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2020-12-21 明月天心

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

其實,大多數的物品都可以拿來供佛,吃的、用的,等等,只有是吉祥的,表法好的。如果是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也會上「大供」,供養各種素菜、饅頭等等,我們可以隨喜參加。如果我們要供養齋食,記住一定要素食,不可有葷食或者腥食,葷食主要指各種肉類和蔥姜蒜。

為什麼蔥姜蒜也不可以?因為吃了蔥姜蒜,嘴裡會有股難聞的惡臭味,自己聞到或他人聞到,都是不清淨的。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

一般情況下,供桌上陳列的都是各種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火龍果、西瓜、梨、柚子、橙子等等,各種應季的水果。供奉水果要注意,像榴槤這種氣味不太好、刺激性難聞氣味的水果最好不要拿來供佛。水果氣味不清新,會影響大眾修行的心,也對佛菩薩有一絲不恭敬,以此供佛,不太得體。

且榴槤這種水果,價格昂貴,一般家庭往往消費不起,不必在此下血本。我們供佛的目的在於修布施利他心,內心清淨,自然功不唐捐。不要帶著「賄賂」的念頭供佛,覺得供養越貴的東西就越好,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有人問「香蕉」、「梨」是否可以供佛?當然可以,毫無禁忌。在有些地方「香蕉」有罵人的意思,似乎覺得以香蕉供佛,會有失恭敬,這點不用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有此顧慮,以「香蕉」供佛是非常如法的。而「梨」,

很多人認為「梨」代表「分離」,以此供佛也是不吉祥的,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梨」在佛教裡寓意「離苦得樂」,希望大眾脫離苦難、人生吉祥,非常殊勝的表法,哪有什麼禁忌?只是要注意,以水果供佛前要將該清洗的水果清洗乾淨,還要保證水果的質量,不要有壞的、腐爛變質的情況發生。

除了供水果,還可以供花、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鮮花,花要保證清新無異味,及時換水清理枯萎花枝。供水,最好用純淨水、礦泉水,最好不用自來水,更不可用被汙染的不淨水。供水,代表我們修行的心,心不染塵、心無掛礙,是為最吉祥。

佛前供香,不必燒又貴又高的高香,無須大把大把燒香,不但汙染環境,還增加自身的功利心,沒有多少益處。燒香在於告誡自己要修「戒定慧」,內心生香,不必執著形式。

除此之外,供養三寶,還可供養衣物、鞋襪等等,其實就是供養僧寶。我們都知道,出家人非常惜福,對於吃的穿的都是非常節儉的。我們若發心供養出家人,隨自己發心,也要看自身經濟情況,不必求多貴多新,保證所供物品是乾淨的、得體的,能利益出家人的,即可放心供養。比如供養僧人海青、僧服、僧鞋等等,功德無量。

除了以上這些,大家若還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留言評論。感恩閱讀與分享,祈願正法久住、利益有情,大眾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不論是去寺院燒香拜佛,還是在自己家佛堂,都免不了會在佛前做供養,以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但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佛菩薩需要我們的供養,佛菩薩也根本不會用到和吃到,我們不要帶有功利心,不要生誤解。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根本不缺世俗的東西。
  • 佛教:這3種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如果我們常到寺院裡去,會看到寺院殿堂裡佛菩薩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擺這些東西,佛菩薩會吃嗎?會用嗎?當然不會。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金身泥塑的佛像,只是佛門裡渡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以像渡心。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很多人未進佛門,對佛法的了解知之甚少,有很多細節不太了解,小編就覺得很有必要為大家普及一下這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從中修到功德。
  • 家中設佛堂,不要拿這些東西供佛,對菩薩不敬!
    很多信佛人,都選擇在家中設佛堂,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奉,選擇在家中設佛堂,不僅可以每天跟佛菩薩住在一起,還能通過每天供佛、禮佛,精進自己的修行,不忘學佛的初心。 在家裡供佛雖然有功德和利益,但一定要注意一點,不要什麼東西都拿來供佛,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這三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虔誠,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會把佛菩薩的聖像請到家中去供奉,一般供佛菩薩的物品有:花、香、燈、塗、果、樂等。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用水果來供佛,因為水果在生活中很容易買到,且供佛後的水果還可以自己食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很多人在選擇用水果供佛時,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到底哪些水果適合供佛,哪些水果不能用來供佛?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家裡的佛經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
    學佛人家裡都會有幾本佛經,如果你家裡也有佛經,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金剛經》上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我們對待佛經,要跟對待佛菩薩一樣,要恭敬對待,如果你對佛經不敬,就等於對佛不敬。有人說家裡的佛經,不能跟其他書擺放在一起,也有人說家裡的佛經最好不要放在床頭,更不能放在枕頭下面,會對佛菩薩不恭敬。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有一天,燃燈佛遊於世間,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善慧童子看見一女子手捧青蓮,蓮開五莖,心想蓮花是佛教聖花,而這五莖蓮花更是聖花中的聖品,如此珍貴之物一定要供養給燃燈古佛。於是便花重金買下了青蓮,虔心供養。燃燈古佛被他的虔誠所感動,後來為善慧童子授記曰:「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即預言其九十一劫後,證悟為釋迦牟尼佛。
  • 不能夠用來供奉的水果,是對「佛菩薩」不敬,切記!
    供奉的方式有多樣,有香供、燈供、鮮花供、還有水果供等等,無論是何等的東西,無論它們是否貴賤或者是多寡,都是人出於對佛的禮敬。雖然佛陀度人只看人心,不會因為供奉任何東西而產生差別心。但是我們卻是需要注意,並非是什麼東西都可以供奉,因為供奉也是要如理如法,符合莊嚴和肅穆,才能夠顯得我們的恭敬之心,畢竟佛在恭敬中求,你多一分恭敬,自然就能夠多一分機緣。
  • 佛教:佛前供燈的十種功德和福報
    佛前點燈,功德無量。驅逐黑暗,心明眼亮,智慧顯現。記得有一首佛歌裡的歌詞寫得非常好,「點一盞明燈,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個角落,遠離迷惘,解開疑惑,海天任遨遊」。佛陀在經典中說,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全部是佛的境界,唯有佛陀才能了知。不要說凡夫難以思惟,就是任何聲聞、緣覺、天龍八部、智者都沒有辦法知道。在《大藏經》中,對供燈的功德有如下介紹。
  • 佛前供水果,這樣做,功德更圓滿!
    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裡廣作供養,或佛前供花、供果、或供水、供燈,等等。許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要做供養呢?難道佛菩薩會吃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吃,我們上供,供養的不止那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的懺悔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論佛前供什麼,一切功德皆來自內心。
  • 你這樣供佛,完全沒有任何功德!
    所以在家人在廟上吃東西,必須要等到供過佛,出家人也來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還沒吃之前,你先吃,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養三寶,都是要這樣。所以在廟上,或佛堂,你無論做什麼東西,都要先供佛。尤其在佛的誕辰,先要做點好的齋菜來供佛,供完佛之後,人才可以吃。供佛在中國來講,有的用三碗飯菜,擺在佛前正中間,要擺得正正噹噹,齊齊整整,很好看的;不是隨便擺在一邊,馬馬虎虎地。
  • 佛教與元宵節:觀佛舍利 燃燈供佛
    燃燈供佛 供燈功德殊勝行 佛教與元宵節:觀佛舍利 燃燈供佛 傳燈的意義 很多人都聽說過「傳燈」這個詞,尤其是在佛教當中,《景德傳燈錄》《東域傳燈錄》《延寶傳燈錄》《傳燈法師列傳》《天聖廣燈錄有燈光的地方,諸佛菩薩慈光自然攝照。我們應當觀想燈火如須彌山高,燈身如大海廣闊,其光所照之處,眾生見者,煩惱和痛苦全部消除;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如法所求悉皆獲得。 傳燈的功德 《施燈功德經》中說:「燃少燈明,所受福報不可得說,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
  • 佛教:佛前供燈,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等這個盜賊到了寺院之後,發現裡面黑漆漆,完全看不清自己要偷的東西。也看到了佛前快要熄滅的燈,於是就用手中的劍將燈柱挑正,使佛燈恢復光明。而這些燈光也非常明亮,直接照到了佛像的面容。當這個小偷看到了莊嚴的佛像之後,感到毛骨悚然,就想「這些東西都別人拿錢財來供養的,我怎麼能夠私自盜取。」就發願從今以後不再偷盜,洗心革面。
  • 普陀講堂|佛前供花有怎樣的功德?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是佛教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中最為普遍的一種。等等,這些都表明了佛教與花的深厚淵源。 佛前供花的意義 佛為天人師,佛前供花是佛教重要的日常儀式之一。 所謂「花開結子」,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佛前供花則代表修好因、修善因。如是因得如是果,多播種成佛的因,待因緣成熟時必然會結下好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