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回來了!煎餅果子、綠豆燜子、油炸糕……還能第二份半價→

2020-12-15 央視財經

逛夜市、品美食

是很多人喜愛的休閒消費方式

「五一」期間

上海、天津等地的夜市開放了

趁著夜色美景

一起去探一探

↓↓↓

昨天,2020錦江樂園夜市攜多地美食再度歸來。

傍晚時分,在上海的錦江樂園,來逛夜市的遊客明顯增多。今年的夜市,共設有50多個美食攤位,150多種美食華麗亮相。

紅酒巖燒牛、排骨年糕,還有新推出的閩南特色小吃「蛋滿貫」,多款網紅美食不可錯過。

美食當前,防疫也不能放鬆。遊客在進入夜市前,必須出示「隨申碼」,並測量體溫。商家還在就餐座位上張貼了提示標識,倡導隔位而座。

據介紹,夜市要求每個攤位的員工每天3次測量體溫,每個攤位每天至少2次進行全面消毒。

上海錦江樂園夜市攤商聯合會秘書長 黃勇: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夜市成立了攤商聯合會,由攤商聯合會的成員每一天對現場進行監督。從今年起,"錦江樂園夜市"將成為固定活動,全年開市,每晚營業至10點。

同樣熱鬧的還有天津海河畔的摩天輪夜市,煎餅果子、熟梨糕、綠豆燜子、油炸糕…幾乎每個小吃攤位前都排起了隊。

在這裡,醫護人員第一份免費,而遊客購買兩件等價商品,享受第二件半價的優惠。

據了解,摩天輪夜市共有52家小商戶,所有商戶均享受房租全免的天津惠企政策,水價、電價也有相應的優惠。夜市商戶:我們現在還能有錢可賺,一天一千五六百塊錢吧。

相關焦點

  • 天津這個夜市上央視了,九大夜市相繼開放,這才是人間煙火
    逛夜市、品美食是很多人喜愛的休閒消費方式,「五一」期間在天津海河畔的摩天輪夜市,煎餅果子、熟梨糕、綠豆燜子、油炸糕…幾乎每個小吃攤位前都排起了隊。在這裡,遊客購買兩件等價商品,享受第二件半價的優惠。不光摩天輪夜市開放,在五一假期期間五大道、意式風情街、時代奧城、運河新天地、愛琴海老門口、人民公園周邊、河西區中冶和悅匯、寧河區運河美食街、津南區老三街夜市這裡的夜市也開放了。
  • 蛋香綠豆煎餅:清新綠豆香 10
    不過它做生意的地方是固定的:D每天大清早,超大的一個帶蓬三輪車就停到那個固定的位置,車篷上是超醒目「正宗天津石磨綠豆煎餅」大紅字。經營這個攤位的夫妻倆從車上取下石磨,搬下一大桶泡好的綠豆,熱上煎餅爐子,生意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那石磨是電動的。
  • 北方人吃的燜子到底是什麼?
    圖/網絡燜子則不同,此物北方獨有,因而只做鹹口。在澱粉與水順利會師後,待冷卻成膠狀,切塊入鍋,少油小火,慢煎至兩面焦黃。這樣熱乎著出鍋的燜子,佐以配料,一口下去其軟、糯、香盡在舌尖綻放。這,才是燜子。圖/網絡地道的老燜子,少油慢煎,火候恰到好處,外面自然就形成了一片金黃,裡頭卻是軟糯,還沒等咬開就聞見一股焦香味,讓人食慾大增。相比於丹東燜子的方正,大連人喜好將燜子打得碎碎的,強行增大了表面積,說是能更入味兒,我猜,其實很可能是大連人覺得這樣,就可以吃到更多的「ge」了。
  • 油炸糕的做法
    第一步油炸糕是傳統特色糕點,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油炸糕的做法有三種,分為豆餡、糖餡、菜餡三種,今天介紹的是豆餡油炸糕的做法。
  • 中秋節韓國人吃煎餅
    韓國人在現場製作煎餅海外韓餐煎餅是主菜韓國的煎餅是由糯米粉、麵粉或玉米粉等和各種食材混合,用油煎成的食物,因此又稱油煎餅。據韓國專家研究,煎餅起源於西漢年間的中國,並在唐朝隨佛教傳入當地。第二種稱為花煎,據《京都雜誌》《東國歲時記》等書記載,花煎由杜鵑花混入糯米粉後油煎而成,這種花煎法沿用至今,但現在人們只會在糯米餅上放幾片花瓣油煎,花香不及從前,但非常漂亮。根據季節不同,用不同的花製作,秋天用菊花、夏天用玫瑰花等,冬天就用大棗、慄子代替。第三種煎餅其實就是粽子,也叫角黍。用糯米做成糕後,在裡面放入豆沙,再捏出兩個角,之後用油煎。
  • 美食 | 檀承琳:欒城的特有小吃——綠豆煎餅
    1958年大躍進後,尤其是1959、1960、1961三年困難時期,由於糧食的短缺,小雜糧更缺少,綠豆煎餅退出了飲食行業,至今已失傳五、六十年。在當年,欒城的綠豆煎餅不但欒城人喜愛,而且來過欒城的商旅客人,或周圍各縣到欒城趕集辦事的人,只要吃過綠豆煎餅都喜愛這種小吃。
  • 油炸糕,獨具特色的淶源美食!
    油炸糕,淶源人的美食!黍,是一種神奇的穀物,生長在北方較高寒較乾旱地區,家鄉人稱之為黍子。其做成主食後顏色金黃誘人,營養豐富,口感軟糯,味道香美。我的家鄉有這樣的習俗,每年正月十五,除了去廟會看燈、看放煙火,家鄉話稱作鬧紅火,還有就是吃油炸糕;現在的元宵節,家鄉人多數吃元宵或湯圓,很少人吃炸糕,甚至連會做的人也很少了,一是因為元宵和湯圓充斥著市場,二是因為炸糕的做法太複雜費時費力了
  • 來看看馬來華人過新年餐桌必備的一道綠豆炸糕 清熱解膩好味道
    過年餐桌上的油炸的甜口的菜總是要有的,往年大家肯定都會有自己家庭的拿手菜,今天介紹一個大家可能沒有吃過的馬來過年餐桌必備的小糕點,那就是椰香味的綠豆炸糕,脆脆的外皮加上糯糯的帶有椰香味的內餡非常非常好吃。
  • 還是綠豆煎餅?
    在上期「廣藏市場」的推送中,小編有提到廣藏市場最有名的小吃之一:綠豆煎餅(빈대떡),實際上韓語中的「빈대」有「臭蟲、寄生蟲」的意思,昆蟲是如何和食物聯繫上的呢?「臭蟲糕」又是如何變成如今的「綠豆煎餅」呢?
  • 我心中排名第一的美味零食,小林煎餅!
    小林煎餅,起源於寶島臺灣,在上海十分火爆,南方的煎餅就是各種點心。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小林開放廚房裡的那個機器,一天就那樣不間斷的做,一直做到客流量下去。食材經得起良心考驗,雞蛋是正大的,奶是光明的,麵粉和油的品牌沒看仔細,但也是正規品牌。可以免費嘗試各種口味,不過我覺得可以選擇超值分享包(28元/包),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 不來盤燜子,算什麼天津人的二月二。
    現在的煎燜子,已經不再是局限於二月二龍抬頭的「限定食品」,而是能代表天津的一道特色小吃了。有不少前來天津旅行的遊客,都紛紛要來綠豆燜子這打個卡。1王老爹綠豆燜子(總店)>綜合點評:小份7元,大份15元,大份味道比較正宗,綠豆燜子口感Q彈,麻醬和辣醬味道都很濃,料偏甜口。
  • 綠豆泥煎餅再來一波,好吃不發胖,薄而酥脆
    平常我們用綠豆以煮湯最為常見,這次呢,準備來換個烹製方法,依舊是那個食物,但是口感卻大為不同,比起煮湯相信很多人沒有吃過這種做法,那就是做一份綠豆泥煎餅,和平時普通的綠豆面還不一樣,今天的這份綠豆泥煎餅是全部用綠豆泥打的泥,在搭配上綠豆芽做出來的小煎餅,味道特別的清香,如果綠豆湯已經喝膩了,可以換一換做法,大膽的嘗試新鮮的這款綠豆泥煎餅。
  • 濱城夜市紅似火,大連「燜子」讓人饞
    濱城六月的夜晚,海風輕拂,華燈初上,大連各處的夜市在城市的喧鬧聲中又接茬開張了。地攤經濟如火如荼,夜市人潮湧動,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充滿著人間煙火味。你知道大連有那些夜市嗎?此外比較出名的夜市還有中原街夜市、天津街夜市、交大夜市、三八廣場夜市、二七夜市、東財夜市等等。在各個夜市中,可以說是東南西北美味薈萃,更有大連海鮮美食競相登場。烤魷魚、烤串、烤豆皮和各種小海鮮如烤扇貝、海蠣子、小龍蝦、打奶茶等等,讓你目不暇接、垂延三尺,一嘗為快。在這些眾多美味小吃中,有一特色小吃不僅是大連本地人所愛,也很受眾多遊客的稱讚。
  • 北方人吃的燜子到底是什麼?|風物研究所
    圖/網絡燜子則不同,此物北方獨有,因而只做鹹口。在澱粉與水順利會師後,待冷卻成膠狀,切塊入鍋,少油小火,慢煎至兩面焦黃。這樣熱乎著出鍋的燜子,佐以配料,一口下去其軟、糯、香盡在舌尖綻放。這,才是燜子。▲ 不許再叫我炒涼粉了!
  • 想吃雜糧煎餅不用買,在家就能做,做法詳細講解,學會可以出攤了
    雜糧煎餅想必很多人都愛吃吧?這款煎餅全國各地都有,算是人氣小吃了。只不過,不同的地方做法稍有差別。說起雜糧煎餅,它是中華傳統小吃。又香又脆,而且口感特別豐富,咬一口,真的滿嘴香,超滿足的。又因為雜糧煎餅是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所以它特別健康,健脾養胃促進消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粗纖維等,所以早上吃早餐,這款健康美味的雜糧煎餅真的是不二之選。
  • 「第二份半價」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經濟原理
    第二份半價!我們經常會在消費的時候遇到這種促銷招數,這是我們許多人喜聞樂見的促銷方式,雖然知道是商家的營銷手段,但是我們許多時候還是會買第二份。本來銷量一般的商品,一旦用了這種促銷方式,銷量忽然就增加了很多。
  • 油炸糕最好吃的做法,配方比例都在這,再也不用出去買了
    油炸糕是東北常見的一種麵食,小時候媽媽常常每次炸很多,自己吃一些,送給親朋、鄰居一些,剩下的就放到外面凍上,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好了。經過蒸的過程,油炸糕不那麼油膩了,糯米麵更粘,用筷子一夾可以拉出很長,蘸著白糖吃,又香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