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王酉鑫
十一國慶節長假,鄭州各汽車站單日客流一度超過20萬人次。當旅客享受長假的愜意,走親訪友、出門旅行時,卻是客車司機們最繁忙的時刻。十一國慶節,他們是如何過長假的?10月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跟隨鄭州交運集團客運四公司的客運司機呂遠飛,體驗客運司機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們真實的「長假」生活。
◆長途大巴司機為了治腰椎病,每天步行1.5公裡上班
10月4日早上7點,天已經大亮,呂遠飛從他租住的佛崗新區出發,路過街邊的早點攤,他坐下叫了一份胡辣湯和煎包吃起來,心裡盤算著當天的工作安排。
呂遠飛是鄭州交運集團客運四公司的客運司機,2012年開始,他便一直重複著「鄭州-扶溝」這條熟悉的線路:每天上午從鄭州長途汽車客運南站出發,經過兩三個小時,到達扶溝客運西站;當天下午,從扶溝客運西站返回鄭州。
不到10分鐘,呂遠飛利索地吃完早飯,從佛崗新區步行1.5公裡,快步走到位於鄭州二七區南三環與京廣南路交叉口的鄭州客運南站。步行上班,他天天如此。用他的話說,長途客車司機一般都有腰椎和頸椎病,「快走可以鍛鍊身體,每天快走去上班,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治腰椎病。」
到達鄭州客運南站,呂遠飛先報了個到,然後便登上客車,在客車上四處巡查。按照工作規範,他要把即將上路的客車全部檢查一遍,查看有無漏水、漏氣、漏電現象,安全帶和座椅是否存在損壞。而這樣的檢查,他每天都要重複好幾次。但呂遠飛說,雖這些事兒很枯燥,卻是司機行車安全的保障。
上午9點半,雖處於國慶小長假,但與國慶節前一天的客流高峰相比,乘客並不算「火爆」,前往周口扶溝的乘客陸續檢票上車,他一邊給大家檢票,一邊引導乘客入座。10點鐘是發車時間,呂遠飛上車點了點乘客人數,一共33人,座位已坐滿,他的嘴角露出微微笑意,這意味著「車座沒浪費」。之後,他拿起33名乘客檢票時遞交的一沓子存根聯,前往候車室一側的機器上進行結算,列印結算憑證。
「馬上要發車了,大家請系好安全帶,沒系安全帶的,可走不了,沒發回家和親人團聚嘍。」呂遠飛打趣地一邊說,一邊沿車廂走廊四下檢查大家的安全帶。結束了檢查,他返回駕駛座,客車緩緩從鄭州客運南站駛出。
◆開車300公裡路上一句閒話不能說,中午半小時要解決午飯
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旅客們觀看著客車車載電視上播放的電影,不時有人小聲交談著劇情,還有人「老鄉見老鄉」,絮叨地拉著家常。而呂遠飛卻心無旁騖地駕駛著汽車,目光不時地觀察著左右後視鏡和前方的路況,一路平穩、順暢。中午12點10分許,經過2個小時的車程,客車終於到達扶溝客運西站,而這時,呂遠飛又成了一名「導遊」,不停地為乘客指引著如何到達最近的公交站,該如何換乘車到達目的地。當引導乘客有序下車、離開,他又拿起掃帚開始在車裡打掃衛生,檢查座椅和安全帶……
做完這一切,呂遠飛長舒一口氣。他告訴記者,中午他只有30分鐘的吃午飯時間。在車站附近的小餐館,呂遠飛狼吞虎咽吃完一碗燴麵,終於有空和記者聊兩句。他告訴記者,他們的每臺車上,均裝有動態監控系統,而司機的一言一行均在公司的掌控之中,一旦違規操作,將會受到處罰。「我們司機一定要做到不超速、不接打電話、不閒聊這些安全駕駛要求,手機的電話打爆了我也不敢接,就是要做到全神貫注、一心一意開好車。一車33名乘客的生命在我手中,責任重大。一個駕駛員的責任就是好好開車。」
吃完午飯,呂遠飛又回到了車站。按照調度計劃,他將在下午1點40分發車返回鄭州。這時,車上已不時地有乘客檢票上車,而呂遠飛也只能在這個間隙,活動一下身體。他伸了伸胳膊,捏了捏自己的脖子,仰頭坐在駕駛座上休息一會。到了正點發車時間,他又重複著已重複多年的路線,從扶溝客運西站載著滿車的乘客,返回鄭州客運南站。
◆離家只有2公裡,中午吃一頓老婆做的飯卻成了奢望
呂遠飛今年38歲,2012年拿到A1駕照之後,開始成為一名客運司機。今年是他作為一名客運司機工作的第6年,他開車跑「鄭州-扶溝」線路也已經3年。
為啥要選「鄭州-扶溝」線?原來,呂遠飛家在扶溝縣,「原本想著離家近,能常回家看看」,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也成了一種奢望。呂遠飛家住扶溝縣城關鎮城隍廟街,孩子、老婆均在扶溝老家,雖離他每天都要抵達的扶溝客運西站不到2公裡,但由於工作時間緊,卻一直沒啥機會回家看看。10月4日,呂遠飛本打算中午抽空回家吃飯,可他卻臨時接到調度通知,由於國慶客流量大,中午仍要回去值班。他只能無奈地給妻子發了條微信消息,告訴妻子「中午又不能回家了。」
呂遠飛說,平時,中午客流少的時候,他有1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可以正常回家吃飯,但大多數時間比較忙,只能在車站附近隨便找個地方吃飯,20分鐘解決了午飯,就要回去聽調度安排繼續工作。「幹司機的,天天在外面吃飯,都吃膩了,就想嘗嘗家裡的飯。」他說。
除了家裡的飯菜,呂遠飛更想念家裡的老婆和孩子。他的妻子是一名小學教師,家裡還有一個讀高中的兒子和上小學的女兒。「我每天早上從鄭州開車到扶溝,下午又從扶溝開車到鄭州,因為工作需求,我晚上住在鄭州,雖然我天天開車回扶溝,但工作性質特殊,有時候一個星期才和家人見一面,這跟背井離鄉沒啥區別啊!」
呂遠飛最近一次見在寄宿高中讀書的兒子,差不多是一個月之前的事了。客運司機工作特殊,孩子和妻子放假的時候,是他工作最繁忙的時候,一家人的假期總是很難聚在一起,而呂遠飛答應老婆和孩子假期去玩的承諾,也從沒實現過。每提起這事,他的臉上總會露出苦澀與自責的表情。
◆中秋、國慶節假日,每天要開車600公裡,往返倆來回
「對家裡人確實感到愧疚,但是俺老婆和孩子都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俺老婆常說,大家放假的時候,你們就得天天加班加點幹;若你們也放假了,沒人開車,假期的交通不就癱瘓了?雖然舍小家,但看到假期裡交通能正常運行,我也覺得值得。」呂遠飛如是說。
當天晚上,開了一天的車,下班回到自己出租屋的呂遠飛,仰面躺在床上,伸展著自己身體,他拿出手機,打開微信視頻,和老婆聊上幾句,問問女兒都去哪兒玩了……這是呂遠飛一天工作結束後最放鬆的時刻。
每天上午,呂雲飛都要從鄭州客運南站前往扶溝客運西站,下午再從扶溝客運西站返回到鄭州客運南站,這樣一個來回,大約要行駛300公裡,是呂遠飛平時一天的正常的工作量。但每當客運高峰,比如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幾天前的國慶假期客流高峰,呂遠飛和他的同事們每天負擔著平時工作兩倍的任務量,每天需在這個線路上來回跑兩趟。
「中秋節和這幾天的國慶假期,我早上5點就得起來,上午跑一個來回,下午再跑一個來回,弄到大半夜才回家。」他介紹,10月4日,他與其他同事調了班,一天才跑了一趟。而每年的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尤其是十一黃金周的客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也是他們每年最忙的季節。由於回家、出行坐車的人太多,他與同事們要一直堅守在客運第一線,若他們不加班,乘客們很可能會滯留。
◆記者手記:節日中客運人的堅守,讓你我出行更安全、有序
今年十一期間,鄭州交運集團共投入1800餘臺運營車輛,加之省內各地市在鄭參運車輛,鄭州各客運站總投入運力達3800臺以上。而9月30日,鄭州各客運汽車站單日客流量超過了20萬人次。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堅守在交通運輸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在普通人放假回家的歸途中,他們加班加點地繼續工作,維護了節假日期間運輸工作平穩、安全和有序的開展。
十一黃金周節假日,呂遠飛的工作和生活不僅是客運司機群體的一個縮影,也是所有交通運輸第一線工作人員的最真實的工作狀態。我們只想說,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