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建造啟動

2020-12-24 澎湃新聞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建造啟動

2020-12-21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9日,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

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

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

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

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

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

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未來,青島國信集團將聯合各合作方逐步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500萬噸、年產名貴海水魚類20餘萬噸,產值突破11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全力將項目打造成為世界級深遠海養殖的示範工程。

遊弋式封閉艙養 可在全球海域開展養殖

「國信1號」總長249.9m,型寬45m,型深21.5m,設計吃水12m,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全船15個養殖艙能提供80000方養殖水體,通過養殖水體交換系統,實現養殖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進行不間斷強制交換。

養殖工船採用封閉式艙養設計,這是由我國深遠海複雜海況決定的。這種養殖方式可以使養殖環境更加穩定,做到精準控制、精細管理,在有限空間內實現產能最大化,是經濟性較高的一種深遠海養殖模式。同時,工船在設計上兼具自航式移動和錨泊固定兩種模式特點,根據魚類養殖特性在選定的錨地之間依據水溫和環境變化自航轉場,使魚類生長時刻處於適宜環境,提高輪轉效率,縮短養殖周期,實現一年四季無汙染不間斷商品魚供應,儘可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設備運營效率。

考慮現階段魚類的經濟價值、養殖技術、苗種繁育、親本來源等因素, 「國信1號」選擇大黃魚作為養殖工船先行養殖品種。工船將採用夏季往北、冬季往南移動養殖模式,在不同季節隨大黃魚適合生長的最佳水溫和環境在預選海域錨泊養殖,實現大黃魚一年兩季全年生產。

「國信1號」設計航速10節,可移動躲避颱風赤潮等惡劣氣候,在全球海域開展養殖作業。隨季節和水溫變化,「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產學研一體 實現「未來海洋牧場」藍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介紹,近年來,全球海洋漁業資源總體狀況不容樂觀,過度捕撈導致海洋漁業資源衰退,而傳統的網箱等近岸養殖方式面臨養殖密度過大、局部水域環境汙染等諸多問題,養殖病害及赤潮、綠潮頻發,水產品質、安全與環境矛盾日益突出,成為現在海洋產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為解決我國漁業捕撈資源不足、生態養殖環境惡化問題,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海洋漁業專家構想了「未來海洋牧場」建設藍圖,提出了養殖工船的初步設想,並持續開展大型養殖工船系統研究。

在項目研發團隊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試驗和研究基礎上,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推動成立了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和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開展深藍漁業工程科技攻關,完成了以「大型養殖工船功能與船型」「魚類集約化船載艙養工藝與裝備」為核心的創新性成果,已經形成3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在世界漁業發達國家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科技同行的關注。

2019年以來,青島國信集團發起並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台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開展項目科技攻關和產業示範應用,合作研發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遊弋式大型養殖工船項目。在資本和產業的加持下,這一項目實現了由實驗室科技成果向產業示範應用的突破和落地。

國企擔當 深耕海洋全產業鏈

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是青島國信集團近年來整合國內外產業鏈資源、發力進軍海洋產業的一個縮影。青島國信集團成立於2008年,是市屬國有投資公司,以「提升城市運營效率、提升城市運營品質、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為目標,主動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擔當城市發展使命。

歷經八年探索實踐和戰略培育,青島國信集團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多元合作」的海洋產業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在全國擁有、控股8家海洋領域子公司,建立了筏式、網箱、底播、人工魚礁、養殖工船、陸基循環水等6大養殖方式,形成了涵蓋苗種、飼料、養殖、加工、貿易與銷售、冷鏈、金融等內容的海洋一二三產產業發展基礎與全產業鏈雛形,發起100億元青島海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和44.5億元青島市海洋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保障海洋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就在養殖工船建造啟動的同一天,青島國信集團召開海洋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會,圍繞深遠海工業化養殖技術研發與創新,與合作夥伴開展系列合作:青島國信集團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於發展深遠海養殖,發起設立「深藍漁業青島創新研究院」,打造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國信藍谷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籤署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國信集團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協議》,設立了千萬級的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國信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百洋股份與國信中船公司籤訂了《養殖工船專用飼料研發協議》,定向開展工船養殖模式下大黃魚特種環保配合飼料的專題研發。

面向未來,青島國信集團將繼續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以平臺思維整合嫁接國內外優質海洋科技資源與產業資源,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與轉化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產業運營能力,「由陸及海、海陸聯動、統籌開發」,在深耕海洋一產的基礎上,拓展發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先進位造業和休閒旅遊、物流貿易等高端海洋服務業,努力打造集聚化、融合化、智慧化的現代海洋產業生態圈,成為青島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引領者、國家藍色糧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來源:觀海新聞客戶端、文化國信公眾號

原標題:《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建造啟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中間試驗船「國信101」號...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 11月6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中間試驗船——「國信101」號中試船交船儀式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三門楓葉船廠舉行。據悉,青島國信集團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台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藍色糧倉公司共同打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可遊弋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為對養殖工船高效養殖作業工作原理、裝備工況適應性以及工業化高效養殖模式開展試驗研究,國信中船公司啟動實施「國信101」號中試船項目。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啟動建造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建
    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 青島丨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帶領青島...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國信1號」採用遊弋式封閉養殖技術,投入運營後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等海域開展大黃魚的深遠海養殖,預計年產能3200噸、年產值2.2億元。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已經開工建造
    記者從1月7日廣東海事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了解到,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已經開工建造。記者了解到,廣東海事局高度重視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建造工作,堅持設計一流、建造一流、裝備一流、質量一流的世界一流公務船標準,充分發揚「敬業、工匠、團隊」精神,積極配合、主動協調、同心協力、全力推進,把大型海事巡邏船建造作為踐行海事「三化」建設,落實《交通強國綱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全球首艘40萬噸級智能船交付
    11月28日,由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40萬噸級智能超大型礦砂船「明遠」號,在上海命名交付。這是中國智能船舶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天,標誌著中國智能船舶邁入了「1.0」時代。「明遠」號總長361.9米、型寬65米、載重39.9萬噸,經濟航速14.5節,是在40萬噸級礦砂系列船基礎上經智能化升級建造的。
  • 一艘船養一萬噸三文魚!中集來福士將建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
    中集來福士將建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2018-02-27 10: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船舶報        瀏覽量: 11648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劉志良憑藉豐富、專業的海洋裝備工程總承包(EPC)經驗,2月13日,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挪威Nordlask籤署了《挪威Nordlaks&nbspHavfarm1號深水養殖工船建造合同》。
  • 世界上首艘超萬噸級大型專業醫院船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整個醫療體系架構中最頂端最大型的制式裝備,有了醫院船,海上立體救護的整個鏈條就完整了,能力水平是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上了相當大的一個層次。國產首艘萬噸級醫院船的誕生,標誌著中國海上衛勤保障能力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量身定做」的專業大型醫院船,艦名「岱山島」號,舷號866,由廣船國際生產製造。
  • 中國首艘大型郵輪建造項目在滬啟動
    今天,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在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籤訂了2+4艘Vista級13.55總噸大型郵輪建造合同,並舉行了郵輪建造項目啟動儀式,標誌著中國首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郵輪開始實質性的設計建造。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出塢
  • 我國首艘軍民兩用5萬噸級半潛船「振華33」號投入運營
    我國首艘軍民兩用5萬噸級半潛船「振華33」號投入運營 「國防時空」微信公眾號 2017-03-16 09:20
  • 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工程實現重要節點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外高橋造船建造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工程實現重要節點:首個分段舾裝開工建造、模擬艙分段內裝二期工程開工。6月15日下午,大型郵輪工程模擬艙分段(L3 Mock-up)內裝二期工程正式開工。
  • 我國開工13萬噸級巨艦常駐南海:後續還造50艘10萬噸級巨艦
    全球第一艘10萬噸級巨型漁業養殖船國信1號,已經正式開工建造。將被部署在南海地區。這是1艘排水量13萬噸級,比美軍核航母噸位還要大的巨型海上養殖船。長度249.9米,寬度45米,全船15個養殖艙能提供80000方養殖水體。實現養殖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進行不間斷強制交換。
  • 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三文魚養殖工船完工命名,即將奔赴挪威
    3月31日,中集來福士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HAVFARM 1」舉行命名暨離港儀式,她被命名為JOSTEIN ALBERT,並將在中集物流的協同下,通過全球最大運輸船BOKA VANGUARD以「幹拖」形式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
  • 中國首艘自主建造大型郵輪在中船集團開工建造
    備受世人矚目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正式開工點火鋼板切割,全面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這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正式跨入大型郵輪建造新時代,摘取「造船行業皇冠上最後一顆明珠」,圓中國造船人的夢指日可待,必將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產生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 首艘世界級國產豪華郵輪將在滬建造 上海成為具備建造世界超級郵輪...
    這座加長版船塢成為亞洲軟土地基上建造的第一長船塢,能同時滿足兩艘13萬噸級大型郵輪或一艘20萬噸級豪華郵輪的整船建造,這也使上海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具備建造世界超級郵輪能力的大都市。該工程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交三航局負責施工。伴隨著2號船塢順利完工,第一艘世界級國產豪華郵輪將率先在此建造。
  • 中集來福士向挪威交付世界最大養殖工船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來福士」)為挪威一家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 ALBERT」舉行了命名暨離港儀式,之後將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進行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
  • 權威發布丨「長鯨一號」交付、「深藍二號」開建……山東海洋牧場...
    2019年以來全省投入各類資金30多億元,成功爭取國家新增中央投資專項1.5億元,支持山東試點項目建設。海洋牧場綜合管理平臺、苗種繁育、現代養殖工船、深海智能網箱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省新建造交付海上多功能平臺8座,總數達到48座,居全國第一。強化裝備支撐,不斷拓展深遠海養殖空間。
  • 中國首艘萬噸級海巡船今年服役,具備全球巡航救援功能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國首艘萬噸級海巡船今年服役,具備全球巡航救援功能2020年9月29日,「海巡09」正式出塢。[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2日在廣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艘萬噸級海巡船將於今年年中在廣東正式列編。它將是國內噸位最大、裝備最優良的海巡船,由廣東海事局管理。俄羅斯衛星網12日稱,這艘大型海巡船正式命名為「海巡09」,它也是中國首艘萬噸級公務執法船,主要履行海上巡航執法、應急協調指揮、防治船舶汙染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