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怎麼成功的呢 ?任何事物都是有內因、外因的,也就是「先天」、「後天」的。劉備先天優勢就是「漢室宗親」,名正、言順、事容易成,而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普遍存在忠君思想,因此大部分人從心底上就願意「歸順」正統。 後天優勢也不可小覷,劉備會用人,有組織才能,能「三顧茅廬」、長坂坡「劉備摔孩子」等等,尊重人才、禮賢下士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一向以忠臣自居的諸葛亮即便有反意,聽劉備這麼一哭一說,哪還有什麼心思奪位,安安心心輔助阿鬥吧。只要諸葛亮不反,蜀中其他人根本反不起來,劉備心裡明鏡似的的。連時候給兒子的路都鋪好了,劉備的城府不是一點的深。高舉仁義大旗。 這點《三國演義》中寫得很詳細了,劉備兵敗,帶著幾萬百姓一起撤退,這點上劉備確實做得不錯了,頗得周文王的真傳。即便是幌子,帶著幾萬老百姓是真心不易。
劉備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會有那麼多人擁護他,效忠於他,才能從一個賣草鞋的一步步成了先主劉備——漢昭烈帝。能成為盧植的學生,能成為一方豪強公孫瓚的好友說明他的初始圈子還是非常優質的。在黃巾軍的戰役中有著良好的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獻帝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認他為皇叔,他已經擁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光環,非常有用了。
人們要想出將入相,就必須選邊站,而從龍之功所獲利益是極大的。站隊是個技術活,要頭腦清醒,目光敏銳。政治勢力都是從小到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備勢力弱小,有人效忠和擁護,這很正常,劉備起事,一個織草鞋的而已,家勢、職業、前途都不如張飛,張飛卻跟了他。何況後期的劉備頂著皇叔的光環,哪怕他勢力弱小,不影響別人效忠和擁護。當然了,跟著劉備走的人天下十之一二。
在那個亂世,什麼宗親什麼名號,那什麼都不是!當時天下皇親少說也有十多萬,有權勢的劉表劉璋等等也有一大把,哪個不比劉備起點高一大截?結果這些人都做了黃土和嫁妝,唯有劉備能成一代帝業!仁義睿智之心,以誠心待人!只知道仁義就成了劉璋,只知道睿智就成了曹操,唯有二者兼得才是一名英主的必備條件!
有仁義而得眾心,夠睿智而明得失,這才是劉備成為英雄的基礎!「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勿以善小而不為」等等都是出自劉備,糜芳背叛而待糜竺如一,黃權投敵而家人無二,正因為以誠心待人,所以關張數十年生死相依,也正因為如此,劉備就算再落魄,也總有人不離不棄! 國家大義的號召,皇叔的身份還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大漢雖然已經成了牌坊,但是還是有很多大漢的子民心念漢室,劉備光復漢朝的號召,再加上皇叔的身份,其實也確實籠絡了不少人心!
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矢志不渝的決心!劉備一生,總結起來就是一直在失敗,到頭遇上諸葛亮才突然爆發!老話常說少看曹操老看劉備,昭烈帝的一生就是不斷失敗的草根逆襲,說難聽點就是老天爺看著實在於心不忍,快六十了送他個諸葛亮,像他這樣堅持的人活該成功啊!一個英明仁義的君主,有著大義和名分,做事能堅持不懈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這樣的人別說古代人,就連我這個現代人都心嚮往之,真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