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家廚】
尋找身邊廚藝高強的家廚,
教你做出無與倫比的美味——家的味道!
(動圖源自網絡)
故人西辭黃鶴樓,前天沒吃鍋包肉!
問君能有幾多愁,昨天沒吃鍋包肉!
勸君更盡一杯酒,今天沒吃鍋包肉!
路見不平一聲吼,各種想吃鍋包肉!
鍋!包!肉!
【家廚介紹】
不是型男的小廚
熱愛美食,善於研究新菜式
豆果美食發布菜譜
收藏量達8W+
你可能沒去過東北,但你一定聽說過鍋包肉!but,去東北菜館點鍋包肉,如果端上來一盤紅紅的,帶番茄醬的鍋包肉時,我會一臉不爽,內心翻了無數個大白眼兒!太不正宗了,正宗的東北鍋包肉是糖醋調味,並不是用番茄醬的酸甜調味的!
大喵在北京尋覓了無數個東北菜館,並沒有合胃口的鍋包肉,這讓我很痛苦,很想念家鄉的鍋包肉。所以,我找來豆果美食上收藏了6萬以上的正宗東北鍋包肉教程!自己學會了,就再也不擔心吃不到寄幾的最愛了!
原材料
豬裡脊肉:300g
馬鈴薯/土豆澱粉:250g
蔥:10g
姜,蒜,香菜:各5g
胡蘿蔔:10g
白糖:70g
米醋:20g
醋精,料酒,醬油:各5g
鹽:2g
味精,雞精,香油:各1g
水:20g
製作
1· 準備好所有食材,將澱粉放入容器,倒入水。將澱粉泡透,不要攪拌。(澱粉需提前泡一小時左右。提前泡澱粉,是為了炸肉時,澱粉能更好的蓬鬆)裡脊肉切成5釐米左右寬,3毫米左右厚度的方形。胡蘿蔔,蔥,姜切絲。蒜切片,香菜切段。
2· 調汁:將水,料酒,米醋,醋精,鹽,味精,白糖,醬油,香油,少許溼澱粉(約2g左右)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備用。
3· 將澱粉中多餘的水分倒出,留少許水分,將水澱粉和成半化的冰激淋狀。(如果和的時候過幹,可以一點點加入水,直到和至半化的冰激淋狀)
4· 將肉片放入和好的澱粉裡,抓拌均勻。讓每一片肉都均勻的裹上澱粉。拎起肉片時,澱粉在肉片上緩慢流淌即可。
5· 鍋中倒入3斤左右的油。大火燒至8成熱(手放在油鍋上方,有烤手的感覺即可)。將裹好澱粉的肉片分3份下入油鍋中。每份炸至表面蓬鬆,相互不粘連即可撈出,然後繼續炸下一份。(註:分3份下鍋的目地是為了防止一次下過多,導致肉片先後下鍋,受熱不均勻。)
6· 待油溫重新升至8成熱,將所有炸好的肉全部倒入油鍋中,炸1-2分鐘即可撈出。這個步驟重複三次。(每次出鍋,敲打一下肉的表面,為了表面炸的更蓬鬆,更透徹。)註:每次炸之前,都要等油溫升至八成熱再下鍋,而且炸制時間不宜超過2分鐘。這樣才能保證炸出來的肉是外酥裡嫩。如果一次性炸的時間過長,表皮會被炸硬,而不是酥。這就是重複炸三次的目的。
肉片最後的狀態是:表面金黃蓬鬆,酥脆。
7· 將熱油倒入另一個容器中,將鍋刷淨。炒鍋加少許油,燒熱。放入蔥姜蒜,胡蘿蔔,翻炒兩下後,倒入攪拌均勻的料汁。將料汁燒開,有大泡。倒入炸好的肉片。
8· 快速翻炒幾下,將炸好的肉裹勻料汁,放入香菜繼續翻炒幾下。炸好的肉下鍋時間不宜過長,一分鐘內完成即可。(家用火太小,如果翻炒時間過長,會影響鍋包肉口感,表面變軟)
鍋包肉已經走出東北,人見人愛。但要吃到口味正宗的鍋包肉,還是很不容易的。作為鍋包肉資深愛好者,見到東北菜館就鑽進去點鍋包肉,至今為止,這個配方和做法的鍋包肉,是我吃過最正宗,口味和口感都很棒的!
光是看圖,就已經口水成河了。不說了,我要去準備食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