡。項目總投資約18.12億元,建設工期為1.5年。
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已取得工可、初步設計和施工圖批覆,於2019年12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接入滬通鐵路段一類變更已獲批覆,施工隊伍已進場。
蘇州市地方鐵路建設辦公室介紹,為保障鐵路參建人員儘快返崗,在人員排查清晰、防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了綠色通道,盡最大努力為復工單位提供幫助。
為解決鐵路建設復工企業外地職工返崗運輸問題,各縣市鐵路辦聯繫交通運管部門主動服務,推出「點到點」、定製化、「一車一方案」的包車運輸服務,讓返崗職工坐上「返崗直通車」。
同時,各縣市鐵路辦向春節期間連續作業的鐵路參建單位配送了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全力保障在建項目關鍵節點施工。
蘇州軌道交通17個標段復工
▽
今天,蘇州軌道交通V-GS-02標、S1-TS-10標等17個標段復工,開啟「五線共建」新局面。
蘇州軌道交通集團表示,在嚴格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將有序做好復工復產計劃安排,全力推進軌道交通工程復工建設。
從今天起
蘇州軌道交通5、6、7、8及S1線
工程項目將分5批次復工開建
01
5號線
5號線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附屬結構出入口、風亭完成46%,盾構區間掘進完成98.7%,黃天蕩控制中心完成大樓主體施工;今年要實現全線「洞通」「軌通」「電通」重要節點。
02
6號線
6號線全線31座車站及5段明挖區間有三分之一完成主體圍護結構,4個車站及明挖區間已開展主體結構施工;今年計劃28個車站完成主體圍護結構,8個車站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盾構掘進9.5公裡。
03
S1線
S1線全線28座車站有三分之一正在基坑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今年計劃全線車站施工完成60%、盾構區間施工完成20%。
04
8號線和7號線
8號線正線11個標段已招標完成4個標段,7號線正線9個標已招標完成3個標,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全年計劃主要施工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部分站點進行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
上午,在5號線陽澄湖站鋪軌基地上,工人們正在這裡進行鋼筋加工和軌排製作。5號線鋪軌二標常務副經理任鵬波介紹,對符合防疫要求的員工統一用大巴包車接回來,目前工人已經到了70人,月底還有120人,預計3月5日300多名工人可以到齊。
在S1線洞庭湖路站,登記、測溫,通過工地進場閘機後,每一位進工地者都要先進入一間透明塑料膜搭起的消毒室,接受消毒液噴霧「洗禮」。
上崗工人胸前掛著一塊防疫牌,牌子的顏色有黃色、橙色、紅色、藍色,對應疫情等級不同的地區。衛生間、浴室也刷上對應的顏色,供來自相應地區的人員使用,以更好地防控疫情。
桐涇路北延、高鐵新城連接線工程復工
▽
經前期充分準備,由蘇州交投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公司負責建設的桐涇路北延工程、高鐵新城連接線工程今天順利復工。
桐涇路北延工程
桐涇路北延工程是蘇州「十三五」期間計劃重點打通的中心城區南北向重要通道。該項目起於城北路與永方路交叉口,向南跨越西塘河後,以隧道形式下穿清塘路、山塘河、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鐵路、北環快速路,終點位於西園路與現狀桐涇北路交叉口,線路裡程約2.49公裡。
高鐵新城快速路連接線工程
高鐵新城快速路連接線(常熟交界至鳳陽路以南段)工程位於相城區渭塘鎮北部區域,北起相城區與常熟交界,向南連續跨越沈周公路、繞城高速、渭塘互通連接道路、鳳陽路,止於鳳陽路以南路段,全長約1.8公裡。
高鐵新城快速路連接線工程項目部制定了施工人員分批進場、施工區域分批覆工計劃:2月20日至月底進場140人;3月份進場250-350人。
各項目部對員工逐一登記造冊,按照要求採取了觀察、隔離等措施,實行分類管理。為防止工人返崗途中感染,統一採用包車方式,「點到點」將工人從家中接至蘇州施工現場。
在防疫物資儲備方面,桐涇路北延工程項目部庫存口罩1.5萬隻、75%酒精50升、84消毒液110升、紅外測溫計10把,消毒洗手液、橡膠手套、應急藥品等防疫應急物資儲備充足,可滿足人均10天以上儲備量。
高鐵新城連接線工程項目部在現有儲備物資的基礎上,已聯絡10餘個供應商,計劃近期購置一次性口罩5000只。
東匯公園P+R換乘系統工程復工
▽
今天起,蘇州獨墅湖第二通道工程、東匯公園P+R換乘系統工程、蘇站路換乘停車場工程等城建重點項目率先復工。
隨著下穿護城河隧道頂管施工作業的告捷,與隧道北面連接的東匯公園P+R停車場也具備了施工條件,於昨日迎來復工,開始進行土方開挖和灌注樁的施工。在工地入口,復工人員必須接受體溫測量、實名制實名登記、全身消毒等流程後才能進場施工。
預計到2020年底,東匯公園南下穿護城河隧道工程項目全部完工,東匯公園換乘停車場主體施工結束。項目建成後,拙政園周邊片區交通出行壓力將得到緩解,市民出行將更加便捷。
金雞湖隧道工程復工
▽
今天一早,40多名建築工人乘坐班車來到了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隧道主體工程三標段(湖東)項目的施工現場。經過身份核查、體溫測量等「固定動作」後,他們有序進入工地。隨著隆隆的樁基作業聲,金雞湖隧道項目順利復工,為園區246個在建工地陸續復工按下了按鈕。
據金雞湖隧道項目主體工程三標段(湖東)項目總指揮吳洲介紹,疫情防控形勢下,為確保安全生產,項目部從源頭上對返蘇工人進行篩選,所有工人返蘇後必須接受7天醫學觀察或進行新冠肺炎抗體檢測,以確保進場作業人員健康狀況良好。
同時,項目部對施工現場和工人生活區均實行全封閉管理,進場工人統一安排大巴車接送;所有進出人員必須進行身份核查和體溫測量,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嚴格開展日常消殺。
金雞湖隧道工程的復工,宣告了園區246個在建工地進入復工「進行時」。作為園區的民生重點項目,由園區城市重建有限公司代建的金雞湖隧道、獨墅湖醫院、鍾南街義務制學校、斜塘學校南校區、園區八中重建、金雞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個項目於2月19日拿到了復工通知書,成為園區首批覆工的在建工地。
京杭大運河堤防加固工程復工
▽
今天早晨7點,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堤防加固工程石湖節點施工現場一派忙碌,30位工人戴著口罩早已各自分工幹得熱火朝天。
全封閉管理,成為春節後工人們的上工新方式,工人統一乘坐單位包車進入宿舍,一人一間房隔離期滿後才能上工地。
工地進口處設置有「不戴口罩嚴禁入內,防禦疫情人人有責」的標語,整個施工現場進行了全封閉管理,嚴格實行全體人員實名登記,進入工地的所有人員必須在測溫處接受測溫。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堤防加固工程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姑蘇區)堤防加固工程所有標段均已於2019年開工建設。截至2019年底,共計完成堤防加固總長約12公裡,基本完成市府實事項目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計劃堤防加固總長3.4公裡,施工階段將姑蘇區運河全線劃分為包含應急段在內的8個主要標段和石湖景觀節點、楓橋景區節點、蘇城門戶景觀節點、楓橋景區景觀提升4個節點標段。
陽澄湖生態修復工程復工
▽
蘇州市陽澄湖綜合整治工程生態修復工程,今天也已有序復工。
蘇州市陽澄湖綜合整治工程生態修復工程
該項目位於相城境內陽澄湖,重點修復陽澄西湖、陽澄中湖岸線的受損區段,修復溼地面積368.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陽澄中湖生態修復工程和陽澄西湖屏障帶工程兩大部分。
蘇州市水務局水利工程建設處副處長宋曉恆表示,2019年,陽澄中湖生態修復工程所有標段均已開工建設,其中一期1標段已完工驗收;3標段全部工程量已完成,待水生植物養護一定時間後組織驗收。
在疫情防控方面,陽澄中湖生態修復工程項目部完成了防控機構組建、專項方案編制和防疫物資採購工作,目前,復工人員45人已全部到位,即將掀起春季施工生產高潮。
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進入復工階段
▽
目前,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項目第二階段工程已全面進入復工階段。為了做好人員復工後的安全防控工作,項目指揮部、各參建單位管理人員組成了防疫組織構架,共計35名成員已全部到崗。
市城管局環管處處長吳琛介紹,防疫組織隊伍在為所有人員配備足夠的口罩、消毒用品等防護物資的基礎上,將項目第二階段工程地塊劃分為四大區域實施管控,四個區域分別為隔離防疫區、員工居住區以及兩個生產區。
據了解,施工人員將於今天逐步進駐。由於工人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陝西、四川,項目部已安排專門車輛,前往這四個省接工人來蘇。從今天開始,各施工單位勞務人員將分20至30人一批,分批陸續返蘇,2月底預計返回人員有200人,可滿足工程正常運行。
蘇州,正在甦醒!
來源:蘇報融媒記者徐蘊海 杭興微 惠玉蘭 陸怡 肖辛管有明王亭川 董捷 濮建明
通訊員 謝涵 蘇州交投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公司供圖
編輯: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