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發現一墳墓,墓中埋著5個「下跪」日本兵,碑上刻2字很恥辱
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為標誌,日本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大半個中國隨之陷入戰火之中,華北、華中、華南相繼淪陷,國民政府也從南京遷移到了重慶,於是整個西南地區就成了抗日戰爭的大後方,其中雲南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抗日戰爭中最為「重要」的省份,據《抗日戰爭中的雲南》所載,當時雲南一省之內的機場就超過了五十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援助都是通過雲南進入中國境內的
-
雲南一陵園埋葬了五個日本人,雙手反綁,跪在中國士兵旁邊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歷史悠久,而在古代,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地位最高的國家之一,很多周圍的鄰國都想與中國建交,得到中國的保護,於是古代中國有很多藩屬國。而在那個時候直到現在,中國最恨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日本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還殘害中國婦女和百姓,行為令人不齒!而在任何戰爭中都有流血以及死亡。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意識到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將日本人趕出中國,所以那個時候無數中國士兵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與日本人同歸於盡,他們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中國後代築起了幸福的高牆。
-
中國雲南有一座墓,裡面埋了4個日本人,有特殊的意義
就在中國還在自強救國的道路上摸索時,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卻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我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經過一番浴血奮戰之後,軍國主義日本於1945年投降撤離中國,無數中華兒女也倒在了抗日戰場上。若是沒有這些革命先輩的付出,我們就不會有如今幸福安寧的生活,在戰爭結束後,人們便修建了無數烈士陵園,用來埋葬為國捐軀的英雄們。
-
中國唯一存在的侵華日軍少將墳墓,墓碑只刻有兩字,日本曾表示抗議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70多年,但日本帶給中國的磨難讓我們永遠無法忘記。除了入侵中國之外,日軍還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瘋狂南進,對東南亞的越南、泰國、馬來亞、緬甸等地瘋狂侵略佔領。
-
中國烈士陵園裡,埋葬著一名日本兵,墓碑上6個字讓日本顏面盡失
雖說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但日本的野心卻很多,在二戰中日本的目的就是要稱霸亞洲,而他們的第一個侵略的對象就是我們中國。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犯下了無數喪心病狂的罪行,戰爭中日本士兵好比一個個的殺人機器,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也很殘忍,因此在我們看來日本就是一個冷血的國家。
-
為什麼騰衝土地上永久跪了4名日本兵?日本想拆除,中國提3個要求
在雲南省安葬遠徵軍烈士的國殤墓園園區裡,竟然有4個下跪的日本兵永。他們以下跪的姿態永遠向中國抗日軍人謝罪,而日本方面又要求我們將下跪日本兵的雕像拆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1944年5月11日以後長達127天的時間裡,遠徵軍第20集團軍的將士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頑強阻擊,拿下了敵人一個個據點,其在付出8000多人犧牲的慘重代價後,終於在9月14日收復了騰衝城。為了紀念驅逐日寇光復騰衝的遠徵軍將士,騰衝人民在當時城區郊外修建了國殤墓園,並將將士們的遺骸安葬在墓園裡。
-
明代墓碑刻「扯淡」 學者:不可能是崇禎皇帝的
在採訪中,商傳向記者確定「扯淡碑」不可能是明朝崇禎皇帝的墓碑,並猜測此墓碑是明朝沐氏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扯淡碑」不可能是崇禎皇帝的 商傳解釋說:「崇禎皇帝的墓就在北京的十三陵的明思陵,這個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他是怎麼埋進去的。」
-
4個跪地請罪的日本兵!日方要求拆除,中國:滿足三個條件再說
4個跪地請罪的日本兵!日方要求拆除,中國:滿足三個條件再說日本就是中國最反感的國家這點毋庸置疑,因為有著抗日戰爭的歷史存在,我們也很難對日本人提起好感,就算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算是越來越密切,但這並不能妨礙人們的不滿心理。
-
這個坑裡埋著5個日本人,墓碑上只寫兩個字,卻讓國人拍手稱快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縱觀14年抗戰,先有倭寇犯我邊境、擾我子民,後有中華健兒捨生取義、視死如歸。以經濟損失1.5萬億元,傷亡3500多萬軍民的慘痛代價,打贏了這場反侵略戰爭。為了緬懷故人,目前在全國各地建立的革命烈士陵園大約700餘個,而這其中卻有一個陵園中埋著5名日本士兵,更有趣的是這五個士兵墓碑上的兩個字,讓日本抗議至今,國人反而拍手稱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座墓碑位於雲南騰衝當地的一座烈士陵園,1944年,我軍對侵佔騰衝的日軍發起反擊,集中優勢兵力全殲了日軍3000人的守備部隊。
-
留學生在日本發現一墳墓,裡面埋著清朝兵,墓碑上兩個字令人氣憤
但中國還有句俗語叫做「哪裡黃土不埋人」,很多中國人因為種種原因死也未能回到祖國,比如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志願軍戰士,至今仍有很多長眠在外國。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在英國和日本都有中國士兵的墳墓……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的入侵讓統治者如夢方醒,李鴻章等一批洋務派大臣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從國外一斤先進的武器裝備。
-
大連這座山有無數墳墓,埋葬的都是山東人,他們是城市首批建造者
70多年過去了,日本人在炮臺山重建的炮臺保留下了8個炮位、6棟兵舍、1個彈藥庫和2個高射機槍位。大連人時不時會來到炮臺山回望一下歷史。這些炮臺建立在山頂位置,視野極佳,因此,也成為俯瞰大連東港的最佳地理位置。眼前是高樓大廈林立,碧海藍天一色。樓價和地段在大連是屬一屬二的。
-
為何農村有的墳墓有墓碑,有的沒有?要滿足4個條件才能立碑
所以在農村,我們有時候出去放牛,一不小心就會在山坡上或者樹林裡遇到墳墓,有時候難免會被嚇一跳。 不過說到農村的墳墓就不得不讓人好奇了,因為農村有的墳墓的墓碑做得很氣派很大,一眼就看到了,但有的墳墓卻只有個小土堆,一不小心還沒發現是墳墓。
-
中國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每個字都是什麼意思?
墓碑一般立在墳墓前後,陰刻著死者的姓名職位,還有生平事跡等。按理說,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有資格立一個碑,表作記述。碑大多依託於兩個主要的人,一個是碑主,一個則是刻在落款處的立碑人。故:故字顧名思義,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意思,過去的,從前的,於是引申出故去的,逝去的意思。古文中也常用故人一詞表示已經亡故的人,而碑文上常刻的「故先祖」,「故先考」,就是說逝去的先祖和父親。如果看見古書上說「故墓」,意思就是先祖的墳墓。
-
戰後,日本人來到雲南挖開幾座墳墓,看到祖先的屍骨慘不忍睹
再說回到雲南這座墓園,李根源在修建的時候,有一點意見與很多人不同。如今要他們同樣埋葬這些日本兵,大家當然是不能同意,從情感上,那是萬萬做不到的。後來在李根源等人的堅持之下,大家只好妥協,因此,這座墓園中不僅僅有中國軍人的英靈,也埋葬著一批日寇。這些人從古代就被成為倭寇,所以他們死後埋葬的地方,就被稱為了倭冢。
-
日本鬼子進村要對村民下手,見到一墓碑卻馬上下跪磕頭,碑上有啥?
說到鬼子進村,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景象,一群穿著制服的日本鬼子手拿著刺刀,挨家挨戶的搶錢搶糧,逼問百姓,屠殺人民,放火燒村。的確,在抗戰時期,幾乎日本鬼子每到一處,都會發生類似的情況。
-
此人不願意葬入皇陵,墓碑只刻了8個字,從此墓穴400年來無人敢盜
此人不願意葬入皇陵,墓碑只刻了8個字,從此墓穴400年來無人敢盜作者/帆哥聊歷史盜墓是由來已久的犯罪行為,自春秋時期社會興起厚葬之風起,盜墓行為開始盛行。特別是戰爭動亂年代,盜墓行為更加猖獗。墓門但是有一座大明妃子陵墓,墓穴的主人在生前就叮囑手下,死後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了8個字,已經過去400多年了,至今也無人敢盜她的墓。
-
1968年曾出土曹雪芹墓碑,小編有五個理由,推測這塊墓碑應是贗品
從墓碑的形狀以及其上歪歪扭扭的字跡來看,曹雪芹應該是被草草下葬,並未有任何的排場與豪奢,非常符合曹雪芹當時窮困的處境。2.時間準確關於曹雪芹的死亡日期,一直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為胡適和俞平伯認為的「壬午年」,一為眾多紅學家認為的「癸未年」。墓碑上的「壬午」二字,正好對應了胡適和俞平伯的少數派言論。
-
跪在中國土地上的日軍雕像,日本曾數次要求拆掉,中國:3個條件
這場戰爭我國至少有三千萬軍民死於日軍的屠刀,很多軍人遠離家鄉死在了戰場上。當地人沒法將他們的遺體送回家鄉,就會在當地建烈士陵園。一般來說,葬在烈士陵園中的都是死在戰場上的中國軍人,不過萬事總有例外。 在我國雲南有一個叫國殤墓園的烈士陵園,裡面有一處還埋葬著日本軍人。
-
雲南騰衝血戰,烈士墓地多一「景觀」,更有日本人常來「祭拜」
近代中國,受盡了凌辱,其中帶給中國最大災難的就是日本,談及日本,近代以來的兩場戰役影響了中國半個多世紀,這兩場戰役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痛。儘管歷史的回憶無比沉痛,但是我們更需要反思。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說對方多麼的強大無比,只可能是我們太過弱小。
-
10名中國軍人埋在日本123年,墓碑被刻羞辱性文字,至今無法歸鄉
清朝敗於日本,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降低;《馬關條約》喪權辱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0名中國軍人埋在日本123年,墓碑被刻羞辱性文字,至今無法歸鄉。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123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雖然戰敗了,但是卻也湧現出了很多愛國志士,比如像丁汝昌、鄧世昌等愛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