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8日訊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把海洋牧場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組織編制了《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於2018年12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批覆。經過一年多的創新實踐,試點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強化統籌協調,不斷凝聚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合力。緊緊圍繞《方案》確定的5大類、25項試點任務,加大政策支持和協同推進力度,省委海洋委將試點工作納入海洋強省建設重點推進事項、創新完善海洋牧場建管機制,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建立重點任務臺帳、跟蹤調度、對帳銷號,沿海7市結合自身實際編制印發了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方案、規劃或意見,構建起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試點工作推進體系。
強化項目帶動,不斷提升海洋牧場建設水平。2019年以來全省投入各類資金30多億元,成功爭取國家新增中央投資專項1.5億元,支持山東試點項目建設。海洋牧場綜合管理平臺、苗種繁育、現代養殖工船、深海智能網箱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省新建造交付海上多功能平臺8座,總數達到48座,居全國第一。
強化裝備支撐,不斷拓展深遠海養殖空間。加快推進海洋牧場由近淺海走向深遠海,「深藍一號」深遠海智能網箱運營良好,「深藍二號」開工建設,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籤約開工。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首個通過美國船級社檢驗和漁業船舶檢驗局檢驗的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一號」,在煙臺建成交付使用,填補了國內此類海洋牧場平臺建設技術空白。
強化融合創新,不斷推動海洋牧場綠色多元化發展。加快探索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新路徑、新模式,威海市發展立體生態牧漁,桑溝灣多營養層次養殖模式,累計吸引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家學者前來考察學習,成為綠色養殖示範樣板;煙臺市堅持以工業化思維改造提升傳統漁業,強化政府、漁業、海工多元聯動,「海工+牧場」聯動模式推進了海洋牧場裝備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濰坊市在海上風電機組外擴50米內投放海洋牧場設施,通過比對試驗,驗證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是可能的。
強化制度供給,不斷完善海洋牧場政策支撐體系。省直有關部門在金融支持、立法監管、標準規範等方面創新支持政策,加大對海洋牧場試點的制度保障。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6部門,圍繞財政補貼方式、涉海信貸服務、政策性融資擔保等十個方面,出臺具體支持政策措施;海洋牧場深海網箱養殖「保險+信貸」金融服務創新在長島啟動試點,成為海洋牧場保險全國首單;《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條例》列入2020年地方立法一類建議項目。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亞南 柴慧娟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