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
其實,大多數的物品都可以拿來供佛,吃的、用的,等等,只有是吉祥的,表法好的。如果是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也會上「大供」,供養各種素菜、饅頭等等,我們可以隨喜參加。如果我們要供養齋食,記住一定要素食,不可有葷食或者腥食,葷食主要指各種肉類和蔥姜蒜。
為什麼蔥姜蒜也不可以?因為吃了蔥姜蒜,嘴裡會有股難聞的惡臭味,自己聞到或他人聞到,都是不清淨的。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
一般情況下,供桌上陳列的都是各種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火龍果、西瓜、梨、柚子、橙子等等,各種應季的水果。供奉水果要注意,像榴槤這種氣味不太好、刺激性難聞氣味的水果最好不要拿來供佛。水果氣味不清新,會影響大眾修行的心,也對佛菩薩有一絲不恭敬,以此供佛,不太得體。
且榴槤這種水果,價格昂貴,一般家庭往往消費不起,不必在此下血本。我們供佛的目的在於修布施利他心,內心清淨,自然功不唐捐。不要帶著「賄賂」的念頭供佛,覺得供養越貴的東西就越好,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有人問「香蕉」、「梨」是否可以供佛?當然可以,毫無禁忌。在有些地方「香蕉」有罵人的意思,似乎覺得以香蕉供佛,會有失恭敬,這點不用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有此顧慮,以「香蕉」供佛是非常如法的。而「梨」,
很多人認為「梨」代表「分離」,以此供佛也是不吉祥的,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梨」在佛教裡寓意「離苦得樂」,希望大眾脫離苦難、人生吉祥,非常殊勝的表法,哪有什麼禁忌?只是要注意,以水果供佛前要將該清洗的水果清洗乾淨,還要保證水果的質量,不要有壞的、腐爛變質的情況發生。
除了供水果,還可以供花、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鮮花,花要保證清新無異味,及時換水清理枯萎花枝。供水,最好用純淨水、礦泉水,最好不用自來水,更不可用被汙染的不淨水。供水,代表我們修行的心,心不染塵、心無掛礙,是為最吉祥。
佛前供香,不必燒又貴又高的高香,無須大把大把燒香,不但汙染環境,還增加自身的功利心,沒有多少益處。燒香在於告誡自己要修「戒定慧」,內心生香,不必執著形式。
除此之外,供養三寶,還可供養衣物、鞋襪等等,其實就是供養僧寶。我們都知道,出家人非常惜福,對於吃的穿的都是非常節儉的。我們若發心供養出家人,隨自己發心,也要看自身經濟情況,不必求多貴多新,保證所供物品是乾淨的、得體的,能利益出家人的,即可放心供養。比如供養僧人海青、僧服、僧鞋等等,功德無量。
除了以上這些,大家若還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留言評論。感恩閱讀與分享,祈願正法久住、利益有情,大眾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