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家廚】正宗東北鍋包肉的超級詳細做法,拿去~不謝!

2021-02-16 吃貨賊拉萌


【覓食·家廚】

尋找身邊廚藝高強的家廚,

教你做出無與倫比的美味——家的味道!

(動圖源自網絡)

故人西辭黃鶴樓,前天沒吃鍋包肉!

問君能有幾多愁,昨天沒吃鍋包肉!

勸君更盡一杯酒,今天沒吃鍋包肉!

路見不平一聲吼,各種想吃鍋包肉!

鍋!包!肉!

【家廚介紹】


不是型男的小廚

熱愛美食,善於研究新菜式

豆果美食發布菜譜

收藏量達8W+

你可能沒去過東北,但你一定聽說過鍋包肉!but,去東北菜館點鍋包肉,如果端上來一盤紅紅的,帶番茄醬的鍋包肉時,我會一臉不爽,內心翻了無數個大白眼兒!太不正宗了,正宗的東北鍋包肉是糖醋調味,並不是用番茄醬的酸甜調味的!

大喵在北京尋覓了無數個東北菜館,並沒有合胃口的鍋包肉,這讓我很痛苦,很想念家鄉的鍋包肉。所以,我找來豆果美食上收藏了6萬以上的正宗東北鍋包肉教程!自己學會了,就再也不擔心吃不到寄幾的最愛了!

原材料

豬裡脊肉:300g

馬鈴薯/土豆澱粉:250g

蔥:10g

姜,蒜,香菜:各5g

胡蘿蔔:10g

白糖:70g

米醋:20g

醋精,料酒,醬油:各5g

鹽:2g

味精,雞精,香油:各1g

水:20g

製作

1· 準備好所有食材,將澱粉放入容器,倒入水。將澱粉泡透,不要攪拌。(澱粉需提前泡一小時左右。提前泡澱粉,是為了炸肉時,澱粉能更好的蓬鬆)裡脊肉切成5釐米左右寬,3毫米左右厚度的方形。胡蘿蔔,蔥,姜切絲。蒜切片,香菜切段。

2· 調汁:將水,料酒,米醋,醋精,鹽,味精,白糖,醬油,香油,少許溼澱粉(約2g左右)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備用。

3· 將澱粉中多餘的水分倒出,留少許水分,將水澱粉和成半化的冰激淋狀。(如果和的時候過幹,可以一點點加入水,直到和至半化的冰激淋狀)

4· 將肉片放入和好的澱粉裡,抓拌均勻。讓每一片肉都均勻的裹上澱粉。拎起肉片時,澱粉在肉片上緩慢流淌即可。

5· 鍋中倒入3斤左右的油。大火燒至8成熱(手放在油鍋上方,有烤手的感覺即可)。將裹好澱粉的肉片分3份下入油鍋中。每份炸至表面蓬鬆,相互不粘連即可撈出,然後繼續炸下一份。(註:分3份下鍋的目地是為了防止一次下過多,導致肉片先後下鍋,受熱不均勻。)

6· 待油溫重新升至8成熱,將所有炸好的肉全部倒入油鍋中,炸1-2分鐘即可撈出。這個步驟重複三次。(每次出鍋,敲打一下肉的表面,為了表面炸的更蓬鬆,更透徹。)註:每次炸之前,都要等油溫升至八成熱再下鍋,而且炸制時間不宜超過2分鐘。這樣才能保證炸出來的肉是外酥裡嫩。如果一次性炸的時間過長,表皮會被炸硬,而不是酥。這就是重複炸三次的目的。

肉片最後的狀態是:表面金黃蓬鬆,酥脆。

7· 將熱油倒入另一個容器中,將鍋刷淨。炒鍋加少許油,燒熱。放入蔥姜蒜,胡蘿蔔,翻炒兩下後,倒入攪拌均勻的料汁。將料汁燒開,有大泡。倒入炸好的肉片。

8· 快速翻炒幾下,將炸好的肉裹勻料汁,放入香菜繼續翻炒幾下。炸好的肉下鍋時間不宜過長,一分鐘內完成即可。(家用火太小,如果翻炒時間過長,會影響鍋包肉口感,表面變軟)

鍋包肉已經走出東北,人見人愛。但要吃到口味正宗的鍋包肉,還是很不容易的。作為鍋包肉資深愛好者,見到東北菜館就鑽進去點鍋包肉,至今為止,這個配方和做法的鍋包肉,是我吃過最正宗,口味和口感都很棒的!

光是看圖,就已經口水成河了。不說了,我要去準備食材了!


相關焦點

  • 龍江老字號老廚家「鍋包肉」的食文化解析
    「滿洲宴客尚手把肉,或全羊,近日沾染漢習亦盛設餚饌,然其款式不及內地,味亦迥別,庖人工藝不精也。所謂手把肉持刀自割而食也,故土人割肉不得法,有『屯老二』之誚。」依據上述史料記載分析,當時東北人從食用具和食材料加工成熟物,還是以這種「粗」加工和「簡」單的食風俗為主,並是東北地區各個階層中一種食文化的常態形式。在清王朝統治時期,生活在東北地區作為被統治的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其食風俗也是比較單一和簡單的。
  • 東北鍋包肉,一道有聲音的菜
    然而,真正檢驗一家東北餐館的正宗與否,不看招牌的字號大小,不聽老闆娘夥計的口音,要看一道菜——鍋包肉,它可以衡量廚師的手藝地道與否。下次去吃東北菜,千萬別忘了點哦。後來傳到了遼寧和內蒙古,被當地人改良有了更多的做法。此節下文細說。鍋包肉就這樣成為了東北菜的代表作,如果東北餐館的廚師做不好這道菜,那絕對是不合格。鍋包肉的流派 關於鍋包肉的流派,最能打一架的就是哈爾濱人和遼寧人了,且聽我慢慢道來。
  • 大廚教你鍋包肉最正宗做法,鍋包肉清脆不回軟,步驟要點很清晰,新手也能做成功!
    大廚教你鍋包肉最正宗做法,鍋包肉清脆不回軟,步驟要點很清晰,新手也能做成功!
  • 正宗東北鍋包肉做法,記住「1沉2洗」,酸甜不刺鼻,透亮不發黑
    鍋包肉是東北人每逢佳節少不了的「硬菜」!鍋包肉色澤金黃,寓意:金玉滿堂、大興大旺!正宗的鍋包肉是很有講究,要記住「1沉2洗3大火」,做出來的鍋包肉酸味兒不刺鼻,顏色金黃透亮不發黑,一起來看看做法吧!正宗的鍋包肉需要的食材主料:豬裡脊肉300克、胡蘿蔔、香菜。調味料:食鹽、食用油、土豆澱粉200克、蒜片、大蔥、生薑、醬油、白糖、米白醋。
  • 在家做鍋包肉,教你小竅門,外酥裡嫩,這樣做才是正宗東北味
    本期導讀:在家做鍋包肉,教你小竅門,外酥裡嫩,這樣做才是正宗東北味提起鍋包肉很多人都知道這道菜餚
  • 東北溜肉段,老廚師教了一招,外焦裡嫩,鹹香可口,正宗詳細做法
    冰箱裡有青椒,靈機一動,不如就改做一份東北溜肉段,鹹香可口,家人吃了必定喜歡。溜肉段是東北一道傳統名菜,外焦裡嫩,鹹香可口,深受當地人的喜歡。由溜肉段衍生的鍋包肉也是一道特色東北菜,每次去東北菜館都必點。
  • 在哈爾濱,吃鍋包肉去老廚家,吃肘子要去新鄉飯店,吃燒烤去哪家
    東北菜像無冕之王,游離在八大菜系之外,不講究外觀,只講究實惠和味道,東北菜大多是燉菜,量大味道好,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喜歡吃東北菜的食客對東北菜是如數家珍,鍋包肉,大拉皮兒,水餃,小雞燉蘑菇,殺豬菜,隨便哪一樣,聽著就讓人流口水。
  • 東北名菜鍋包肉做法大全 8種做法 8般風味
    鍋包肉是一道東北風味菜,即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澤金黃,口味酸甜。你知道鍋包肉的做法嗎?
  • 哈爾濱的一家東北菜館,味道非常的正宗,哈爾濱鍋包肉大賽冠軍
    在哈爾濱,有這樣一家東北菜館,在這裡首先你能感受到東北人的熱情和豪爽,更能真正的品嘗到哈爾濱東北菜的最大特色。味道好吃,菜碼非常的大,這是可以給東北菜的定義的小館子這家店菜館就是位於兆麟街22號的丁香小鎮。
  • 東北老式鍋包肉的正宗做法,幹香酥脆,在家做出來一樣好吃
    適量料酒 少許白糖 四勺白醋 五勺蔥 適量姜 適量香菜 適量橙汁 適量姑娘最愛的鍋包肉的做法裡脊肉切一元硬幣那麼厚的大片姑娘最愛的鍋包肉的做法 步驟1加鹽 料酒醃製十分鐘 再加水澱粉(土豆澱粉)抓糊 在用油封好備用姑娘最愛的鍋包肉的做法 步驟2蔥 姜 胡蘿蔔切絲 香菜切段備用姑娘最愛的鍋包肉的做法 步驟3
  • 美食|史話東北名菜:鍋包肉
    可是你知道鍋包肉的前世今生嗎?鍋包肉是一道東北風味菜,成菜色澤金黃,外酥裡嫩,有酸口、甜口、鹹口等不同口味。其不僅講究色、香、味、型,還要加個「聲」,即咀嚼時,應發出類似吃苞米花時的那種聲音,這是酥脆的標誌。
  • 東北名菜、「中國第一美食」鍋包肉,及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名菜要配好故事:鍋包肉的由來如今,關於東北十大特色菜、名菜、硬菜說什麼的都有,還真沒有一個認同度比較高的統一說法。但是,有一道吃了還想吃,愛不釋嘴,讚不絕口,堪稱東北「特、名、硬」三菜之首,還被稱為「中國第一美食」的菜,估計所有人都會認同。它就是色澤金黃,口味酸甜的鍋包肉。
  • 老廚家鍋包肉入選中國名菜五十強
    近日,在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美食百強榜》中,老廚家鍋包肉名列榜單,成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名菜。這個推選結果無疑是歷史性的突破,刷新了東北菜在外界的印象。在菜式「融合」潮流越發突出的當下,堅持自己風味及文化傳承的家鄉菜,鍋包肉屢屢在國際、國內秀出了獨特的氣質和味道。
  • 東北特色,飯包,鍋包肉的做法,快來一起學吧
    —— 羅素文/晚色的年芳【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可能是因為地區差異的原因,南北地區不僅氣溫,植被等不同就連吃飯口味也是不一樣的,對我來說是從小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從小吃慣了大白饅頭,來了東北之後才發現原來米飯是主食就連吃飯口味也是不同的,大家都偏愛酸甜口味,每一頓飯都要跟廚師強調多放糖醋
  • 東北鍋包肉圖鑑
    都說眾口難調,可唯獨這鍋包肉在東北飯桌上卻是人見人愛的「小甜心」,沒有鍋包肉的下館子都是不完整的。在東北,一個男人要是會做鍋包肉,那必定會收割男神般的崇拜,要是一個女人會做鍋包肉,那她註定成為不了扒蒜老妹兒了——她們是大哥的女人。
  • 鍋包肉的正宗做法,幹香酥脆,步驟還超簡單
    鍋包肉【鍋包肉】是東北除了酸菜之外的最有名的一道菜。酸甜的味道,外酥裡內的口感,老少皆宜,絕對是家宴餐桌上的一處重頭戲。我不喜歡餐廳一下放大半鍋油的做法,為了避免浪費我選用小口徑的平底鍋,這樣同等量的油,液面會更高,更適合油炸類菜餚。第15步、把表面沾了幹澱粉的肉片,放入溼澱粉中掛糊。第16步、當油溫大約五成熱的時候把肉片放入油鍋煎炸。請保持中小火力,這樣可以保證把肉內部炸透,表面不糊。
  • 東北名菜---鍋包肉
    鍋包肉是東北的溜肉段衍生出來的一道菜,其用豬之裡脊(清真菜則使用牛肉)和澱粉,經兩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所以又叫「鍋爆肉」,外脆、酸甜,裡面的肉嫩
  • 東北名菜鍋包肉,學會在家自己做,酸甜可口,外焦裡嫩,超級好吃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東北人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實在、敞亮;東北衣著首先想到的是花棉褲、花襖『』說起東北吃的那就是得勁兒,夠味兒。都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但是對於吃貨來說,東北三寶則是:小雞燉蘑菇、鍋包肉、豬肉燉粉條。其中最愛吃的當屬鍋包肉,酸甜可口,外焦裡嫩。
  • 話說龍江名菜——「鍋包肉」
    東北「鍋包肉」有清朝珍饈第一味的美譽,可分為以糖醋調味為主的黑龍江派,以番茄醬調味為主的遼寧派,以及以醬油調味的內蒙古派
  • 尋味中國 71 哈爾濱鍋包肉
    我想應當是以下兩個原因之一:東北人都是大老粗,飲食這麼有文化的事兒,他們玩不來;或者,那些弱智的故事,東北人真不好意思瞎編。其實,很多東北代表性的菜餚點心,並非沒有淵源,恰恰相反,何時、何地、何人創造或改良,都是傳承有序、脈絡清晰,只是不搞名人附會罷了。哈爾濱鍋包肉就是這類的代表,上個世紀初,它誕生於當時哈爾濱最高行政機構——道臺府,由著名東北大廚鄭興文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