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禪院瑞雪普降,石觀音寺暖陽高照,共施正法財!

2021-03-01 禪林網

農曆丙申年正月初五,民間恭迎財神爺,青海北海禪院與武漢石觀音寺住持明賢法師攜兩大道場僧俗四眾,祝福大眾廣行善業、廣作布施,新年大發正法財!(圖片來源:北海禪院媒體組)

正月初五,北海禪院與石觀音寺微信公眾平臺發文《供養是求財第一法:為什麼要廣修供養?》,向大眾正解「財富的正因」,乃是布施與供養。

北海禪院新春佳節瑞雪普降,一展豐年氣象(圖片來源:北海禪院媒體組)

龍樹講堂廊簷之下俯覽銀裝道場,遠眺祁連山脈。(圖片來源:北海禪院媒體組)

每年佳節祭財神,寄託了漢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北海禪院與石觀音寺作為山林佛教與都市佛教的典範道場,歷來重視以尊順民間習俗的方式,引導大眾向善行善,積累福德資料,趣入究竟大道。

石觀音寺所在的江漢平原,佳節期間暖陽高照,一派吉祥。(圖片來源:武漢石觀音寺媒體組)

春節期間,四方善信共聚石觀音寺,在常住法師的引領下參禮祈福,祝禱來年。(圖片來源:武漢石觀音寺媒體組)

盛世中興石觀音,六指標月在天心;金剛座前添福慧,辭舊迎新妙轉輪!(明賢法師作)

重溫傳統,祈福中國——從中華文明傳統信仰的本源中汲取智慧、凝聚共識、煥發力量!(圖片來源:武漢石觀音寺媒體組)

正月初七為人節,源於古神話:女媧開天闢地,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幾經演變,成為漢族吃七樣羮習俗。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陰曆正月初七也被成為「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還有其他的叫法,比如「人勝節」或「七元」、「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大年初七習俗多,有戴人勝、攤煎餅、吃七寶羹、吃餃子等習俗。你想知道所有的大年初七習俗?不妨來了解一下。

根據氣象判斷吉兇,以卜人類的繁衍。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陰晦則兆災患。據《北齊書·魏收傳》記載,南北朝時期,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貼在帳子上,據說可保家人平安。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後生,是人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這一天,當年滿16歲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北京街頭出現「雞不啼,狗不咬,十八歲的大姑娘滿街跑」的亮麗景觀。

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

在北方還流行一種活動:讓小孩頭頂八卦,測試能堅持多久,以訓練其耐心,期盼吉祥。這也是一種祈求人丁興旺的吉祥物。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並在庭院攤煎餅,「燻天」。

人日這天另外一項比較普遍的習俗就是登高。人日登高與重陽登高的消極避禍的觀念不同,人日登高更具有積極祝頌祈福的內容。

人日還叫「人齊日」,民間有上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將一盞油燈放在土地神像前,家裡有幾口人就點上幾個燈捻兒,此時無子的人家要去偷燈,認為這樣可以求到兒子。

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舊時「人七日」還有許多祀神活動,這只是表明人們當時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平安的形式。如臨沂,在這一天裡以推磨推碾的形式送天神、地神;單縣這天送火神的活動十分隆重,一般是全村人集於空場上,並搭上火神棚,棚中有手持火鵓鴿的紅臉火神像。

大年初七是「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芫茜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兆聰明,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相關焦點

  • 青海北海禪院與武漢石觀音寺同步共慶佛陀聖誕
    青藏高原之上的北海禪院與中原腹地的石觀音寺同步共慶四月初八佛陀降誕日(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北海禪院) 2016年5月14日(農曆四月初八)佛陀降誕日,屹立在青藏高原的青海北海禪院與坐落於中原腹地的武漢石觀音寺聯合舉行紀念法會,同生法喜,共沐佛光!
  • 武漢石觀音寺僧眾:大雪中慰問黃陂籍僧人家長
    武漢石觀音寺僧俗四眾代表在住持明賢法師的帶領下,攜糧油等生活物資慰問武漢黃陂籍的僧人家長。(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石觀音寺常住籌集米、油、乾鮮菜品及其他生活用品,逐戶送到僧人家長手中,共敘年關冷暖,展望瑞雪豐年,場面溫暖令人動容。
  • 北齊古像 震撼奉安:武漢石觀音寺首尊觀音聖像再現人間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石觀音寺) 明賢法師親蒞修復現場指導收官,見證觀音聖像慈容再現 日前,武漢石觀音寺住持明賢法師親蒞觀音古像修復現場,指導收官環節,直到最後圓滿驗收——石觀音寺觀音真容逾越千年,慈容再現,光照人天。2015年11月19日,觀音聖像運抵武漢並於石觀音寺圓滿奉安,以偉岸震撼之姿俯瞰時代,俯慰眾生。
  • 石觀音寺石觀音
    石觀音寺位於武漢黃陂,始建於唐朝中後期,為禪門臨濟正宗十方叢林。道風古韻跨越千年,歷經戰火連綿與世事興衰傳承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屢建屢毀,但屢毀屢建,一直在周邊民眾心目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信仰地位。經過以明賢法師為首的僧團共同努力,2014年12月10日,武漢黃陂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千年古剎迎來盛世中興的開局之年。
  • ...花果山玉女峰,石刻,觀音寺,例貢,五言律詩,崩雲,北海,遺址,我市...
    中國江蘇網訊:近日,由網友提供線索,我市幾名業餘考古愛好者在花果山後頂北海觀音寺遺址新發現一處石刻。其內容為:崩雲,為曾任海州司訓的楊廷鎮題於康熙三十三年。  前不久,網名為「外婆的最愛」的網友從外地回老家朝陽探親,他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卻一直熱衷於家鄉歷史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尤其是對花果山後頂的北海觀音寺遺址極為關注。上學時,他就經常利用空閒時間去那裡遊玩搜尋。這次回家,他在北海觀音寺遺址背後崖壁的東側發現了「崩雲」石刻,當即拍了照片,並在「在海一方論壇」的「風情連雲港」版塊發布了帖子,引起了我市一些業餘考古愛好者的關注。
  • 2015北海禪院「最美禪修營」第二期圓滿閉幕
    道影:慈悲真性情(圖片來源:北海禪院) (圖片來源:北海禪院) 「問餘何適?廓然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2015年8月19日晚,北海禪院禪修營「普茶暨閉幕式」在視頻回顧的聲影中落下了帷幕。恢宏的場景、動人的細節、洋溢的笑容、朗然的靜相——「最美禪修營」因著十方學子的共同成就而呈現出動人的風華! 「蝶夢南華方栩栩,珽珽誰跨豐幹虎?」這是一樁生命公案,這是一個無我的生命境界。
  • 連雲港籌建全國首座北海觀音寺獲批准
    佛教在線6月21日消息  據中新江蘇網訊(記者 林霆 任云云):由歐洲五國華商聯合投資四億元人民幣籌建的江蘇省連雲港朝陽風景區,近日已獲國家級雲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正式批覆,批准同意開發建設包括北海觀音園、李白唐詩園、雲臺山桃園、歐洲風情園、休閒娛樂園在內總面積達四千八百畝的「朝陽五園」風景區。
  • 武漢石觀音寺將舉行新世紀首次「祈福叩鐘法會」
    位於中原腹地武漢黃陂的石觀音寺,始建於千餘年前的大唐中期,正於當今盛世重啟復興大計。2015年除夕夜,石觀音寺將隆重舉行該寺新世紀以來的第一個「祈福叩鐘法會」——以盛世佛音祝禱國運昌隆,以千秋傳承福澤一方繁榮。
  • 石觀音寺山門蓮開
    觀音山石觀音寺簡介觀音山石觀音寺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始建於唐天啟年間(887年前後),距今有逾千年之歷史,為荊楚聖地絕無僅有之金剛道場。2008年恢復重建,立「禪教等持,行歸臨濟」宗旨,護國佑民,弘揚法化。
  • 歐洲華商將在連雲港建首座唐詩園和北海觀音寺
    中新社連雲港五月七日電(林霆任云云)記者從連雲港旅遊部門了解到,來自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歐洲五國華商將在連雲港花果山聯合投資四億元人民幣,建設包括李白唐詩園、北海觀音園、雲臺山桃園、歐洲風情園、休閒娛樂園等五大園區在內總面積達四千八百畝的大型風景遊覽區。
  • 武漢石觀音寺櫻花綻放:剎那之間 芳華萬千
    武漢石觀音寺院牆內外櫻花盛開,春意盎然,一派蓬勃氣象(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去年七月盛夏時節,武大等高校學子親臨石觀音寺栽種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剛栽種時的櫻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時值濃春,暖意襲人,栽種在石觀音寺院牆內外的花苗已然紛紛枝頭錦簇,花開成片。
  • 東莞還有一座金碧輝煌且免費的觀音寺—大嶺山觀音寺
    東莞最著名的觀音寺,應該是位於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觀音寺。但是因為收費,並不是人人都會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觀音寺,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祈福參觀。這就是位於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的觀音寺。如果是開車的話,可導航到大嶺山觀音寺。
  • ...金頂寺、迦葉殿、佛塔寺、大理聖源寺愛心運輸車抵達石觀音寺...
    為了感謝武漢同胞,更為了向寧捨身命奮勇逆行的一線醫護人員表示敬意,雲南雞足山虛雲寺、金頂寺、迦葉殿、佛塔寺、大理聖源寺籌集的第三批27噸愛心水果,於4月8日武漢解封當天早上抵達武漢石觀音寺,交請武漢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石觀音寺住持明賢法師組織義工居士,分送至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等10家擔負抗擊疫情重任的醫院,慰問大無畏投身抗疫一線治病救人的醫護人員
  • 新華網:湖北武漢黃陂石觀音寺喜迎林佳楣女士參訪
    原標題:湖北武漢黃陂石觀音寺喜迎林佳楣女士參訪彌光老和尚以97歲高壽示寂,並於誕辰100周年之際,在湖北黃陂石觀音寺出缸,以圓滿成就的「金剛不壞之身」重現人間(又稱肉身不壞,或全身舍利)。翌年初春,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女士以近90歲高齡親臨石觀音寺,參禮彌光老和尚金剛法體,並為禪門宗師的常青風範所震撼,為其座下眾弟子的崇師之志而動容。
  • 石觀音寺小年:近現代史上的首次新春茶話會與送灶儀式
    石觀音寺新春茶話會上,明賢法師介紹寺院的千年傳承與重建因緣(圖片來源:石觀音寺) 臘月二十三小年,武漢黃陂石觀音寺盛情邀請周邊長期護持寺院重建的父老鄉親們,共聚道場舉行新春茶話會,共度佳節、共敘遠景。
  • 盛世重建:武漢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
    石觀音寺始建於唐朝中後期,為禪門臨濟正宗十方叢林,道風古韻古風跨越千年而來,歷經戰火連綿與世事興衰傳承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屢建屢毀,但屢毀屢建,一直在周邊民眾心目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信仰地位。石觀音寺於當今盛世重啟復興之計,彰顯著國家宗教自由政策的切實貫徹和地方政府對民眾信仰訴求的關懷,並將為漢傳佛教禪宗的傳承與興盛再續華章。
  • 石徑花牆暖陽樹隙,山道彎彎鳥語拈皺
    石徑花牆暖陽樹隙,山道彎彎鳥語拈皺。茅亭風絮紫陌,心舟欄幹淡泊。空山墨韻,醉筆素箋文字塗鴉。心緒桃源詞句,襟懷若詩原野。於無聲處聽弦歌,流鶯音畫推波逐浪。鄉戀情愁庭榭夢翼,遠方粉垣黛瓦馬頭牆。丹青潑墨,雕柱酒香茶韻。
  • 武漢黃陂石觀音寺重啟法化 再現十方民眾敬拜觀音盛況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石觀音寺拜觀音,新年喜參大悲心; 盛世中興添福祉,無聲處聞海潮音!(明賢法師作) 大悲觀音,大乘之基,重啟法化,締造和諧 2015羊年新歲,石觀音寺於盛世中興之際重啟法化,再現十方民眾絡繹於道、敬拜觀音的盛況。
  • 明賢法師:武漢石觀音寺2016新年賀辭——觀音慈懷,暖意盎然,佑護眾生,祝福中國!
    仿佛就在昨天——2015年1月臨近臘八,武漢黃陂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千年古剎迎來盛世中興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滿載辛勞,更滿載榮耀,石觀音寺常住們同心攜手,鋪展了近現代寺史上空間繁榮的發展局面、空前深廣的發展潛力。2016開局翌年,石觀音寺作為武漢市佛教協會新晉副會長單位,將繼續秉持簡樸共進、厚載福慧、堅守本位、擔當時代的門庭規訓,傾力奉獻,佑護一方。
  • 武漢大學33學子參訪武漢石觀音寺體驗佛門生活
    5月15日,武漢黃陂石觀音寺迎來武大歷史學院一行33人的師生參訪團(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石觀音寺住持明賢法師為諸多學子開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武漢黃陂石觀音寺一景(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5月15日,武漢黃陂石觀音寺迎來武大歷史學院一行33人的師生參訪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