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存成文創高地 有裡有面也有範兒

2021-01-09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抓住建設公共文化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的重要機遇,推動文創產業向規模化、集聚化、專業化、高端化發展,盤活30餘個老舊廠房,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包括北京齒輪廠、京棉二廠等老廠房,都在「騰籠換鳥」的同時實現轉型升級,被贊為:北京朝陽文創,有裡有面有範兒。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

從天安門沿長安街一路向東,過了國貿橋不足千米,就是有名的文化創意園「郎園Vintage」。佔地2.34萬平方米的「郎園」,建築面積僅3萬平方米。紅磚小樓星羅棋布,碧綠的爬山虎布滿牆面,前衛的雕塑、時尚的酒吧隨處可見。遊走其間,時尚又復古的氣息撲面而來,成為工廠遺存改造的典範之作。

8年前,這裡還是一家醫療設備廠,由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被騰退外遷,留下17棟建於四五十年前、仍保留著鮮明工業特色的老廠房。

北京市朝陽區決定將工業舊廠房轉型建設文創園區。「光是改造投資就花了8000萬元,我們的改造理念是修舊如舊,在保護老廠房原有園區格局的基礎上,改造園區的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把園區打造成集文化企業辦公、時尚秀場、設計體驗店、創意餐飲等於一體的複合式文化藝術園區。」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園區建成後,每年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郎園文化節,由於郎園位於中央商務區域,北京市文博會朝陽分會場、CBD商務節和北京設計周的分會場紛紛駐場郎園。現在郎園已入駐文化企業50多家,年產值超50億元,成為長安街東延長線上的「新地標」。

四種轉型模式助力經濟轉型

朝陽區曾是北京機械、紡織、電子、化工、汽車五大工業基地的所在地,老廠房的建築各具特色,如北京電子城建築,採用了包浩斯風格和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築工藝,已成為不可多得的現代工業建築珍品,見證了北京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自2000年起,朝陽區出臺補貼、獎勵、貸款貼息等政策,引導工業廠房轉型升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目前已形成四種轉型模式,即產權方與專業機構聯合打造的「751模式」,政府投資並運營的「朝陽規劃藝術館模式」,國企自組團隊改建的「萊錦創意產業園模式」,藝術家自發聚集、政府提供管理服務的「798模式」。

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廠房等工業遺存是一個城市工業文明的體現,保護利用好北京工業時代的歷史遺存,也為北京古城歷史風貌增添時代光彩。朝陽區一直在探索盤活舊廠房的存量資源、建設文創園的新模式。在沒有新增一分產業用地指標的情況下,既疏解了非首都功能、提升了環境品質,也加快了「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構建。

文創企業已達8萬餘家

作為北京的新地標,798藝術區開創了國內用藝術改造老廠房的先河。如今,這裡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吸引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家藝術機構入駐,每年舉行藝術活動2000餘場次,吸引觀眾超過500萬人次。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朝陽區已形成了以文化傳媒為龍頭,以高端會展、旅遊休閒、設計創意、信息服務為主導,以古玩及藝術品交易、文藝演出、時尚消費為特色的多元支撐的產業結構體系,形成了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為主軸,以奧林匹克公園文化體育融合功能區、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功能區為重點,以眾多文化創意園區(基地)為延伸,錯位、融合、協同的空間發展格局。

據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8月底,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創企業已達8萬家,上市(含新三板)文創企業160家。預計今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將突破3300億元。(記者 張景華 董城)

相關焦點

  • 工業遺存:蘇州河寶成橋,有生命的城市景觀
    「寶成」二字避開了「保成」的世俗,寓意為「此處有寶,成事在人」。此橋此灣雖有多個名稱,但歷經年代的風雨,還是寶成橋、寶成灣朗朗上口、印象深刻。特別是,寶成灣一帶曾經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集聚地,具有豐富的工業遺產,可望變為有生命的景觀資源。在蘇州河沿岸開發中,如何用足用好歷史留給我們的工業遺存,可真是「此處有寶,成事在人」了。
  • 讓工業遺存光彩重生
    然而,在推進全域旅遊的進程中,大力保護利用原有的工業遺存,將之改造成為旅遊景點,也應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課題。向工業遺存傾注文化情感和藝術匠心,將沉寂的歷史活化再生,「工業鏽帶」可以化身「生活秀帶」,成為景觀地帶,打造成多元包容的文化空間和城市地標。
  • 拒絕一拆了之、粗暴開發:老工業遺存變形記
    當下,如何讓有豐厚底蘊的工業遺存以另類形態更好「活著」,發揮其在經濟轉型、產業創新、城市發展等方面的潛力?針對此,半月談記者分赴工業遺存富集地,探求新發展理念下各地老工礦轉型發展的新實踐。創意東八區、1865創意產業園、創意中央科技文化產業園……這些江蘇南京人耳熟能詳的創意產業園區,其實都是由老舊工業企業「關停並轉」、搬離主城留下的老廠房、舊建築改造而成的。如今,一塊塊「鏽帶」重新崛起為產業高地。南京定淮門12號原來是破產多年的莫愁洗衣機廠廠址。
  • 工業遺存地變身文化藝術區
    而在杭州城北的工業遺存地,新天地活力PARK以一種文化娛樂藝術與商業融合的商業模式,「鎖住」年輕消費群體,重新定義了杭州人的生活方式。作為由杭州新天地集團打造的總建面180萬中央活力區中的商業業態,6月28日,杭城又一個文化娛樂地標——新天地活力PARK迎來了盛大開幕,與此同時,同樣以工業遺存為概念打造的新天地藝術中心也同步亮相,成為杭州人的又一打卡地。
  • 榆林第一個工業遺存文創園誕生了!
    煤炭的工業之美體現在什麼地方?幾乎每個榆林人都不了解,這似乎與這座由煤炭支撐起的城市不相匹配。中能文創園則填補了榆林在工業遺存領域文創的空白。到了小說裡,名字幻化成了「大牙灣煤礦」。路遙英年早逝,銅川煤礦的煤也被挖盡,似乎成為一座僅僅留有幾束紀念的老礦遺存,供那些偶爾路過的礦工回憶、憑弔。
  • 內蒙古一高校鍋爐房變身圖書館:工業遺存成文化課堂
    張瑋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18日電 題:內蒙古一高校鍋爐房變身圖書館:工業遺存成文化課堂中新網記者 張瑋「我們終於也有了『別人家』的圖書館。」18日,在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政治學院新改建的「鍋爐房」圖書館學習的大二學生安靜激動地告訴記者。
  • 北京轉型改造工業遺存七百多萬平方米 老舊廠房裡的「文創夢」
    工業與文化結合,的確能帶來獨特的想像空間。在北京,由工業遺存改造的文創園區有很多,負有盛名的798藝術區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前身是幾乎與新中國同齡的718電子元件聯合廠,2002年起陸續有藝術家和藝術企業入駐。經過10多年的發展,798藝術區已是北京時尚文化地標,還被列為2008北京奧運文化旅遊景點。
  • 上海的工業遺存是否可以收費參觀?
    閒暇的時候,我喜歡去上海的工業遺存走走。這些遺存承載了幾代人的辛勤付出,記錄了上海的發展歷程,目前又都被改造成為創意、休閒、展覽的場所,既保留了原建築的韻味,又增添了現代的藝術元素,往往很有看頭。8萬噸筒倉外立面(圖片@海大頭)也許是看多了產生審美疲勞吧,我忽然覺得是不是所有的工業遺存都只有改為創意、休閒、展覽空間一條路
  • 河北張家口:工業遺存變城市休閒空間
    7月29日,遊客在張家口市工業文化主題公園遊玩。 河北省張家口市工業文化主題公園位於京張鐵路南口段,總面積11.3萬平方米。公園通過保留機車、龍門吊、鐵軌等工業遺蹟,打造融工業文化、奧運文化和現代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公園,讓工業遺存成為市民放鬆娛樂好去處。主題公園開園一年來累計接待遊客210萬人次。
  • 江蘇南通唐閘古鎮:「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的新活法
    唐閘古鎮,被吳良鏞院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提起這座古鎮,不得不提南通先賢張謇先生。百年前,張謇以其「父教育,母實業」的興國理念,在唐閘建工廠,辦學校,修公園,造公路……興起了一座工業重鎮。歲月如煙,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在這裡,古鎮的舊蹤可覓,新顏漸展。
  • 工業遺存改造 重現繁榮風貌
    勾犇圖品嘗咖啡,翻看書籍,欣賞非遺文化創意作品……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一座工業老建築變身文化體驗中心。改造後的體驗中心保留了園區舊有的風貌,同時上線了直播間、咖啡館、市集等功能,讓工業遺產保護項目成為文化、旅遊、藝術與創意融匯的平臺。
  • 「智創高地」結碩果 寶安獲10項市級科技獎勵
    寶安日報訊(記者 高山 通訊員 曾曉茹 姚貽華)「智創高地」喜迎大豐收。從昨日舉行的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出喜訊,2020年度寶安區有10個項目榮獲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獲獎項目覆蓋科技進步、青年科技、專利三大獎種,分別是:科技進步獎5項、青年科技獎2項、專利獎3項。
  • 工業遺存與文創元素碰撞出「新火花」
    「我們嘗試在歷史的遺產簿上謀發展,依託豐富的工業遺產、多樣的工業遺址、多彩的工業文化,向傳統要創新,向工業遺產要效益,大力發展工業旅遊,以文化創意經濟促進城市更新。」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邢京林表示。
  • 臨安現存最大規模的工業遺存 「變身」文化新地標 !
    越是歷史的,就越有辨識度,越有獨特魅力工業時代留存下來的舊廠房、老園區,既是城市獨特風貌,更承載著一代人的奮鬥記憶工業遺產保護項目已成為文化、旅遊、藝術與創意融匯的新寵如何以工業遺產保護給區域帶來長效發展,化身歷史記憶與鄉村更新的焦點?
  • 成都春節精品展雲集 年味有了更多文藝範兒
    原標題:精品展雲集 年味有了更多文藝範兒   春節期間,成都各大旅遊景點和文博機構將為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呈上一道道精彩紛呈的文旅大餐。逛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金沙太陽節、草堂詩聖文化節,看彩燈、品小吃……市民和遊客將享受到成都獨特的年味。
  • 浙江仙居:盤活工業遺存 老廠房將變身文創園
    據了解,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將通過招商引資,在原工業遺址的基礎上,將熱電有限公司區塊改造為文創園,成為時尚新地標。仙居熱電有限公司位於仙居城南工業區南側龍凰山腳下,佔地面積26013平方米。公司前身是國有企業仙居熱電廠,1999年1月改制成股份企業。
  • 解鎖「有範兒」湖城新玩法!衡水旅發推薦這九條主題旅遊線路
    承董子好學之風,當今的衡水也發展成為全國教育高地,每年從這裡走入頂尖學府的學生數量位於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因此,研學旅行盛行於這片教育沃土。在旅行中長知識、學本領,感受大儒之鄉濃厚學習的氛圍,是家長和孩子都喜歡的度假方式。  ●線路3:愛國範兒 不忘初心紅色之旅  圖為耿長鎖紀念館。
  • 千年古堤之上,石刻遺存有了守護者
    千年古堤之上,石刻遺存有了守護者 2020-12-22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業遺存變網紅打卡勝地
    十一期間,許多市民來到首鋼園,觀賞工業遺存的風採。本報記者 吳鏑攝「既有工業遺存又有自然景觀,隨手一拍就是大片兒!」剛剛登上首鋼三高爐9.7米平臺,來自河北樂亭的遊客劉振浩止不住地感慨。據統計,截至10月7日,5萬餘名遊客長假期間提前預約並遊覽了首鋼園。從小西門進入,首鋼極限公園的引導路標最先吸引人們的目光。
  • 石景山老工業廠區將變身「文創園」,打造京西影視文化產業高地
    記者1月6日從北京市石景山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了解到,今年,石景山區將重點打造1919京西影視文創園和北重科技文創園,積極為數字創意、動漫遊戲、媒體融合等產業發展提供新載體。針對關停後的轉型方案,京能集團經與市、區相關部門接洽諮詢,決定利用北京市保護利用老舊工業廠房發展文創科技產業的難得政策機遇,以及「石熱」與首鋼冬奧園區、永定河毗鄰的優勢方位,在保持完整而鮮明的電力工業風貌的同時,利用老廠房和工業景觀建設「1919京西影視文創園」,打造成為京西影視文化產業高地、影視科技創新示範區,使其成為工業遺產改造和城市更新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