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你這樣供佛,完全沒有任何功德!

2021-02-07 蓮友課堂
食物在沒獻給佛僧的時候,勿得先食。所以在家人在廟上吃東西,必須要等到供過佛,出家人也來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還沒吃之前,你先吃,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養三寶,都是要這樣。所以在廟上,或佛堂,你無論做什麼東西,都要先供佛。尤其在佛的誕辰,先要做點好的齋菜來供佛,供完佛之後,人才可以吃。供佛在中國來講,有的用三碗飯菜,擺在佛前正中間,要擺得正正噹噹,齊齊整整,很好看的;不是隨便擺在一邊,馬馬虎虎地。不但飯菜是這樣,供水果也是。佛前擺供的地方,任何東西都不能放,這表示恭敬。你若隨便放東西,那就表示不恭敬佛。


為什麼?譬如在一個人面前,你放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也會不高興的。要是不修邊幅、馬馬虎虎,像豬狗那班人,那就無所謂。要是一個乾淨整齊的人,放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在他面前,他會不高興的。尤其佛是一個最清淨的人,所以你放得亂七八糟的在佛前,那是不對的。佛前只可以擺佛的供果或供菜,其餘的東西都不能擺。除了用三碗飯菜供佛,又有的用五碗,也有的用七碗,或用九碗,也有的用很多很多的。尤其是供天,在佛前幾張臺桌都擺滿了,完全用齋菜來供佛,一碗又一碗,都擺得整整齊齊。不是用一個大大的東西擺在那地方,或者買了餅乾就那麼放著,也不打開;那不是供佛,那等於在汙辱佛一樣。在佛前供東西,必須把它打開;不是用紙包著放在那兒就算了。以上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知道的。


你在佛前供東西,也不打開,就往那兒一擺,那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你就是給人吃東西,你也不能就這麼一擺說:「你吃吧!」人家也不會吃的。中國「君子不食嗟來食」的事,好像要飯的人,當你給他飯時,又不屑的喊道:「喂!你吃吧!」他也不會吃的,這叫「不食嗟來食」,何況供佛呢?擺在那兒也不打開。我看見很多次,不過我也沒有這麼多時間來講這些問題。現在佛法傳到西方來,表面的儀式一定要知道。上供的碗一定要擺得正正噹噹,不能亂擺的,供果、花瓶,也都要擺得正當。好像花瓶,你擺得不對稱,該擺在這個地方,而你擺在那個地方,這就不好看,就偏墜了。一切事都要有規矩的,說是:「這麼多的規矩,怎麼搞得定呢?」搞不定,那你就不要修行。修行,就是處處都要如法,都要循規蹈矩。說到奉獻要恭恭敬敬地,記得去年有一次傳供,大家跪在那裡,拿著東西供佛,齋菜裝在盤裡或碗裡,我交給你,你交給我,這麼輪著,然後都放在佛前。大家在廟上,很慎重地用很多齋菜來供佛,有幾十百種都是不一樣的,這好多種都裝在四方盤裡互相傳供。有的用念珠來供佛,有的用衣服來供佛,什麼都可以供佛的。但都必須是新的,都是好的;不可以拿不要的東西、爛的東西、壞的東西來供佛。好像某某人,他來供養三寶,買了一些香菜,卻先把一些嫩的、好的,自己先留起來,而把一些老的,咬不動的,拿來供養我,表示他供養了,這完全沒有功德。所以說奉獻佛僧,你要精勤、很注意、很小心地做這些齋菜。我平常也沒有時間來講這些供佛的規矩,所以馬馬虎虎地,就看看你們自己究竟是愚痴,還是智慧。若有智慧的人,這是不需要教的;我從來沒有人來教,但我一看就知道。愚痴的人,即使你教他,他也不記得。所以一切事、一切時、一切處,都表現出這個人有沒有智慧。


我看見很多次,今天這和你們講一講。佛法傳到西方來了,這種儀式一定要知道,上供的這個碗不能亂擺,要擺得正正噹噹的。供果、花瓶也要擺正當。好像花瓶擺在這個地方,就不好看了;或者你擺在那兒,這也偏贅,不好看,所以一切事都要有規矩的。

修行就是處處都要合法,處處都要循規蹈矩。供佛也是一定要恭恭敬敬,譬如用一個碗來供佛,一定要把它擺在中間這個地方來供佛,不能擺在一邊的。


更多內容

可長按二維碼關注

蓮友課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完全是佛的境界!
    供燈功德是佛陀的金剛語,並不是我們信口開河。供一盞燈、七盞燈,我們根本看不出來它的功德,只有佛陀才知道其中微妙。因此,你再怎麼貧窮,也應該要供一盞燈。以前我在學生時代,當時政策還沒有開放,在教室裡、宿舍裡不敢供燈,就星期天悄悄到山裡供幾盞,供完以後馬上回來。但現在你們不需要這樣,每個人應該是有條件的。
  • 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完全是佛的境界
    供一盞燈、七盞燈,我們根本看不出來它的功德,只有佛陀才知道其中微妙。因此,你再怎麼貧窮,也應該要供一盞燈。以前我在學生時代,當時政策還沒有開放,在教室裡、宿舍裡不敢供燈,就星期天悄悄到山裡供幾盞,供完以後馬上回來。但現在你們不需要這樣,每個人應該是有條件的。
  • 佛前供燈,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供養的功德不是來自其數量的多寡,而是內心的清淨與平等。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佛前供燈,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讓你功不唐捐。佛前供燈,功德無量。一日供燈,三日供佛。在這裡,首先給大家講一則禪門故事。
  • 供燈丨如何正確的供燈?供燈功德唯佛能知
    所以,供燈時發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同時觀想燈器遍於三千大千世界,燈的數目是百千萬佛剎中每尊佛前都有一億盞燈,願這些燈火遣除有頂至無間地獄一切眾生的無明黑暗,而現見諸佛菩薩的清淨剎土。假如你沒有很多資具,只要以菩提心來念誦這個願文,哪怕只供一盞燈,功德也是無法衡量的。當然,如果你有任何所求,通過供燈也能得到。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前供燈,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供養的功德不是來自其數量的多寡,而是內心的清淨與平等。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佛前供燈,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讓你功不唐捐。佛前供燈,功德無量。一日供燈,三日供佛。在這裡,首先給大家講一則禪門故事。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佛教最重視因果,佛前供花,花代表「因」,「花開結子」,修好善因,自然能得到好的果報。供佛可供多種鮮花,以蓮花、蘭花、百合、康乃馨等清香氣味為宜。供佛的花要插得莊嚴,及時清洗、更換,以保證花的清潔、新鮮。
  • 佛教:佛前供燈的十種功德和福報
    佛前點燈,功德無量。驅逐黑暗,心明眼亮,智慧顯現。記得有一首佛歌裡的歌詞寫得非常好,「點一盞明燈,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個角落,遠離迷惘,解開疑惑,海天任遨遊」。佛陀在經典中說,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全部是佛的境界,唯有佛陀才能了知。不要說凡夫難以思惟,就是任何聲聞、緣覺、天龍八部、智者都沒有辦法知道。在《大藏經》中,對供燈的功德有如下介紹。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有損功德!
    佛前供養淨水,代表無量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供佛,不是佛需要,而是藉此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放下心中的自私貪婪執著,懂得「舍」的智慧,懂得布施才能真正得福。有人到寺院裡拜佛,往功德箱裡投了錢,就覺得自己功德無量了,佛菩薩就得保佑自己,這就是迷信思想。供養佛,不是佛需要,功德源於自己的發心,若有所求,功德也就漏了。除了供養花果、香支、清水、酥油燈等,不能供養哪些東西呢?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功德不是以供養物品多寡計量的,而是看我們供佛的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好的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幾大供養中的「果供養」,談談它的法義及應注意的幾點常識。我們在佛前供果,這裡的水果就不一般了,它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 供燈功德大到不可思議!你有任何所求,供燈都能得到!
    假如你沒有很多資具,只要以菩提心來念誦這個願文,哪怕只供一盞燈,功德也是無法衡量的。《聞解脫續》中還有伏藏大師所造的供燈願文,麥彭仁波切的著作中有《文殊供燈願文》,(以前在麥彭仁波切圓寂紀念日時,我們學院曾念過,)我們也可以這樣觀想。現在有些人發心不正,我原來遇到一個女眾,她說冬天要多供一點燈,因為實在太冷了。
  • 為什麼用一萬塊錢供佛,竟然沒有用一百塊錢供佛的功德大?
    有過到寺廟裡面燒香拜佛和捐贈經歷的朋友,相信對佛家所說的「功德」、「福報」這兩個詞並不陌生。那這兩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給了他幾塊錢,你給錢給他就是希望幫助他,也沒有想過要他回報你什麼,對吧。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前擺放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
  • 薈供注意事項及如法行持的功德
    因此薈供不只是一般的供養,實具有很大意義。可清除世間障、內障和密障,以及世出世間成就的逆緣。世間障影響日常生活,包括人際關係、生意等等;內障有礙身心健康;密障則窒礙我們證得本然的智慧。薈供也可作超度亡者之用,使其心境平和,引領他們投生善道,直至解脫開悟。但關於會供許多注意事項,你知道麼?
  • 佛樂:《供燈功德》
    讓恆時供燈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供燈功德是佛陀的金剛語,並不是我們信口開河。供一盞燈、七盞燈,我根本看不出來它的功德,只有佛陀才知道其中微妙。因此,你再怎麼貧窮,也應該要供一盞燈。以前我在學生時代,當時政策還沒有開放,在教室裡、宿舍裡不敢供燈,就星期天悄悄到山裡供幾盞,供完以後馬上回來。但現在你們不需要這樣,每個人應該是有條件的。 你們進寺院、朝神山時,應該發心供個燈,有機會的話,往燈裡加一點酥油。
  • 佛前供水果,這樣做,功德更圓滿!
    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裡廣作供養,或佛前供花、供果、或供水、供燈,等等。許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要做供養呢?難道佛菩薩會吃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吃,我們上供,供養的不止那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的懺悔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論佛前供什麼,一切功德皆來自內心。