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徐仁飛、陳瑜豔、朱奇森、凌姝、張軍):「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春節的臨近,全國各地的民眾都開始為新年做準備。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飽含人們對團圓和幸福的嚮往。在年夜飯、春晚、旅遊等新舊年俗的交織下,春節正慢慢地走來。
置辦年貨,中國人過年最喜歡的就是這口「家鄉味兒「。李琳 攝
作家馮驥才先生曾說,中國人之所以有過年吃團圓飯的意識,是因為每個中國人從小都會在除夕這一晚團聚,團圓飯和美的氣氛、家庭的溫暖、與父母的感情都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每到年三十這一天就會被喚醒。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飯,許多家庭早早就會開始計劃這餐飯應該怎麼吃,除了自己下廚、預定酒店外,外賣年夜飯套餐、私廚DIY等模式也正在悄然興起。江蘇省南京市的市民周漁女士就告訴記者:「我就定了一家私廚DIY的,就和家人一起學糕點啊,可以選擇粵菜本幫菜之類,也可以選擇西餐,專門私廚教我們的那種。」
現下,這種到私廚課堂下廚和吃飯的新型年夜飯預定火爆。南京市民陳濤說:「我就想讓他們(父母)接觸接觸新鮮的事情,可以一起做做蛋撻什麼的。爺爺奶奶也沒吃過這些。」
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私廚課堂還是年夜飯,今年綠色和養生都是主流選擇。不少餐廳推出健康養生套餐,秋葵珍果沙拉、靈芝竹蓀湯等較為常見。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學榮介紹:「我們今年的年夜飯,在菜品的組合結構上面,注重了綠色的素食和菌菇類相融合。」
除了年夜飯,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春節晚會也已經成為春節期間的固定「娛樂項目」。年關將至,春晚未至,浙江各地的「村晚」已開始熱鬧上演。在長興縣和平鎮紅山村,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用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展現紅山村的幸福生活。
據紅山村村委會主任高蘭珍女士介紹,舉辦「村裡春晚」是為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她說:「做這個春晚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讓百姓之間有一種感情的交流,我今天看到他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證明了我們在2019年有一個好兆頭,在2019年我們紅山村百姓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古城山海關的各類民俗文化體驗活動格外熱鬧。特約記者 杜震 攝
鄉村春晚的節目也豐富多彩,口琴獨奏、軍體拳表演、歌唱舞蹈……精彩的表演引來觀眾掌聲連連。村民身邊的大事小情、繁雜瑣事也被搬上舞臺,變成戲曲節目。戲曲小品《媒婆看媳婦兒》就表現了婆媳之間矛盾的化解。演員們從生活細節入手,表現出和氣、包容才是一個家庭永恆的主題。村民徐紅吉女士表示:「坐我邊上那個老大爺他說我眼淚都出來,覺得這個很真實。因為像我們村裡以前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我們村裡面現在有老娘舅,他們會來調解這種紛爭,大家以後的關係會變得更好,婆媳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好。」
中國是全球主要旅遊目的地和最大出境客源國,出門過春節、出境過大年,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新生活方式。根據在線旅行平臺攜程的數據,2019年春節旅遊人次預計將超4億,出境遊人次將近700萬,來自100多個國內主要城市的旅遊者將前往96個國家和地區、海內外900多個目的地旅遊,最遠的旅遊地是南極。
記者走訪湖北省十堰市城區幾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許多計劃在春節假期外出旅遊的市民,已經開始預訂旅遊產品。其中,國內長線旅遊呈現出「兩極分化」——不是前往北國賞雪,就是去南方海島過暖冬。神農架及周邊地區的短線旅遊,也受到了市民的青睞。
溫暖如春的雲南,吸引了不少」旅遊過大年「的遊客。李琳 攝
某旅行社工作人員郭芹介紹說:「像我們國內的線路,主要是在海南、廈門、雲南幾個氣候比較暖和的地方,報名的人比較多。像周邊的主要是神農架滑雪、泡溫泉,包括周邊的像河南的,輻射到西安的滑雪、泡溫泉,這個線路多一點。」
除了國內長線旅遊,出境遊仍然是春節期間的熱門。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預訂最火爆的出境遊線路仍然是東南亞一帶。據郭芹介紹,春節遊價格和往年沒有太大浮動,但由於春節期間出遊人數增多,機票、酒店等成本升高,旅遊產品的價格也有10%-20%不等的漲幅。郭芹說:「像東南亞這一帶的話,泰國(遊花費大約)5000多(人民幣)的,看有什麼品質的,常規的行程在過年期間基本上都是5000左右。」
過大年,買首飾,巧裝扮。劉軼瑤 攝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轉眼已至魯迅先生筆下「舊年的年底」,全國各地的人們已做好準備,翹首期盼新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