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秀才看後哈哈大笑:你命不久矣

2020-12-14 起叔讀史記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古代有著20個王朝。而皇帝則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他們是擁有著最高的統治權力。這個位置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國億萬人中獨一無二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在古代為了當上皇帝,哪怕九死一生,很多人也不洗以性命一搏。而各朝各代的皇帝也是用盡了各樣的手段來保全自己的位置。

最著名的莫過於秦始皇公元前213年「焚詩書,坑術士」,包括古時候很多皇帝親奸臣而疏能臣。只因為奸臣更聽話一些,不會反駁他的意見。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統治,確保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穩固。

然而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皇室對於維權的意思越來越重,畢竟歷史經驗已經有過教訓,「亡國之君」下場沒有一個好的。到了清朝之後,由於清朝是滿族非正統漢人的原因,更加的害怕手下臣民造反。不僅從行為上要管轄,連思想都要介入。

由此而生最出名的莫過於「文字獄」了,事實上文字獄自古有之,只不過到了清朝人們才真正體會到文字獄的可怕。在清朝「文字獄」十有八九都是冤案,為何?因為真正反清復明的組織都是地下黨,恨不得將自己藏起來,怎麼還會自投羅網?

而其他因為文字獄被殺的人,莫不是被仇家套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舉報的。甚至很多誅滅數族的慘案,很多都是子虛烏有的罪名。這種現象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手上可謂是到了頂峰。

乾隆喜歡寫詩大家是知道的,總共寫下了4萬多首。所以對於詩歌也是嚴查,曾經有人因寫出了「一把心腸論濁清」這樣的唯美的詩,最後傳到了乾隆耳朵裡,乾隆認為,「濁」字放在「清」字前面,這是變相的辱罵大清,於是竟下令將其斬首。除此之外這的事情數不勝數。

曾經有一位縣令,老來得子,自然是喜出望外,於是便叫來了許多親朋好友一起慶祝,大家知道在古代的酒宴上,總是喜歡寫一些詩詞歌賦來助興的,在大家的推崇之下,縣令命人拿來了筆墨。

沉吟半響之後,筆走龍蛇很快寫下了一副對聯。眾人只看:上聯「子當承父業」,下聯「臣必報君恩」。如此工整的一句對聯,自然都是拍手叫好,深知縣令亦有吹捧皇帝,以及彰表忠心之意。

在得到大家的表揚和肯定之後,縣令更是滿意的將這副對聯貼在了大門之上。可是這個時候,正好一位窮酸秀才路過,看完這幅對聯竟然哈哈大笑不止,一邊笑一邊還說:命不久矣,命不久矣。

這件事由下人傳到了縣令的耳朵裡,縣令自然是大驚失色,趕緊命人找來了秀才,問其緣由。秀才笑道:「你把父放在前,君放在後」,此聯若被皇上知道了豈不是呀龍顏大怒?輕則丟官,重則殞命啊。

縣令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重改了對聯:「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秀才看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揚長而去。縣令對著秀才離開的背影連連作揖,這實在是高人啊!

相關焦點

  • 農戶門口掛對聯自稱「皇上」,乾隆明白其中意思後哈哈大笑:有賞
    對聯,乃中華文化之瑰寶。傳說對聯的起源,是因為後蜀國君的一個突發奇想,為了讓群臣比試文採,在桃符上寫下對句。這「對句」就是最早的對聯。古代文人墨客一向喜歡寫對聯,對對聯,比對聯。對聯寫的好文人有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等,他們的諸多作品和寫對聯的趣事,都變成了一個個的小故事,至今依然被人們喜聞樂道。
  • 官員門口掛一對聯,窮秀才看後惱羞成怒的加了一筆,讓其吐血!
    官員門口掛一對聯,窮秀才看後惱羞成怒的加了一筆,讓其吐血 !在古代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文人雅士以對對聯來當消遣娛樂的活動,一般都是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寫對聯相互切磋文採。在清朝的時候曾經有一李某,在他沒有高中狀元之前卻是一個貧窮的秀才。他過著貧困潦倒,生活都難以維持,尋求親戚幫助的時候卻無一個親戚前伸出援手,但在他高中狀元後前來祝賀的親戚數不勝數。「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用在李某身上在合適不過了!在高中狀元之後,李某深刻的體驗到世態炎涼,心想這樣的親情不要也罷。於是李某讓下人拿來文房四寶,寫出一副對聯掛在門口。
  • 財主寫對聯,窮書生加了幾個標點,財主看後面紅耳赤卻又無可奈何
    秀才知道後十分氣憤,收好了行李,準備離開這個吝嗇的財主家。此時的財主卻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秀才,將其攔下為自己寫一幅對聯,其要求還很多:「對聯要大氣,要用比喻,同時還要寫出酒店乾淨衛生」,反正要求便是要將酒店環境寫的很好。
  • 對聯寫的好不好,茅廁門前見真招。盤點那些讓人忍俊不禁的對聯
    王小波不愧是奇才,連如廁對聯都會寫。看來只有把唐伯虎找出來才能壓他一壓了。6.唐伯虎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據說這是唐伯虎落魄等銀子用之時寫的。不僅對仗工整,最重要的是後兩句都是有名的詩句。用的恰如其分,意思也符合廁所。
  • 秀才寫「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宰相王安石看後:讀書讀傻了
    秀才寫「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王安石發笑北宋時期,王安石做了宰相後,閒暇之餘會翻閱各地送來的詩文。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秀才寫了首詩:「彩蝶雙起舞,嬋蟲樹上鳴。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當他看到前兩句時,忍不住點頭稱讚,但是看到後面兩句不禁哈哈大笑,這高空的明月怎麼會叫?黃犬又如何能趴到嬌弱的花心上呢?這個秀才,是讀書讀傻了嗎?
  • 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說到越南,每個人都很熟悉,越南在過去幾年中發展相當不錯,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越南旅遊,越南的大多數旅遊業都依靠中國遊客,而且許多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去越南旅遊,旅遊業的發展也為越南的經濟和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 構思精妙的4副對聯,對仗很工整,堪稱實力派
    據說古代有一個縣令去村裡辦事,晚上就在一個寺院中借宿。剛剛進入寺廟,就發現住持半醉半醒,而且還帶著酒氣說:「長官,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喝三杯酒呢?」和尚應該遵守戒律,不應該喝酒的。縣令就非常生氣,對住持大聲呵斥:「你身為寺院住持,竟然喝酒?快給我走開!」
  • 才女徵婚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對出下聯,女子臉紅低頭
    對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一直以來被廣大的文人墨客所喜愛。隨著對聯文化逐漸的發展和普及,已經深入到了民間,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比如我們過春節的時候張貼春聯,結婚的時候有喜聯,向年老的人拜壽需要壽聯等等。
  • 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出下聯,小娘子又羞又氣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對聯在過去稱為楹聯或者對子,對子簡單易懂,形式變化多樣,沒有詩詞那麼多的束縛,這樣人們創作起來是容易的。對聯出現後,受到人們喜歡,並且快速發展。對聯有意思,故事更吸引人。今天講一個明朝的對聯故事。
  • 紅白喜事一起辦,白紙描上紅邊兒,秀才這幅對聯寫的實在是太妙了
    紅白喜事一起辦,白紙描上紅邊兒,秀才這幅對聯寫的實在是太妙了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代的智慧人們創造出了非常多經典的文化,而對聯文化就是其中一種,並且一直被沿用至今。
  • 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替新郎對下聯,小兩口成功洞房
    在古時候對聯的存在範圍非常廣,在你小時候它是學堂中的啟蒙知識,在你長大了以後,它既可以是你玩耍取樂的娛樂方式,它還可以是你賣弄才華的重要方式。那一天縣令的頂頭上司到這邊視察,然後在不經意間就看到了縣令的女兒,當即就提出想要娶她為妻,說來也是十分令人厭惡,小縣令無法對自己的上司說不,只能答應了這門親事。
  • 貪官門外一副對聯,上聯:愛民如子;秀才加了幾字,令他慚愧不已
    而其中的對聯文化,是古代文人墨客們最為追捧的文化之一。古代文人們閒暇之餘,三五人聚集在一起,吟詩作對,好不愜意。別看,對聯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不過其精短簡練的字句之間,富含深意。對聯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拆字對聯。就是將一個字的偏旁部首拆開,組合成為的一副對聯。小編這裡呢,有一個拆字對聯:此木為柴山山出。「此木」上下組合之後,不就是一個「柴」字嗎?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民間故事:秀才街頭遇一道士,道士指著一女嬰說:她是你未來妻子
    老道士拍手一笑,指著前方一位婦人說道:「巧了,你看她懷中抱著的是什麼?」李會凱抬頭一看,只見一位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嬰兒匆匆而來,他有些疑惑地說道:「那是一個吃奶的小孩啊,她和我有什麼關係?」老道士說道:「那是個女嬰,今年兩歲了,將來會成為你的妻子!」
  • 經典對聯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 豬年與對聯
    清末湖北詩人王彭(1874–1940)的《觀休室聯語》中,有這樣一副對聯:豈肯豬肝累高隱;早知燕頷建奇功。    上聯用的是《後漢書》漢代高士閔貢「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安邑令聞,敕吏常給焉。仲叔怪而問之,知,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
  • 老秀才從陰間回來,才明白了做教師的本分
    在明末清初,安邑縣有一所私塾,私塾裡教書的是一位老秀才,這位老秀才滿身的本事,不光字寫得好,書讀得多,文章也寫得很好,天文地理也略知一二,但可惜的是總是不能考取功名,大半生就是教書為生。有一年冬天,老秀才得了一場重病,好幾個月都沒爬起來,請大夫抓藥花的錢無數,可病就是不見好轉。
  • 秀才寫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小孩回復下聯
    秀才寫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小孩回復下聯對聯是我們國家一種非常有趣的文化藝術,說起對聯,我們現在可能也只能在春節的時候見到了。在過年的時候,門前貼上一副紅紅的對聯,既好看又喜慶。但是在古代,對聯可以隨處可見,並且對聯也可以作為一種打發時間的小遊戲,很多文人墨客平日裡就通過對對聯來陶冶一下情操。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副對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這一副對聯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50幅帶故事的對聯欣賞,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
    32、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33、從前,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父親突然去世,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
  •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7副對聯,千百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7副對聯,千百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第1副對聯:楊柳花飛,白面郎君吹木屑;梧桐葉落,青皮光棍打秋風。這副不出名的對聯一語雙關,下聯的「打秋風」既指掉落樹葉後的光禿禿的梧桐樹枝,又指混吃混喝的「打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